《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6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他第一次进入政事堂,其中堂也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富丽堂皇,比较而言,更像是一个大户人家的房。案和架看起来都已经很有年头,堂中香炉烟雾缭绕,阵阵檀香气息令人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

    堂内左侧的位置有一块屏风,尚左仆射第五琦就在那处屏风后。

    “下吏门下给事中闵修文,参见相公!”

    “不必拘礼,进来吧!”

    第五琦的话很是低沉,闵修文心中忐忑的绕过了屏风,却见第五琦手中笔杆还在不停的摇动,显然是奋笔疾。

    旁人都羡煞宰相大权在握,却不知道他日理万机,就连寻常休息的时间都要用来处置公文。

    对于那些奸佞无能之辈,做宰相自然是享乐的途径,可在第五琦而言,当一天和尚,就要一天把钟撞好,绝不能糊弄。

    门下给事中本该是门下省的属吏,按道理归门下侍中所辖。不过,自打门下侍中韦见素赶赴江南以后,门下省也自然就成了夏元吉和第五琦的自留地。

    这个闵修文在此前既不属于韦见素的亲信,也不是第五琦和夏元吉的亲信,第五琦之所以今日要见他,还是因为这厮送来了一封奏疏。

    第五琦掸了掸案上的一张纸笺。

    “这份奏疏是你写的”

    “正是下吏!”

    从第五琦的声音里,闵修文觉察到了一丝丝的阴沉,而从他的面色中,更让闵修文有了一种不妙的预感,但事到临头也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下吏愚见,如果说的错了,还请,还请相公海涵!”

    岂料,第五琦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敢为朝廷谏言,就算错了,也是该赏,你不必害怕。某今日令你入见,是有好事一桩!”

    直到此时,从第五琦嘴里说出了“好事”二字,闵修文那一颗忐忑的心脏总算好好的放回了胸腔里。

    第五琦又以手抠了抠案,问道:

    “你的奏疏中言及,西事与北事不可并举,应先紧后缓,不知何为紧,何为缓呢?”

    说起这些,就是闵修文的强项了,他稳定了一下心神,侃侃道:

    “西事涉及安西与河西,以下吏愚见,只要保河西不失,便会使关中无虞。但河北却不同,河北历来乃产粮产兵的要地,往北是抵御契丹人南下的屏障,向南则与都畿道形成了我大唐半壁江山,孰轻孰重,难道相公看不出来吗?”

    原来,闵修文是个从蜀中选调进京的官吏,因为历年铨选皆为优等,便被吏部擢拔调来长安,其中授意者便是尚左仆射第五琦。

    由地方小吏,一跃而成京师中枢的紧要官吏,怎能不使闵修文战战兢兢,患得患失呢?

    所以,闵修文在做足了准备之后,便就天下局势,以及朝廷的选择,写了一篇详尽的奏疏,希望能够引起宰相的重视。而今,果不其然,因为这封奏疏,使他被宰相接见。

    第五琦展眉一笑,又似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等道理,我等身为宰相,难道就看不出来吗?”

    这话说的不算气,闵修文马上又惊出了一身冷汗,觉得自己刚刚把话说的太满,太硬,可能让这位第五相公产生了不快的情绪。

    然则,还没等他说话,却见第五琦忽而向前探着身子,一字一顿的问道:

    “你可知,就连睿智如秦大夫都两难选择,这究竟是为什么吗?”

    “为,为什么?”

    闵修文下意识的问了一句,但马上又意识到,这其中定然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心中登时便既好奇,且害怕。好奇的是,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害怕的是,自己因为多嘴而受到牵连和惩罚。

    第五琦又将身子坐直,直视着闵修文。

    “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好太多了,你是想好,还是不想好呢?”

    第五琦这几句不阴不阳的话着实令人难以回答,闵修文暗自琢磨着,这位第五相公究竟是什么意图呢如果他想就奏疏展开询问,显然不会说许多不相干的话。可如果他的注意力本就不再奏疏上,那么接见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呢?

    有着多年为官吏经验的闵修文知道,如果弄不清楚对方的目的是什么,那就好比瞎子一般,只能任人牵着鼻子走。在官场上,这种处境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一脚他错,跌入完整深渊。

    “下吏愚钝,请相公明示!”

第一千六十四章:大夫为救星() 
也怪不得闵修文患得患失,他本来是个在地方上摸爬滚打的小吏,忽然被调到了长安的门下省,心理上还未完全适应,又要小心翼翼的应对复杂的派系斗争,为难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到长安来做官是他的选择,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为了在官场上再进一步,闵修文也就甘愿冒着这种风险了。

    他虽然初来乍到,可长安的基本情形却早已经揣测的七七八八,包括神武军中被抓的人是陈千里,也是通过揣测分析得出的结论。而现在,对面而坐的第五琦相公,心中其实是包藏着祸胎的。

    门下省的长吏乃是门下侍中韦见素,韦见素与夏元吉和第五琦向来不和,今次自己主动在他们面前露脸,为得就是离开门下省那是非之地。

    若果闵修文是正常的铨选调任那也就罢了,事实上他的政绩虽然足够漂亮,然则升迁至门下给事中这种要害位置还是不够资格的。据他所知,自己的迁转与宰相第五琦有着密切的干系,甚至是第五琦亲自指派吏部的亲信而为之的。

    如此一来,闵修文的身上便已经深深的烙上了夏元吉和第五琦的印记。如果韦见素一直留在江南不回来,或者已经在江南死掉,他也大可不必这般急吼吼的来巴结第五琦。现在,韦见素回来了,不但回来了,还是携功而回,对门下省的整治和清洗是在所难免了,为了不成为被清洗的对象,便只有依靠夏元吉或是第五琦。

    现在的政事堂,夏元吉身体不好,昨日迎接韦见素时又多喝了几碗,怕是六七日都难见到面,现如今闵修文的全部希望就都寄托在第五琦身上了。

    第五琦却只揪着先西还是先北这个问题不放,闵修文也只得装作配合的与之对答。

    “下吏以为,安西之患与河北之患,前者在肘腋,而后者在腹心。肘腋虽然重要,可比起腹心来,不还有壮士断腕一说吗?”

    第五琦的眸子里闪着异样的光彩,说道:

    “你可能还不知道,废太子纠合了大批党徒,已经在安西频频作乱,你再说说,哪个是肘腋,哪个是腹心啊?”

    “废,废太子?”

    登时,闵修文就蒙住了,他的脑子废了好半天劲才反应过来,废太子不就是当今天子的嫡长子李豫吗?

    “废太子不是还活着?”

    第五琦既没有否认,也没有点头承认,只长出了口气,仰头目光转向天棚,缓缓道:

    “秦大夫面临着的两难选择,你我又何尝不是呢?许多事并非人力可及啊,好了,没什么事就回去吧,我累了”

    一句话里似乎带着无限的落寞,这可不像闵修文印象中那个精明强干的第五琦。然则,现在的他已经顾不得第五琦的前后变化,更令他赶到恐惧的是,第五琦话语中所隐含的意思。

    情急之下,一向自诩能沉得住气的闵修文禁不住失声问道:

    “难道,难道就各安天命了?”

    此话一出口,他马上又意识到,这不是自己应该说的话,便赶忙赔罪:

    “下吏无状,请相公恕罪!”

    第五琦倒是不以为意,只淡淡的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出了政事堂中堂,太阳光刺眼无比,闵修文下意识的眯了眯眼,满身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浸透。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他却觉得浑身上下阴寒的刺骨。

    第五琦刚刚的话就是说他有心而无力,大家不如各安天命。闵修文实在想不通,强悍如夏元吉和第五琦怎么会如此的颓唐呢?

    闵修文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既然第五琦这里不行,那就只有另想办法了。浑浑噩噩的走出皇城,他忽然惊觉,这熙熙攘攘的长安大街竟然是如此的陌生,仿佛自己从未融入到其中一般,仿佛自己永远都是个于此的人。

    不行!绝不能这么坐以待毙,闵修文如此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他从开蒙读到应试做官,足足用了二十年多年的时间,从县廷小吏到如今的门下给事中,身着绯袍,带银鱼袋,又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人生还有几个二十年?他不想就这么一败涂地,灰溜溜的返回蜀中,终老到死。

    忽然,他又想到了一个人,既然权势极重的第五琦都救不了自己,恐怕也只剩下这个人了。

    这个人当然就是秦晋。然则,秦晋虽然身幕后,在外人看来,官职也仅仅只是个御史大夫,然则谁又不知道此人才是大唐朝廷的真正掌舵人!

    秦晋吃过了午饭,在庭院中漫无目的的散着步,今日太阳高照,是入春以来难得的好天气。也许是昨日的一场雨将所有的阴霾都倾泻出来,天空蓝的没有一丝白云。如此好天气,可他的心情却无论如何也好不起来,因为陈千里的事让他很难过,也很失望。

    就在刚刚,陈千里托人捎来了话,希望再见他最后一面。

    秦晋此时的心情是犹豫的,他在犹豫着,自己以何种身份去看待这个曾经并肩战斗过的老友。可也就是这个老友,一连策划了数起针对自己的刺杀。元一枕的千牛卫虽然成立才有几日功夫,但办事效率却大大令人意外。将陈千里私下里的勾当查了个七七八八,包括其他的涉案人等也在一日夜间尽数捉拿归案。

    “大夫,辕门外有个自称是闵修文的人求见!”

    “闵修文?”

    秦晋努力的在记忆中寻找着,这个叫闵修文的人,很快他就确信,自己并不认识这个叫闵修文的人。但是,以辕门守将的职守,应该不会什么阿猫阿狗都会通禀过来,念及此他就问身边的军吏:

    “这个叫闵修文的人可有什么特异之处?”

    “此人在门下省为给事中,自称有妙计可助大夫解安西之难!”

    “安西之难?”

    秦晋马上就警觉起来,这个叫闵修文的人既然在门下省做给事中,那就属于一般的朝臣,是绝对不可能知道废太子在安西啸聚作乱的事。虽然他没有明白的指出这一点,但以秦晋揣度,其中的暗示意味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大夫若不想见,让人轰走就是!”

    门下给事中在寻常人看来是个不小的职官,然则随意出入神武军的中军帅堂还远不够资格。

    但秦晋却叫住了那军吏。

    “不,带他见我!”

    秦晋此时想的是,如果这个叫闵修文的人果真知道废太子的事,就要进一步做封口了,如果迫不得已

    片刻功夫,一名绯袍官吏就被带进了院子里。

    现在虽然还是春天,但屋子里已经有些发闷,秦晋就在庭院里等着。

    这处庭院曾经是前隋大将军鱼俱罗的宅邸,规模自然不是等闲人家可比,虽然破败了一些,但当年的形制毕竟还在。

    秦晋上下打量了一番闵修文,是个相貌中规中矩,身高中规中矩,乃至连走路神态都中规中矩的人。实在想不明白,这个看起来做任何事都中规中矩的人怎么能主动一头扎进是非漩涡里来呢?

    “安西之事,足下有何见解?”

    秦晋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他就是要让这个叫闵修文的人没有时间多做思考,然后才能问出其破绽来。

    闵修文微微一笑,似乎成竹在胸,好像早就料到了秦晋会有此一问。

    “安西之乱,根源在人,而不在一城一地。”

    “哦?何以见得?”

    秦晋心中已经了然,这个闵修文的确是知道废太子李豫的,然则,他如此大摇大摆的过来,目的是什么呢?

    “废太子的事,你已经知道了?从何处得知?”

    闵修文又微微一笑。

    “下吏的履历,大夫只要一查便知,又何必由下吏之口说出来呢?”

    秦晋一愣,觉得这个人倒是有些胆识,敢于直面问题又正面拒绝,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说实话,他就是喜欢这种胆大而又心细的人,用人也喜欢用这种人。

    由此,秦晋也对闵修文来了兴趣,便更直接的问道:

    “足下既然知道废太子的下落,又以此为是由求见,不知所为何事?”

    到此,那闵修文忽的跪在了地上,竟哭泣起来。

    “下吏求见大夫,是不想就此失去了为朝廷,为大夫效力的机会啊!”

    闻言,秦晋笑了,他还头一次听说有人这么大言不惭的,但看闵修文的神情,就算有作伪,也是带着三四分真的。

    “足下起来说话,如果有什么难处,不妨直说,既然秦某知道了,就断不会坐视不理。然则,若有违法乱纪,败坏朝纲之事,只怕秦某便爱莫能助了!”

    见秦晋如此表态,闵修文竟如临大赦一般,连连呼道:

    “大夫能助我,大夫能助我!下吏并没有什么违法乱纪,败坏朝纲之事,无非被卷进了派系之争,无法自拔而已!”

    秦晋又忍不住笑了,今天这事还真是新鲜,头一次听说被参与进派系斗争还是不情愿的。以此人知道废太子一事,应该是夏元吉一系的人,但他为何不向夏元吉求助,而跑到了这里呢?

第一千六十五章:惟愿死西域() 
“既然没有什么违法乱纪之事,足下又怕什么呢?难道有不法之徒以死相威胁?”

    秦晋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闵修文是因为搅合进夏元吉与第五琦的派系中,现在不想被强势回归的韦见素清洗,很明显他的恩主在这个时候并不打算出手相助,便只能铤而走险到神武军中军来碰碰运气了。

    这个闵修文倒是个十足的赌徒,秦晋暗暗冷笑,焉知他不会对这个朝秦暮楚的人动了是杀心呢?

    “大夫容禀,下吏今日拜见大夫,除了自保以外,还是毛遂自荐!”

    “毛遂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