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6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但有敕命,臣粉身碎骨,敢不效死!”

    这句话说的粗鄙,也很空洞,但李亨用力的说道:

    “严卿,你很好,朕,朕拜托于严卿了!”

    这一番话几近于哀求,严庄心中已经不似初见李亨时那般嗟叹,但还是在表面上给予了李亨与天子相应的尊重。

    出了兴庆宫,严庄便已经决定不再亲自去陈留王府了,而是命京兆府少尹元一枕前去宣布敕命,他就在京兆府大堂等着消息。第一次他给足了陈留王脸面,陈留王却根本不在乎,那么这一次也就没有必要在意其脸面了。

    陈留王若尊敕命则罢了,倘若再不尊敕命,严庄暗暗冷笑,那就别怪他下手无情了。

    过了小半个时辰,元一枕忽的急惶惶奔回来,一面跑口中还连连大呼。

    “大尹,大尹,大事不好”

    岂料,一个不留神便被京兆府大堂的门槛绊了个跟头,结结实实的趴在了地上。

    看着元一枕滑稽的模样,严庄却笑不出来,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元一枕之所以这么惊慌,甚至不顾官吏的体面,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少尹起来,慢慢说,究竟发生了何事?”

    元一枕连滚带爬的从地上站起来,恍然道:

    “陈留王,陈留王他饮剑自尽,血溅,血溅王府门前”

    陈留王府便坐落于十王宅内,十王宅名为宅,实际上自成一坊,各王都有各王的府邸。作为郡王,陈留王的爵级虽然不及亲王,可他的辈分最高,声望最隆。

    现如今,陈留王李素杰血溅王府门口,必然要在十王宅内激起一番惊涛骇浪。

    严庄再也沉不住气,从座榻上霍然起身,来到元一枕面前,厉声问道:

    “现在,现在如何了?可派人到十王宅内维持秩序了?”

    元一枕抹了一把满头的大汗,颠三倒四的答道:

    “下吏,下吏还不曾,不曾这,这第一时间就赶来通报大尹”

    听说元一枕没做任何处置就跑回来了,严庄气的蹊跷冒烟,登时一脚就踢在了他的肚子上,只见元一枕毫无准备,痛叫一声,仰面就倒了下去。

    “蠢货!蠢货!不留在十王宅控制住局面,却跑回来避祸,你知不知道,知不知道,就是耽搁了这一回的功夫,会给秦大夫惹来多大的祸患吗?就算杀你一千次,一万次,也不够抵罪的!”

    经过严庄的提醒,元一枕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地上爬起来以后却又跪在了严庄的面前,哭求道:

    “大尹无论如何也要救救下吏啊!”

    “救你?怎么救?老夫的命还不知找谁来救呢!”

    严庄绝对不是危言耸听,陈留王在宗室中德高望重,如今在府门外饮剑自尽,血溅当场,必然会招致宗室们的不满,非议和鼓噪,一旦闹将起来,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朝廷的安稳。

    一念及此,严庄闭目苦笑摇头,事到如今,只能尽快向秦晋汇报了,必须立即出动神武军,全城戒严,以防止不测!

第一千五十三章:面见圣天子() 
老宗正卿、陈留王李素杰血溅十王宅的变故秦晋比严庄知道的还要早,在第一时间就带着人赶往十王宅,所以当严庄带着人赶往城北神武军帅堂时便扑了空。

    严庄呆愣愣的看着帅堂辕门站立了片刻,整个人顿时便像秋后的菜叶一样,变得萎顿了。他知道,这一回差事算彻底办砸了,本来只是个十分简单的牵宅事务,居然把宗正卿李素杰给逼死了,如此一来就演变成了宗族不满的爆发事件。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给神武军和秦晋带来数不清的麻烦。

    定了定神,严庄刚要赶去十王宅,却瞧见几名军吏满身风尘的骑马过来,他认得,这是专门传递军报的,只看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的模样就能猜得出来,是经过了长途跋涉的。

    “敢问,诸位来自何方?”

    严庄知道,军吏们传送的军报不可能告知他,甚至连军吏也不知道军报的具体内容,但只要得知他们从何处来,便可以大致推断出所涉军务的来龙去脉。

    在他看来,这几名风尘仆仆的军吏十有七八来自于河北,于是便表明身份,询问了几句,可他们一张嘴说话,便证明他猜错了。

    “回大尹话,俺们自河西而来,有紧急军务呈报秦大夫!”

    这些人说话都是标准的长安口音,显而易见,应是与神武军有关的。

    “诸位隶属于哪位大吏?”

    “巡抚河西陇右苗抚君!”

    “苗抚君?”

    巡抚还是个新生的使职,严庄对此还很陌生,同时也反应了一下这个姓苗的究竟是何方神圣,与秦晋究竟是敌是友。但他马上就记了起来,在洛阳时曾看了朝廷的邸报,得知一个叫苗晋卿的人出任了巡抚河西、陇右、朔方三道这样的使职。

    仅从表面理解,巡抚的使职权力甚至要远远大于节度使,但细细品味其描述,却发现这只是个表面权力十分大的监察官。若要和昔日十分显赫的节度使相比,只是监察的范围扩大了,权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不过,,即便巡抚只是个负责监察的使职,仍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使之不能再一言而决。秦晋的这种制衡之法,相对而言还是很温和的,又是结合了朝野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布置。

    比如河西,如果仅仅是节度使坐镇,此时一旦出了意外,消息传递怕是就要阻滞了。这其中也许有战事乱局的原因,也许有着人心向背的原因,可朝廷新任命的巡抚都是心向秦晋的,所以由这位苗抚君送回来的消息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经过初时的慌乱,严庄此时的心境已经平复,他猜得出来河西送回来的这份军报一定不是好消息,长安刚刚发生了血溅十王宅这样的恶性事件,这对神武军和秦晋而言绝对是祸不单行。

    “听说苗抚君不是在灵武坐镇吗?如何又去了河西?”

    那几位军吏对严庄这位京兆尹很是尊重,几乎有问必答,与之对答的是其中一位领头模样的人。

    “苗抚君坐镇灵武半载有余,一月前得知河西有乱事发生,便由灵武转往张掖,按照时间估算,现在应该已经抵达张掖了!”

    严庄心头一动,原来这几位军吏赶回长安时,苗晋卿还未抵达张掖,那么他们带回来的消息应该还不是河西的第一手消息。

    “敢问大尹,秦大夫既然不在帅堂,此时又在何处?末将等有紧急军务禀报,耽搁不得!”

    那几个军吏已经得知了秦晋不在营中,便向严庄问道。

    “十王宅那里出了一些变故,秦大夫赶去处理,诸位不妨与老夫一同前去!”

    河西的各种细节,严庄识趣的没有发问,仅从极为军吏既疲惫又忧虑的脸上也能揣测得到大致不会是好消息。

    骑马赶往十王宅的路上,严庄还是没忍住,状若随口问了一句:

    “不知安西的情况如何了。”

    “大尹有所不知,河西的纷乱,与安西有很大关联,就在苗抚君翻越祁连山以前,已经有确切的消息送回来,敦煌郡已经陷于贼手!”

    “敦煌郡丢了?贼是何人?”

    正说话间,前方有快马疾驰而来,严庄闻之面色陡变,按照律令长安城内是不允许驰马的,除非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果然不出严庄的预感,飞驰的骑士在他们前面骤然驻马。

    “前面可是京兆府严大尹?”

    “正是老夫!”

    “是便好了,秦大夫有令,京兆府不良帅立刻出动,捕拿刺杀陈留王的凶徒!”

    “甚,刺杀?”

    严庄彻底傻眼了,据元一枕所说不是陈留王李素杰在府门外饮剑自戮了吗?怎么现在又弄出了个凶徒刺杀?

    “严大尹别愣着,尽快捕拿凶徒吧,秦大夫说了,不必急着去十王宅了!”

    “是,是,严某明白!”

    严庄额头的汗淌了下来,他不知道秦晋在这段时间里都做了些什么。但是,一场即将爆发的危机似乎已经被控制住了。

    由此,严庄与那几名河西军吏便分道扬镳。

    秦晋见到那几名河西军吏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因为那几个军吏赶到十王宅时,又扑了空,秦晋已经疾奔兴庆宫而去。

    十王宅内外并没有想像中的混乱,巡城的神武军已经或明或暗的控制住了局面,十王宅中居住的数千皇族也没有一个站出来闹事。

    秦晋在抵达兴庆宫时,已经将近日落时分,他抬头看了一眼巍峨的宫门,便又想起了多年前第一次由此进入兴庆宫时的场景。那时的他,为了敷衍天子而掩饰了本性,装出了一副粗鄙的无知模样。而现如今,当年天威深不可测的天子早就在屈辱和离乱中悲催的死去,当年的太子虽然成了天子,可现在也成了他手中随意摆弄的鱼肉。

    此前,秦晋一直被各种军政事务牵扯着精力,并没有闲暇想这些事情,现在来到了兴庆宫,此前的一切便如刚刚过去一般,历历在目。现在所有的一切,和秦晋当初所设想的大不相同,在短短五六年的功夫里一跃而成了权倾朝野的权臣,也不在从前的设想之内。

    宫门守将迎了出来,他在这里并不经常能见到秦晋,甚至可以说在神武军控制长安以来,只见过秦晋一面。

    这一次,秦晋赶来见天子,也是因为宗正卿、陈留王李素杰的意外死亡。

    李素杰的死是让秦晋意外的,不管巧合还是蓄谋,都证明了李唐皇族宗室内部对他的态度是不满的。事实上,李素杰的死的确是饮剑自戮,但他又怎能向外界直接透露这些实情呢?一旦被外界得知真相,那些同情李唐皇族的人必然会对神武军和他口诛笔伐。

    最令秦晋苦恼的是,他此前从未因为名声的问题困扰过,可现在处置所有的问题时,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会不会有损于名声,会不会引起某些心怀摇摆之人的口诛笔伐。

    直至今日,秦晋算是理解了曹操这种人的苦恼,做权臣,随意摆布天子,并没有寻常人想像的那么爽快,反而多了许多的掣肘和烦恼。

    “秦大夫,陛下有请!”

    宦官的话让秦晋从沉思中恢复过来,他看了一眼那战战兢兢的宦官,顺手从腰间资金鱼袋中掏出了几张金叶子,塞在宦官的手里。那宦官显然是个胆小的人,拼命的往外推。

    “哪敢收,收大夫的东西,奴婢不敢,折煞,折煞奴婢了”

    “赏你的,拿着吧!”

    那宦官在秦晋面前连说话都语无伦次,在秦晋的坚持下,才敢收下赏给他的金叶子。

    “陛下的身体进来如何啊?你们千万不能有任何疏忽,明白吗?”

    “回秦大夫的话,陛下的身子已经比去岁好的多了,除了那一日受了点刺激,并无其他”

    秦晋知道,宦官口中所谓的刺激就是因严庄抓捕长乐公主驸马豆卢湛而引起的,幸甚那只是一次意外,李亨也并没有中风复发,否则还真是让人头疼至极了。

    兴庆宫中的这处院落好似世外桃源,与皇宫中的雍容华贵完全不搭调,但这也是最适合养病的场所。皇宫殿堂虽然贵气,却缺少了人间的烟火味,如果让久病卧榻的李亨在这种环境下养病,怕是也活不了几年。

    院落中曲径通幽,秦晋的步伐也禁不住放缓,眼下还是有些春寒料峭,再过一些时日天气渐暖,可以让宦官们适当的将李亨抬出来透透气,晒一晒太阳,对身体和心情都是大有益处的。

    他一边走,一边不厌其烦的像那宦官做着交代。

    “对乐,还没请教你的姓名?”

    这一句话可让那宦官受宠若惊,赶紧道:

    “可不敢当秦大夫如此动问,奴婢贱名叫李顺”

    “好,李顺这个名字不错,听你的口音籍贯可是河南道?”

    “大夫说的没错,奴婢是河南道新安县,长石乡人。”

    说起新安的长石乡,又勾起了秦晋的一些回忆,刚刚来到这一世的那年,他便是有此处而起。

第一千五十四章:天子有悲哀() 
终于见到了天子李亨,秦晋只在他刚刚回到长安时探望过一次,倒不是故意冷落,而是不知道该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他。说到底,还是心底里有一些歉疚。

    但是,权力斗争本就如此,不是你死便是我活,就连父子兄弟都会在权力面前反目成仇,何况他们之间的关系本就寻常,再加上李亨钳制打压在先,秦晋为了自保,还要顾及那些跟着他打打杀杀的部属们,就不得不奋起进行反抗。

    目前而言,一切都存在着太多的巧合成分如果不是天子李亨中风卧榻,如果不是张皇后与太子之间斗争的不可调和,如果不是吐蕃人趁着朝廷内讧占领了长安,如果没有这许许多多的巧合凑在一起,他和神武军仅凭着克复洛阳的功劳,是绝难控制朝野的。

    “秦卿来了?坐吧!”

    李亨的话低沉而又平静,已经没了此前的愤怒和恨意,也许是经过了半年的卧榻生活,他已经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也许是对一切都失去了希望而心如止水。然则,李亨的内心究竟作何感受,并不是秦晋所在意的,他只希望李亨能够长命百岁,再活个几十年不死。如此,他便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希望做的事。

    “朕的身体不行了,诸皇子又不争气,朝局都要仰赖秦卿一肩支撑河北的史思明如何了?朕听说,听说安西也出了些问题?”

    秦晋讶然,原本这些消息都是要对李亨严格封锁的,又是如何得知的呢?但只稍一思忖就明白了,应该是长乐公主驸马豆卢湛前几日混入兴庆宫中避难,说与他听的。

    对此,秦晋也无意刻意瞒,便直言道:

    “臣愧对陛下,河北乱贼尚未平息,遥远的安西又出了状况,臣虽日夜不眠,却也难以兼顾!”

    这话半真半假,在他看来,无论河北道抑或是安西隐约出现的问题,都已经不能威胁到中枢,他现在唯一所需要的就是时间,河北道的史思明在一两年内便可彻底平定,而安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