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5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个人?”

    秦晋果如崔冀所言,心下猛然一惊,原本他只料到了皇后张氏一人,现在看来并非自己此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第八百七十八章 :攀咬出大鱼() 
在得知打算谋刺自己的墓后主使居然多达三人以后,秦晋又禁不住狐疑,崔冀的话里究竟有几分真实可信。他觉得这个人比那些所谓的道德君子和狡狯小人更难对付,这种出身自世家的子弟往往背负了太多的东西,心灵扭曲的程度恐怕也非一般人可比。

    秦晋之所以改变了将崔冀送往京师交由朝廷惩处的主意,还是有意在他的身上挖出更大的可利用价值。

    “很好,你现在就去将你所知道的原原本本都写下来,我会仔细斟酌的!”

    崔冀一愣,他以为秦晋既然有意招揽自己就必然会做出笼络之举,谁想到居然只是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敷衍过去了。他深吸了一口气,马上就明白秦晋的态度因何会如此晦涩难测。说到底救了自己一命的,并非他本人的因素,而是其背后庞大的家族。

    显赫的家族既是崔冀曾经引以为傲的资本,也是他甩不掉的包袱。因为在世人乃至族人眼里,不论他多么努力,多么的能力出众,最终也只会被归结为得家族之力而成就的结果。

    正是存了要证明自己的心思,崔冀才不惜铤而走险,亲自策划了行刺秦晋,谋夺神武军兵权的行动。只可惜,也正是这次谋划彻底让他成为可供世人谈资的笑柄,蜉蚍撼树的名声自然也就成了他的真实写照。

    但不管如何,得到了秦晋的宽赦也是崔冀不幸中的万幸,只要能有活命的机会,将来就不排除东山再起的可能。也正因为此,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打消了一心求死的念头。

    崔冀被军士解除了身上的枷锁,然后又架了出去。杨行本却对秦晋接二连三的突然改变主意而大惑不解。

    “崔冀此人狼子野心,大夫若放过他,只恐后患无穷!”

    秦晋当然看得出来,崔冀绝非房琯等类人,就是那种俗称脑后有反骨的人,绝对不可以重用。但是,他之所以改变主意,也是有不得已的理由。

    “崔冀是清河崔氏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咱们能不能以此为契机,改变和他们的恶劣关系呢?”

    清河崔氏一连有几个旁支的子弟先后折在秦晋的手里,鉴于这个时代门阀宗族势力依旧十分强大,自然是少一个敌人便少了一分困难。

    “现在尽人皆知崔冀是谋刺大夫的主使,难道大夫还要公然乱法吗?”

    杨行本绝非是一个只知道惟命是从的人,他在秦晋身边时与其意见一致的时候并不多,却都是出于对秦晋的忠心,这也是秦晋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崔冀的事由你亲自主持,就不要经陈千里之手了!”

    秦晋并没有回答杨行本的问题,而是将所有问题一股脑的都交给了他。杨行本心领神会,又一摊手:

    “末将知道该如何处置了!”

    交代完崔冀的处置事宜,秦晋的神经并没有因此而有半分放松,他又缓缓走到了被挂在东面墙壁上的巨幅地图前。

    “天下形势究竟会继续乱下去,还是重新恢复太平?”

    他这句话看似自言自语,又像在对着空气发问。杨行本则道:

    “以末将看,天下局势还是不够乱。”

    秦晋扭头看了他一眼,所谓还不够乱,要看如何理解,一则依照局势的发展会不可避免的败坏下去,二则是一种主观意愿。而杨行本的话中之意究竟趋向于哪一种,他以为更多的是后者。

    “像向天宝年间的太平景象怕是遥遥无期,可咱们也绝不能成为至乱之源,否则就是逆势而行,迟早必败!”

    两个人的话都说的模糊,但却等于指明了神武军未来数年的走向。

    “朝廷,朝廷,他们无论做出何等丧心病狂之事,难道都是理由应当的吗?”

    杨行本陡而发作,终于将情绪宣泄出来,说到底,秦晋既要维护朝廷的体面,又得保住神武军的利益,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其难度不亚于在悬崖边行走,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当然,这也只是一通发泄而已,杨行本不傻,安禄山造反不过才数年时间,李唐百年所积累的威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耗光的。如果他们和朝廷对着干,恐怕将会有更多人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这就是极不明智的。然而,秦晋不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杨行本当然也不会蠢到伸一手指头将其戳破。

    ……

    胡锡乾泪眼连连,此时的他连肠子都悔清了,耳听得两个幼子几近于断气的抽噎声,他竟无能为力,妻妾们哭声更是让他心如刀割。以往每每读到豪侠为了忠义毁家破财那是何等英雄豪气,可这些遭遇都轮到自家身上时,却才发现每一种劫难都是难以承受的。

    当然,胡锡乾原本不必死的,但他偏偏猪油蒙了心一样去选那百夫长的芝麻绿豆小官。现在倒好,当了这个百夫长却将自己的命葬送了。

    越想越是悲凉,胡锡乾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但他的痛苦却只换来了声声斥骂。

    “哭,哭甚哭?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来世投胎为人时,只望你本本分分,莫再做这不切实际的虚妄之事!”

    然则,胡锡乾又怎么能听得进去这近似于劝说的斥骂呢,仍旧哭的泪人一般。

    “再哭,再哭连你妻儿老小都一并抓了去!”

    这一声恫吓果然起到了应有的效果,胡锡乾硬生生的将哭声又别回了肚子里,只是脸上却涨的像个吹满了气的猪尿泡。

    那军将见状哈哈大笑,点指着胡锡乾前仰后合。

    “早这般乖巧,又何必让你的亲子族人受到惊吓呢?”

    忽然,胡锡乾抬了头,一字一顿的说道:

    “俺,俺要揭发,揭发那些附逆的漏网之鱼!”

    军将满眼的不屑,只轻轻冷笑了一声。

    “莫以为胡诌几个人名就能诓骗本校尉,识相点还是乖乖的引颈就戮吧!”

    “俺不是胡诌,如果有一句虚言,宁愿不得好死,天打五雷轰……”

    胡锡乾赌咒发誓,说的言之凿凿,那军将多少有些犹豫了,觉得这胆小的夯货说不定还真就知道旁人不清楚的秘密,于是就俯下身来盯着他,质问道:

    “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如果有用,说不定能捡回一条狗命。”

    胡锡乾哪里肯轻易说出来,只瞪着眼又时刻想向后闪躲,生怕面前的军将再狠狠的揍他一巴掌。

    “当俺傻么?说给你听,如果你食言了又该如何?俺不是哑子吃黄连……”

    军将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这夯货居然还拿捏起来。

    “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说不说?”

    “不说,俺不说,见不到真正的将军,俺打死也不说!”

    军将有些恼了,他的确只是个校尉,但被一个将死之人如此明目张胆的奚落,脸上无论如何都有点挂不住。气恼之下,他一脚就狠狠的踹在了胡锡乾的胸口上,口中还咒骂着:

    “让你敬酒不吃吃罚酒,想活命?门都没有!”

    这一脚踹得结结实实,胡锡乾趴在地上良久都没能坐起身子,最后还是两名神武军军士一人拽着一条胳膊将他架了起来。

    “带走!”

    “别……别……俺说,说……”

    胡锡乾断断续续的服软,那军将笑了,便摆手让那两名军士停住。

    “早这么识相,又何必受那皮肉之苦呢?说吧,莫要再耽搁时间了。”

    胡锡乾缓了一口气,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这才说道:

    “俺,俺知道,你们神武军中有个大人物也参与了,参与干涉了百夫长的贿选……”

    “赶紧说!再卖关子,找打!”

    “俺说,别打,俺那日曾听人亲口说出达奚相公的名字,收了钱的人果然没有辜负所望,俺们都如愿,如愿选上了百夫长……”

    军将眉头一跳,这洛阳城里也就一个达奚相公,那就是伪燕的宰相达奚珣。不过,此人在神武军攻克洛阳城时,立下了莫大的功勋,就连秦晋都待之为上宾,怎么此人会翻过来谋刺秦晋呢?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论这夯货所言真假,都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给秦晋了。

    大约小半个时辰以后,挨了不少揍的胡锡乾跪在了秦晋的面前。

    “就是你要指证达奚珣有通逆之罪?”

    胡锡乾在秦晋面前依旧是一副讨价还价的态度,他现在也豁出去了,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死。他甚至还暗暗发誓,只要这次侥幸能逃过一劫,他一定悔过自新,再也不去看那些蛊惑人心的游侠传记,甚至还要致力于揭发检举这些以武乱禁的豪侠。只可惜李四已经被当场射杀于新中桥边,否则他要揭发的名单里还要多上一个叫李岩的名字。

    “如果俺说的都是真的,大夫能否饶俺不死?”

    秦晋笑了,区区百夫长,又有什么必死的原因呢?不过,他也知道杨行本将附逆民兵百夫长以上的军官都划在了祸首一类,这么做可以最大限度的清除那些混在民兵中的心怀叵测之人,是以并不反对。

    “好,只要你所举例证属实,就饶你不死!”

第八百七十九章 :在劫难逃也() 
胡锡乾很快供出了几个名字,这些名字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秦晋当然没听说过,但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当神武军的密探出现在这些人面前时,其中有不少人甚至没等严刑拷掠便竹筒倒豆子‘交’代了一切。。: 。

    达奚珣果然牵扯其中,许多作‘乱’的民兵的百夫长都是经过他的关照才顺利晋升。如此一来,秦晋顿感事态严重,必须彻查一番究竟还有那些人在民兵作‘乱’中推‘波’助澜。

    除此之外,崔冀作为幕后的主使,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秦晋连夜又提审了此人。

    当崔冀听到达奚珣的名字后先是一愣,继而又发出阵阵苦笑。

    “这是达奚珣的命数该当如此,也怪不得崔某出卖……”

    在崔冀的供词中,达奚珣为他在幕后做了许多工作,甚至秦晋都觉得惊讶,想不到崔冀的能量居然如此之大,达奚珣作为曾经的降臣,其命运已经全部‘交’付在神武军的身上,现在居然能在短短的旬日功夫就反水,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种种证据都在调查之下指向了达奚珣,秦晋也就不再犹豫,决定派人以书面质询达奚珣。有人奇怪,既然种种证据都指向了达奚珣,那为什么不直接派人抓捕,反而要派人以书面质询这么麻烦?

    杨行本同样也是抱有这种疑‘惑’,他在克复洛阳以后,更多的‘精’力都扑在了维持洛阳市面的安定稳定上,对于像达奚珣这种暗中勾结策划心怀叵测之人的危险分子,向来主张斩尽杀绝,绝不能姑息。

    “何须如此麻烦?直接派了密探将达奚珣捕拿归案就是!”

    秦晋则有他的想法,达奚珣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就算有贼心,若没有强大的助力也难以翻出什么大‘浪’。如果大张旗鼓的惩治,难免就会给人以一种风声鹤唳的错觉,那么只会是谋刺事件发生后使得局面愈发的雪上加霜。

    所以,他更多的是倾向于低调处理此事,最好的结果是等这段风‘波’渐渐消退,再拿出一个处置方案。不过,杨行本听了秦晋的想法以后却觉得还是有欠妥当的地方,万一达奚珣还有更麻烦的问题存在,岂非是自己给自己留下一个隐患?

    杨行本觉得,自打神武军到了洛阳以后,秦晋的行事风格与以往愈发的不同,做事有些瞻前顾后,犹犹豫豫,这哪里还是那个英明果决,行事手段狠辣的秦晋呢?

    他是个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性’子,是以也不打算将这些话烂到肚子里。

    “大夫变了,如果事事都瞻前顾后,神武军的前景究竟如何,谁又能说得准了?”

    对此,秦晋不置可否,只有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变,而是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神武军早就不是当初几万人的规模,仅仅战兵就已经达到近二十万人,分布在关中、都畿道、河东广大的土地上,除此以外更有多达百万人的民营作为庞大的后备力量,这都使得他不能再像以往那般快意行事,凡事必须仔仔细细通盘考虑的周全才能做出决定。

    其实早在半年以前,秦晋就已经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此庞大的组织事无巨细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说到底,他的手底下还是缺少有着足够经验和能力的人才。

    但是,天下间有着足够经验、能力和威望的人就那么多,可很少会出现传闻故事中那种白衣为相的戏剧‘性’事情。因为除了治政的经验以外,更需要有着足够的阅历才算得上合格可用的人才。否则,就算口若悬河的再漂亮,也不过是赵括一般纸上谈兵的人物。

    低调的处理达奚珣,并非秦晋觉得此人有可用之才,而是不希望处置达奚珣给人造成一种卸磨杀驴的错觉。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他秦晋和神武军而言,损失将难以弥补和估量。

    他的这些苦心,杨行本自然很难了解,他只觉得像这种吃里爬外,两面三刀的叛臣绝不可姑息,否则将会给神武军带来无穷的祸患。

    念及此处,秦晋看了他一眼,缓缓道:

    “矫枉不可过正,滥杀从来不会真正的使人心折服!”

    这么说自然是指杨行本近来一系列的狠辣手段。

    “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否则阿猫阿狗都敢来向神武军挑衅,岂非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秦晋不在此事上与其争执,而是提起了恶名在外的安守忠。

    “伪燕宰相安守忠以血立威,清除异己,结果如何?不但没有达成目的,还‘逼’得内部连连造反。所以这刑杀,也须掌握好度,否则便是过犹不及!”

    杨行本也承认向安守忠那种不问青红皂白的滥杀的确祸患大于收益,但他自问已经很节制了,如果按照以往的‘性’子,别说杀几个百夫长,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