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5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在抖机灵之下,以这种看似玩笑的方式向安守忠表明了自己的忠心。不过,却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安守忠彻底放下心来,能够收服这个刚刚入了安庆绪之眼的京畿尹,无异于又丰满了羽翼。

    “很好,只要大尹能与老夫勠力同心,何愁乱事不平?将来定鼎天下,你我便是匡扶社稷之臣!”

    虽然没有什么许诺,可安守忠的话还是让何继忠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笑的格外痛快。

    “下吏究竟该如何做,还请相公明示!”

    其实,何继忠完全没有必要做此一问,以他的智商完全能够猜得到,安守忠一定会主动说出来。但为了宽人之心,他又不得不表现的愚钝一点。他虽然为官日短,对官场的险恶见识不多,可为人还是颇为圆滑通透的,示弱更多的时候不仅仅是表示顺从,更是自保的一种手段。

    果然,安守忠十分受用的点了点头。

    “目下邺城刚刚成了新都,内部百废待兴,外部则强敌环饲,李宝臣虽有狼子野心,但还是可堪一用的,眼看着史思明就要提兵杀过来了,这才是咱们迫在眉睫的心腹之患呢!”

    看着安守忠逐渐凝重的神情,何继忠心里也不由得突得一沉,他是个颇有些心思的人,虽然平素里不会锋芒毕露,可心里对许多人和事都明镜一般,看得通透着呢。就比如这次李宝臣的带兵勤王,实际上李宝臣在魏博两州只需要顿兵上表就是了,根本没有必要亲自到邺城来。

    当然,也并非说李宝臣带兵来了邺城就一定有狼子野心,这么做只不过是在像天子表功,邀功而已,向天子表露忠心。何继忠自问,就算自己在那个位置上,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用最合适的手段,达到目的的最大化才是最明智的。

    同样,一直跟在天子身边的人也未必是最忠心的,就好像面前的宰相安守忠,洛阳城破与此人有着脱不开的干系,如果不是此人在关键时刻搞什么大清洗,搞的城内人心惶惶,人心散乱,天子此时又何至于逃到了邺城呢?

    归根结底,都是私心在作祟。安守忠宁愿为了私心而牺牲天子的利益,就足见此人未必人如其名那般的忠。不过,这也让何继忠从侧面认识了天子的能力,似乎并没有乃父的那般能力。

    尤其是今日亲见之下,何继忠更加确定了他的判断,当今天子不过是个中人之才,如果在太平年景只须守成就是了,也不会出现太大的纰漏。可现在是乱世,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有所开拓,没有过人之处怎么行呢?

    只不过,何继忠没得选,大丈夫为人一世,岂能不做出点轰轰烈烈的事迹?就算安庆绪是个蠢材,他一样要用此人作为自己的晋身阶梯,至于成败则不是那么重要了。

    何继忠自问,关键时刻的选择才是决定人生死最重要的一环,现在的他只需要做好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正是出于此种念头,何继忠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安守忠的示好,并进一步表示愿意为安守忠的马前卒。

    安守忠哈哈大笑,他十分满意何继忠的态度,其实他并不需要何继忠做什么大事,只需要在天子安庆绪面前以言语偏向于自己就可以了。

    当安守忠说出了自己的要求,何继忠还是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对方需要自己火中取栗,哪成想到居然只是如此而已。

    “在陛下面前知无不言,就是下吏的本分,有何须相公特地吩咐呢?”

    言下之意,何继忠希望安守忠能让他做一些更有难度的事情。这当然是何继忠以进为退的手段,他在说这句话之初就已经猜得到安守忠一定不会现在就让他做更多的事。

    其中,固然有安守忠谨慎的性格使然,更多的则是安守忠现在也未必有通盘解决当前内外危机的好法子。所以,一动反倒不如一静了。

    何继忠所料不差,安守忠思忖了一阵,缓缓说道:

    “老夫此时只在犹豫,到底该不该与契丹人做交换!”

    在此之前,安守忠公开的态度是坚决反对与契丹人做任何交易的,此时在何继忠面前则流露出了犹豫之色。

    何继忠心道,其实此人应该在来之前就有了决断,只不过需要自己的配合而已,是以便佯装没有窥破其意一般,说道:

    “以下吏所见,不到生死存亡的关投,都不能走这一步。与契丹人做交易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就会被吞的骨头都不剩一点!”

    安守忠叹了口气,良久才说道:

    “老夫又何尝不知呢?如果史思明不造反,咱们拥有河北道仍旧可以与全天下抗衡,可一旦内部先乱起来,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乱局,大燕和你我恐怕就都要成了俎上鱼肉!”

    他这句话说的倒是情真意切,很显然的确为此事头疼至极。

    于是,何继忠就顺着安守忠的坡跟下去,朗声道:

    “既然相公都知道面前是生死存亡的境地,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安守忠眸子里跳跃着不安的光芒,久久没有表态,何继忠虽然脸上挂着的是期待,可心底里早就笃定,此人一定会欣然同意。

    然则,何继忠居然猜错了。

    陡然间,安守忠一拍大腿,提高了调门。

    “不行,老夫绝不能开这个先例,做这个罪人!”

    何继忠心道,与契丹人用辽东来做交易是罪人,难道任凭史思明铁骑踏平了邺城就不是罪人吗?

    正因为心中疑惑,又看不透安守忠的本意,何继忠再一次选择了低调,一言不发,只静静的看着安守忠,希望他能再有所表示。

    久久,安守忠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无力的垂下头来,有那么一瞬间,何继忠几乎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他分明在安守忠的眸子里见到了一丝苦涩与不甘。

    要知道,安守忠自打成了政事堂宰相之首以后,一改以前的风格,处处以强势示人,现在居然表现出了软弱,可见其内心是当真纠结的,而并非全然作态。

    一念及此,何继忠暗道惭愧,他一直以为自己能很容易的把握人心,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

    “便与契丹人拿辽东做交易,老夫便要做一做这罪人,只希望上天庇佑圣上,将来定鼎天下,再从那些豺狗嘴里夺回来……”

第八百六十三章 :公主抵洛阳() 
♂!

    洛阳城,就在秦晋准备北上河东的时候,一位不速之客的突然出现彻底大乱了他的计划。

    在没有任何征兆与实现通报的情况下,寿安公主轻车简从的出现在了洛阳以东不足百里的新安,马上就要抵达洛阳,这可让神武军自秦晋以下的诸多重量级人物措手不及。说实话,公主于秦晋而言,更多的只是政治上联姻的关系,而且现在这桩婚姻给他带来的更多只是麻烦。杨行本曾建议他将婚事拖到不了了之,然而寿安公主虽然年纪小,却显然是个极有主见的女人,在神武军东征洛阳的当日,居然就以主母的身份搬进了秦府,甚至于连那些必备的礼仪都不在乎了。

    这就好比生米煮成了熟饭,两人的名份成为既定事实,秦晋若想撇清干系,那就只能做负心之举。只不过,唐朝立国以来,从来只有公主休掉驸马,却没有驸马休掉公主的。

    现在,寿安公主不声不响的就到了洛阳,打乱了秦晋的既定计划,北上河东的行程只能暂且押后。寿安公主在李隆基一朝还只是个未曾及笄的少女,影响力几乎为零。但是,自打出了虏疮以后,李虫娘的名字彻底闻名于朝野,李亨出于疼爱和愧疚则更是有意加强她的地位。除此之外,广平王李豫与这位年纪相当的小姑关系也十分要好,再加上其秦晋之妻的身份,已经成为朝廷上影响力数一数二的女人。

    也正是因为此,神武军上下才不能仅仅将其当做一个普通的女人,抑或是说不能仅仅当做秦晋的妻子。

    事实果然证明了寿安公主的能力,居然能够躲过从长安到洛阳之间数不清的神武军密探,悄无声息的就抵达了洛阳。

    为此,杨行本特地将负责情治工作的杜乾运招至面前,狠狠的痛骂了一顿。

    杜乾运最初只不过负责神武军私下经营的商行,后来借由商行的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一支密探人马,自从东出潼关以来,杨行本就被委以提调密探之责。

    现在情报出了重大纰漏,就算秦晋没有表示不满,他自己也觉得难辞其咎。

    相比之下,杜乾运却苦着脸,觉得自己十分冤枉。

    公主可是秦晋的正妻,关上门人家就是一家人,他不清楚杨行本令其监视公主的命令究竟是否出自秦晋的授意,但部署也是十分周密,并未有明显的漏洞。然则,在半月之前,公主就借故住到了宫中,密探的势力虽然遍布于长安内外,然则其影响力依旧没能深入宫廷。那里是张皇后与李辅国分庭抗礼的地盘。

    只是这些话,杜乾运不能全都拿出来解释。

    “将军容禀,小人确有视察之责,可将军设身处地想想,这能全都怪在密探身上吗?”

    杜乾运话说的十分诚恳,杨行本仔细想了想,也觉得他的话不无道理,这其中的原因应该十分复杂,未必是密探能通盘掌握的。毕竟密探只是在商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对于官府公署的渗透力远远还不够。

    不过,这次显露出来的问题却给了杨行本新的启发,如果能在各地官府公署中直接发展密探,岂非事半而功倍了?

    这个想法令他颇为兴奋,只是想法归想法,最终能不能得意实施,还须取得秦晋的同意。

    将思绪又拉回到公主突然抵达洛阳这件事上,杨行本心中忽又一动,问道:

    “你是说,寿安公主先是进了太极宫,然后就半月没有露面?”

    “确是如此!”

    “公主半月未归,难道大夫府中的人就不会去问一问?”

    杜乾运面有难色。

    “这,这涉及大夫家事,小人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行本冷冷道:

    “说!”

    杜乾运这才缓缓说道:

    “两位如夫人与公主并不亲密,且繁素夫人又刚刚诞下长子,公主避到宫内,谁,谁也没觉得意外……”

    杨行本点了点头,声音依旧冰冷。

    “长子又如何?庶出而已!”

    他是宗法制的拥趸,见秦晋的两位如夫人恃宠而骄居然将正室挤兑的避居娘家,便很是少见的表达了心中的不满情绪。

    这也让杜乾运甚为惊讶,虽然他与杨行本见面的次数不多,可历次见面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杨行本给他的印象都是深不可测,只要在其面前就不敢有一刻放松。

    而此时此刻,杨行本居然会就秦晋的家事做出私人议论,不得不令人觉得奇怪。

    杜乾运思忖一阵,还是咳嗽了一声,提醒道:

    “将军,这是大夫家事,咱们,咱们似乎不宜,不宜……”

    后面的话即便不明说,他相信自己的意思也被准确无误的表达了出来。然则,杨行本就偏生好像没听明白一样,依旧恨恨说道:

    “家室不靖,难免就会连累到大夫,此事绝不可轻视。你现在就回去,就此事具体写个条陈,杨某会面呈大夫!”

    杜乾运彻底傻眼了,他本想委婉的劝说杨行本不要干预秦晋的家事,这种事最是吃力不讨好,可万万想不到,怕什么偏偏就来什么,自己也被牵连进去了。

    他自然不敢得罪杨行本,只好硬着头皮将差事接下。

    打发走杜乾运以后,杨行本有些心浮气躁,决定去见秦晋,将自己心中的一些隐忧统统捋一遍。

    此时的秦晋却不似杨行本那么心事重重,见到杨行本以后第一句话就是道明了他已经命人将天使队伍拖在陕郡,延迟些时日,处置起来也更从容。

    而杨行本真正担心的却并非在此。

    “大夫,公主能够不声不响的抵达新安才暴露行藏,难道就不令人心生疑惑吗?”

    从长安到洛阳,非但有神武军的眼下,各地更是在民营的控制之下,公主的行藏一直没有暴露,这究竟是公主善于伪装,还是各地有人玩忽职守?

    杨行本长篇大论的说了一通,秦晋却呵呵笑了起来。

    “你过于敏感了,寿安公主其人聪明机灵,乔装上路又有谁能认得出来?”

    闻言,杨行本愣住了,他一直觉得公主是明码执杖的出行,却忽略了乔装行路这一关节,但他马上又反驳道:

    “既然是乔装,因何又在新安暴露了行藏?”

    秦晋又道:

    “如果所料不差,应该是寿安公主故意露出的行迹,好让我有所准备!”

    还有一句话秦晋没有明说,寿安公主之所以如此做,就是不想弄的他过于仓促,而给他留一些面子和余地。

    也正是基于想通这不起眼之处,秦晋觉得寿安公主并非鲁莽,或者为自己带着麻烦而来。她应该是有其深谋远虑之处。

    “已经安排了人去新安接公主赶来洛阳,这件事你就不必过于挂在心上,也不要再苛责密探,他们是尽力了的!”

    提及密探,杨行本就把自己的想法顺势说了出来,谁知秦晋思忖了一阵之后却摇头表示反对。

    这可大大出乎杨行本的意料,这件事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有益于神武军的,秦晋为何如此反对呢?

    不过,秦晋自有其想法,密探在民间,影响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可如果一旦官方化,变成了特务政治,就等于打开了一只装满各种不可预测危险的盒子。

    一日后,公主抵达了洛阳,并说出了她轻装简从而来的原因,然则这个原因却险些让秦晋吐出一口老血。

    “就,就为了生娃?”

    秦晋在此之前设想了无数种可能,就是独独没有想到这一点。

    公主却不假思索一本正经的答道:

    “驸马以为生子是小事吗?”

    秦晋答道:

    “生子而已,早晚有何不可?”

    还有一点他没在公主的面前明说,那就是繁素已经给他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