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洛阳城内上下官署,十之七八几乎都陷于瘫痪的境地。

    安守忠进入政事堂以后,觉得高尚是个没有野心的人,所以将城东的防务监察差事就交给了他。

    由此,高尚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曳落河大营发生哗变,唐朝兵马强袭的消息。

    而高尚也是打过仗的人,就算年岁大了,身体不灵便,可脑子一如当年般的敏捷。他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个破局的机会,朝廷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了太多的机会。现在绝不能再错过了。

    正是有了这种判断,高尚才不顾安庆绪是否耐烦,执意要求他下令出兵。

    只是高尚没料到,此时的安庆绪已经不是当年骁勇善战的安庆绪了。此时的他已经朽烂到了骨头里,别说开弓持刀,只怕连上马都成了问题。

    也许是高尚在侧的缘故,安庆绪竟罕见的睡着了,重重的喊声顿时响彻殿内,骇的高尚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这如何说睡就睡了?”

    有内侍赶忙凑过来低声的提醒:

    “侍郎小声些,陛下能睡着可不容易呢,如果吵醒了陛下,奴婢们都要挨鞭子……”

    高尚本是攒着一身的气力陛见安庆绪,说什么也没想到竟是这般局面。

    既然安庆绪不管事,他只得去政事堂寻达奚珣。

    达奚珣前天被放了出来,立马官复原职,此时任谁都知道这位达奚相公是当今天子很是信重的大臣。

    高尚之所以没有去找安守忠,是因为他太了解安守忠了,安守忠一门心思只想死守洛阳城,根本就没有任何打算向城外派遣一兵一卒。

    那一夜的大战尚且如此,今日这种突如其来的小规模冲突就更不会出兵了。

    因而,新近的天子信臣达奚珣就成了高尚眼中最后的救命稻草。

    出了宫城,高尚几乎是一溜小跑的冲进了政事堂,不过他却扑了个空,政事堂里除了有一干佐官闲来无事以外,两位宰相连影子都没见着。

    “可知达奚相公在何处?”

    一名书令史懒洋洋的答道:

    “安相公一早来过,然后就去了武库,说是要清点武备。达奚相公与安相公脚前脚后来的,可也坐了没一会功夫就走了。”

    高尚呼呼的喘着粗气,也不知是累的,热的还是急的。

    “那,那达奚相公可曾交代了去处?”

    一干令史竟然都是不知,有的说达奚珣回家了,有的说他进宫面圣去了,也有的说在城墙附近应该可以找到他。

    高尚急坏了,关键时刻居然连个管事的人都见不着。这与大燕开国之初的头一年完全不一样了,那时各个官署虽然草创,却都透着一股子朝气,再看看现在,十足的暮气,亡国气象也就如此了。

    忽然间,一名令史拍了下脑门。

    “对了,达奚相公好像没出政事堂,应该在后面的凉阁里小憩呢!”

    闻言,高尚眼睛顿时一亮。

    “还不去请……算了,还是老夫亲自去见达奚相公!”

    说实话,这数年来,达奚珣就是个屁帘子一般的摆设,包括高尚也从没拿正眼瞧过他。可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当初人人瞧之不起的唐朝降臣现在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偏偏安守忠又绝无出兵的心思,高尚只得亲自去求助于这个昔日瞧不起的人了。

    果如那令史所言,达奚珣正在凉阁内小憩,门帘半挑着,里面传出来轻微的鼾声。

    “门下侍郎高尚,拜见尚书右仆射!”

    高尚不便贸然入内,只在外面高声自报了名号。

    这一声来的十分突兀,凉阁内鼾声顿时没了,高尚甚至还听到了一些莫可名状的声音。

    半晌之后,凉阁内才传出了一个惺忪的声音。

    “原来是高侍郎,快请进来!”

    这正是达奚珣的声音。

    进入凉阁之后,高尚忍不住打量着这位当红的宰相,虽然刚刚经历过牢狱之灾,面色尚有些苍白浮肿,可依旧是架子十足,小憩之后袍服冠带都稍显凌乱,却似没在意一般。

    这些细枝末节都是小事,高尚哪有心思纠缠,只急不可耐的将自己的判断和谋划一一告知达奚珣,希望他能劝说天子立下决断。

    “请达奚相公立即决断,再迟了,这机会也就没了!”

    面对高尚如火般期待的目光,达奚珣还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嘴里哼哼唧唧的似乎还在梦呓,好半晌才抬起头来问道:

    “老夫刚刚有点恍惚,高侍郎能否再说一遍?”

    高尚顿时一阵气苦,只得又将此前的话重复了一遍。

    这回达奚珣终于听明白了,但他摇头晃脑了一阵,却是两手一摊。

    “高侍郎的建议,老夫举双手赞成,不过,城防一事乃安相公奉圣命统一安排,老夫纵然有宰相的职权,也不能逾矩啊!”

    高尚就差急得出言相求了,又不厌其烦的说道:

    “下吏并非让相公干涉安相公的……达奚相公可以向陛下进言啊,陛下英明神武,一定会知道此中利弊的!”

    这后半截话是违心话,就刚刚他所见到的安庆绪可与英明神武这四个字不搭一点边。

    本以为还得再费些唇舌,岂料达奚珣竟一口答应了。

    “好,老夫这就进宫去面见陛下,将高侍郎的建议说与陛下!”

    说罢,达奚珣起身正了正衣冠。

    “请恕不能留座!”

    高尚喜出望外,哪还在乎什么留座不留座。

    “相公且自去,下吏静候相公佳音!”

    达奚珣出了政事堂,在宫城里绕了半圈,竟从另一侧出去,转而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府中以后,达奚珣见崔氏目光中有异色的看着自己,就将高尚的那些建议复述了一遍。

    “这些话断不能传到……那里去,老夫思来想去也只有躲在家里才能清静啊!”

    说到此处,他不禁有些忿忿然,秦晋并没有践行诺言,害得他差点家破人亡,幸甚安庆绪是个糊涂蛋,竟然对他委以重任,否则现在达奚一家早就血溅东市了。

    崔氏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

    “郎君如此做再合适不过,洛阳城早晚不保,若此时还助纣为虐,将来只能是自寻死路啊!”

    达奚珣叹了口气。

    “谁说不是呢!这口气为夫咽得下也得咽,咽不下也得咽啊!”

    岂料崔氏却面容一冷。

    “总好过在这沐猴而冠的伪朝廷里任人欺侮的!”

    继而,她的面色又松弛了下来,柔声道:

    “郎君也不必为高尚的建言忧心,宫里那位绝对不会采纳一字半句,再说还有安守忠,他怎么能给严庄解围呢?郎君最佳的选择只须与安守忠站在一处就是,至于那个高尚,他想闹既随他闹去吧!”

    ……

    高尚在政事堂等了整整一个下午都不见达奚珣回来,心中愈发的着急,正坐立不安的当口,有部下急吼吼来报信。

    “强袭大营的唐朝兵马撤了,城外又重归平静……”

    闻报之后,高尚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口中喃喃道:

    “还是晚了,还是晚了啊……”

    直至此时,他才意识到,所有的想法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没有任何人肯于正眼看一下。还有那个达奚珣,更加无耻,以好言好语哄住了自己,其人却早就拍拍屁股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那军卒继而又道:

    “有探子看的真切,严庄跟随着唐朝兵马进了唐营……”

    

    

    【公告】付费标准调整公告

    《人民的名义》周梅森合集

    【书单】热门玄幻大盘点!

    【专题】最新热销小说力荐

第八百一十三章 :丑态千百出() 
眼看着就入秋了,屋子里还是热的人大汗淋漓,达奚珣只穿着一身薄薄的中衣,惬意的躺在竹榻上。连日以来的牢狱生活就像噩梦一样,他一度以为自己恐怕就要后半生都窝在逼仄、潮湿充满了臭气的牢狱里渡过余生。

    不过,好在安庆绪兑现了诺言,很快就将他调出了监牢,并且官复原职,甚至权势更甚以往。这一点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自己私下里与秦晋勾连,引着安庆绪和严庄一步步入彀,非但没有被识破,反而还被重用,只是想想都让人唏嘘不已。

    “秦晋啊秦晋,本以为他是个言而有信之人,却不想用罢了老夫就一脚踢开,若长此下去,难保不是一世枭雄啊!”

    回想着这月余以来做梦一般的经历,达奚珣忍不住低声的自言自语着。正好崔氏端着一个精致的瓷盘走了进来,里面盛放着冰块和翠绿的葡萄。葡萄这等物什本来产自西域,自汉朝以后才渐渐在中原传开,不过仍旧是普通人家难以消费的珍惜水果。

    “郎君切莫说这些话,府中人多耳杂,万一被传了出去,达奚家顷刻就是大祸临头啊!”

    达奚珣倒是满不在意,经历了起伏之后,反而看得淡了。

    “为夫算是看透了,这种权力争斗尔虞我诈的朝廷,正经事办不了几件,倒是桩桩件件都在祸国殃民,当初在唐朝为臣时如此,此刻身居燕朝又是如此,稍不留意又有身死破家的大祸,夫人说说,这都是为了什么啊!”

    他名为发问,实际上只是做着毫无意义的宣泄而已。

    崔氏将瓷盘放在案头,缓缓坐下,有些怨气的拍了拍自家郎君的手背。

    “大丈夫为社稷争功本无可厚非,权谋争斗是必经之歧路,任何人都无法避开,但如果不能守住心中清明而本末倒置,这就是死有余辜了!郎君前世积了善因,这一世才屡屡有惊无险……”

    眼看着发妻絮絮叨叨又扯到了这一世的善因善果云云,达奚珣就有点不耐烦。

    “善因可积,但夫人就忍心看着为父被人卸磨杀驴吗?”

    崔氏则一本正经的闭上眼,念了声佛。

    “一切都有因果所在,郎君经历这有惊无险的劫难,也是命数使然,既然身家无碍,又何必心心念念的纠结呢?”

    “好了,好了,夫人若是须眉,定然胜过为夫不止数倍,那些虚头暂且不说,眼下头疼的是该如何收场!”

    达奚珣知道自己说不过发妻就开了句玩笑,转移开话题。

    崔氏毕竟是个妇人,讲道理可以头头是道,但若着眼在当下这波云诡谲的局势上,与一般人也就无异了。

    “虽然不知道秦大夫是如何打算的,但妾身还是有种预感,他不会拖延太久了,郎君应该趁着所剩无多的时间,多积些善因才是!”

    夫妻二人正絮絮叨叨的功夫,府中奴仆的声音在屋外响了起来。

    “家主,天子有诏,让家主即刻进宫呢!”

    闻言,达奚珣又禁不住皱起了眉头,这个时候进宫,定然与高尚那厮有关。他摇头苦笑了一下,按道理说这个高尚也算是燕朝的忠臣,可就是让人提不起好感。在这个关键的当口,突然蹦出来搅局,真是让人烦不胜烦。

    崔氏看得出丈夫的烦恼,心中不免紧张,便关切的询问,是不是宫内又有了变化。达奚珣笑着摆手,把高尚的事说了出来。

    岂料崔氏听罢反而笑了。

    “这可是机会啊,如果郎君能反其道而行之……”

    达奚珣也是个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发妻的话中之意,一时间烦恼尽去,心思通明。

    “听夫人一语,为夫心中这团乱麻总算一吐干净!”

    进宫之后,达奚珣发现严庄和高尚已经先一步赶到了,未及进殿就能听到里面在进行着激烈的争吵。一个声音是严庄,另一个就是高尚。

    换下了靴子以后,达奚珣思忖着自己应该如何在两人之间拆解,一名宦官乖巧的来到他身侧低声提醒道:

    “高侍郎和安相公吵得厉害,陛下也发了很大的火器,相公可要小心啊……”

    达奚珣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同时又从腰间皮囊里掏出了几枚金叶子,递了过去。宦官欣喜的接过,千恩万谢。

    “明明可以内外夹击,为什么要白白的放过机会?还是一而再,再而三……”

    高尚的火气很冲,一边跺着脚,一边指着安守忠的鼻子。

    “莫非安相公在资敌不成?”

    “你,你满口胡言,你放屁!”

    “够了,够了!都住口,整日间在朕的耳朵边争啊,吵啊,是闲朕命长了吗?”

    安庆绪气急败坏,歇斯底里,指着安守忠和高尚的鼻子一通臭骂。也就在此时,达奚珣进殿了。

    这副局面如果在半日之前,达奚珣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但有了崔氏的提醒之后,他反而乐见其成了。因为这就是积累善因的过程,只有积了足够的善因,将来才会得到善果。换言之,此时做燕朝的奸臣,将来就是做唐朝之臣的筹码,他虽然不信那些神神道道的东西,但这些道理还是很容易想通透的。

    “高侍郎如此诋毁安相公,某也要代安相公问一问,究竟居心何在?”

    高尚扭头冷笑,待看清楚来人是达奚珣以后,脸上的冷笑就拧成了愤怒,竟霍然起身直往达奚珣冲了过去。

    当殿动手,这等骇人听闻之事可是达奚珣没想到的,冷不防被一拳砸在了脸上,顿时便觉得眼冒金星,口中发甜。

    “达奚珣你也不是好东西,诳我在政事堂傻等,自己却跑回家去……我大燕就要被你们这些奸臣败坏干净了!”

    唐人尚武,达奚珣虽然是文臣,但当年也是上马开弓,下马提刀的人物,现在虽然老迈可毕竟还有三分余威,当即就和他扭打在了一起。

    安庆绪也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君前争斗厮打可是闻所未闻之事,一时间竟忘了喝止他们。还是安守忠反应的快,连连呵斥,但高尚已经双眼充血,根本就不理会任何人的说辞。

    “卫士何在?快将他们拉开!”

    安守忠高呼殿外候着的禁卫,不过禁卫入殿以后也傻了眼,一个是政事堂的相公,一个是门下省的侍郎,两个人扭打在一起,满地打滚,真是斯文扫地。

    “还愣着作甚?把他们拉开啊?”

    两位重臣都是年逾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