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5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直隐忍的胡将却实在看不下去了,觉得严庄贵为宰相,却被唐兵的一个小小校尉为难,实在说不过去。

    而严庄却笑着解释:

    “老夫历尽沉浮,早就不在乎这些缥缈虚无的态度,只要能达成陛下所愿,一切便足矣!”

    胡将颇为钦佩的看了严庄一眼,立时又觉得这位宰相的形象高大了不少。

    在安禄山未叛唐之时,由于曳落河的汉化程度很低,甚少参与节度使府中的决策,而安禄山又担心这股力量过于强大而尾大不掉,只将他们当做鹰犬爪牙,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叛唐建燕也没改变,所以这胡将对安禄山身边的重臣对严庄多数的了解只在风闻传言中。

    此时与这位传闻中的宰相近距离接触,胡将才觉得现实中的严庄比传闻中要好了不止百倍。

    严庄呵呵笑着,问那胡将:

    “怎么一直盯着老夫?莫非老夫脸上生出了花来?”

    这时,胡将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将目光移了开去。

    经过这一番谈话,胡将觉得天子重用此人绝对有其道理,自己应当不折不扣的配合他,完成天子交办的差事。

    不过,即便如此,胡将想起了刚刚那个神态傲慢的小小校尉,又不禁咬牙切齿,暗暗发誓早晚有一天大破唐营,给这厮号坎,出一口今日受辱的恶气。

    严庄并不知道胡将心里的想法,只将他打发出去,自己一个人独坐在帐中,打算好好的把这几天的日程安排做一遍细致的梳理。

    ……

    秦琰返回大营,秦晋和杨行本正在等着他回来。

    “这次燕军之行可有收获?”

    杨行本在秦晋之前问道。他们在计划中,可不仅仅是让秦琰做个交涉的使者,如此也就大材小用了。让一个骁勇善战的武将如此只身犯险,是十分不值的。

    “幸不辱命,末将已经尽量仔细观察,其营中布置也都记了个七七八八。”

    “如此甚好,咱们回帐中去详细研究。”

    秦晋和杨行本在前,秦琰在后,进了空间稍显局促的军帐。这是秦晋的私帐,除了用来起居,还专门负担了秦晋与亲信部将商讨军情的功用。

    他是觉得中军帐过于大,每次只有三两个人在一起,实在是不适应。而秦晋又多喜好夜间处理军务,所以,为了方便,他宁愿在私账中完成绝大多数的军务。诺大的中军帐只有在召集大批将校参与军事会议时才会启用。

    秦琰将自己在叛军军营中的所见所闻大致描述了一遍,秦晋和杨行本听的十分仔细,生怕遗漏了什么细节。不过,在提起严庄的时候,秦琰却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一看就是个掉光毛的老狐狸,狡猾的很,不论末将如何装模作样,居然都不见一点怒气。如果换了旁人,脸上早就挂不住了!”

    杨行本笑着道:

    “你这能把人气疯的本事现在也算遇到了敌手,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如此面不改色,足见其人城府甚深。咱们连哄带吓收买得了家奴严同,却未必能将其主子也如法炮制。”

    秦晋扭头看了杨行本一眼。

    “从计划之初也没打算收买严庄,现在请君入瓮的戏码已经准备的足够,接下来就该捉鳖人登场了。”

    秦琰则在一旁附和着:

    “捉了他们这一群鳖,咱们也好进洛阳城,享几天清福!”

    秦晋笑骂道:

    “进洛阳城?八字还没一撇,况且就算咱们进了洛阳,也没几日轻松,一面要肃清余孽,一面还要准备北渡黄河,直捣范阳!”

    三个人一唱一和,仿佛此时的洛阳城已经是待摘的桃子一般。

    只是杨行本却不合时宜的提起了令人败兴的一件要紧事。

    “咱们派在河北的探子已经先后送回消息,史思明轻兵回防范阳,一路上毫无阻滞,看样子阿史那从礼要完蛋!这可比咱们预想中快了不少。”

    秦晋的神情也严肃了起来。

    “史思明要肃清阿史那从礼在范阳的影响,短时间内不敢轻易南下,咱们拿下洛阳还是有着足够的时间,所以这一点毋须多加忧虑。”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又说起了另一种可能。

    “唯一可虑的就是史思明没能挫败阿史那从礼,让阿史那从礼掌握了范阳。阿史那从礼可不会有任何顾忌,一定会倾全力南下救援洛阳,如此才是最危险的一种可能!”

    秦琰却撇了撇嘴。

    “依俺看,就算阿史那从礼当真成功控制了范阳,史思明也不会轻易覆没,最不济双方在河北道打个不可开交,两败俱伤。咱们打完了洛阳再从容渡河北上,给他们蛇鼠一窝全端了!”

    不过,大家却都知道这是绝无可能的,世上哪有巧合到极点的事呢。

    “若能如此自是再好不过,但咱们只能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哪个用你只做最好的打算呢?如果这样也能打胜仗,干脆派上几万人,整天就做白日梦算了!”

    杨行本半是玩笑,半是斥责的回了一句,秦琰也十分识趣,不在插科打诨。

    经过简单的分析,确认河北道的叛军暂时无力回援洛阳,他们所需要做的只是继续收紧围拢洛阳的口袋。

    忽而,秦晋脸上笑容尽去,沉声说道:

    “不用等两日后的午时,清晨日出就派兵,切断叛军大营与城内的联系!”

    秦琰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焰,他等这一刻已经等了数年,现在终于要实现了。

    “如果大夫信得过,俺愿意打头阵!”

    杨行本代秦晋答复他。

    “放心,这次让你深入虎穴的目的,便是由你领兵执行切断叛军与洛阳联系的任务。而且这次的筹划并非十拿九稳,有着很大的变数,军营里的可都是曳落河的精锐,绝非普通的叛卒可比,千万不能轻敌!”

    其实,不用杨行本提醒,秦琰也早就研究过了叛军营里的人马,当得知这些人都是名扬塞外的曳落河时,也禁不住倒吸了口冷气。

    然则,在秦晋和杨行本面前,秦琰还是十分注重脸面的,就算心里十分重视,脸上也要装作满不在乎的模样。而他的这点心思又如何能瞒得过秦晋,只是装作看不透,没有揭穿而已。

    “二郎,看你这次顾虑重重,从前可不是这个模样!”

    秦晋发现杨行本这次罕见的婆婆妈妈,又甚多顾虑,便想开解一番。杨行本却笑着摆手回应:

    “眼看着洛阳之战就要进入关键时刻,紧张一些也是正常,大夫不必见怪!”

    除此之外,杨行本竟又提起了达奚珣。

    “咱们在城外的谋划一旦实施,达奚珣这厮恐怕性命不保啊!”

    提起达奚珣,秦琰却是满脸的不屑,认为这种毫无气节的投敌叛臣,死一个不少,活一个太多,都死绝了才是最好。

    秦晋则认为他的想法过于偏激,达奚珣虽然没有气节,但也不是什么大恶之人,又没有累累恶行,充其量也就是个叛臣而已,不至于像秦琰说的那般,须得一个个不得善终才能畅快。

    “如果他当真为此事而死,秦某会请准朝廷,为他正名!这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唯一可为他做的了!”

    秦琰的眉毛却是一跳。

    “难道大夫从一开始就……”

    后面的话没说下去,却也不用再说了,都明白他要说什么。

    杨行本斥道:

    “此事关系重大,今日此间的商议,入耳之后,绝不可多提半个字!”

    秦琰如何能不知道这桩事的重要性,频频点头。

    达奚珣的生死与他无关,甚至说死了才好,又是叛军那伪天子亲自动手,只想一想都让人觉得痛快之至。

    眼见着没自己什么事,该汇报的也都汇报完毕,边想着回去再仔细研究洛阳附近的地图。可也就在这时,忽有探马来报。

    探马在洛阳城附近带回了一则并不十分确切的消息,他们似乎在城西南的茂密桑林中隐约发现了叛军的踪迹,但又不十分确切。

    而派除去的探马游骑,十次总有三四次杳无踪迹。在临战之时,派出去的游骑探马有着不低的阵亡率也属于正常范畴。但现在是最紧关节要的时刻,哪怕一丁点的疏忽都不能有。负责掌管探马的校尉觉得此事重大,应该报与秦晋知晓,然后再做分析定夺。

    

    【专题】最热连载小说抢先看

    【书单】推理悬疑,古墓惊悚一箩筐

    【活动】网文联赛选拔最后倒计时

    【专题】完本经典,无需追更

第七百八十四章 :突然发难也() 
两日的功夫眨眼即过,严庄看着营中的粮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堆积的如小山那么高,心中尽是感慨忐忑,可由于时间仓促,绝大多数的粮食就是如此装在麻布袋里,然后散放着堆积于空地之上,至多在麻袋堆的顶部铺上两层竹席,算作防雨之用。

    不过,严庄却一直暗暗祈祷着老天不要节外生枝,千万在交割之前风平浪静,最后一滴雨水都不下。否则,那些本就存心不良的神武军不知道还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一念及此,严庄不觉叹了口气。一旁的胡将敏锐的发现了严庄的情绪中的隐忧。

    “相公?难道定下的事还会有变吗?”

    严庄抬头看了看刚刚泛白的天际,不免长吁了口气,总算又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老天不会在交割上为难自己。

    然后,他才转过身来,看向那胡将。

    “世事就是如此,不到最后一刻,永远都有变化的可能。说到底,这就好比一块肉,只有有一刻你还没吃进肚子里,那么这块肉就有可能进入任何人的肚子,甲乙丙丁的肚子都有可能,甚至于是一条狗也极有可能!”

    胡将有些难于理解严庄话中的隐忧,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十分有道理。

    “末将明白了,一定会小心谨慎,使这些粮食平安的交割!”

    严庄笑着点头。

    “将军果然聪明过人,老夫才说几句话,便明白了!”

    实则,这只是严庄的敷衍之词,不想和这个胡将吐露太多而已。

    很快,有人赶来报讯。

    “唐营已经遣人来查核军粮,请准相公,是否放他们入营?”

    闻言,严庄竟大有放下心中大石一般的松快。

    “那还用说,快放他们进来!”

    等的就是这一刻,如果神武军又变卦,他可是折腾不起了。就在昨天,安庆绪居然一连发了十几道敕书……

    可他的放松还没能持续超过一刻钟的功夫,又有人连滚带爬的赶来报讯。

    “大事不好了,刚刚出城的粮队被,被人劫,劫了……”

    “甚?”

    严庄顿时心惊不已,又以为是探马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自己的耳朵出现了问题。

    “再探再报!”

    然而,他却得到了更为震惊的答复。

    “禀相公,不用再探了,都是小人秦琰所见,护送的军卒都被杀干净了,小人若非跑的,跑得快,也早就成了箭下之鬼!”

    “不可能,绝不可能!他们没有理由这么做的……”

    一时之间,严庄方寸大失,竟罕见的在众人面前失态了。

    胡将也是大吃一惊,当即请缨道:

    “相公,末将这就派人去救援!”

    一开始严庄只是胡乱的点头,但下一刻他马上又清醒过来,一招手道:

    “慢着,慢着!”

    胡将讶然扭头。

    “相公还有吩咐?”

    “不,不可轻易出战!秦晋此人生性奸狡,千万不能轻举妄动,说不定他正等着,等着呢!”

    胡将显然比严庄自信的多,又道:

    “相公!此时此刻,就算明知道唐人有伏兵,也得派人去啊,如果放任不理 ,咱们岂非断绝了与洛阳的联系?”

    他的想法也没有错,甚至于这才是最为靠谱的想法。但是,严庄曾仔细研究了秦晋所亲自参加的所有大战,几乎都是用奸狡的计谋取得最终胜利,换句话说,神武军虽然威名赫赫,却从无真正在正面打败过燕军,他们就是凭借着一个个狡计和老天的庇护,一直到洛阳城下。

    到了这个时候,严庄当然不会蠢得去赌老天偏向于哪一方,目前而言,最稳妥的办法是谋定而后动,只有看清楚了秦晋的谋划,才有信心一举将其挫败。

    与其莽撞的派人去解围,不如以静制动,,这才是最佳的选择。

    胡将还要坚持,严庄却变了脸色,厉声喝道:

    “怎么?打算抗命吗?以为老夫的天子剑不够锋利?斩不了你?”

    突然间的翻脸,让胡将顿时僵住了。这个从见面就始终满脸笑意的老相公,竟突然间变了脸色,他不得不仔细衡量抗命与从命之间的差异。最终,胡将还是因为对严庄的钦佩而选择了从命。

    ……

    秦琰原本准备的战战兢兢,直以为天亮以后要打一场大战,恶仗,岂料他的对手竟只是些运粮的民夫和护粮队的三流团兵,也就三两下的功夫就把他们全部解决了。粮食一粒不少的全都运回军营,而此时他们的人物才刚刚开始。

    按照秦晋与杨行本商定的策略,秦琰的人马负责警戒,田承嗣则要带着人在洛阳城与叛军大营的中间处,挖出一条宽至少两步的壕沟,以此来阻隔他们之间的联系。

    当然,仅仅一条规模不大的壕沟,并不足以挡住叛军与城内的联系,但只要在这条壕沟周边布置上大批人马,就足以将这条壕沟的作用放大百倍。

    不过,在壕沟未完成之前,就是最难熬过去的时刻。一方面,要警戒城内有人冲出来。另一方,还要防止军营里的叛军反扑。

    以秦杨二人的分析,城中守军很可能选择作壁上观,而被困在城外的叛军则有可能发出奋力一击。毕竟与洛阳城内的联系如果彻底被切断,等着他们的僵尸唐兵的全力围攻。

    尽管军营里的叛军有半数都是曳落河的精锐,但秦琰深入虎穴那日也看得清楚,他们出来并非做足了要打仗的准备,既没有守营的必备大型军械,甚至于屯储箭矢的准备都很不完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