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僚们都说,高大夫,高大夫这回必死无疑了!”

    露布飞捷传回来,固然会让百姓们觉得唐军打了胜仗,值得一贺。但门下省的官员们却不然,寻常这种小胜对朝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衰颓的局势依旧难以逆转。反而高仙芝火烧太原仓,避敌锋芒,渡过黄河转进河东的消息在门下省诸位官员间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还有吗?”

    韦见素仍旧面无表情的问着,韦倜这回摇摇头,“别无其它了。”

    “以后这等议论少去掺合。”

    “是!”

    韦见素今日特别健谈,转而又提及了今日在兴庆宫中所议的诸多机密。韦倜越听越是心惊,父亲大人平素里从不会向他吐露一字半句朝中议论,今日如何又一反常态?

    在听到关于“露布飞捷”的具体内容乃是关于前些日子将家里搅合的鸡飞狗跳的秦晋时,也不由得张大了嘴巴,不知该说什么好。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六十一章 :有女为君忧() 
当韦倜得知秦晋未死之时,心中好一阵惊讶,同时又隐隐觉出一些不妥之处,朝廷为他举行了祭奠仪式,又追加了谥号,现在突然“死”而复生,朝廷和天子的难堪由谁来解决?

    在父亲面前,韦倜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只垂首听训,从来不置一词意见。不过,韦见素再次一反常态,端起案上茶汤,啜了一口之口,说道:“说说,秦晋不死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是好事还是坏事?韦倜早就习惯了从父亲迂回的语句中分析揣摩真实意图,秦晋“死”而复生这件事表面上看自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好事,但父亲既然堂而皇之的当做一个问题问了出来,他知道,那就一定大有因由。

    韦倜在外面是人人紧着巴结的门下省要员,但在父亲面前却战战兢兢的像个孩子,就连脑筋思路比以往都不甚清晰顺畅。

    见到韦倜一直在低头沉吟,韦见素索性就自问自答起来。

    “秦晋在‘露布飞捷’中将所有的决策均冠以高仙芝之名,揣度一下,所为何来?”

    经过提醒之后,韦倜顿有茅塞顿开之感,整理了一下思路后缓缓答道:“父亲曾说过,秦晋此子既谋国也谋私人,后者所指当是高大夫这一关节了!”

    韦见素点点头,报之以鼓励的眼神,让他继续说下去。在得到父亲的鼓励后,韦倜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心思顿时就一片澄明,思路变得无比清晰。

    “只可惜,秦晋的做法有些天真。如果以为让些功劳就能挽回高仙芝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岂非是看低了当今圣明天子?”

    此前天子下敕书处死高仙芝和封常清,韦见素父子二人都知晓,所以无须言明,只须一点便可心领神会。

    “这么做恰恰适得其反,只能使天子对高大夫更加忌惮和猜忌,如果不知其本意,反会让人误以为,这是在故做构陷之举。”

    一句句诛心之言,韦倜说的艰难无比,但父亲有所命,便不得不从。

    韦见素满意的颔首,看来这个长子在门下省几年的历练没有白费,能看透这些关节,将来就算自己不在了,自保也当绰绰有余。

    说实话,大唐的官,尤其是朝廷的高官和天子近臣是最难做的。远的不算,历数开元天宝年间得到善终的宰相重臣屈指可数,被贬官流放甚至获罪处死的大有人在。

    列位有功名相就不用提了,多是惨淡收场。就说与天子有主仆情义的辅国大将军王毛仲,不也是因为权力斗争获罪赐死?

    反观他韦见素,既没有治世之功,也非天子亲近之人,身在宰相之位每日里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说不定哪一日便会祸起突然之间,若是就此能辞官返乡只怕便是最好的下场和结局了。

    韦见素这么想也并非全然是杞人忧天,他之所以能够身居宰相之位,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杨国忠需要他,然则目下杨国忠受能力所限,对平乱定国之事插不进手去,使得皇帝不得不依靠一度病废在家的哥舒翰,这其中的微妙之处,便很值得玩味了。

    默然半晌,韦见素才缓缓开口,“秦晋虽然出身地方小吏,却能够力排艰难,的的确确是个难得的人才,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可以拉上一把。”

    听到韦见素如此直白的叮嘱,韦倜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一时间竟忘了回答。

    ……

    出了的书房,韦倜快速向西院而去,他的胞妹韦娢便住在那里,想必秦晋未死的消息一定会将她郁郁之气尽扫而空。

    “阿兄说甚?究竟谁个未死?”

    “还能是哪个,自然是那新安县尉姓秦的后生了。”

    “可当真?”檀口轻启,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信息,韦娢鼻间酸涩,眼睛里已经溢满了晶莹的水光。

    “阿兄何时诳过你?这是父亲亲口所言,绝不会有假。阿妹该如何答谢阿兄?”说这些话时,韦倜的脸上浮起笑意,其中还有几分揶揄之意。

    韦娢轻轻拭泪,竟略有赧然的扭捏了一下,“阿兄尽取笑人家,下回不要来了!”

    韦倜见状闻言哈哈笑了起来,他这个妹妹性子刚强,甚至不让须眉,今日难得一见的小女儿扭捏之态,竟大觉有趣,于是又打趣道:

    “既然阿妹不想听听其中细节,阿兄走便是!”

    韦娢嗔道:“哪个让你走了?快说,快说!”

    于是,韦倜也不再继续打趣,便一五一十将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消息讲诉了一遍。他与这个胞妹感情甚深,是以很多事也不加隐瞒。

    随着讲述,韦娢的眉头逐渐轻蹙起来,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哥舒老家伙用心何其险恶!”

    韦倜却道:“秦晋以从九品小吏陡然与朱紫重臣品秩比肩,的确多有不妥,此例一开,赏功罚过全凭天子喜怒,而不顾大唐典章,长此以往只恐于朝廷不利!”

    “阿兄怎么也被哥舒老家伙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给迷惑了?”

    面对妹妹的反问,韦倜回应道:“哥舒老相公此言确实有理!”

    “上郡太守自然可以不算,是追封给死人的,那上郡长史呢?天子敕书黑纸白字,国玺御批难道都是儿戏?”

    倏忽间,韦娢的声音里又透出阵阵寒意,韦倜一时间无言以对,明明觉得此种说辞不妥,却一时间无从辩解。

    “阿兄当真糊涂了吗?”韦娢的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但说话依旧是一针见血。

    “阿兄想想,哥舒老家伙让秦晋去做的是什么官?”

    “荣王府府掾。”韦倜下意识答道。

    “这就是哥舒老家伙用心险恶之处。天子以荣王而非太子领兵便已经很是不妥,现在秦晋身为荣王府属官,将来不论有多大的功劳,都永远要打上荣王的烙印。阿兄想想,将来天子百年之后,太子登基即位,又岂能放过荣王,放过身上带着荣王烙印的秦晋?”

    韦娢的一番话让韦倜大为震惊,一则为阿妹眼光如此犀利,二则为哥舒翰难道真是这种大奸似忠之人吗?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六十二章 :阴差阳错也() 
妹妹的话令韦倜身上汗毛倒竖,太子李亨在他的意识中几乎是一个已经被遗忘的角色,所谓太子的权威也早在当今天子有意无意的打压下荡然无存,几乎已经到了人人可欺之的地步。但凡天子身边的臣子,欲想巩固圣恩,几乎无一例外都会选择这位太子拿捏一番,以表示自己对天子的忠心。

    韦倜顿有猛然警醒之感,是啊,不论当今天子如何防备厌恶太子,早晚有百年将至的一天,到那时这位曾任人拿捏的太子又岂会放过那些曾经以他为垫脚石的臣子们?

    但父亲韦见素罕见直白的叮嘱还言犹在耳,让韦倜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课对秦晋做雪中送炭之举,难道是父亲老眼昏花了吗?难道他不明白这么做会将韦家卷入皇位争夺的漩涡中去吗?

    再看韦娢,不管她多么愤慨于哥舒翰的鬼蜮伎俩,终究是高兴欣喜的,至于阿兄内心中的忐忑则全然没注意到,只颇为兴奋的又道:

    “不管怎样,只要人没死就谢天谢地……”

    看到妹妹这副样子,韦倜暂且放下了心中的忐忑,总算舒了口气。“妹妹这份情义,那人可曾知晓半分?用不用阿兄代为……”

    谁知韦娢却板着脸道:“谁要阿兄多事!”

    韦倜摇头苦笑,“好好,阿兄不多事就是,到时可别埋怨阿兄不帮忙……”

    就在此时,外面忽然传来了高一声第一声的呼喊,隐隐间竟似还有马蹄疾驰的声音。韦娢所在的院子紧邻胜业坊外大街,登临院中小楼正可一览外面的坊市街景,是以大街上但凡有些大些的响动,在室内也都能听得清楚。

    “阿兄快听,外面好像在喊甚大捷?”

    韦娢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歪着头,倾听外面大街上一阵又一阵传来的声音。见妹妹听得煞有其事,韦倜便起身来到窗边,将木棱窗子一把推开,霎时间一阵寒风灌了进来,室内正中铜炉内炭火陡然明亮了起来。

    果然,街上马蹄阵阵,报捷之声也不是韦娢的幻觉。

    隐约中,呼喊声带着浓重的关外河南府口音,声声传了进来。

    “陕州大捷……崔乾佑……”

    急促的马蹄声逐渐远去,韦倜打开了窗子却只听到了只言片语。但就是这只言片语里所包含的信息也足够他震惊的了。

    陕州又打了一次大捷,还提及崔乾佑,难道是那个秦晋打败了崔乾佑?要知道,叛将崔乾佑以往虽然声名不显,但在洛阳一战中屡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在朝中在天子那里都已经是挂了号的猛将。

    秦晋毕竟是个小小的县尉,且还是文官,难道他能击败崔乾佑吗?

    韦娢听得也不真切,但已经有九成可以确定,外面呼喊的报捷之声既然提及了陕州,那就一定与秦晋有关系,竟忍不住呼吸急促起来,一双如水眸子里闪耀着兴奋的光芒。

    “阿兄如何还愣着?快去打听打听飞捷究竟内容几何……”

    兴庆宫,大唐天子李隆基刚刚在内侍宦官的服侍下睡去,轻轻的鼻鼾声若有若无的空旷的殿内回荡着。

    由于战事国事繁冗,李隆基以古稀老人之身,连续数日接见大臣处置决断,已经严重的体力透支。所以,在送走了几位宰相之后竟在这便殿中的坐榻上倒头睡去。

    这时一个小黄门在变殿外脚步急促的走了过来,见到殿外候立的内侍宦官,便急急道:“有潼关外急报,圣人可还在殿内?”

    “圣人刚刚睡了不到半个时辰……”

    候立在殿外的内侍宦官颇感为难的回答着,他不是高力士这种天子亲近之人,可不敢去扰了圣人的清梦,连日来雪片一样的败报送到长安,已经有几位倒霉蛋惹的圣人很不痛快,被赶去洗便溺之物了。万一自家也被迁怒下来,那才是无妄之灾呢。

    所以,这内侍宦官便想借口先拖延下来,眼看着还有半刻钟换班的时间就到了,便由旁人去触霉头吧。

    然而,天子却早就立下了规矩,当此非常之时,所有内侍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军报。所以,那小黄门还在连声催促着:“圣人早就有过旨意,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关外军报,都是得到立送的。若因此耽误了军机,那,那可是杀头的罪过。”

    那内侍也是被说的下不来台,虽然同为宦官,但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他是天子身边伺候起居的人。而对方不过是个看门的低贱人,居然敢出言教训,于是便故意刁难道:

    “圣人尚在安睡,你若有胆子便自进去。”

    小黄门也是手中捧着个烫手的山芋,若不立时将手中的军报上呈,万一被真有大军情,就因为这片刻功夫耽搁了,又上哪说理去?他只恨这军报在宫中各门禁间转了几道手,到了自家手上,竟然是喜是忧都不得而知。

    再看整个便殿外竟只有这面目可憎的内侍一人,小黄门就算想甩给旁人也是不能,思来想去只好硬着头皮推开了便殿的大门,想着进去以后总能寻到其它内侍,但进去以后心惊胆战的走了几步才发现,便殿内竟也是空无一人。

    一个苍老的声音自帷幔中透出来。

    “何事?”

    小黄门识得,是天子的声音。

    “回禀圣人,是,是潼关外,外的军报。”

    见到天子之后,他激动的连说话都在不由自主的发抖。

    “拿来!”

    天子的声音有些干涩还有几分不耐烦,也许是在睡梦中被吵醒的缘故。小黄门愣怔怔想着,却听苍老的声音又道:“还磨蹭甚呢?”

    很明显,天子已经有些愠怒,从来还没有人敢等到他再次催促还傻愣愣的不知所措。

    小黄门这才如梦方醒,也顾不得其它,便三步并作两步用接近于小跑的速度来到帷帐外,哆哆嗦嗦的将手中之物捧了进去。

    如果按照内侍惯常的做法,他此时应该尊天子之命,将手中满是尘土的油布包打开,然后在将里面的一应物什呈递到天子面前。然而,小黄门哪里知道这些,只哆哆嗦嗦的将油布包递了进去。

    天子李隆基也是心忧关外局势,来不及理会内侍的举止失常,三两下将油布包封口撕开,很快便从中拿出了一封帛书来。

    才看了几眼,李隆基陡得从榻上站了起来,一把撩开帐幔,赤着脚披头散发大踏步走了出来,对着空旷的便殿大笑了三声。

    天子这等怪异举止将那小黄门看的傻了,心下忐忑的想着,莫非又是大惨败,圣人受了刺激精神失常?但很快他就心虚而又惊骇的低下了头,因为天子竟骤然转过身来,干瘪的眼皮下一双如炬眸子投出了两道犀利的目光。

    “朕如何没见过你,姓甚名谁?”

    小黄门跪了下来,诚惶诚恐答道:“奴,奴婢,张,张辅臣。”

    天子似乎心情甚好,竟赞了一句。

    “辅臣?好名,今后你就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