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偏偏挨了骂,清虚子又极为受用,呵呵的笑个不停……

第六百一十八章 :副使急认错() 
秦晋总觉得这老道今日有些古怪,心知此人必然别有想法,但这厮一张嘴就劝他造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倘若他真的权倾朝野,手握天下兵马大全,造反也不是不可能。但现在的情况是,朝廷刚刚稳定了关中的局面,因为李隆基西逃蜀中而丢失的人心正在回暖。

    而且,唐朝依旧是天下人心的所向之处,如果他秦晋果真头脑发昏听从了清虚子的怂恿,于这种天时地利人和无一存在的时候谋反,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真人是否想吃炖羊肉和烤饼了?今日且留下,管够!”

    秦晋故意岔开话题,不想和清虚子讨论那些根本就不成熟的可能性。

    清虚子听到羊肉管够,果然眉开眼笑,一边吞咽着口水,一边用一双粗糙的大手拍打着自己的肚子。

    “大夫就知道这五脏观想着羊肉味了,既然如此,贫道敬谢不敏!”

    其时有酒肉和尚,秦晋还是见到清虚子以后才知道还有酒肉道士。清虚子能言善辩,又自有一副神神叨叨的本事,因而不少人都被他蒙的晕头转向。只不过,独独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秦晋。

    “莫做那套虚假把式,秦某倘若改了主意,你还能咽着口水回去?”

    清虚子嘿嘿笑道:

    “大夫不会如此残忍的,再说,火器营初具规模也有贫道的功劳,贫道只向大夫讨一顿羊肉,管饱,管够,怎么看都是便宜了大夫呢!”

    秦晋笑了,清虚子这么说他还真不好反驳,这个老道在打造器具上有着过人的造诣,很多东西只是大致描述了一下,他居然就能琢磨捣鼓出来,几次试验修正以后竟大致出入不差。

    见秦晋笑的心虚,清虚子得意洋洋,又乘胜追击。

    “听说今日大朝会建宁王突起发难,如果贫道所料不差,应该打乱了大夫的安排吧?”

    秦晋心道,还是让这老道又说了回来。

    “迟早都是一样,虽然有些麻烦,但也不是不能解决!”

    清虚子却收敛了笑容,声音逐渐发冷。

    “大夫此言大谬,岂止是有些麻烦?麻烦大到简直难以挽回!以贫道之见,这建宁王表面上是为广平王叫屈喊冤,实际上则另有目的!”

    秦晋心下凛然,这都是没有证据的事,可清虚子如此揣测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建宁王今日有此表现,必然会进入天子的视线之中,将来也一定会有所重用。

    但若说这是企图心,也不能说他心中揣着的是满满的恶意吧?

    清虚子这个老道哪都好,就是说话爱危言耸听,总爱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人心。

    “真人总是如此,从来都以恶意揣测人心,难道天下就没一个好人了吗?”

    只见清虚子又笑嘻嘻的答道:

    “这世间人,无一个不是根性本恶,可这恶一生下来又被世人伪装以善意,贫道以恶意去揣测他们正是以天道之法窥伺人间的种种丑恶,正是要揭开弥天的虚假躯壳!”

    秦晋认同清虚子的某些说法,但还是没办法全盘接受。

    “不管如何,只要建宁王没有与神武军为敌之心,何妨使其如愿?”

    清虚子一点都不肯口软。

    “大夫岂不闻人心不足蛇吞象乎?”

    秦晋被他说的一阵无语,恰在此时,仆役们端着热气腾腾的羊肉和饼子进入了屋内。

    肉香气立时缓和了两人之间针锋相对的气氛。

    秦晋以筷子挑起了铜盆里一大块猪肉。

    “先吃,填饱了肚子再说也不迟!”

    其实,不等秦晋说话,清虚子已经双手其上,抓起了滚热流油,冒着腾腾热气的羊肉大吃大嚼了起来。如果有人见到他现在这副模样,一定会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名动关中的道士竟然向饿狼饿虎一样吃着肉食!

    后堂的门被从外面拉开了,郭子仪从容进来,对捧着羊肉大吃大嚼的清虚子视若无睹,径自来到秦晋面前。

    “杨行本所部神武军已经尽数演练完毕,明日便可如期进行大观兵!”

    提起大观兵,秦晋放下了手中的猪肉,又拿起了案上的一块手巾擦了擦手上的肥油。大观兵是他最紧张的一桩大事,此前一直被广平王遇刺的插曲占据了太多的精力和注意力,现在必须转到这桩大事上来。

    “大观兵看似没甚重要的,但是它决定着长安军民上下的军心士气,如果成功将事半而功倍,失败则反之,因而必须严加重视!”

    神武军的日常训练与营务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规矩,已经用不着秦晋面面俱到的安排,现在他只反复的向郭子仪交代着这次大观兵的重要性。

    秦晋曾敏锐的察觉出,郭子仪对大观兵这种白白耗费人力物力的举动有着他的不解,因而其态度是不以为然的。

    “大夫多虑了,神武军上下都训练有素,末将的作用也只是上情下达而已,余者皆由各营将士自行完成了!”

    郭子仪说这话绝非敷衍,因为这是他切身的体会,如果是以前的边军,主帅每每有新的举措,如大观兵这种集体调动的事件,全军上下和打一场硬仗也没甚区别。可看看眼下的神武军,上情下达以后,居然就能执行的七七八八,这种执行力的的确确令其叹为观止。

    但是,赞叹归赞叹,郭子仪认为秦晋这么做更多的是做给天子看的,但是如果仅仅只为了天子就如此靡费人力物力,未免本末倒置了。不过,他又不想在秦晋面前多说什么,因而就选择了沉默。

    秦晋却要说服郭子仪,但也知道口说没用,只等将来见了效果,此人自然会心悦诚服。

    总体而言,郭子仪是个有自主想法,又坚决执行主帅军令的大将,这种人既好用,又可在关键时刻独当一面,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加难得的是,此人已经有了十数年的从军经验,行事沉稳老练,这是神武军那些年轻将佐们远远不及的。

    两个人争执了半晌,完全报清虚子当做了不存在一般。

    只见这老道吃的满嘴流油,打了个长长的饱嗝以后,将手上的肥油在道袍上使劲擦了两把,这才插了一脚进来。

    “两位尽说这些车轮话,大观兵这桩事既然连天子都首肯了,无论如何没有更改的可能,何必在这里争些没意义的事呢?还不如早早的准备停当,好让天子满意,回纥人震撼,也就不虚了耗费一场人力与物力!”

    郭子仪习惯性的微笑着,他自然看的出来,清虚子表面上显得公正,其实是在拉偏架,一开始就在指责自己的担心是无意义的。

    不过,郭子仪还有一点好处,不会处处与人争强。别看他和秦晋商议军政事宜的时候据理力争,但对这老道只一笑置之。

    “真人所言极是,郭某听说真人负责打造的火器营已经初见成效,不知何时可可交付军中啊?”

    清虚子得意的笑着,又摆着手。

    “不急,也急不得,火器营可是咱神武军的杀手锏,将来出关灭了安贼小朝廷用的,现在过早的亮出来,只会让他们有了准备!”

    郭子仪则依旧笑吟吟的说道:

    “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如果能够震慑敌兵打击士气,郭某倒以为何妨在大观兵上亮出来!”

    在这一点上,郭子仪的想法和秦晋不谋而合。

    “火器营的确应该亮出来,震慑的主角不是安贼,而是回纥人!”

    回纥部一直自我膨胀,尤其在唐朝屡屡受挫之后,已经俨然有了一种隐隐的优越感。为了打击回纥人的这种优越感,亮出这些威力强大的武器,以震慑他们的非分之心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唉,贫道也只是一舒己见而已,大夫既然已经有了定策,贫道坚决拥护就是!”

    大观兵最终还是被推迟了一日,因为还有一件大事须得先完成了,那就是药葛毗伽上殿觐见李亨,并亲自向李亨道歉求情。

    这是秦晋一早就与药葛毗伽约定好了的,只要他能以低姿态认错求情,天子有了台阶,自然就会放了磨延啜罗。

    药葛毗伽简直把秦晋当成了救命稻草,在得了这个许诺之后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大唐天子看,自己绝对是忠于唐朝的,此生不敢或忘。

    百官们还没从建宁王挑起的风波中缓过来,一个个都在天子驾临之前低低议论着涉案人等将会被如何处置,也许今日再次召集朝会,没准就已经有了决断。

    但朝会开始以后,百官们却发现全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这仅仅是一次接见外邦使臣的朝会而已。

    百官中有不少人都认得药葛毗伽,只见他一身的盛装,表情拘谨而焦虑,在人前笑的似乎也有些僵硬。

    “大唐天子驾到!回纥使臣药葛毗伽上殿!”

    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药葛毗伽浑身立时一阵,马上大步流星的往殿门口走去。

    在门口时,一名宦官将他拦住了。

    “解剑,去履!”

    按照礼制,上殿觐见天子是决不允许带剑和穿靴子的。

    药葛毗伽依照宦官的安排做足了,这才整理了一下袍服,抬腿入殿!

第六百一十九章 :猎物网中围() 
“小使臣药葛毗伽拜见天可汗大唐皇帝陛下!”

    李亨衮冕在身,端坐榻上,他一直没认为当这个皇帝有何欢乐可言,药葛毗伽的一句“天可汗”却好像给他灌了一口清心顺气汤,浑身上下说不出来的舒坦。

    是啊!唐朝到了这般光景,差点连京师都被叛军攻下,还怎么可能使外邦臣服?让他们甘心任凭天可汗驱使呢?

    然则,药葛毗伽作为草原霸主回纥的副使,一句天可汗出口,就等于承认了李亨天可汗的资格。

    秦晋距离李亨的距离只隔着一排宰相,李亨的表情都看一清二楚,那种由内而外生出的亢奋情绪,也读的明明白白。

    可翻过来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可悲的处境呢?

    从李世民开始,历代天可汗何须草原番邦承认才能作数?哪个不服直接提兵打过去,哪怕远在万里的西域或河中都易如反掌的取敌国都城,擒敌国酋首!

    反观现在的李亨,药葛毗伽一句天可汗就使他亢奋了,这不正是唐朝衰微与不自信的表现吗?

    但是,可悲归可悲,这么做并非自欺欺人,而是让回纥部带了头向新天子、新天可汗道贺,如此一来,至少在一两年内那些心怀异志的番邦就不敢轻举妄动。

    如此,也为唐朝尽快灭掉安史叛贼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说到底,底气硬有底气硬的做法,底气不足也有底气不足的做法。一切以现实为基础制定的政策,将会为唐朝这艘又老又破的大船稳定好难以控制的船舵,失之不会偏离了航向。

    药葛毗伽按照秦晋所教的内容,向李亨承认了回纥兵在长安城内的不法行径,并表示愿意加倍的赔偿城中百姓所遭受的损失,且交出直接行凶者以告慰冤死者的在天之灵。

    百官们一时间都傻眼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趾高气昂的回纥使臣居然如此奴颜婢膝的认错求饶。这也太超乎常人所料了吧。

    回纥兵到了长安以后,不少官员都见识了这些人的蛮横与不讲理。长安城外的凋敝让这些人找到了足够的自信,根本就不把当地的百姓和维持治安的军卒放在眼里,动辄呵斥打骂。

    不少非神武军系统的军将都为了不惹事,持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因而才使得回纥人愈发猖狂。

    后来,不少官员们听说这些无法无天的回纥兵竟闹到了长安城里面去,还弄出了人命。长安城里可是神武军负责的区域,人们都等着看神武军将如何对待此事,秉公法办,还是姑息纵容!

    然则,出手的竟是京兆府。那些看起来骁勇善战的回纥兵们竟然折在了京兆府差役的手中,悉数被下了大狱。

    一些官员提起京兆尹崔光远就频频赞叹,此人不愧是与安史叛军交过手的人,就该狠狠教训教训这些不知死活的番邦野人,难道大唐糟了乱,就要被这些昔日的臣属之国骑到脖子上拉屎撒尿吗?

    也有一些人不看好崔光远的动作,回纥人不好惹,他们的数万大军可就在长安以北不足百里的醴泉,万一得知此事以后不管不顾的南下讨要说法,岂非眨眼就是一场兵祸?

    关中已经被孙孝哲快折腾成了人间地狱,再也禁不住折腾。因而,这些人中有的已经写好了弹章,只等兵祸一起,立时就弹劾崔光远恣意妄为,擅开兵衅!

    然则,这出惊心动魄的大戏终究没有按照官员们预料的方向走下去,而是突然插进来广平王谋刺的大事,然后又以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收场。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回纥人怎么就服了软呢?

    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也都长长松了一口气,既然回纥人认错服软,也就是说不会有兵祸危及长安。

    这个结果对李亨而言也是远远超出了预想,本来事件棘手的事,现在竟变成了十足的大好事。他无意的看了一眼秦晋,都是这个年轻人化腐朽为神奇,解决了这个大麻烦,因广平王遇刺而生出的烦闷情绪也消散了不少。

    于是,在药葛毗伽做足了低姿态以后,李亨金口一开,念在他们勤王南下,忠心王事的份上,赦免了磨延啜罗等人的罪过,可以即刻开释,打也有言在先,倘若日后再犯就绝无轻饶之理!

    在得到了天子的确切许诺之后,药葛毗伽如释重负又依照汉人礼数叩拜,然后才从地上爬了起来。

    “不知小使臣何时可见磨延啜罗?磨延啜罗为正使,理当前来觐见天可汗!”

    磨延啜罗本是正使,理应由此人与李亨交涉,但现在他身陷囹圄之中,说起来也是一奇。

    这时,宰相房琯说话了。

    “磨延啜罗有罪之身,哪还有资格做正使觐见天子了?国事交涉何妨由药葛副使一并为之?”

    “这,这合适吗?”

    房琯笑道:

    “药葛副使年高望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