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此,东方天际已经隐隐的泛起了鱼肚白,第一缕曙光由云层间隙内泄出。

    秦晋在城头上站了半夜,尽管身体已经被冻的僵麻不已,但看着远处升腾而起的团团硝烟,心中还是安定了不少。

    没了大型攻城器械,叛军的攻城力度将大打折扣。

    “大夫,郭将军入城了。”

    郭子仪每一次行动都是无惊无险,这一次也不例外,秦晋认为自己能从一众待决的囚徒中救下此人,简直就是冥冥中有老天注定,否则早一刻或者晚一刻,要么早就人头落地,要么轻巧的与之错过。

    很快,郭子仪来向秦晋缴令,但脸上却毫无喜色。

    秦晋问道:

    “一战无惊无险的获胜,郭将军如何没有半分喜色?”

    “末将于行动中隐隐看见数以百计的攻城器械,可惜俱在纵横交错之间,难以金属毁掉。”

    秦晋闻言笑道:

    “郭将军何必耿耿于怀,咱们能窥伺敌人先机,已经有如神助,又岂能再苛责事事不能尽善尽美?”

    郭子仪也笑了,正因为紧张才患得患失,想不到年轻的御史大夫居然如此豁达。

    他轻叹了一声。

    “也是末将关心则乱,如此也罢,既来之则安之,不论叛军如何,咱们都要死死守住长安,不教叛贼得逞半分。”

    秦晋击掌道:

    “眼下咱们不败便是赢了,孙孝哲之所以狗急跳墙,就是他拖不起了。既然他拖不起,咱们就偏偏要拖下去,拖得他分崩离析!”

    郭子仪愣怔了一下,疑惑的问道:

    “难道大夫不担心河东战局了?”

    秦晋此前的判断是,河东战局恶化的可能性极大,所以关中的战局也不能久拖不下,现在忽然改了口风,难道是河东有了变化?

    他的判断果不其然,只听秦晋说道:

    “昨夜卢杞遣人送信,战线已经稳定在太原、绛州一线,拖上至少半月时间没有问题!”

    半个月的时间对困守长安的神武军来说弥足珍贵,郭子仪暗暗吃惊,他不知道卢杞他们是用了什么法子挡住了史思明的进攻,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神武军的战斗力实在不输于天下间任何一支军队。

    郭子仪曾经试图挖掘秦晋背后的奥秘,究竟是用了什么办法,竟能把卢杞、裴敬这种纨绔子弟练成了数一数二的将兵之人。可惜一直不得其法,如果说仅凭那些看似奇特的练兵之法,又有些不可思议。

    忽然间,秦晋抬手指着城外的一大片广阔区域。

    “甲乙营的校尉刚刚来请战,我已经答应了他们。”

    郭子仪不再胡思乱想,闻言神情一动。

    “难道,他们要出瓮城,在城下拒敌不成?”

第五百六十二章 :祸起萧墙间() 
秦晋摇了摇头。

    “并非拒敌,而是追歼!”

    降兵的战斗意志大打折扣,用来拒强敌实属强人所难,不过追歼打顺风仗却合适极了。郭子仪闻言后,也不禁击掌称妙,如此一来既激发了叛军的士气,又能使他们有所感念,真是一举两得。

    “大夫宅心仁厚,果然胜过孙贼多矣!”

    秦晋呵呵一笑,摆手道:

    “莫打趣,何时见过我既仁且厚了?如此安排,不过是审时度势的结果而已。”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秦晋看了看天边冉冉升起的太阳,这才对郭子仪道:

    “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只等着叛军来攻,我现在要进宫面圣,详细禀明昨夜一战的胜果,以及你我刚刚商议的谋划。”

    就在秦晋打马赶赴太极宫之时,门下侍郎李泌已经先他一步进入宫中。

    “陛下,仆固惠恩已经北上草原,相信回纥部的骑兵再有半月时间就可以直驱关中。”

    李泌的眼睛里闪着幽幽的光辉,兴奋之色溢于言表。然则,身为天子的李亨却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回纥部可提了条件?”

    “具体条件臣还不得而知,但臣已经交代下了仆固怀恩,绝不能预约底线,请陛下放宽心。”

    “如此就好,万不能使回纥部得寸进尺。”

    李泌连连点着头,又沉吟着建言。

    “臣以为,在回纥部骑兵南抵关中以前,当谨慎从事,只须以大军被动防守即可,切莫节外生枝,万一……”

    闻言,李亨则轻松的打断了他。

    “关于这一点,先生大可以放心,朕和秦卿已经商议过了,当下情形以保守为主。”

    对此,李泌大感意外,天子何时与秦晋商议过此事,他竟浑然不知。一丝落寞由他的心中油然而生,自从李亨登基以后,这个看起来有些懦弱的天子居然不再事事依赖于自己,似乎有了更多的自主看法与做法。

    这种感觉既然李泌生出了失落之感,也是他有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为了重新夺回天子的信重,李泌不遗余力的建议借回纥部之兵,为的就是要与秦晋一争高下,让李亨明白并非只有力战才能退敌,合纵连横一样也可以退敌。

    李泌长身一揖。

    “陛下英明,如此臣就放心了!”

    李亨欣然一笑,舒展了一下因为久坐而有些麻木的身体

    “先生与秦卿的看法难得一致,为此便当得浮一大白!”

    李泌也跟着笑了,不过笑容里却带着几分尴尬。

    “臣与秦晋并非私怨,只是看法不同,却东市一心为公。”

    “先生不必多言,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朝廷……”

    宦官的声音忽然自殿外传来。

    “御史大夫秦晋觐见天子!”

    闻声,李亨笑着看向李泌。

    “如何,这才提起了秦卿,秦卿就到了,正好你我君臣三人共坐商议。”

    “臣,臣……”

    李泌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让他和秦晋坐在一处商议军国重事,真真有些强人所难,可天子发话了,为了不扫天子的兴,也只能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臣谨遵天子敕令!”

    见到李泌浑身绷紧,似是紧张尴尬,李亨又呵呵一笑,他一直希冀于秦李二人能破冰和好,如此君臣和谐才能使得朝廷上下系于一心,因而只要有机会他就不遗余力的撮合两人。

    可惜,李亨低估了秦李二人间难以调和的问题,最后只能一厢情愿的做居中调停人。

    进入殿中,秦晋先是一愣,他没想到李泌居然也早就来了。不过,按照李泌的风格,只要听到自己来了,十次有就此都会告退而避免与自己同席。今日此人居然安之泰然的没有避开,难道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心中怀着疑问,秦晋与天子见礼,然后才入席落座。

    “秦卿一早而来,可是有了新的战况?”

    天子李亨开门见山,秦晋也就直言答道:

    “启禀陛下,昨夜军中校尉翟镇发现叛军秘密打造的攻城军械……”

    话才说了一半,李泌勃然变色。

    “难道叛军将大举攻城?”

    如果真是这样,局势的发展可就与他期望的大相径庭了。

    秦晋点了点头,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刚刚的话头。

    “臣与郭子仪商议后,决定连夜偷袭……”

    李泌的面色更难看了。

    “偷袭?大夫轻启衅端,万一……”

    “郭子仪幸不辱命,半夜的功夫毁掉了叛军攻城器械大半。”

    听到秦晋提及叛军打造攻城器械,李亨的心也早就仅仅的揪了起来,直听到郭子仪连夜偷袭,一战而毁掉半数以上的攻城器械,这才松了口气。

    “如此甚好,叛军应该不会急着攻城了!”

    秦晋却神色冷然的对答。

    “不然,臣以为无论军械烧毁与否,叛军一样会大举攻城,臣此来就是向陛下禀明其中因由。”

    经过一番细致的分析解释之后,李亨早就忘了弥合秦李二人的初衷,全部心思都落在了叛军和孙孝哲的身上。

    “大夫之意,孙孝哲要做困兽之斗?”

    秦晋沉重的点了点头。

    “一旦做困兽之斗,叛军必会不计代价,我军伤亡也一定惨烈空前。”

    李亨目光有些飘忽,又转而看向了李泌。

    “先生,回纥之兵能否提前赶来?”

    这是李亨和李泌第一次在秦晋面前提及向回纥借兵的事,以前李亨听从了李泌的建议,假作对此事置身事外,然则现在心急之下竟脱口而出。

    至此,李泌的脸色已经十分难看,他一直千叮万嘱不要李亨说出来,因为满朝文武中,支持由回纥借兵的并不多,他本人当然不在乎千夫所指,可如果因此而连累了天子的声名,那自己就万死难书其咎了。

    与此同时,秦晋的面色更加难看,他一直坚决的反对向回纥借兵,并在天子面前也曾明确表态过,借回纥之兵等于引狼入室。而以唐朝自身的力量,亦有可能从容退敌,又何必再为复杂多变的局势添上一处难以预估的变化呢?

    “臣反对向回纥借兵,若如此,我大唐百年积威将一朝尽丧!”

    脱口而出后,李亨也发觉不妥,但木已成舟,便大方的承认下来。

    “朕的确遣仆固怀恩亲往大漠草原,向回纥部借兵,这不过是为了江山社稷,多一重保险而已,比起百年积威,真以为社稷存续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秦卿也应该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做出这个决定,朕又何尝不是矛盾痛苦?但为了社稷的存续与长治久安,也不得不咬牙为之……”

    李亨还算是个有担当的人,并没有把责任推给李泌,也没有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过多解释,一番剖白心迹也很是极是诚恳。

    面对如此放低了姿态的天子,秦晋就算再心有不满还能说什么呢?难道对李亨横加指责就能于事有补吗?既然不能,又何必做这种徒劳无益的事情。

    良久之后,秦晋才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臣会竭力在回纥兵入关中之前解决掉关中的危机,如此一来便可以名正言顺的礼送胡兵出境。”

    这时,李泌阴沉着脸反问了一句:

    “大夫可曾见过箭在弦上又有不发的道理?”

    面对疑问,秦晋的脸色也变得看难看至极,一直以来对李泌的印象尚算不错,虽然此人时时与自己作对,但绝不似杨国忠、程元振那么卑鄙无耻只为了一己之私。但此时此刻,他看向李泌的目光里多了几丝厌恶。

    如果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不借回纥之兵就要亡国灭种,那么借兵也无可厚非。

    原本的历史上,叛军攻陷了长安,李亨仓皇逃到了灵武,手中几无可用之兵,向回纥借兵也就成了唯一的办法。

    但是,现在的情形绝不相同,长安不曾有一日落在叛军手中。征发了城中所有男丁以后,朝廷仅在长安的可用之兵就可以达到十万众,而在河东和潼关还有数万精锐神武军坚持抗贼。虽然表面上看,叛军占尽了优势,但优劣转换也就在转瞬之间,借回纥之兵根本就不是必然选择。

    李泌之所以一意向回纥部借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与秦晋做对,从而在天子那里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信重。

    这就是因私利而害公器,秦晋对此也就难再容忍。

    不过,秦晋并不打算和李泌在殿上于天子面前做公然争论,撕破了脸只会使得朝廷内部更加趋向于撕裂,在这种大敌于前的当口,只能使得亲者痛而仇者快。

    “道理一说,并无成例,今次秦晋可以向门下侍郎掩饰一番,如何箭在弦上而不发,可否?”

    秦晋做口舌之辩还是头一次,李泌惊讶的看着他,一时间有些错愕,但很快就恢复如常。

    “既然大夫肯演示一番,李泌便开眼一观。”

    眼见着两个人不论政事转而斗嘴,李亨有些哭笑不得,但即便如此也总好过因政见而相互攻讦。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臣下因为政见不合相互攻讦而害了朝政,当年太上皇在位时的前车之鉴尚在眼前……

第五百六十三章 :困兽决死战() 
“陛下,陛下,有军报,有军报,叛军攻城了!”

    一名宦官进入天子便殿,秦晋对这个消息毫不感到意外,他在进宫见李亨之前就已经料到了孙孝哲一定会在天亮以后大举攻城,只是没想到开始的这么快而已。李亨的表情里已经早不到刚刚登基时,乍闻叛军异动的慌张。

    而与之相反,李泌的表情则紧张了起来,他身体前倾,询问着那报讯的宦官。

    “叛军在哪个方向?有多少人?”

    宦官答道:

    “金光门、开远门、延平门、安化门,均有叛军攻城,其它各门的情况,还要等待后续的禀报……”

    听到数门齐遭攻击,李泌的神情有些难以置信,身子不自觉的绷紧了,然后又转而望向了李亨。对于兵事,李亨向来没过多操心,一切自有秦晋躬亲解决。这也是他懂得扬长避短,知道自己在兵事上的天分有限,如果多加染指,反而会掣肘。

    “秦卿,你的预测果然应验了。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神武军此时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吧?”

    秦晋从容答道:

    “陛下英明,臣在入宫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各营人马,因此请陛下放心,一切都会有条不紊,叛军休想踏上城墙半步。”

    与之前那个宦官脚前脚后,又有一名宦官急急而来。

    “陛下,有军报,延兴门、启更门、明德门皆遭叛军袭击……”

    殿上君臣三人闻言俱是一愣,孙孝哲这是什么搞法?四面开花吗?以往攻城不过选定一两处,至多不会超过三处做重点虚实的攻击,现在倒好四面城墙除了北部以外竟全部遭到叛军的强攻,这是极为罕见的。

    “叛贼这是要作甚?”

    李泌急的跳了起来,看着秦晋,希望他能给出一个答案。

    愣怔过后,秦晋马上就明白了孙孝哲的心境,此人在困兽之斗时如果不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反而就奇怪了。

    “门下侍郎勿忧,孙孝哲这是狗急跳墙而已,徒然虚张声势。”

    见秦晋言之凿凿,李泌稍稍定下心神,答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