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通儒打算重新集合部众,再次冲杀过去,奈何军将军卒们战斗意志过于弱,竟无论如何也难以达成。

    军中断粮,以同袍尸体为食,后路潼关又被**夺了回去,以及军中上层遮遮掩掩的各种消息。种种因素都使得绝大多数人,惶惶然不知所措,营啸哗变和唐。军的猛烈阻击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何况这两桩事又不是简简单单的稻草,哪一个都足有千钧之重。

    孙孝哲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张通儒。

    “好匹夫!好蠢货!难道本帅还不及你聪明吗?”

    “末将知错了,请大帅再给末将一次机会,戴罪立功……”

    看着跪在地上的张通儒孙孝哲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如果不是他的擅自出兵,也许长安城里的人还要耗费更多时日才能了解燕军的虚实,现在倒好自己竟先将自己的底牌揭了出来。

    “你就是死一万次,也难恕其罪,还指望着我再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吗?”

    张通儒哽咽道:

    “末将愿为一马前卒,为大帅牵马执鞭……”

    “违抗军令,还想继续领军?真是做梦!从今日起,褫夺一切军职,帐前听用!”

    不管怎样,张通儒松了一口气,自己的一条小命总算得以保全。

    “滚,滚出去!”

    赶走了张通儒,孙孝哲只觉眼皮沉的灌了铅一般,终于合上双眼,伏在地上沉沉的睡去。

    ……

    “捷报!捷报!陛下,是捷报!”

    夜间响锣,惊的大唐天子李亨彻夜难眠,得知乃是叛军哗变,兴奋的手舞足蹈。每隔半个时辰就打发身边的宦官去索要战报,结果一直都没有变化,只说郭子仪奉秦晋将领出城侦查监视。

    直到丑时末,李亨已经急的在宫中来回踱步,就差亲自到城墙上查看情况。

    听得宦官走了音的捷报声,李亨心中高悬的巨石总算落了下来。

    殿门推开,宦官也许是奔跑的太急,竟被高高的门槛绊倒,摔了个狗啃屎。

    “慢着点,慢着点,快起来,说说,战况如何?”

    李亨也激动的说话有些费力。

    “陛下恕罪,奴婢是欢喜过头了,郭将军出战,击溃贼兵一万,叛贼南营糜烂,难以收拾……”

    闻言,李亨重重击掌。

    “好!太好了!朕就知道,秦大夫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赏,朕要重赏!”

    一连说了几个赏字,李亨才觉得失言,现在还不是大肆封赏的时候,那一日众臣就已经以此为借口吵了一阵。一想到臣下们互相攻讦,尔虞我诈的情形,他就真心觉得头疼,难道满朝上下就不能拧成一股绳,力气往一处使吗?

    他也知道,父亲李隆基向来信奉异论相搅,皇帝可以居中调停,保持超然的地位,以巩固皇权。

    但是,李亨也知道,现在是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时刻,难道还要异论相搅吗?然则,想法归想法,他还是明白事实如此,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意志和喜好发生改变。

    李泌是他最敬重的人,在他落难时不离不弃,又怎么忍心弃之如敝履?秦晋则有栋梁之才,自断臂膀的蠢事也是万万不能。

    原本一桩值得庆贺的大喜事,思忖了半晌,得到的结果还是心烦不已。

    有此念头之后,李亨的激动情绪也就散了大半,想着叛军哗变,很有可能撑不住多久,也许长安之围的破局就在这几日了。

    “备辇,朕要亲往城上查勘。”

    宦官一听就急了,赶忙拦着李亨。

    “陛下,陛下,万万不可啊,城上危险,危险,箭矢不长眼,万一,万一……”

    李亨此时到心意决绝。

    “朕乃天子,老天敢不长眼?”

    一句话堵的宦官了词,再劝下去就是质疑天子的权威了。

    不过,李辅国正巧赶了进来,见李亨要去城上查勘,也劝道:

    “陛下请听奴婢一言,神武军军纪同行全城,战时无干人等,无令不得上城。”

    两个家奴先后扫兴,李亨有些郁闷。

    “朕是无干人等?”

    李辅国则道:

    “是否无干,还要御史大夫决断!”

    最终,李亨还是轻车简从去了安化门。

    秦晋听说李亨亲自到此,被惊了一跳,迎到城下,只见天子已经换上了武弁服,虽然脸上挂着掩不住的疲倦,当依旧挡不住眼睛里闪烁的激动与兴奋。

    “秦卿,朕听闻郭子仪歼敌一万,朕特地赶来,打算为壮士们擂鼓助威。”

    秦晋有些尴尬,郭子仪明明只是驱散击溃了赶去平乱的一万叛军,到天子嘴里就然成了歼敌斩首一万,其实最终斩首能有五百就不错了。他本想纠正,可一转念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想必用不了半日功夫,从天子口中说出的斩首一万就会传遍全城,正好可以激励士气。

    “陛下乃万金之体,擂鼓助威由臣来做便是!”

    李亨心情很好,摆手笑道:

    “朕还听说神武军中军纪甚严,无干人等,无令不得上城?”

    “确是如此!”

    “朕算不算无干人等?”

    秦晋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不阻止李亨上城,只要尽力控制好天子暴露在女墙之外的时间,就可以尽最大可能保证其安危。

    手把着女墙,凛冽朔方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李亨却激动感慨,登基继位近三个月直到今日此时,他才有种真实感,同时也暗暗发誓,身为大唐天子便要竭心尽力,恢复旧日盛况,否则百年之后又有何面目去面见列祖列宗?

    只“盛世大唐毁在了他们父子上中。”这一条罪状,就可以让李亨永生永世都要钉在耻辱柱上了。

    眼前虚空漆黑,远处火光汇聚流动,那里一定就是叛军营啸的中心。心潮起伏澎湃之下,李亨在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有一时一刻的放松。

    嗖!

    突然,破空声响起,羽箭激射由城外疾射至城上,直直定在了敌楼廊柱之上。

    “护驾,护驾!”

    秦晋立时被吓出了一声冷汗,之前心存了侥幸,却不防总是难以阻止意外的发生。

    李亨在城头站立的时间连半柱香的时间都不到,便被一众宦官禁卫护持着沿甬道下城而去,仓促之间显得有几分狼狈。

    一场虚惊的插曲过去,东边天际也已经鱼肚泛白,这一夜有惊无险的便过去了大半。

    不过,秦晋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决定。

    “再派出五千团结兵,交与郭子仪一同指挥!”

第五百四十一章 :杀尽哗变卒() 
冷冽的晨曦中,安化门第三次洞开,五千唐。军步卒缓缓开赴城外。

    秦晋活动了一下冰冷僵硬的手脚,整整一夜站在城墙上,早就被朔风吹透了。天色一亮,崔光远便向他告辞离去,京兆府的各级属吏已经开始办公,他这个大尹自然不能再于城墙上逗留。

    “擂鼓!助阵!”

    昨夜一战击溃上万叛军,这本不奇怪,可经此一败之后,叛军的反应却颇为蹊跷,竟就此以后偃旗息鼓,不来报复。

    唐。军的行为无异于挑衅,以孙孝哲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性格,又怎么可能不进行报复呢?

    秦晋暗自思忖,唯一的解释就是叛军实在已经到了强弩之末,难以再经得起失败。

    为了印证这个猜想,秦晋决定把挑衅的行为继续下去,增派五千人出城,看看孙孝哲如何反应。

    事实也果如秦晋所料,一万唐。军于安化门外列阵喊杀,声威震天,叛军竟然依旧没有反应。

    郭子仪面色严峻,虽然一战获胜,现在又吓得叛军不敢出战,心里实在是捏了一把冷汗,倘若叛军蜂拥而上,胜败如何还真难以预料。

    “将军,咱们只在这里练嗓子,何如冲上去杀个痛快?”

    郭子仪依旧面不改色,目不转睛。

    “无令不可轻动,违者立斩不赦!”

    一句话吓得所有人都不敢再多嘴。郭子仪不像秦晋,秦晋虽然也一样的独断专行,但喜欢不厌其烦的和部下解释,解开部下的心中疑惑。他只以军令约束部众,但有质疑者则一概不理,如果敢有违犯,一律立斩不赦。

    郭子仪虽然训练这些团结兵月余时间,但威势已经广布于军中,提起他来没有不怕的。

    忽而马蹄声骤起,郭子仪心中一阵紧张,当即下令:

    “弓弩手前进十步,准备迎战!”

    可军令刚刚下达,他就发现由远及近的骑兵竟是乌护怀忠所率领的同罗部,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昨夜一战,与其说是团结兵以弱胜强,倒不如说是同罗部骑兵奇袭叛军侧后两翼,才彻底奠定了胜局。

    不过,对于这个铁勒人郭子仪与其交集甚少,平日里只见乌护怀忠寡言慎行,印象里前前后后说过的话都不超过十句。

    乌护怀忠的千余骑兵急驰而回,列于阵前,瞧见唐。军步卒弓弩手严阵以待,仿佛自己再踏前半步就会弩箭齐射。

    “这个姓郭的,还真有些本事。”

    他罕见的赞了一句,又呼哨一声。

    “走,去西面看看,再拔几个寨子!”

    天亮之前,仅仅半夜的功夫,乌护怀忠就带着部众强拆了南营以东的十数个小营寨,里面的军卒不是被烧死,就是被乱箭射死,乱刀砍死。由于叛军没有反击,他料定孙孝哲的指挥已经失灵,如果不趁此机会多杀点人,多拆掉几个寨子,等孙孝哲恢复了对大军的控制以后,再想如此痛快的厮杀就难上加难了。

    是以,乌护怀忠是抱着多杀几个人的心思在叛军南营左近如入无人之境,比起严阵以待如履薄冰的郭子仪则潇洒极了。

    这也是与两个人的经历有关,乌护怀忠自小就在草原大漠厮杀,亲身经历过铁勒人从草原上的霸主走上的穷途末路,最后惨被安禄山趁机收入囊中。因此,每一战他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仿佛正面对着一场游戏。而郭子仪,是个从底层爬起来的便将,事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已经成了习惯。

    出动之前,乌护怀忠仔细望了南营辕门一眼,那里面现在已经成了人间炼狱,紧锁的辕门将哗变的叛军与外界隔绝,叛军们自相残杀,一定惨烈之至,不知何故竟也没人打开辕门逃将出来。

    正转念间,南营的辕门竟四敞大开了,里面有叛军蜂拥而出,乌护怀忠眼睛放光,仿佛看到了猎物一般。

    千余骑兵当即改变了目标,朝着冲出辕门的哗变叛军急掠而去。

    叛军辕门外有三道壕沟,高架上吊着的索桥一时放不下来,人潮阻在壕沟处,但仍旧断续有人由壕沟里爬了出来,仿佛只要远远的离开军营,就是逃离了阿鼻地狱。

    骑兵如惊鸿而过,眨眼间爬出壕沟的数百叛军就肢残臂斷,成了一具具残缺不全的死尸。即便如此,依旧阻止不住哗变叛军们涌往军营之外。

    “投降,俺们投降,别杀……”

    叛军们遇到的是铁勒同罗部,本就对这些幽州边军多有不满,现在又各为其主,根本不会手下留情,乌护怀忠毫无怜悯之心只冷冷的下令:

    “杀干净,一个不留!”

    两百步之外,郭子仪冷冷的看着眼前血腥的一幕,倘若在月余之前,有人告诉他,长安城外的安史叛军也有这悲惨的一幕,他是断然不会相信的。

    然则,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就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还是他亲眼所见。

    “杀!杀!杀!全数杀光!”

    不知是谁先起了头,郭子仪身后的上万步卒一开始喊的稀稀拉拉,而后步调节奏逐渐一致,万口同声,直响彻天地,闻者无不动容。

    战马左右往复,不断的来回驰驱,乌护怀忠为了节省马力,便候在壕沟外侧,一旦有人跃入第三道壕沟内便骑弩齐射,随着死在沟底的人越来越多,竟有逐渐把壕沟填平的趋势。

    这一幕,半点不落的都看在秦晋眼里,也忍不住暗暗赞叹,乌护怀忠就像一条困久了的饿狼,今日终于得以脱开约束,显露嗜血本性。他一面惊诧于乌护怀忠能够在自己的身边安于寂寞,一面又嗟叹同罗部骑兵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

    看来一直把乌护怀忠留在自己的身边,反而有使明珠暗投的嫌疑,今后应该好好考虑该如何使用这把利剑。

    ……

    “大帅,大帅,就任由唐。军在外面耀武扬威吗?”

    张通儒声音急迫,隐隐发抖。孙孝哲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只轻描淡写的询问着南营哗变叛军的情形,在得知辕门已经被人打开,涌出去的叛军在被唐。军不断射杀的时候,竟露出了笑意。

    “大帅,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唐。军射杀我军卒吗?”

    孙孝哲却反问道:

    “南营里的人还是我大燕的军卒吗?他们是叛军?既然有唐。军动手,也省了督战队的功夫和体力!”

    张通儒登时被吓的后退了几步,惊道:

    “莫非,莫非大帅要把南营的哗变军卒悉数……”

    说道此处,他竟难以出口,只以手挥下,只在脖子旁比划了一下。

    孙孝哲仿佛想起了什么,赶忙下令道:

    “派督战队到南营外侧,堵住辕门,但有逃出来的,一个不留,全都杀了!”

    哗变叛军能往长安方向逃逸,自然也能由更方便同行的南营外侧辕门逃出。

    眼见着孙孝哲如此决绝,张通儒竟一反常态的劝道:

    “大帅,不能如此啊!南营里可不全是那些填命鬼,多半都是咱们从幽州带来的老兄弟,不能,不能……”

    他哭哭啼啼的跪在地上,抱着孙孝哲的腿,苦苦哀求,不要对南营中的老兄弟斩尽杀绝。可孙孝哲却陡然暴怒,一脚就将他踹了开去,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蠢货,哗变的军卒不能再留在军中,往后十有八。九会再次哗变,这点常识你都不知道吗?”

    张通儒被骂的一怔,忙连不迭的答道:

    “知道,末将知道,可,可他们毕竟是幽州带来的老兄弟,如果都,都杀了……”

    孙孝哲的声音逐渐厉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