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如晋王所言,长安一下,一切便都是晋王囊中之物了。”

    “好,某再听你一次。”

    安庆绪痛快的起身离去,临出门口,又扭头担心的问道:“今次大战,阵仗不小,将军可有几成胜算?”

    孙孝哲硬着头皮伸手比划了个六字。

    “甚好,六成胜算,可不低了,将军不要让某失望啊……”

    说罢,安庆绪大踏步走了出去,只留下心事重重的孙孝哲独自出神。

第三百五十四章 :有虚则有实() 
辗转反侧整整一夜,孙孝哲出现在众将面前时,目光再度炯炯夺人。他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将自己的计划从头到尾又推演了一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至少会有八成以上的胜算。

    而在多变的战场上,八成胜算基本上就可以看做必胜了。有了这个认知以后,孙孝哲再不纠结于大燕朝内部的权力斗争,安庆绪虽然粗鲁愚钝,但毕竟不是任人宰割的肥肉,他与严庄那老贼联手之后,大半朝局都在掌握之中,可以说半年之内绝不会有什么大变故。有半年的太平光景就已经足够了,足够他这场西征完美收官了。

    简陋的地图铺在了面前案头,孙孝哲的手指随着一条条粗细不等的线在不断的游走着。每一条粗细不等的线都代表着一条路,粗细不等则是重要性的差异。最终,他的手指在一处重重点落。

    围在孙孝哲两侧的部将们都叫出了声音。

    “商阳关?”

    商阳关位于潼关以南三十里,把控着潼关与山南东道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做潼关的南部门户,于潼关防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大帅难道要攻打商阳关?”

    “商阳关虽然也算要隘,但毕竟不比潼关关城,与其浪费兵力在细枝末节上,不如集中力量一举攻克潼关……”

    “攻克潼关?拿命填吗?唐朝有用之不尽的逃民填命,咱们有吗?让我大燕控弦之士无谓的送死?”

    在孙孝哲沉默不语的时间里,几名裨将争得不可开交,有人对孙孝哲点指在商阳关的举动表示赞同,有人却大家反对,认为商阳关不值得费时费力。

    孙孝哲冷眼旁观,现在的西征大军也不是铁板一块,看来要清洗掉反对者还需要一些时间,不过这次大战也正好可以一举两得的将反对者全部借**之手,彻底除掉。

    军中最忌讳上下不能一心,有段氏所出小崽子的亲信亦被安禄山安插到了军中。这些人从来都没有积极作用,只知道从背后拆台掣肘,如果不把这些令人讨厌的苍蝇一一打死,没准某一日就会被他们烦的失去了水准。大战临头,容不得一丁点的失误,有时候一次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引起整个战局的糜烂。

    想到这些,更坚定了孙孝哲要清洗反对者的决心。他忽然想到了与自己一墙之隔的**,从哥舒翰到高仙芝会不会也有自己的这种烦恼呢?

    他毫不怀疑,一定会有,而且还要比之更甚。也许哥舒翰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权力争夺中可悲的丢了性命,一个为唐朝戎马半生的老将到头来居然落得如此下场,孙孝哲还真为那些唐将感到悲哀。

    部将们的争吵声越来越甚,孙孝哲只得出面制止。

    “好了,都不要争了。大战已经进行了七日,**仍旧不紧不慢,现在要让他们知道疼,攻击商阳的人马已然安排妥当,明日一早商阳关大战正式开始。”

    孙孝哲作为副元帅一锤定音,有反对者也不敢当众反对,谁都这道这个副帅的脾气可不比晋王的差。

    但是,阳奉阴违的勾当,那些人却一点不比唐朝的官员要差。

    会议结束之后,孙孝哲特地将自己的一众亲信重新召集起来,向每个人详细的分派任务。

    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商阳关与河东城。可以说,孙孝哲将自己嫡系大部分人马都放在了黄河北岸五十里的河东城。至于商阳关,则大部依靠拥护段氏所出之子的一干人等。

    “大帅要控制河东城,末将没有意见,但放在商阳关的人马都不是咱们的人,难道大帅就不怕他们从中作梗?”

    孙孝哲哈哈大笑:

    “从中作梗?正好给了某杀他们的理由。乖乖听命行事便罢,倘若不然,就别怪孙某辣手无情了。”

    几个脑筋活络的部将立刻就意识到,孙孝哲已经有了铲除异己的打算,顿时兴奋的满眼冒光。他们盼这一刻已经盼了许久。西征大军将近二十万人,与**人数大致相当,这其中从幽州南下的人马大约有十万,其余十万则是沿途收编的**。

    那些后依附的**不算什么,一干人看重的是十万幽州老军,如果全部操控在晋王手中,就连大燕皇帝安禄山也得侧目了。

    可惜啊,安禄山虽然眼瞎糊涂,却也没糊涂的彻底,往孙孝哲的不下里掺上了为数不少的沙子。

    这些人都是看安庆绪不顺眼的,但又都是跟随安禄山多年的人,无论资历威望,都不是孙孝哲可以说处置就处置的。

    不过,孙孝哲不能任意处置,并不意味着唐。军不能任意处置。

    “大帅欲借刀杀人?”

    “明明是驱虎吞狼……”

    孙孝哲揉了揉太阳穴,部下们的心思都很通透,仅仅从自己透露的一点信息就已经猜到了最终的目的。如此也好,省得他多费口舌了。

    “大帅好阳谋,名正言顺的除掉那些只知道动嘴,不敢动武的懦夫。”

    孙孝哲也正是认准了这一点,任何人不管怎么反对他,最终都不能对作战军令予以拒绝,否则就等于拱手送上了杀人的理由。

    至于,大战之后这些人里还能剩下多少人,就要听天由命了。

    次日黎明,燕军向商阳关发起了猛攻。不过,哥舒翰在世之时就极为重视商阳关的防备,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不但加固城防,还派遣了他最为得力的干将马宣仁亲自驻防此地。高仙芝接任潼关以后,了解马宣仁之能,仍旧任用此人为商阳关守将,而且又增派了五千人马以作备用。

    也正因为如此,燕军对商阳关的进攻极是艰难,仅仅一个上午的攻城战里,各部共计损失超过了七千人。

    这个数目对二十万大军仅仅是个小数目,对于各营的主将而言,却是难以承受的。

    这才仅仅打了一个上午,接下来谁知道还要打多少天,如果每天都是这种战损的速度,那么只怕没等攻下商阳关就得全军覆没了。

    ……

    潼关!

    “报,商阳关马宣仁加急求援,叛军数万人围攻商阳关……”

    高仙芝得报之后眉头突突直跳,潼关刚刚死了大帅和监军,军心正处在不稳定期间,孙孝哲突然发动攻击,其心不言自明,就是要趁机占个大便宜。他咬了咬牙,这个便宜当然不能让孙孝哲占,但是孙孝哲真正的目标,他却肯定不是商阳关。

    商阳关为关中与山南东道的枢要之地,又是潼关的南部门户,孙孝哲选择此地,一定是在吸引潼关的主力大军南移。其实大战展开已经有旬日光景,高仙芝一直都将主力坐镇于潼关内,尽管南部各个关城频频告急,仍旧只派了一步偏师前往救火。

    事实上,结果也如高仙芝所料,叛军在难免的作战多数属于佯攻,双方摇旗呐喊的不亦乐乎,但真正杀红了眼见血的大战却并不多。

    直到今天,孙孝哲选择了城高池深,兵精将猛的商阳关,其用意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商阳关可不是普通的关隘,其规格也仅仅比潼关次了一等,若要在这里做佯攻,恐怕就不像别处那么容易了。

    但不管怎样,高仙芝还是决定先观望一天再说。商阳关守将马宣仁是哥舒翰的得力干将,曾在陇右河西与吐蕃人打了大小仗上百次,与孙孝哲叛军对决,也不会轻易让对方讨了便宜去的。

    孙孝哲若想啃下商阳关这块硬骨头,不崩掉几颗牙齿,那是休想。

    果然,叛军头一日的攻击在损失了数千人之后就开始变得疲软,甚至有些敷衍了事。一连三天皆是如此,甚至于马宣仁也不急着一日三派信使求援了。就在第四天清早,局面又有了变化,叛军的攻势忽然变得极强,甚至大有不惜人命,也要强攻入城的势头。

    马宣仁竟然一日连派了四拨人求援。

    高仙芝不由得迷惑了,为难了。尽管心里很清楚,对方也许是不惜人命也要……

    其实他早就对这次大战做了判断,孙孝哲就是要以商阳关做诱饵,吸引**的主力,然后伺机偷袭潼关。但如此明显的意图,在战术上而言,是不是有点过于低级了?他忽然腾的从军榻上站了起来。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一定是这样的!看来,孙孝哲就算咬不下一大口肉,也得吃进去一小口。

    商阳关不容有失,一旦失守,潼关南部则彻底暴露在叛军兵锋的威胁之下,而且关中与山南东道的联络也将彻底中断。这就意味着,长安与淮西江南等地的联络全部都要绕道蜀中了。

    这一绕道,不知要远了多少里路,恐怕长安的消息若想送到淮西江南,没有半年一载的功夫,是休想了。更要命的是,淮西江南的粮食可以运抵山南东道,再由山南东道经潼关转进关中,虽然比起大运河的成本高了,消耗也高了,但毕竟可以为关中诉讼物资。

    可一旦要绕道蜀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更别提运送粮食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欲出击() 
意识到了孙孝哲的诡计之后,高仙芝下令南下的偏师集中精力救援商阳关,而且只需成功,不许失败,若不成功就提头来见。

    这并非是高仙芝强人所难,而是他笃定了孙孝哲如果仅以佯动的兵力和战斗意志,是绝对拿不下商阳关的,所以只须以偏师一部与商阳关守军做内外夹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达成目标。

    ……

    形势的发展一如孙孝哲所料,几名素来与之不和的裨将在他面前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请求他给部众留下一点血脉。

    如果是往日,孙孝哲一定会答应他们的请求,以此来收买人心。但此番关乎事大,已经顾不得收买人心了。而且这些人又岂是轻易能被收买的?与其费时费力的收买,不如让他们在战阵中去死吧!

    孙孝哲叹了口气。

    “目下正是我大燕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各部都在浴血奋战,而且也都做好了玉碎成仁的打算……为国捐躯,不正是求仁得仁吗?”

    “你,你,孙孝哲,你这个小妾养的……不,姘妇生的……”

    幽州军中,孙孝哲的来历无人不知,其母常年与安禄山私通,一众上下军将都对其甚为不屑,暗地里以此为笑谈。但随着孙孝哲在军中的地位节节攀升,及至大燕朝建立,又兼领兵副帅,便再没有几个人敢当面如此羞辱于他了。

    今日也是被孙孝哲冠冕堂皇的反话逼急了,一名幽州军的老将就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一骂正是孙孝哲求之不得的,只见他面色顿时寒若冰霜,冷冷的斥道:

    “辱骂主将,不遵军令,可知道该领何罪吗?”

    “老子管你怎么处置,今日就是要骂你个姘妇养的……”

    孙孝哲放声大笑,右臂用力一挥。

    “左右甲士何在?”

    “末将在!”

    “此人无视军令,辱骂副帅,散布谣言动摇军心,拉出去枭首示众!”

    四名甲士轰然应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便将那老将按翻在地,当着一众军将的面,扒掉了他的铠甲,然后生生拖了出去……

    “孙孝哲,你敢杀我,皇帝陛下不会同意的,我要上告天子,让你不得好死……啊……”

    声声惨叫自帐外传来,显然是有人以殴打阻止了他的叫骂。帐中上下军将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敢说话了。原本这些人是来找孙孝哲兴师问罪的,不想却被孙孝哲演了一出下马威。

    不多时,一颗血淋淋的首级被甲士提到了帐中,一干军将看的不认,暗暗唏嘘,想不到眨眼的功夫,一个活蹦乱跳的人就已经成了一团死肉。

    就此,再没人敢质疑孙孝哲的军令,拼命催促麾下军卒与**决一死战。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巴,一些胆子大的还是质疑孙孝哲的嫡系人马有八成以上都在按兵不动,要他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孙孝哲这一回没有以杀人回应,而是淡然道:“他们现在之所以按兵不动,是等着攻打城高池深的潼关,到那时死伤又岂会弱于尔等?”

    商阳关外的战斗一连持续了旬日,结果却大出孙孝哲所料,**在此地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粗略清点人马之后,竟损失了超过三万人。

    其中损失的幽州精锐,就占到了三成以上。

    孙孝哲很是头疼,心里也在滴血,他只想借着攻城战不利斩杀那几个裨将,却不想连精锐的军卒都损失了。幽州军的人马就那么多,打没了一点,就少一点。

    不过这样也好,只有演的逼真,才会使高仙芝上当。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唐。军在此次大战中也损失惨重,如果再对商阳关加紧攻势,唐。军再不派人来援,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这一日晚间,忽有人送来密信一封,孙孝哲闻言震惊之后喜笑颜开。

    ……

    “相公,商阳关一战虽然斩敌三万,但**损失惨重,若再不派遣援兵,只怕就守不住了。”

    契苾贺自哥舒翰死后,仍旧为高仙芝所看重,但有军情,必定招其商议。与契苾贺一同得到高仙芝看重的还有火拔归仁,此人自从亲手杀了哥舒翰以后,就此沦为河西军人人唾弃仇恨的对象,恨不得剥其皮,食其肉。

    但不知何故,高仙芝仍旧对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人予以信重

    火拔归仁见高仙芝面无表情,亦没有表态,便跟在契苾贺之后试探着说道:

    “以卑下之见,叛贼孙孝哲意在潼关,如果咱们大举向南恐怕正中其人下怀,据细作情报,叛军至少有半数人马仍旧按兵不动,迹象不明!”

    高仙芝这时才低低的回应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