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裴敬要去会一会杨国忠,他的人活捉了杨国忠却是桩意外之喜,想不到此贼政事上上心,对这种阴谋勾当却积极的很,宵禁之后竟然也不返回家中。

    就在刚刚,神武军还与杨国忠的随从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冲突,李亨以及宦官们听到的呼救之声,便是因此而起。

    但杨国忠的随从岂是训练有素的禁军对手,只一盏茶的功夫,就以零伤亡的代价将这些人悉数制服。

    让裴敬颇感得意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杀伤杀死任何一个人。他要尽可能的将流血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毕竟见了血以后,谁都不能保证这些人热血上脑了,还能不能把控得住。

    说到底,还是裴敬的临战经验尚浅,在关键时刻难以从容决断。现在他的重中之重是联络到秦晋,然后再由秦晋统负责一指挥。裴敬只觉得今夜之举,肩上的担子压得他已经快难以呼吸了。

    “校尉,杨国忠寻死觅活,要撞墙自尽!”

    裴敬冷笑一阵,这厮演习倒也逼真,神武军也没说要拿他怎样,又何必如此出自己的丑?

    “让他自尽就是,看他敢不敢!”

    其实还有下半截话,裴敬不愿说的太过刻薄。杨国忠死了,朝廷去了一大奸臣,才是天下人拍手称快呢。

    “薛四呢?让他去联络中郎将,请示下一步的动作!”

    然而,部下的回报却让他大吃一惊。

    “薛旅率,他,他自尽了!”

    “自尽了?如何自尽的?可没错?”

    “千真万确据在他身边的兄弟所言,薛四与杨国忠说过几句话以后,神色就不太正常,然后便在一处院墙下发现了他,横刀割断了脖子上的血管,已经没救了!”

    “可知道为何自尽吗?”

    “只听他含混的说了几句,说躲不起裴校尉,对不起中郎将……”

    裴敬只觉得脑中嗡嗡作响,继而又一片空白。一种不详的预感升腾而起,继而周身又充满了无力感。

    “如何会是这样,如何回事这样?”

    但不管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裴敬和他麾下的这一千人,亦或是说整个神武军连带着秦晋都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可走。

    “去,派人去安邑坊联络中郎将!”

    裴敬罕有的咆哮着。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薛四有什么理由自尽,除非这一切本就是个骗局,目的就是要他们起兵造反。

    意识到这一点后,裴敬直觉浑身汗毛倒竖,胸膛一片冰凉,甚至连呼吸都要凝滞了。

    不用裴敬去寻秦晋,秦晋却自己已经找上门来。

    当部下将中郎将来了的消息告知裴敬时,原本已经快抓狂的裴敬忽然就镇定了,仿佛理智又重新占据了他的身体。

    “快,快引我去见中郎将!”

    秦晋是孤身一人而来,他在一个时辰之前就得到了郑显礼的密报,说是裴敬已经带着神武军开拔了,很可能有不轨的举动。

    郑显礼的老兄弟在神武军中也有个别任职的,在得知裴敬起兵后,立即就买通了守城的禁卒将消息以密信的方式传递进去,只是密信辗转到了秦晋的手中,已经又耽搁了一个时辰。

    秦晋知道,裴敬若入城,要么买通了守城的禁卒,这一点几乎不可能。要么就从延政门的那条甬道入城,秦晋负责城防时,曾看过整个长安城的地图,依稀记得有这样数条甬道。

    其中,延政门的甬道直通向东宫,那么裴敬最有可能选择的就是这条路。

    所以,秦晋又花了一笔钱,买通了值夜的禁军,连夜赶来东宫。他原本是以求见太子的名义而来,谁知正遇上了控制东宫的神武军禁卒,一眼就认出了他。

    “裴二,谁让你带兵进城的?”

    见面之后,秦晋劈头就问。裴敬的不祥预感得到了印证,身子踉跄了两下,颓然道:“薛四送来了中郎将的亲笔信,说,说要清君侧,末将……”

    自然,这亲笔信自然是假冒的,而胜业坊挖出了厌胜射偶等物云云,也是子虚乌有。

    在得到了秦晋否定的答案后,裴敬痛叫一声:“裴敬累死中郎将,只能以死谢罪了!”

    与此同时,手中的横刀便挥向了自己的脖子。

    秦晋手疾,一把就拦住了他,死死的抓住了他的手腕。

    “事已至此,你自尽也不能对事态有任何改变,还让神武军失去了一位干将,切不可再做此等蠢事!”

    裴敬有些哽咽。

    “都怪末将,其实,其实若非存了私心,便不会蠢到上了薛四的恶当!”

    他说这话时,倍感艰难,的确,他的本心也希望秦晋在这个时候兵谏,于是在关键时刻便也失去了对局势的理性判断。

    秦晋叹息了一声。

    “薛四也是可怜人,家里挖到了厌胜射偶,据说是程元振亲自操办的。他今日请了假,只说是回家操持事务,却不想竟为奸人所利用。”

    裴敬颤声问道:“那,神武军将何去何从?”

第二百零六章 :临危有决断() 
秦晋沉吟不语,今夜的突发状况实在已经将神武军引到了牛角里,不论成功亦或是失败,头顶犯上作乱的帽子,怕是难以摘掉了。这且不算,名声问题尚在其次,神武军数千人生死性命全都在他的一念之间而决定,纵然经历过大小阵战数十次,他也禁不住犹豫了。

    比起忧心忡忡的秦晋,裴敬的心理则快到了崩溃的边缘,原本以为是奉中郎将“清君侧”,又可顺道解决家族即将面临的危机,然则听说自己是受了薛四的欺骗以后,心理又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

    裴敬忽然意识到,重重因素纠合到一起,他竟然将秦晋,将神武军数千将士带到了一种进退不能的尴尬境地。如果中郎将本无意发动兵谏清君侧,那么今夜的行动则根本就没有半分胜算。

    现在秦晋又眉头紧锁,默然不语,裴敬的心里就更凉了。虽然秦晋刚刚说了今夜的的事不怪他,但他却不能不责怪自己,数千名神武军将士就牵连着数千个家庭,自己怎么就一时间热血昏头,做出了这等后悔莫及的蠢事来?

    想及此处,裴敬心灰意冷,便对着沉吟不决的秦晋深深一恭,目光中露出了几分决绝之意。

    “中郎将不必为难,今夜的一切皆因裴敬而起,裴敬愿一身承担所有罪责,向天子请罪,与神武军诸位将士绝无干系!”

    恰恰是裴敬的表态,让秦晋大有茅塞顿开之感,抑或是说让他意识到了今夜的行动,不论是不是自己的主谋,都没有了后退的余地。

    秦晋一把扶住了裴敬。

    “勿要妄自菲薄,神武军上下一体,今夜事已至此,便已经没了回头路!”

    其实,秦晋还有很有些感慨的,军中将士令行禁止,甚至连“清君侧”这等大事都奉命,洗脑的作用当真令人不容小觑。

    说的虽然有些隐晦,但却让裴敬浑身一震,大为动容。秦晋这么做,就等于把本不属于他的责任揽上了身,而且一旦失败,后果将是抄家灭门这等大罪。

    “中郎将!”

    没有回头路,也就是说神武军只能一条道,继续进行“清君侧”。可是之前没有计划,现在连长安城中的水深水浅都不知道,他们能行吗?

    秦晋之前一直沉吟不决,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一出仓促的兵谏,变得有胜算。

    仔细分析,长安城中虽然权贵如云,但并非毫无头绪可循。对于城中局面能有至关重要作用的,就那么几个人。除了天子李隆基,还有控制北衙禁军指挥之权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然后就是暂掌羽林卫的宦官程元振,还有一个杨国忠也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此之外,其余人等,如宰相魏方进、高仙芝等人,虽然位高,手中却没有兵权,难有实质的影响。

    至于太子李亨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虽然此人在大事未成之前的作用不大,可一旦成事,李亨就是当之无愧的正朔人选。

    通观全局,神武军的手上也不是全无筹码,至少杨国忠和太子李亨在掌握之中。那么,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趁着旁人还未及反应,一举控制住陈玄礼和程元振。

    只要这两个人被控制住,隶属北衙的龙武军和羽林卫则群龙无首,今夜大事则成了一半。

    就在犹豫过后,秦晋的心底已经腾起了一个令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想法。

    废掉李隆基,拥立李亨为帝。如此一来,正好便有机会一举廓清朝局,将所有的掣肘力量赶出长安,唐帝国就可以不必分心,全力应对这场几乎可以毁掉整个帝国的叛乱。

    “废掉天子,拥立太子登基!”

    这句话一经出口,裴敬便如遭雷击一般的愣住了。他虽然在热血昏头之下带兵进城了,但打着的也只是清君侧的念头,废掉御极天下四十余载的太平天子,这简直不敢想象。毕竟皇权的威严于他们这些土生土长在这个时代的人,早就根深蒂固到骨髓里了。

    然而,秦晋的话就像攻城的冲车,仅仅三言两语就将这道紧闭了二十余年的大门轻而易举的撞开,各种念头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乱纷纷一拥而入,骤然间竟难以思考了。

    不过,秦晋没给裴敬留下太多的思考时间。一旦有了决断,他就毫不犹豫,在这种生死关头,哪怕只耽搁了一盏茶的功夫,都有可能功亏一篑而身死殒命。

    “太子现在何处?”

    裴敬机械的回答着:“太子殿下在东宫别院内,有五十名军卒护卫!”

    秦晋很庆幸,裴敬并非无脑之人,尽管内心纠结,仍旧本能的意识到关键之所在。

    “五十人不够,再拨一百五十过去,太子殿下万万不容有失!”

    裴敬应诺之后,秦晋又连珠一般的交代着:

    “控制长安的关键在于陈玄礼和程元振两人,陈玄礼我自去对付,程元振就交给你了!”

    “啊?”

    裴敬有点傻眼,程元振身在禁中,又执掌了羽林卫,难不成要堂而皇之的攻击兴庆宫吗?这可是下下策。

    看到裴敬略带疑惑不解的目光,秦晋就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程元振其人可以智取,杨国忠与之多有勾结,关键处就在于此。可说服杨国忠,将程元振诳来,再行抓捕!”

    此时的裴敬早就心乱如麻,哪里还有什么好主意,只拱手道:“请中郎将示下!”

    秦晋看出了裴敬的六神无主,放缓了语速。

    “稳定一下情绪,杨国忠别咱们还要慌张,一定不能让他察觉到你内心中的惶惑。”

    裴敬闻言后赧颜一笑。

    “让中郎将见笑了,末将没见过大阵仗,事到临头……也是正常……”

    秦晋呵呵笑道:“不必妄自菲薄,这之前的决断就很是精准周到,才不至于使太子落入贼手,又抓住了祸首之一的杨国忠。”

    裴敬此前之所以决断处置起来毫不拖泥带水,那是认为秦晋早就计划好了一切,他只不过是趁势而为,可一旦得知了真相,后怕起来,整个人便也混乱了。

    “时间紧迫,控制陈玄礼和诱捕程元振要同时进行,杨国忠那里你有把握吗?”

    秦晋直视着裴敬,他手下的这几个人,也只有裴敬足够沉稳,如果连他都不行,也就只能自己亲自出马了,只是万一陈玄礼那边耽搁了,被他得到了信,行动失去了突然性,仅凭神武军的三两千人,就很难有所作为了。

    半晌后,裴敬重重的点头。

    “中郎将自去对付陈玄礼便是,杨国忠就交给末将吧!”

    秦晋等的就是裴敬这句话,既然他有把握,便可以分头行事了。

    同时,秦晋又吩咐人到安邑坊去,命卢杞和杨行本,集结所部人马,随时待命。

    在事态没有进一步发展之前,杨行本和卢杞的人马不得轻动,这将近两千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有司监视之下,如果明目张胆的直奔东宫而来,肯定会引起怀疑而打草惊蛇。因此,为了出奇制胜,只能先让这些人按兵不动。

    另一方面,杨行本与卢杞的本意秦晋还不了解,如果一旦将今夜兵谏的消息传递了过去,他们又能否接受?更何况,还有态度不明的韦济亦在工地上的军营中。

    总之,今夜他被莫名其妙推倒了兵谏的路上不能回头看似手中有着分量不轻的筹码,太子李亨和杨国忠,但内外的形势也极为晦暗不明,除了杨、卢两人的态度,更有负责长安城防的数万龙武军与数万羽林卫虎视眈眈。

    秦晋无暇顾及裴敬究竟用什么法子逼迫杨国忠就范,他现在要做的是联络陈千里,然后借助陈千里的帮助,达成控制陈玄礼的目的。

    龙武军现在的驻地已经不再太极宫以北,由于负责了长安与皇城的警戒,驻地已经开赴城中,仅在太极宫与皇城之间,距离东宫也近在咫尺。

    陈千里由于有了陈玄礼的看重,现在是龙武军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虽然已经是深夜,但冒军务之名求见,守门人也不敢刁难。

    但军中不能进外人,所以陈千里只能亲自到辕门外相见,待见到秦晋连夜来访,又面色严峻,便心头一沉,皱眉问道:“顶着宵禁到这里来?万一被人看到,君的麻烦还少吗?”

    对于秦晋近来处境愈发焦头烂额,陈千里多有了解,尤其是“厌胜射偶”风潮一起,似乎隐隐然已经有一股暗流瞄准了他,如果再这么不谨慎,岂非亲自将把柄送人?

    秦晋却道:“要事,急务!大将军陈玄礼可在军中?”

    陈千里颇感讶异,他没想到秦晋连夜造访,竟是要见陈玄礼。

    “大将军恰在军中,我可以代为通禀,只是他未必肯见君啊!”

    秦晋则胸有成竹的说道:“陈兄弟只须说与太子相关,大将军必然相见!”

    陈千里大吃一惊问道:“太子?究竟发生了何事?”

    “此事干系甚大,并未我不想告知陈兄弟……”

第二百零七章 :欲静风不止() 
陈千里出于对秦晋的信任和了解便不再多问,将他引入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