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尚书左丞韦济,其人是宰相韦嗣立的儿子,本人有素有文名,在朝中口碑很好。吏部郎中杜甫,也是名门之后,祖父杜审言也是高宗朝的名臣,其本人更是诗名在外,虽然此前十余载仕途不得志,但刚刚有了转机便出现这等一鸣惊人的事件。

    至于第三个人,则是最为神秘,韦济与杜甫对他决口不提只字,只说是个无名的禁军军卒,可长安禁军数万,又让那些好事之人到何处寻觅?

    原本天子一并要处置了这两个人,在宰相韦见素与魏方进的联名求情下,才免于降职,虽然仍旧品秩不变,但仍旧被调离了尚书省的本职。

    隔日之后,天子的一道敕令颁布,韦济被任命为城防整备使,杜甫为城防整备副使。

    这两个使职是以往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但从名目上判断,至少应该是与修城有关。有些嗅觉敏感的官员从这道敕书中问出了一丝战争的味道,天子加强城防,自然是要应对有可能到来的战争。

    但又过了几日之后,两位整备使的作为却让所有人奇怪不已,按说城防整备使应该修墙才是,可这两位不但不修墙,甚至连城墙都没去过,只在长安城中的大街小巷上乱窜。

    观察了一阵之后,原本因为嗅到了战争味道的官员们也逐渐放下心来,原来这两位的差事不过是天子安慰人的闲差,至于各种闻所未闻的使职,在开元天宝以来已经屡见不鲜了。

    很快,两位整备使结束了在城中闲逛的举动,开始在安邑坊与宣平坊之间休整道路。

    见状如此的官员们立时就相视一笑,原来天子还是处罚了这两位声名鹊起的才子,只不过处罚的手段相对温和,是修路而已。

    果然,不到一天的功夫,安邑坊与宣平坊之间长长的大街上,立马就变成了爆土扬尘的工地。这一处大街原本的确年久失修,黄土大道到处坑坑洼洼,完全不像东市以北的大街上,均以青石板铺就。

    在路面被破土以后,竟然又有北衙的禁军开到。这就让人大为奇怪了,用禁军来修路,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这个主意究竟是谁出的?而且,北衙诸君多是勋戚权贵之后,那些眼高于顶的纨绔子弟,肯于屈尊降贵做这种贱役?

    又过了一天,安邑坊与宣平坊的大街两侧,便起了两道长长的,以桑木杆搭成的架子,然后又相继有竹席被运来,直到某天早上人们出门之后,才赫然发现,整条大街已经被这种桑木架子披上竹席,完全遮蔽了。

    这是要干什么?修路用的着这么神神秘秘,大张旗鼓?

    有好事者甚至打算偷偷上前揭开竹席,一窥其中的奥秘,可惜还没等靠近,便立即有禁军上前驱赶,若是有人敢于反抗,便毫不手软的将其收押监禁起来,与违犯宵禁同罪。

    不过,人们的注意力很快又转移到了两位城防整备使身上,连日来整备使韦济已经看不出儒雅文士的模样,终日泡在安邑坊与宣平坊之间的大街上,身上无时不刻都沾着尘土与泥巴,而他竟也乐此不疲,干劲十足。

    不少人都在私下里笑话他被吏部群殴一案折腾傻了,居然亲力亲为的参与贱役。

    还有那个杜甫也没好多少,也是终日衣冠不整,形象只比韦济差,不比他好。

    韦济看着已经面目全非的大街,不禁感慨道:“也只有中郎将能想出这等主意来,以修路之名挖洞,而且所用之人还全是禁军将士。”

    杜甫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连日来虽然总是风餐露宿,但却比在吏部大堂内终日浑浑噩噩的强上了千倍百倍。

    “能驯服这些桀骜不驯的勋戚子弟,比想出这个主意还要难。”

    韦济也是不无感慨,“子美兄所言甚是,让这些勋戚纨绔们来做贱役的活计,也只有中郎将敢这么想。”

    两位城防整备使都是一般无二的唏嘘感叹,秦晋为了保密,竟然用神武军的将士来亲自挖洞。

    “中郎将说过,这些深洞的位置和用途一定要严格保密,如此才能有用。”韦济又说了一句。

    “用途保密或许可能,但这位置却是不易,只看封了整条街的阵仗,谁还注意不了?”杜甫却有不同意见。

    韦济呵呵一笑:“那还不容易,你我兄弟又不是只修这一处街道,总要布下七十二处疑冢才好!”

    “七十二道多了,有几处便足以1”

    两个人正感慨唏嘘间,忽有佐吏急吼吼跑来。

    人未到,声音却先到了。

    “不,不好了,禁军们闹,闹将起来了。”

    韦济与杜甫面色俱是一变。

    “闹起来了?如何闹得?”

    “不知何故,便有两股禁军群殴起来,眼看着工地停工,今日的进度就赶不上了。”

    两位城防整备使用秦晋制定的计划,所有工期的预估都精确到了每一天。

    如果因为禁军斗殴的突发事件,影响了今日的进度,那么后续的所有工期都将受到影响。

    “带路,韦某亲去一看!”

    这一次,他没有往后躲,这是他为官以来做的第一件于家国天下绝顶重要的大事,岂能半途而废?

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心比他心() 
“子美兄,速去禁苑通知中郎将,这些纨绔未必能听我的!”

    韦济临走时不忘交代杜甫一句。

    “韦兄千万小心。”

    杜甫郑重应承,并提醒韦济务必小心,神武军虽然军纪森严,但毕竟也是军卒,这次突发事件说的轻了叫聚众斗殴,说的严重一点那就是营啸的前奏,甚至因为这些偶然的突发事件,闹出来兵变也是极为可能的。

    想到这些,杜甫便禁不住打了个冷颤,又郑而重之的冲韦济一揖到地,“这里就拜托韦兄了!”

    韦济催促道:“都甚时候了,还顾及这些虚礼,速去,速去!”

    见状如此,杜甫不再犹豫,转头便走,出了安邑坊与宣平坊之间的大街,骑了马便直奔城北禁苑而去。

    从早上起床开始,秦晋便觉得右眼皮突突直跳,直到杜甫急三火四的打马而来,这种担忧终于成了现实。

    “不要着急,慢慢说。”秦晋一面安抚着杜甫的情绪,让他慢慢说,又一面命人取来水,让他解渴。

    “急,十万火急,宣平坊闹,闹了兵变!”

    杜甫忧心之下,便直说在工地的神武军闹了兵变。

    秦晋倏忽心惊,千算万算,偏偏忽略了此处。神武军的将士们虽然令行禁止,但终究是人,让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戚们去做贱役的活,实在有些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但秦晋还是坚信,这些人有点情绪是可能的,但若说是闹兵变却有些夸张了。

    这时,有禁军随从端了粗茶浭水,秦晋亲自为他倒上一碗。

    “喝口水,慢慢细说!”

    杜甫也是急的口干舌燥,嗓子里几乎能冒出火来。这碗晾凉的粗茶浭水正当其时,一口咕咚咕咚灌下去,整个人立时就神清气爽,连说话都利落了许多。

    “中郎将快发兵宣平坊吧,再晚一点,没准就要闹出营啸兵变。”

    紧接着,他便一五一十的将原委讲述了一遍。

    秦晋点点头,“的确不能耽搁,现在就走!”

    可出了禁苑以后,杜甫却有些傻眼,只见秦晋只带了不到二十个随从,就凭这几个人能平乱?要知道,在安邑坊与宣平坊之间挖洞的禁军,可至少有近千人。

    “中郎将就,就带这点人?”

    秦晋双腿猛夹马腹,战马突的窜了出去,只留下一串笑声算作回应。

    “足矣!”

    见中郎将如此笃定,杜甫虽然将信将疑,也只能催马跟了上去。

    虽然表面上轻松所以,其实秦晋的内心也颇为紧张,虽然他对自己的部下很有自信,但如果处置不当也很容易伤了人心,伤了的人心再想弥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他要以最快最短的事件安抚住这些发泄不满情绪的将士。

    秦晋所料没错,工地上的神武军的确是因为不满情绪得不到发泄才互生矛盾继而转化为聚众斗殴。当他感到工地时,整备使韦济几乎已经制止了局面,至少闹事的双方已经脱离了接触。

    跟在秦晋身后的杜甫见状如此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韦兄平息了事态,只要闹事的人不再有接触,便不会演化成兵变,事态自然也不会恶化下去。

    秦晋冷着脸来到了事发的中心地。

    “怎么回事,谁来说!”

    神武军分作两部轮流到安邑坊与宣平坊之间的大街上挖洞,今日当值的是卢杞与杨行本的部众。

    平日里卢杞很是瞧不起杨行本,是以便颇多讽刺和刁难,但却从未以为个人的龃龉而坏过公事,因此秦晋对他们个人间的恩怨便从不加以干涉。不想一朝放松了警惕,便有了今日的祸患。

    杨行本气咻咻的指着卢杞,向秦晋诉冤。

    “中郎将做主,卢杞的人殴打末将的部下,这口气说什么也不能不了了之!”

    卢杞却冷笑着与之针锋相对,“我的人先动手不假,但也不看看你的人都在说什么,你敢当着中郎将的面重复一遍吗?”

    此番话一出口,杨行本的气焰顿时就矮了下去,但仍旧不肯示弱。

    “说甚了?我如何不知?”

    卢杞又是一阵冷笑。

    “不知道?那好,我替你说!”

    原来杨行本的部众有人在休息的间隙抱怨秦晋不公,让他们这些禁军来做贱役的活计,正巧被卢杞的部众听到,便出言讽刺奚落。两家主将的不睦对各自的部众自然深有影响,于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一场本不该发生的聚众斗殴便就此发生了。

    杨行本见卢杞果真揭了他的老底,索性便心一横,嘴硬到底。

    “那今天咱们就彻底说道说道,难道你的人就没说……”

    其实,这种类似的抱怨军中很多人都说过,不单是杨行本的部下,就连卢杞、裴敬的部众也说过,只不过杨行本被卢杞抓住了小辫子而已。

    眼见着两个人又打了嘴仗,秦晋不耐烦的怒喝一声:

    “都住口!”

    卢杞与杨行本甚少见秦晋发火,便都不再言声,静静等着中郎将的训斥。

    孰料,秦晋的声音又陡而缓和下来。

    “今日之事,说到底,根源在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兄弟们的情绪…。。”

    “中郎将……”

    卢杞与杨行本顿时色变,不知说什么好。

    秦晋一挥手示意两人让他把话说完。

    “但是,这么重要的工程,保密是第一要务,让那些拉来的壮丁民夫修,说实话我不放心,所以只能委屈委屈你们。虽然委屈一时,但对大唐却是一件意义重大。”

    杨行本与卢杞原本一肚子火,此时竟渐渐消退了。除却此事对朝廷的意义不说,但就中郎将的信任与这份心意,便让人不得不动容。

    “兄弟们都坚持坚持,我秦晋自今日开始,变与兄弟们在工地上同吃同住,也与兄弟们一同挖洞!直到工程如期完成!”

    “这,这如何使得,再说,再说军中还要训练,没了人可不行…。。”

    杨行本咕哝着,想不到中郎将不但没有因此而责怪他们,反而屈尊要与他们同吃同住,那他们还能有甚话说?

    想到此处,杨行本回头冲着部众大声问了一句:“中郎将要与咱同吃同住,你们说,该则么办?”

    “中郎将威武,保证如期完工!”

    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立时回应便如潮水一般此起彼伏。

    “中郎将威武,保证如期完工……”

    秦晋也不禁情绪激昂,挥拳也跟着喊了一句:“神武军,威武!”

    他差点顺嘴喊成了万岁,但到了嘴边也改成了威武,这年月里,万岁还不是可以随便用的。

    于是,禁军们又跟着秦晋呼喊:“神武军威武……威武……。”

    这时,杨行本示威一样看了眼卢杞,他的部众率先表态,不给中郎将多添麻烦,自然胜过卢杞一筹!

    但卢杞毕竟不是易与之辈,只见他又是一阵冷笑。

    “逢迎拍马之辈,说几句好话谁不会了?”

    杨行本怒道:“小竖子再说一遍?”

    卢杞却不再理会,而是冲着部将问了一句:“军中斗殴,扰乱军纪,该当何罪?”

    “军棍二十!”

    神武军的军纪法规在郑显礼等人的建议下,又部分恢复了军棍等肉刑,但杖责的数目却以不伤筋动骨为宜,主要是起到羞辱惩罚的作用。毕竟长跑这种单一惩罚有些费时费力,而且随着军中推广长跑比拼耐力,很多人已经不再示长跑为惩罚,反而以此为荣。

    “那还愣着作甚?执行!”

    卢杞怒斥了一句。

    “校尉?”

    卢杞的部将顿时便愣住了,不知该不该执行军令。更何况中郎将就在面前,他们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做了。

    “不遵军令又当何罪?”

    “军棍十二!”

    卢杞冷冰冰的说道:“既然知道,还不领受刑罚?”

    那员部将乖乖领受刑罚,很快便响起了一阵噼里啪啦的军棍声。

    卢杞的又指向了另一人。

    “校尉卢杞聚众斗殴,按军法当从重处置,军规四十,执行!”

    “校尉……”

    “你也想受罚?”

    “不敢!”

    于是,卢杞自行退下裤子,撩起了袍子,趴在地上,自领了四十军棍。

    执行之人打的轻了,卢杞便让他重新打过,直到四十合格的军棍打完,他已经挨了有五十下之多。整个屁股已经是血肉模糊,一片糜烂。

    但卢杞也是硬气,咬着牙整理好袍服又站了起来,冲着秦晋深深一揖。

    “末将违犯军规,已然受罚,诸将士确有情绪,然则都不敢忘神武军肩负责任。中郎将若不信,请问一问诸将士!”

    一字一句从牙间挤出,卢杞的双眼里已经噙满了泪花。

    “天下为任,守护大唐,从不敢忘!”

    秦晋在神武军重建之初,便提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口号。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