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救的六十九名无辜女子也一并灭了口,否则这十年以来,长安城中无数个有过失踪女儿的家族,都要对这日薄西山,岌岌可危的李唐王朝心生怨念了。

    “传令,派人按照名单往各府中去通知,让他们来领人吧!”

    裴敬应诺而去。王寿却慌了神,“中郎将何以鲁莽了?圣人尚未有敕令下达,若是,若是……”

    秦晋不等他说完便冷笑道:“事到如今,使君还以为有回头路可走吗?”

    说着,他指着那满地的尸骸,怒声道:“睁大了眼睛,看看这些是什么?每一具尸骨后面就有一个冤魂,我等手握国家公器,若不为他们昭雪沉冤,难道就不怕夜半时分,冤鬼索命?”

    秦晋的话让王寿忍不住浑身一颤,肚子里准备好的一大段规劝之语竟又不知从何说起了。

    “使君无论首肯与否,秦某都准备将此案一查到底……”

    如果李隆基果真要犯糊涂,听信高力士的谗言,秦晋便逼其就范。至于那个高力士,也不怕得罪此人,在长安数月以来得罪的人多了,杨国忠首当其冲,就连高仙芝对他都颇有微词,现在再多一个高力士又有何妨?总归是虱子多了不怕咬。

    秦晋又陆续唤来了部下,一桩桩一件件的交代下去,直看的王寿心惊肉跳。

    “中,中郎将,三,三思后行啊……”

    不过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务本坊外忽然就聚集了大片的车马。若是不知底细,一眼望去还会以为是城中贵戚结伴游猎。然则这却是在平民居住的务本坊,他们来此处作甚呢?

    “劳驾,某是郇国公府上……”

    一名身着锦衣袍服的中年男子似乎难以启齿的说着。

    神武军在务本坊外派了禁军把守,只有名单上的家族来人才被允许放进去。

    负责接待的是卢杞,抬眼看了看面前的中年男子,他并不认识,为了确认身份便进一步盘问:

    “尊驾高名上姓?”

    那中年男子面有愠色,还带着几分窘意。毕竟家中的女儿遭遇这等惨剧,也是丢尽了族中的脸面,若非念着骨肉情分,只怕要生生的置之不理,只当她死了!

    卢杞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态度过于严苛,便吩咐身后禁军领着那中年男子往坊中去领人。

    一辆大车也紧跟缓缓的驶入务本坊。

    “天子敕令,京兆尹王寿何在?”

    王寿便在坊门里,闻听此言顿时如遭雷击一般,慌忙一溜小跑的奔了出来。

    “京兆尹王寿在,在此!”

    传敕的宦官眼皮也不抬一下,展开了敕书念道:“冯盎一案骇人听闻,十恶难赦,不彻查不足以安民心,着即令京兆尹王寿会同神武军中郎将秦晋彻查此案!”

    当宦官宣读完敕令,王寿激动的差点落下泪来,想不到不足一个时辰的功夫天子就已经有了决断。他这一赌,算是赌对了,只要这件大案风风光光的查个清清楚楚,京兆尹的位置就算坐稳了。

    其实这个案子原本也没甚难度,事实清楚,证据俱在,只要摆平了背后的权力博弈,一切不过是程序的问题而已。而天子的这道敕令不正说明了,冯昂背后的高力士似乎并没能蛊惑住天子。

    直到夜幕降临掌灯时分,到务本坊认领幸存失踪女儿的,不过仅有一十三家,剩余五十六个苦命女子,不是家中无人过问,便是其家中根本就不承认有这个人,言明早就当她已经死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助杨相公() 
好在秦晋事先想的还算周到,让府中的侍婢前来帮忙,但眼看着天色渐晚,终究是只能解燃眉之急。无奈之下,他只能找到王寿商量此事。

    王寿展颜一笑,“此事容易,京兆府中有官奴,遣一些婢女来暂且照看便是!”

    也是这个时代有司各负其职,是秦晋不够了解实际情况,他轻出了一口气。

    “照看她们三两日也无妨,只是很多人家为了声誉,抵死不肯承认,也不来接人,又让她们到何处去安身?”

    这倒是让王寿甚为惊讶,想不到一个杀伐决断的将军居然也会为这些可怜人的命运而担忧,然则,世事便是这般残酷,无论你能接受与否,他都会不期而至,一头就撞上来。

    正如大唐眼下面临的灾难,安禄山一夕造反,半壁河山陷于战火之中,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好在,朝廷已经稳住了局面,现在只看哥舒老相公的用兵效果了。

    “能怎么办?只得让她们自谋生路,由冯家负责赔偿,给与一定的金银赔偿,以供日后支用。”

    秦晋点点头,王寿的法子还是很靠谱的,如果这些可怜女子的家人实在不肯认领,也只能从冯昂的家产中拨出一些来,供她们日后生活所需了。

    王寿的眼睛里到现在还闪烁着异样的神彩,说实话,他也没想到,昨夜的赌注居然下对了,现在想来虽然还是后怕不已,但想到这一桩大案能在自己的手上得以告破,也对得住京兆尹为官一任,往后说出去也可以挺直了腰杆,说自家不畏权贵。

    然则,一想到不畏权贵之说,王寿的目光里又增添了几分隐忧,毕竟冯昂是高力士的侄子,又听说此子是冯家这一代唯一的男丁血脉,想必高力士也对冯昂极是看重疼爱,未必就会甘心看着他被以死罪论处。

    如果依着王寿的性子,就算判冯昂车裂、腰斩这等酷刑也不为过,只是出于高力士那方面的因素考虑,也许能以斩监候定罪就算难得了。

    秦晋不清楚王寿心里转的想法,他现在还没来得及考虑得那么远,别院中的发掘还在继续,尸体的数目还在上升,据冯府中的奴仆初步招认,很多女子都是被虐待致死,甚至有些性子太过刚烈,不堪受辱自尽而亡的也大有人在。

    不过,有一点却另秦晋啧啧称奇,冯昂虽然行行事乖戾残暴,但对府中的奴仆似乎并不算坏,然而这也没有甚用,到了关键时刻,这些受了恩惠的奴仆还是毫不犹豫的将他出卖了。

    “王使君,不知京兆府可有官属的宅院,拨出一两座,暂且安置她们……”

    以秦晋的想法,这些可怜的女子不宜住在让她们经历噩梦的地方,如果让能够远离这里,似乎更有助于创伤的平复。

    而他的这句话也差点让王寿的眼珠子掉了一地,王寿有点难以置信的看着秦晋,这等设身处地的想法,便是用在自家人的身上,也不过如此了。

    “中郎将的建议,只怕难以实现,且不说京兆府没有合适的宅院,就是有,王某也不敢私自拿出来给她们住啊。否则将来谁还肯住这些沾染过晦气的宅子?后一任的京兆尹还不得追着王某的屁股后面要债?”

    王寿的话让秦晋心中一阵恻然,看来世人看待这些可怜女人的眼光当与王寿无异。这些幸存下来的人不但将要面临世人的歧视,还要忍受被家人抛弃的苦楚,若如此还不如一死干脆。

    但就算死了,化作与那院子里数十具白骨一般的无名尸骸,就能好到哪里去吗?

    很显然,尽管她们是受害者,却一样要与行凶作恶者的冯昂一般,不公的承受惩罚与鞭笞。

    “天子已经下敕彻查到底,王使君打算如何处置冯昂?”

    秦晋虽是询问,却在强烈的表达着他的看法,那就是绝不能轻饶冯昂其人,否则看看院中累累的白骨,与那些无助的柔弱目光,又让人如何能安枕入睡?

    王寿干咳了一声:“这个,自然不能轻饶了他。有天子敕令在,某又有何惧?”

    说实话,王寿昨夜的表现的确大大出乎秦晋的意料,一个原本懦弱胆小的官员,忽然就不管不顾的与之同来,以京兆府的名义对冯昂实施了抓捕,并亲自入宫面君陈明案情。。。。。。

    秦晋相信,王寿不会虎头蛇尾的。他现在只在担心,兴庆宫中的大唐天子李隆基,又会有一些令人齿冷的想法在酝酿之中。

    事实上,秦晋猜的没错,此时的李隆基已经后悔了那道语气鲜明的敕令,如果现在让如此骇人听闻的惨案彻底大白于天下,那么谣言也危机也许就会在一夜之间在长安城内掀起一场难以预料的风暴。

    下午,神武军中郎将秦晋也送来了他的奏报。其中提及冯昂别院中挖出女子尸体数十具,而且到此刻尚在挖掘之中,具体数字还有待确认。

    一座别院里挖出了数十具尸骸,而且还不是最终的数字,这让李隆基倒吸了一口冷气,事实中的情况远比早上王寿送来的消息更让他震撼,同时也产生了更加不好的预感。

    抛开声泪俱下的高力士,单就是为了大局着想出发,这桩骇人听闻的惨案也不宜大肆张扬,甚至连公开都应谨慎对待。对于朝廷而言,现在还有什么比稳定更加重要的?

    此时的长安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际上,位于东都洛阳的安禄山早在开春时就已经蠢蠢欲动,一场大战势必在所难免,这种时候,绝不能再让朝廷上再有任何风吹草动。

    二李隆基近几个月以来平衡朝局,也可谓是操碎了心。为了大局稳定,他甚至一改杀掉高仙芝的初衷,并拜其为相,为了堵住众人之口,又不得不将时局糜烂的责任算在杨国忠的头上,罢了杨国忠的相位。

    但是,偏偏杨国忠又不争气,为使他复起,摆出一手的好棋,竟又被输个干干净净。直到现在李隆基还在头疼,从何处再为他找一个复起的台阶。

    胡乱想了半晌,一个主意骤然在李隆基的脑中升腾而起。

    何不让杨国忠负责此案?如此他便可以名正言顺的结束闭门养病,至于案件最后查办的如何,以李隆基的想法,自然是对局面的安定,影响越小越好。

    当晚,京兆尹又接到了天子敕书,令其将所有涉案的文书、证人、以及物证悉数交给杨国忠。现下此案已经正式由杨国忠受命处理!

    接到敕书,王寿顿时又傻了眼,天子究竟意欲何为?是信不过自己,还是另有隐情?他百思不得其解,心中惶惑忐忑,便向秦晋讨个主意。

    秦晋得知此事后,只思忖了一阵,便已经明白了李隆基的想法。

    事情也果如自己所料,李隆基出于长安民间的稳定,已经有意淡化此案,而让杨国忠出面处置,不过是给了他一个结束杨国忠闭门养病的借口而已。

    这等猜测自然是不能随意对人言的,他只安慰着王寿,让他不要多想。天子这么做,应该是另有深意,或许他们应该在杨国忠正式接手此案之前做点什么。

    秦晋的提议立刻就将王寿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慌忙摆手阻止着他。

    “中郎将万万不可鲁莽行事,有现在的结果已经托天之福,若是再闹腾出别的幺蛾子,不知要被天子如何怪罪呢!”

    对于李隆基此时的心思,秦晋自问已经看得很是透彻,他所要的无非就是朝廷大局。诚然,这种想法没有错,但那些因此而毁了一生的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女人又该找谁诉苦去?

    秦晋不知道自己的心绪为什么会如此激动,也许是原本的秦晋在潜意识里还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某些特定的人和事便会让他格外的在意,就比如面对此情此情时,他一贯的冷静与理智便都已经不再起作用。

    至少,秦晋认为,将案情大白于天下,未必会使大局动摇,只要相关的工作进行的及时而到位,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反而在于,朝廷愈要遮掩,谣言便越加会满天飞,传的满城风雨。

    试问,今日整整一天,务本坊内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尸体的臭味,随着西南风能吹出去数里,瞒,又能瞒得住?

    掌灯时分,秦晋来到了秦府的正院。由于京兆府提供不出其它的宅子,那些尚未被家人领回的女子们便被集中于此。

    在简单的巡视了一圈后,便有一名官婢低着头从后院出来。

    “你过来!”

    秦晋唤住了她。那名婢女显然没注意到黑暗中还站着个人,顿时被吓了一跳,厉声尖叫了起来。

    毕竟隔壁传出的阵阵腐尸臭气,即便官府没明说,谁都暗暗猜测得到结果,反应如此之大便也不奇怪了。

    “叫甚叫,此乃神武军中郎将!”

    一名随从呵斥那受惊的官婢。也是秦晋的疏忽,由于刚刚黑天,便没下令以灯笼火把引路。

    那官婢却将信将疑的问道:“你,你们是人是鬼?”

    秦晋哈哈笑道,“自然是人,你不必害怕!”

    为了打消女官婢的疑虑,秦晋特地令人点起了火把,火光登时便将整个庭院照的通亮。

    “现在你相信了吧?”

    那官婢这才拍着起伏的胸脯,“吓死了……”可随即她又像记起了什么一般,僵在当场,指着秦晋问道:“你,你是神武军中郎将?”

    秦晋点点头,那官婢顿时便慌了手脚,忙行礼请罪。

    “原是某惊吓你在先,你又何罪之有,快起来吧。”

    秦晋唤住这官婢是想问一问安顿在后院的女人们,情绪如何。

    这官婢似乎性子颇为外向,害怕的情绪一过,又变得伶俐起来。

    “那些娘子们怕的不行,看言行应该都出自大家,只可怜……”

    官婢们都不笨,尽管官府没交代其中的情由,但谁又猜不出其中的奥秘呢?不过,当她意识到眼前的和善之人是禁军的中郎将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失言了,本该是问什么答什么才对,说得多了没准是要获罪的。

    秦晋却笑道:“知道的还不少。某来问你,加入你也是其中的一人,希望谋如何安置你们?”

    为了不再让这个伶俐而又有些口无遮拦的官婢受惊,秦晋已经用上了自以为极尽和善的语气。不过,对方却显然没能体会到秦晋的这份良苦用心。

    “奴婢再也不敢了,奴婢知错了!”

    一连声的求饶,反倒让秦晋哭笑不得,最后只好将她打发走才算完。

    这时裴敬听到了动静,带着人赶了过来,见到是秦晋在庭院中,才松了一口气。

    秦晋的问题在官婢那里没有结果,便又塞给了裴敬。

    裴敬却拧着眉头道:“中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