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隆基神秘一笑,压低了声音对高力士说了一句:

    “力士可知,朕昨日作弊了,将四张羊皮纸上都写了‘输’字,不论秦晋抽中哪一张,都逃不掉扮作叛军的差事!”

    听罢李隆基所言,高力士为之愕然,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愣怔怔的看着的天子。

    良久之后,李隆基才喟然一叹。

    “其实,是朕想给秦晋出一道难题,考校考校他,是否可堪大任……”

    李隆基的声音越来越轻,目光也随之投向了广阔的战场,逐渐变得深邃。

    “动了,动了!”

    高力士又是一声惊呼。

    李隆基亦忍不住紧紧的攥起了拳头,可是神武军还是待在原地,没有挪动半分。最先开动的是杨国忠的中军,出于安全考虑,整场野战都设定为步卒决战,而不使用马匹。上万人的脚步同声踏地,传来的咄咄之声,也随着生生呼喝直透云霄。

    高力士大觉提气,便禁不住赞道:

    “我大唐威武之师若此,何愁安贼逆胡不除?”

    李隆基没有说话,他却知道,安贼逆胡的燕辽铁骑,未必会输于眼前的“唐军”,甚至要远胜过他们也未可知。

    “陈玄礼的兵也动了,圣人快看!”

    此时的高力士似乎颇为兴奋,不断的指点着战场,让李隆基看这看那。

    李隆基也极为配合的,每一次都随着高力士的指点看过去。

    其实李隆基知道,高力士是故意如此,为了使自己不至于过分忧心,但他哪里知道,这么做对自己没有半点用处。自从东都洛阳陷落的那天开始,太阳便再也照不进自己的胸膛了。

    胸腹间整日都是一片黑暗,一片冰凉,没有欢声,也没有笑语。臣子们所能看到的他,不过是被特意塑造出来的,虽然有时也忍不住会大发雷霆,歇斯底里,但绝大多数时间里,他必须刻意去保持一个天子应有的镇定与从容。

    看着山下的形势,李隆基有些生气。难道秦晋是要配合叛军的身份,故意败给杨国忠吗?如果他这么做,就太让自己失望了,辜负了自己对的深切期望。

    “咦?高大夫的人马因何一动未动?”

    “这才是高仙芝的用兵高妙之处,先动的兵马未必便会稳操胜券,在战局未定之前,若贸然急进,没准就会变优势为劣势!”

    高力士对李隆基的说法大不以为然,“圣人说的没错,可‘唐军’有五万上下,秦将军的‘叛军’却只有三千人,就算闭着眼睛冲过去,也能打赢了,如此谨慎,奴婢认为并无必要!”

    李隆基的脸上显出几丝略显干涩的笑容。

    “秦晋用兵的名声远在朝中广播传扬,为将者如此谨慎未必是坏事。”

    其实,就连他都想不出,秦晋究竟有什么翻身的法子。此时,他既紧张,又期待,等着两军接战,谜底揭开的那一刻。

    猛然间,李隆基忽觉脚下一阵轻微的晃动,初时他还以为是一时间产生了幻觉。可是这种晃动感又随之而来,并且就连站在身侧的高力士都已经感觉到了。

    “地动了!圣人!”

    紧接着,高力士的目光却又被小山远处的一幕所吸引。只见旷野处平白腾起了阵阵烟团,并不时阵阵闷雷声此起彼伏,而且随着雷声传来,脚下便忽而晃动。

    “地动,地动好像来自下面……”

    高力士疑惑了,眼下的情形已经大大的超出了他的认知,他不认为这种能令大地震颤的本事是人力所能及。但若不是人力所及,难不成还是有人会法术,召唤来了雷公电母不成?

    在逐渐扩散弥漫的白色烟团下面,高力士能清楚的看到,杨国忠的中军崩溃了,在毫无规律的四散奔逃着。甚至有一部人冲到了陈玄礼的军阵之前,在成千上万人的冲击下,陈玄礼龙武军的反应很是滞后,也渐渐显露出不支的迹象。

    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正是这奇怪的“天象”将杨国忠所部彻底吓的四处溃散。

    而李隆基则惊得张大了嘴巴,整个人都从胡床上站了起来,难以置信的望着山下的战场,口中呢喃道:“天哪,这,这如何可能,如何可能……”

    ……

    “中郎将,成了,引爆的时机不早不晚,杨国忠的人虽然倒霉撞了上来,但却没有因此出现伤亡!”

    裴敬兴奋的向秦晋汇报着战况。

    说实话,秦晋之前很是紧张,这种土制的开花雷性能很不稳定,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但好在一切顺利,在杨国忠的中军冲过来之前便发生了爆炸。

    其实,秦晋的担心大可不必,只要有一颗雷发生爆炸,巨大的爆炸声就会将这些人吓的停止冲锋,只不过此起彼伏的爆炸以及巨响,太过震撼骇人。

    这些人此前何曾见过爆炸,都以为是秦晋请来了雷公电母,但有一人惊呼,便所有人都跟着一共而散。

    最气愤,最惊惧之人,莫过于杨国忠,任凭他如何呵斥打骂,失去了斗志的右领军卫将士就像一群没有方向感的蝗虫,在战场上四散而逃。杨国忠被无可奈何的裹挟在人群中,难以脱身,只好随着人群四处游走。

    “咱们胜了!”

    秦晋却冷冷的浇了一盆水。

    “大战这才开始,胜负仍旧未分,陈玄礼、杨国忠两人本就不足为惧,高仙芝部现在何处?”

    一言惊醒梦中人,裴敬这才省悟,高仙芝的左武卫上万人马到现在还没有动静呢!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兵危难逆袭() 
片刻之后便有人来报,高仙芝所部左武卫已经往神武军左翼运动,显而易见的是要侧翼包抄。

    裴敬脸色登时大变,由于天子的缘故,为各军都设置了人马上限。比如神武军,不得超过三千五百人,所以神武军实有战兵,也才三千人而已,余下五百员额都给了负责辎重后勤的辅兵。

    比起对神武军的诸多限制,其余三军的条件则相对优厚,每一军人马上限均设在一万五千上下。如此算下来,无论高陈杨,哪一个人麾下的大军,单与神武军相比,都足足是它的五十倍。

    若在战场之上,敌我力量如此悬殊,胜算也相当渺茫。

    “中郎将下令吧,大不了和他们拼了!”

    “传令下去,所有人无军令不得擅动,否则军法行事!”

    秦晋的声音里不见一丝慌乱,这让裴敬多少稳定了一下心神。

    但也仅仅是一瞬之间,他又开始沉不住气了,放眼整个“战场”,一马平川既无险要地势可做依靠,也没有山地用来掩饰行踪。神武军就这么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在“唐军”的眼皮子底下,就算撞了鬼,只怕也难有胜算。

    除非,高仙芝也像杨国忠麾下那些软脚鸡一般不战自溃。

    但话又说回来,裴敬最初对那些铁疙瘩的作用并不报幻想,可而今看来,竟然收了奇效。

    爆炸过后的“战场”上遍布弹坑,上空则满是一团团的白色硝烟,逐渐扩散弥漫,遮蔽了人的视线。

    裴敬在咋舌的同时,又禁不住假设,如果等到杨国忠的人冲到近前在点火,被波及之人怕是非死即伤了。

    但这毕竟只是演武,在事先判定胜负的规则里,只要神武军扮作的“叛军”被“唐军”成功合围,五路可退,便算他们输掉了这场演武。

    所以,真刀真枪的去打并不能扭转“困局”。关键处在于,如何阻挠高陈杨三支人马对神武军的合围。

    现在杨国忠的右领军卫约有半数人马因为此起彼伏的爆炸受到惊吓而失去了控制,连带着断后的一部分人也都隐隐不安分起来。

    而三支唐军里,最倒霉的当属陈玄礼部龙武军。原本陈玄礼是打定了主意为杨国忠做陪衬的,所以便将龙武军分作两部,部署于右领军卫的两翼。

    此时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狠狠跺了跺脚,他现在连撞墙的心都生了出来,如果不是为了配合杨国忠的行动,他本可以像高仙芝那般迂回侧抄,现在可好,整个龙武军的右翼人马完全被杨国忠所部的乱军所裹挟,军令已经再难约束这些溃散的人马。

    气急败坏之下,陈玄礼却没有被愤怒盖过了理智。

    “传下军令,若有擅动者,立斩不赦!”

    作为龙武军的新军,本就成军不久,同时又对演武持着一种做戏的态度,陈玄礼的军令吼了出去,竟如泥牛入海,瞬时间就被淹没在了鼎沸的人声当中。

    眼见着中军附近一群乱哄哄的军卒作势欲逃,陈玄礼二话不说抽出腰间横刀,上下翻飞的挥了出去,便有两个血淋淋的头颅滚落当场。

    鲜血和人头的威慑力果然比陈玄礼撕破的嗓子管用多了。那些渐起的骚乱就像是扑朔的火苗被一盆冷水兜头浇下,顿时灭了个干干净净。

    “再有不遵从号令者,这就是下场!”

    陈玄礼声色俱厉,与平时的谨慎内敛截然不同,就像换了个人一般。

    见识到了主帅狰狞可怖的一面,这些禁军终于知道了害怕,渐起的骚乱也在骤然间无声无息的止住了。

    “传令,左军与右领军卫脱离接触,往神武军侧后翼运动,配合左武卫进行包抄。”

    军令一下,龙武军又轰然而动,一窝蜂的往神武军侧后翼狂奔而去。

    ……

    “圣人,杨相公的右领军卫完了,眨眼的功夫就作鸟兽散……”

    此时爆炸产生的硝烟已经战场上扩散弥漫开来,神武军周边的情形,李隆基在山顶上看的并不甚清楚,但形势与高力士絮叨的也大致不差。

    杨国忠万余人竟在数千前锋的倒卷下渐次崩溃,如果杨国忠能够果断的对局势加以影响,整个右领军卫也不至于彻底崩溃逃散。

    平日里说的天花乱坠,一旦到了真刀真枪的战场上,还是立马就原形毕露了。

    且先不管秦晋用了什么古怪法子,仅从刚才的表现上,杨国忠也当得起治军无能的考语。

    不过,右领军卫的意外崩溃却让李隆基的兴趣被吊了起来。这也就说明,秦晋并没有放弃,而是精心准备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逆袭之战。

    想到这里,李隆基便又饶有兴致的往远处那一片硝烟中望去。

    杨国忠的人马虽然未战先溃,但此刻的神武军仍旧处境不妙。

    陈玄礼的人马迅速与溃乱的右领军卫脱离,转而包抄神武军的侧后翼。而原本被当做支援后备军力的高仙芝左武卫,此时竟在瞬间转换身份,成了身负战局重担的绝对主力。

    李隆基又回到胡床上,缓缓坐了下来,伸手捋着颌下的灰白胡须,时而闭目,忽而又望着远处,若有所思。

    “中书令何在?”

    突然,李隆基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中书令乃宰相正职,此前由杨国忠充任,现在则已经换成了韦见素。

    “臣在!”

    身为朝廷重臣,韦见素在任何重大事务中都不离天子片刻须臾。

    “吩咐羽林卫的人,到下面去寻着杨国忠,送到朕这里来!”

    听到天子仅仅是在担忧杨国忠的处境,韦见素一颗原本悬着的心又落了回去。

    李隆基唉声长出了一口气,一想到贵妃那惹人怜爱的模样,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杨国忠在乱军里伤了分毫,否则依着贵妃的脾气,又要闹腾上数日不得清闲了。

    ……

    “报!左武卫兵分两路,分别往我军后侧与右翼突进!”

    探子喘着重重的粗气,眼看着战场上的硝烟就要散尽,到时一切尽在光天化日之下,便是任何巧计和手段都难以奏效了,就算白起项羽之辈复生,恐怕也难再有作为。

    裴敬紧张而又期待的望着秦晋。

    “传令,前军立即向东南方转移,若有敌兵追击不要纠缠,迅速将其甩掉,然后在战场边缘游弋待命,若再有追击,便再次将其甩掉……”

    裴敬作为前军主将领命而去,现在的神武军将士,别的本事没有,战场上飞奔“逃命”的本事,当在各卫禁军中无出其右。

    前军一千人马轰然而动,秦晋又紧接着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后军主将卢杞何在?”

    “末将在此!”

    “很好,率你部一千人,北向西南迂回运动……”

    卢杞率领着后军的一千人也离开了战场的聚焦处。一阵南风突起,弥漫在战场上浓烟很快就消散一空。

    秦晋的帅旗亦在阳光下迎风猎猎,显得无比醒目刺眼。

    中军则由秦晋亲领,他之所以仍旧留在原地还纹丝不动,为的就是给前军和后军争取足够多的时间,以便他们离开战场的核心圈子,避开高仙芝随时可能发动的突袭。

    很快,秦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高仙芝果然按照他的设想,没有理会裴敬和卢杞的前后两军。除了派出数百人用作监视以外,全部注意力显然都集中在了立于中军的帅旗上。

    按照之前制定的规则,夺得对方主将帅旗,也算胜利的条件之一。所以,高仙芝根本不用担心秦晋在玩调虎离山的把戏。

    “报!左威卫前锋距离我军已经不足一里!”

    秦晋重重的勒了勒勒腰间的牛皮束带,好戏终于上演了。

    “全军听令……”

    ……

    “圣人,圣人快看,秦晋将神武军分作了三路,一路向北,一路向南,中军……中军……”

    高力士一边向李隆基解说着山下战局的进展,一边又糊涂了起来。

    “奇,奇怪了,秦晋的中军如何还停在原地不动?再这么下去,难保要被高仙芝和陈玄礼合围了!”

    李隆基却自认为看透了秦晋的心思,秦晋的帅旗之所以迟迟未动,是以自身为诱饵,给分向南北的两军争取时间。

    不过,秦晋的应对办法却并不高明,不把所有人集中在一起拼光打烂,初衷是好的,但也终究是从一开始就认定了此战必败的结局,他期待中的逆袭之战并没有发生。

    一时之间,李隆基顿觉有些意兴索然,便打了个哈气,开始闭目养神。

    在他心里,此后的战局已经有了定数,秦晋不论如何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