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5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裴旻说道:“这是自然,我们有粮草之忧,他们又岂会没用?二十万大军的后勤辎重,那是天文数字。没有一条安稳的粮道,怎么行?为了避免拜占庭袭扰粮道,从吐火罗境内运送,是唯一的办法,安全也快捷……”

    李林甫接话道:“换而言之,那只要吐火罗投降我大唐,岂不等于断绝了阿拉伯二十万大军的粮道?”

    裴旻早已想过这点,摇头道:“不现实,吐火罗与阿拉伯关系非常密切,要断绝他们的往来不容易……除非有特别的办法!”

    他若有所思的看着李林甫……

    =一秒記住网

    ps:书友们,我是无言不信,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三十章 第二十九章 林甫奇谋() 
李林甫对上裴旻的目光,说道:“吐火罗的国王叫做乌莫甘,此人属下特别了解过。为人并没有什么大志,是那种安于现状的国王,很是古板,带着顽固不化的性格,守着吐火罗的一亩三分之地。当年我朝选择突骑施而非吐火罗,也有这个原因。”

    这也是裴旻最头痛的问题。

    乌莫甘要是重利,有壮志雄心,裴旻还可以从中操作,以谋略利诱。

    但乌莫甘就是一块顽石,认着死道理。

    阿拉伯当初援助他们,他们理所当然的站在阿拉伯一方。

    而且乌莫甘没有野心,只要阿拉伯不亏待于他,他即无怨无悔的跟着阿拉伯摇旗呐喊。

    乌莫甘的重要,裴旻了解,莫斯雷马萨又岂会不知?

    莫斯雷马萨哪里会短视到亏待吐火罗,亏待乌莫甘?

    故而阿拉伯、吐火罗的联盟,是铁板一块,难以撼动。

    裴旻也不隐瞒,说道:“我有心挑唆阿拉伯、吐火罗的关系,可面对乌莫甘这种顽固的性格,无从下手。至于阿拉伯那边,他们理都不成理会……所以我这里很好奇,你,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吐火罗反阿拉伯,归顺我大唐。”

    李林甫道:“裴帅都做不到的事情,属下哪有那个本事做到。只是属下察觉到了一个细节,可以利用。经过属下的调查,吐火罗以畜牧为主,数百年来,皆是如此。”

    裴旻颔首道:“吐火罗的居民大多都是古大宛、乌孙后裔,皆是擅于养马畜牧的族部。《隋书》中也又所记载:吐火罗国,都葱岭西五百里,与挹怛杂居。在大宛西南,居妫水之南。大月氏分其地,居妫水北,地肥饶,其山穴中有神马,每岁牧牝马于穴所,必产名驹。说来也好笑,西域诸国皆因西域商途而发家富足,唯独吐火罗依旧无动于衷,独善其身。是傻,还是坚持?想守着老祖宗的一点东西?”

    裴旻有些不屑吐火罗这种闭门造车的行事风格。

    相比吐火罗,裴旻很是欣赏石国的魄力。

    石国本是大宛故地,也是一个畜牧之所,可他们的国王却放弃了老祖宗的东西,鼓励全国百姓从商,以至于国家富足,百姓人人安居乐业。

    石国之富,冠绝西域。

    当然也是因为如此,历史上高仙芝才会财迷心窍的洗劫石国……

    李林甫接着说道:“不管乌莫甘怀着什么心思,他这种风格,就是我们的可趁之机。属下这日子研究过阿拉伯军队的风气,他们的军纪远比不上我们军,不但如此,很多时候很是散漫。”

    裴旻点头赞同,军纪差,并不代表战斗力差。

    裴旻记得自己当年就成分析过这方面的细节。

    一直强大的军队,通常大多具备两个因素之一。

    其一是军纪。

    令行禁止,军纪严苛的军队,战斗力都不会差。

    陇右、河西军就是典范。

    另外一个因素是兵贼,披着军队皮囊的贼,他们无恶不作,但只要上了战场就是不惧死的亡命之徒。

    阿拉伯四方征战,以战养战,大发战争财,靠的就是这种兵贼的风气。

    打败了,什么都没有,但是打胜了,钱、女人,应有尽有。

    李林甫续道:“属下斗胆问一句,此次阿拉伯大军共计多少兵马,多少战马,多少牲口?”

    裴旻早已背的滚瓜烂熟,道:“大军目前二十万不到一些,军马大约八万多匹,驮马十三万左右,还有两万骆驼骑兵,还有五十多头战象……据我所知,阿拉伯也就两万匹战斗骆驼。他这是将自己的老底都调来了……”

    李林甫提醒道:“那裴帅可知道,二十一万匹马所需的草料是多少?两万匹骆驼消耗的草料几何?五十多头战象一日又要吃掉多少草料?”

    猛然间!

    裴旻霍然起身,带着几分震撼的看着李林甫,霍然开朗。

    李林甫见裴旻表情,也知他想通了前后关键,说道:“游牧游牧,为何游牧民族要追随水草而居?水草,就是他们的命脉,为了争一条河,一块草地,草原上的那些蛮夷,拼斗的可比我们要凶狠的多。裴帅想必知道,很多时候,游牧人他们宁愿受冻挨饿,也不愿意将草地的草食用干净。他们是要为来年做准备,要是将一地的草吃得干净,未来几年牧草的成长,都会大受影响。属下记得,裴帅用了‘生态环境’这四个字来形容这种情况。”

    最为一个后世人,裴旻比谁都清楚:人类的进步,很多时候都在自我作死。

    裴旻对于河西九曲之地的管制就特别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让牧马监负责培养军马之余,也要做好对草原的保护,而不是透支河西九曲地的未来。

    “属下相信,阿拉伯不会注意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他们的牲口,兵士将会给吐火罗的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如果说吐火罗的国王乌莫甘是一个目光长远之辈,自不会计较这些。偏偏乌莫甘就是一个顽石,待他发觉吐火罗的河水为阿拉伯污染,吐火罗的牧场受到阿拉伯的致命摧残……乌莫甘还会无怨无悔的支持阿拉伯?属下不信,人皆有私心,一但触及乌莫甘的底线。阿拉伯、吐火罗,再稳固的联盟,亦将破裂。届时,裴帅对症下药,吐火罗焉有不为裴帅效力的道理?”

    裴旻闭上眼睛想着李林甫这一计,越想越觉得可行。

    李林甫或许不会兵事,但是他洞察人心的本事,委实可怕。

    将吐火罗国王乌莫甘的性格吃得透彻……

    真要到那一步,裴旻完全相信乌莫甘为了自己国家的未来,有很大的可能反阿拉伯。那个时候,他们保守估计都能减少数万伤亡……

    只是……

    裴旻脸上浮现一丝痛苦,李林甫这一计可谓奇谋,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施行。

    拓折城在阿拉伯的包围之下,城中到底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

    有多少粮食,有多少兵马,封常清、颜杲卿还能坚持多久,这都是未知之数。

    一但采用李林甫这一计,几乎等于是要放弃拓折城里的封常清、颜杲卿……

    一方面是数万将士的性命,一方面是自己的爱将,最好知己!

    如何抉择!

    ps:书友们,我是无言不信,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三十一章 豪情壮志 视死如归() 
裴旻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多年,也做了诸多艰难的抉择。

    裴旻不敢说自己的抉择一定就是对的,但至少到今日为止,问心无愧。

    可之前的所有决定,皆没有如今日这般,让他为难。

    封常清是跟随他的第一位名将,助他良多。

    而颜杲卿是他来到这个世界最早遇到的知己好友,情若兄弟。

    放弃他们,裴旻如何狠的下这个心思?

    但是当前之局,也只有李林甫这剑走偏锋一策可用,而且成功率极高。

    见裴旻不说话,李林甫也很知趣的一句话也不说。

    任由裴旻做自我的心里挣扎。

    许久许久,裴旻长叹一声,说道:“你退下吧!此事我已有了决断……来人!”他让屋外的护卫,准备一个营帐让李林甫休息……

    他并没有说明到底选择那一边,李林甫也没有问,恭身告辞了。

    来到裴旻为自己安排的营帐,李林甫并没有急着入内,而是微微作揖,说道:“请问孙周,孙先生的营帐在何处?他是我至交好友,此来营中,正好与之会晤畅谈。”

    李林甫是裴旻麾下的第三号人物,是仅次于张九龄的存在。

    护卫也不敢怠慢,直接告知了孙周的营帐所在。

    李林甫本想让护卫带路,眼珠子一转,笑了笑,说道:“还是算了,孙先生公务繁忙,某就不以私事叨唠了。”

    他说着走进了军帐,大帐简洁干净。

    这位千古奸相直接躺上了睡榻,看着顶上帐幕,眼中深邃还带着几分的疯狂,嘴里轻轻的嘟哝着,发出细弱蚊蝇的声响。

    “李琰、李亨、张康,你们也别让某失望……不闹个天翻地覆,可对不起某为你们赌上了一切!”

    **********

    长夜漫漫!

    耳边尽是风的低吼,呼噜呼噜的,封常清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绵延数十里的敌军,舔着有些干裂的嘴唇,脑中不知想着什么。

    “节度使为何不睡?”

    颜杲卿信步来到身侧,将一壶水递给了封常清。

    封常清接过水壶,小心翼翼的痛饮了几口,舔了舔口盖残留的水渍,将壶盖拧紧,还给了颜杲卿:早在两月前,阿拉伯已经断绝了拓折城的水源。

    原本拓折城的赖以生存的河渠,早已干涩。

    也幸亏石国富裕,与唐王朝关系极好,早些年重金聘请了唐朝的大匠于城中关键几处要地打了六口水井。

    而今拓折城里的所有水资源供给全赖这六口水井。

    拓折城全城用水过于巨大,谁也不知道六口水井能够坚持多久。

    人可以三日不吃,却不能一日不喝。

    水的重要,不言而喻,尤其是如此酷热的夏日,一但断了水,一天都支持不了。

    城中早已开始控制水资源,以避免奢靡浪费。

    便是封常清也是以身作则,珍惜着每一滴水。

    封常清先不答话,而是挥了挥手,让身旁的护卫都四散周边。确保此间话语,仅入两人之耳的时候,才道:“以后还怕没有睡的机会?不如趁此机会,看一看这最后的山河景象……”

    颜杲卿负手笑道:“能与节度使共死,某此生无憾!”

    作为拓折城的文武主心骨,聚在一起居然不是商议如何破敌,而是共同赴死,若是让第三人听了去,非引起轩然大波不可。

    这带着几分丧志放弃的话语,由他们两人说出来,却别有一股豪情。

    石国富庶,国却不大,而且国中人人经商,唯有极少部分耕牧,以至于国内所需粮食,皆从他国购买。

    石国国富,这有钱,自然不缺食物。但现如今拓折城四面皆敌,有再多的财富也换取不来食物,而且石国国中不产粮,也意味着粮食储备不足。

    支撑到今日,拓折城已经出现了断粮的危机了。

    在这紧要关头,断粮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并非封常清、颜杲卿不坚持,而是无力坚持下去。

    给围困了几个月,两人做了自己能做的因做的一切。

    “粮食还能坚持几日?”封常清看着远处,淡淡的询问着。

    “十一日,如果控制粮食供给,应该还能坚持一个月。只是如此一来,我们只怕五日都坚持不下来。”颜杲卿轻声说着。

    拓折城最大的问题在于城里的最高统治者是石国国王,城里的居民百姓是石国子民。

    仁义道德,家国恩义,完全行不通。

    哪怕是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也做不到在别的国家,让他国子民与城池共存亡。

    这国度不同,国情自然大不一样。

    若是让拓折城上下百姓皆知道断粮危局,无可避免的会出现恐慌,反而不利于防守。

    而且他们目前能够镇得住城里的诸国国王,可一但让他们得知粮草即将告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这些个高高在上的国王岂会陪着他们一起死?

    “是个祸患!”

    封常清若有所指的说着。

    颜杲卿说道:“那就让他们与我们一并去吧,这黄泉路上彼此也好有个照应。以静远之能,只要我们不给他拖后腿,他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的。”

    封常清深深的看了身旁的这位书生一眼,心底生起一股敬意:在这关头,自己身为武人,魄力居然还不及一个文人,颔首道:“就听颜长史的……”

    拓折城战略意义并不强,城破不破,无关大局。

    真正关乎大局的是城里的数十位西域国王,他们的存在,能够影响西域诸国的局势。

    只要他们落入阿拉伯的手上,后果不堪设想。

    即是如此,不如在城破之前,将他们尽数除去。

    颜杲卿道:“办法我已经想好了,城破之后,安排他们突围。途中佯装阿拉伯的兵士,将他们尽数杀了。就说他们与我们大唐共存亡,这样传出去也能激起西域诸国对阿拉伯的愤慨。同仇敌忾之下,或许还能成为静远兄的助臂。”

    封常清没有说话,只是赞许的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显然这种做法,比直接杀了他们效果好上太多了。

    封常清、颜杲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说的都是家国天下之事,言语淡然自若,全无为二十万大军包围而身陷死地的风采。

    ps:书友们,我是无言不信,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三十二章 陈年旧约() 
李林甫美美的睡了一个好觉,还做了一个好梦,梦见自己的计策得逞,飞黄腾达。

    直到日上三竿,李林甫为帐外的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