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十五章 西方危局() 
西域军情是八百里加急传到长安的,这一次在朝会上。

    裴旻正在跟庙堂的文武说着开发江南的细节,紧急军情突然传达。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皆未想到这战事停歇,不过两年,居然又起风波。

    坐在龙椅上的李琰也一脸震恐,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忍不住惊呼道:“敌人有多少兵马,我方伤亡多少?”

    这个问题显然问的很傻。

    传令兵只是负责传令,尤其是这种八百里加急,一路上都是换人换马的传送。

    传令兵到达京师的时候,人马都不知道换了几轮了。

    真正的战报军情都是用金漆火印封住的,传令兵不是当事人,如何细节详情?

    见传令兵一脸懵懂,李琰说着带着几分求助似地看着裴旻。

    在军事上没有人比裴旻更有发言权。

    裴旻眼眸中也闪过一时怒火,阿拉伯此次来袭,实在太不是时候了。

    新皇方刚登基,庙堂还未稳定,他还有很多事情都未完成,西域居然又起了兵灾。

    心底沉重,裴旻嘴上却是笑道:“陛下与诸位莫及,阿拉伯不过是臣的手下败将,不足挂齿。”

    听裴旻入朝一说,李琰与满朝文武也都宽心了。

    裴旻直接停了自己欲说之事,从传令兵手中接过了前线战报。

    扫了一眼金漆火印,确定完好无损之后,方才拆开,看信的第一眼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身为一代文宗,对于字迹有些讲究。

    战报里的字写的歪歪斜斜的,有的大有的小,不堪入目。

    但见信中内容,心底却略感吃重。

    战报是自然不是出自封常清、颜杲卿之手。

    封常清自幼家中清贫但受祖父影响喜爱读书,写的一手好字,至于颜杲卿更是如此了。作为复圣颜回的后人,哪有字丑的道理。

    写这封信的却是封常清的部下程千里,信中他也不是很了解情况,只是知道封常清、颜杲卿两人一并赴石国国王那俱车鼻施的登基大典。

    结果阿拉伯的一支小股部队不知怎么的就摸到了附近,奇袭石国都城拓折城,将西域诸国国王以及封常清、颜杲卿困在了拓折城里。

    根据程千里的调查,阿拉伯的奇袭部队有一万余数。

    裴旻将战报传视下去。

    李琰见了信,这才宽心道:“才一万兵马,应无大碍吧。”

    诸多文武也纷纷松了口气,不说河西的八万兵马,安西、北庭就有五万大军,怎么样也不会吃亏。

    唯有少数,个别人看出了其中的关键。

    裴旻、李祎就是其中之二。

    李祎道:“陛下,这一万兵马肯定只是相投部队,阿拉伯既然动兵,就不会小打小闹,况且还是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原本对于阿拉伯,唐王朝在官方上的称呼都是大食国。

    但是裴旻一时间改不了口,现在满朝文武都受他影响,就算是官方公文,也改大食为阿拉伯了。

    裴旻立刻附和道:“陛下,臣也赞同李相这话。据臣所知,石国虽不是西域大国,却是屈指可数的西域富国。他落座于昔年汉朝大宛北鄙之地,东与北至西突厥,西至波腊界,西南至康居界,是西方要塞。且农业发达,多产良马与宝石,居民大多善于经商,故而富甲一方。因为有钱,石国时常解他国之慷慨,人脉极佳。他们若是新皇即位,西域诸国,十之八九皆会派人参加,而且有大可能是国王亲往。”

    这个石国,就是历史上那个促成怛罗斯之战的国家。

    石国对于唐朝是很敬重的,对唐朝一直朝贡不断,天宝二年,石国国王遣女婿康国大首领泰染缅献方物;天宝五年,再遣使献大宛宝马十五匹,石国副王伊捺吐屯屈也遣使献方物;天宝六年,再次遣使献马,天宝八年,还派王太子远恩入关朝觐,可谓恭恭敬敬的履行藩属国的义务。

    但是高仙芝垂涎于石国的财富,想要掠为己有,诬告石国王无蕃臣礼,俘虏石国国王及其部众。随后又纵兵杀掠,甚至连老弱病残都不肯放过。

    就是因为这一仗,唐王朝失去了西域的威信,让西域诸国心生反意。最终联合阿拉伯,攻安西四镇。

    怛罗斯之战由此而起。

    现今裴旻主导西域,自然不存在这种情况。

    颜杲卿的行政手段远胜只懂兵事的高仙芝,将西域诸国安抚的稳稳当当。

    石国比历史上对唐王朝更加的恭敬,朝廷每年都会收到石国的贺礼,而且数额不小。

    西域诸国的朝贡礼物中,石国一小国朝贡的贺礼是与西域四大古国是同一档次的。

    石国如此敬重唐王朝,他们新王登基,身为安西的文武之首,封常清、颜杲卿去恭贺是理所当然的。

    西域诸国与石国关系好的,自然也会在邀请之列。

    裴旻这话音一落,宋璟最先反应过来,他失声道:“怎么说来,现在西域处在群龙无首的情况?”

    “不错!”裴旻道:“封常清、颜杲卿是我朝在安西的文武第一把手,西域诸国国王,有多少人参加此次大典,我说不准。但以我对石国的了解,他们交友满西域,绝不再少数。而今阿拉伯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兵围拓折城,将我朝与西域诸国的首领都困在城中,令得西域诸多地方群龙无首,势必会造成西域大乱。以我对那头狮子的了解,他们是冲着西域来的,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一万只是先头部队,真正的大军,还在后面。他吃过一次大亏,这一次应该做足了准备。兵马至少十五万以上,甚至更多。”

    朝野哗然。

    李琰也慌张了,说道:“那,姑、姑夫,现在如何是好?就算安西、北庭加起来也不过五万之数……如何是对手?”

    “当务之急!立刻增派援兵,将青海湖的王忠嗣调往西域,暂时稳住大局。至于高仙芝,臣在西域采用的是联防制度,相信他此刻已经兵发安西了。有他们两人在,西域暂时不会出现多少变故。只是……”

    裴旻心中犹疑,他并不认为王忠嗣的才敢会逊色与莫斯雷马萨,但是他想要打赢莫斯雷马萨并不容易。

    ps:书友们,我是无言不信,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十六章 西去决定() 
越是了解兵事,裴旻是明白战争的胜负没有定数,并非谁强谁就稳胜。

    就拿耳熟能详的三国来说,第一兵法大家莫过于曹操。

    但曹操的败绩并不少,徐荣、吕布、周瑜、马超、刘备,都曾打败过他。

    能说曹操不如以上几人?

    战场千变万化,任何因素都是影响胜负关键。

    绝非后世游戏中三维五维的数据,可以体现出来的。

    王忠嗣确实是当世少有的名将,勇猛与稳重并存。但是他的性格过于固执方正,决定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

    历史上他为什么会跟李隆基闹翻?

    还不是因为李隆基好大喜功,意图用将士的生命换取功绩,强攻石堡城?

    王忠嗣就是不从,不愿意用将士的生命来换自己的功绩,抗命到低。

    导致了李隆基对王忠嗣心生不满,也造成了他的悲剧。

    王忠嗣擅于军略,但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略微死板。

    西域的关系错综复杂,面对阿拉伯十数万,甚至二十万或者更多大军,想要真正的发挥西域的全部力量,少不了得到西域诸国的支持。

    在这方面王忠嗣年纪轻轻,远不及莫斯雷马萨老道。

    而且王忠嗣固然干略超凡,可裴旻麾下的文武哪一个是等闲之辈?

    高仙芝、仆固怀恩、封常清、张孝嵩、崔希逸,哪一个资历不比王忠嗣高?

    他们会放下一切对王忠嗣言听计从?

    裴旻没有这个把握。

    河西、陇右的骄兵悍将除了他,外人想要完全让他们心服口服,并不容易。

    一但配合不好,也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造成恶劣影响。

    反之莫斯雷马萨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王忠嗣的身份地位与莫斯雷马萨不是同一级别的,即便才略会胜之一二,但其他方却也处于劣势。

    裴旻相信有王忠嗣在,西域之局不会崩坏,可要彻底战胜莫斯雷马萨并不容易。

    毕竟莫斯雷马萨这一手,已经搅乱了西域,占尽了先机。

    即便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够稳操胜券。

    一瞬间,裴旻有些犹疑了,自己前往西域主持大局是最好的选择,可是长安这里自己真的离得开嘛?

    裴旻暂时拿不定主意,打算等候新的消息,先一步做了安排。

    王忠嗣率领青海湖的兵马走羌中道,直插西域稳定局势,河西军尽数入西域,暂时听从王忠嗣差遣。

    陇右军往河西推进,接管河西空闲下来的防务,等候全新的命令。

    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河东节度使盖嘉运撤回原本防区,以防有宵小趁火打劫。

    裴旻一个个的命令下达,那老练果敢的态度让诸多心底不安的文武大臣有了莫名的信心。

    李琰的不安也平复下来,大有一种只要裴旻在,天下皆安的感觉。

    朝会结束,裴旻拉着李祎、王晙、杜暹、宋璟一并到尚书省开会。

    至于其他文臣,裴旻压根就没有邀请的意思。

    在兵事上,裴旻向来不愿意理会外行人的建议看法。叫上宋璟也不是想听他的意见,而是他政治经验丰富,能够顾及到一些政治上无法顾及的事情。

    “阿拉伯此次来势汹汹,西域之局,错综复杂,我有意去西域坐镇大局,诸位可有想法?”

    王晙沉声道:“在下觉得不妥,陛下刚刚登基,庙堂不稳,长安有现在的平稳,全凭郡王一人威望所致。郡王若远去西域,庙堂之上,恐怕会另起波澜。”

    杜暹早年在西域任职,深知西域重要,说道:“西域不可弃,以当前局势。一但西域失陷,想要重新夺回,将千难万难。阿拉伯一但占据西域,西域商途将会为之掌控。失去了西域商路,我朝经济将大受影响。凉州,这我朝第三大经济都会也会没落下去,影响太大……”

    宋璟此时也道:“老夫也以为长安离不开郡王,郡王不可轻离。只是老夫不通军事,不好说什么。除了郡王,我朝就无人能够扭转局势?”

    裴旻摇头道:“莫斯雷马萨是天下屈指可数的大将,他的野战水平是天下一绝,昔年我处于防守优势,都打的极为吃力。我朝到不是没有可以抵御之人,要是寻常时候,封常清、高仙芝他们即可应对。只是现在莫斯雷马萨抓住了西域破绽,兵围拓折城,占据了战局的主动。防守已然不行,我们必须在拓折城落陷之前,主动找阿拉伯决战。一但拓折城落陷,城中诸多国王沦为俘虏,西域诸国将会受之要挟,反过来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就算莫斯雷马萨短期内攻不下拓折城,我们面对的局面也不好办。”

    李祎也看破了本质所在。

    “不错!”裴旻说道:“西域诸国,局面复杂,各国国王长期陷于生死之地,焉能不生动荡?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进攻,用最快的速度跟阿拉伯一决死战,救回受困的西域诸国国王。他们围点打援,以逸待劳,我们却是被迫进攻,劣势明显。高仙芝应对不了这种局面,忠嗣都难。李相才情干略足够,但于西方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无法使力。想来想去,都非我不可。”

    宋璟提议道:“即是如此,两弊相衡取其轻。不如等西方消息情况传达,再做考虑。”

    裴旻颔首赞同。

    很快西域的情况再次传来。

    情况比裴旻想象中的更要严重,不知是为何,西域四大古国龟兹、焉耆、于阗、疏勒与昭武九姓国皆在邀约之内,还有大勃律、小勃律二十几个国王现在尽数困在拓折城。

    西域群龙无首,已经开始乱了。

    阿拉伯的这一招直击西域的死穴。

    裴旻最终决定亲自前往西域,再次会一会阿拉伯。

    至于京中事物,裴旻托付给了李祎、宋璟、张九龄三人,并且带他们三人觐见了李琰。

    李祎负责军备,宋璟负责治吏,张九龄负责行政。

    李祎严苛的来说并非裴旻一党成员,为了让之方便行事,裴旻特地邀请了李祎、王晙、杜暹三人过府,让王晙、杜暹协助好李祎。

    在离去前,裴旻还与高力士做了会晤,别的他不担心,就是担心李亨会捣鬼,也做了安排。

    请记住本书:。九天神皇阅读网址:

    ps:书友们,我是无言不信,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十七章 桀骜不驯李光弼() 
北庭!

    北庭节度使高仙芝早年一直在北庭仕官,对于北庭的一切,轻车熟路。

    高仙芝本就天赋过人,在裴旻身旁多年,也学到不少的东西,上任之后,将从裴旻身旁学到的东西,一并运用在北庭军身上。

    北庭军身在塞外草原,环境朴实恶劣,兵卒的体魄异于常人。

    高仙芝骁勇果敢,行事也果决,大改之前盖嘉运懒散之风,亦将北庭军训练的有模有样,战斗力大幅度提升。

    北庭军就在安西军以北,彼此又即位相近。

    历史上高仙芝、封常清就是一对完美的组合。

    高仙芝用兵善长途奔袭,有高超的山地行军水平,以及攻取夺取战略要地的先进军事理念。

    而封常清冷静稳重,办事果断,有独当一面之才。

    他们两人在历史上一个迂回出击,一个坐镇中军,相互配合无间。

    而今因情况的变化,封常清先一步得到裴旻的器重,地位反过来在高仙芝之上。

    但他们性格相契,尤其是裴旻设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