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5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一旦陛下去了,新君继位之前。这个国家,说话最有份量的人就是皇后。”

    “父皇在,无人敢将皇后当做回事,可父皇一旦不在,就没有人敢将国母不当做回事!高力士就让他嚣张一回,精忠去给我准备厚礼,我要去拜会皇后。要让她知道,她虽膝下无子,我李亨,就是她的儿子。”

    他说这话的时候,一点也不害臊,这心黑之人,脸自然是厚的。

    解决了高力士的难题,李亨心情大好,但想到裴旻便不由的一阵心烦。

    裴旻内是辅宰,外有兵权,内外皆强,绝不是高力士这种宦官可以相比的。

    “殿下,其实静忠有一计,可以杀杀裴郡王的气焰。”李静忠在一旁轻轻的说着。

    李亨直视李静忠。

    李静忠说道:“裴旻之强,不在于外握兵权,也不在于内是辅宰,而是非凡的人望。他就如昔年的周公、姜子牙,大权在握,而上下不疑。这是他最可怕的地方……要是历史上周武王疑心姜子牙,姜子牙凭什么挂帅伐纣?如果姜子牙怀疑周公的忠心,周公又凭什么定三监之乱,执政大周,辅助周成王稳定周朝?”

    “裴旻内是辅宰,外是封疆大吏,符合一切造反的基础。可偏偏无人觉得他会造反,无人怀疑他对唐王朝的忠心,这一点是致命的。也是老奴以为,裴旻最强的地方,他得民心得人望……”

    “陛下为何在这关键时候,召请他入朝?十有八九,是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后,任命他为辅政大臣,辅佐新君,稳定王朝局面。陛下如此信任裴旻,老奴以为殿下要做的不是限制他的权力,说实话,做不到。”

    “可殿下可以向办法戳破这一切,让世人见到一个不堪的裴郡王……就如东北之事,裴郡王强行插手东北之事,东北的张守珪要是知道,他会如何反应?将相不和,败坏国事的例子,也不少见。”

    李静忠带着几分语重心长的说着。

    李亨不屑一顾的撇了撇嘴说道:“就张守珪,他也配与裴旻叫板?不过……”

    他话音一转,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裴旻的人望太重。作为三省之末的尚书左仆射,他竟然力压门下省的侍中与中书省的中书令,这可不是好兆头。一但他真的控制了庙堂,内外合一,就算我即位,怕也会如昔年汉宣帝一样,受他牵制。”

    在他心底自己已经是未来的唐王朝皇帝了,而裴旻就是霍光。

    “张守珪不是裴旻对手,我可以帮他一把。这手上没有兵权,真要跟裴旻到了撕破脸的时候,也没有底气。若是能够将张守珪收为己用,也是一手王牌。”李亨低声嘀咕着,念及于此,他当机立断,派出了心腹前往辽东,告诉张守珪,就说裴旻已经差遣监察御史往辽东暗访了,让他们多加小心,以表态度。

    李静忠回到了自己的府上,没有任何犹豫,走进了偏房。

    一个颇为魁梧的壮汉在房中耍着大刀,将李静忠到来,将大刀收起,笑道:“内侍勿怪,某是个粗人,无聊的时候,就爱舞刀弄枪。没吓到内侍吧……”

    李静忠不动声色的说道:“回去告诉你们大人,就说事情成了,忠王愿意于他结盟!”

    壮汉立刻喜道:“刘骆谷代替我家节度使,感激内侍大恩!”

第七十四章 诸多安排(二合一)() 
    刘骆谷拜别了李静忠,悄悄的从后门离去了。

    他是契丹人,相貌与唐人有些异样,但此刻唐王朝威震四夷,内附异族,数不胜数。

    别说是高鼻深目的契丹人,即便金发碧眼的都不少见,也无人多看他一眼。

    刘骆谷大大方方的在街道上走着,还时不时的与身旁的熟人打着招呼,俨然就是一个本地人的作风。

    严苛的来说,他就是本地人,早在七年前便在长安买了房子,定居下来,有着自己的住处,而且与邻里相处的非常不错,无人知道他还有另一重身份,是东北方的眼线。

    刘骆谷虽是异族人,外表粗犷,却有着女人一般的细腻心思。故而奉命常驻京师,收买京中官员,专以窥测朝廷内情,一有动静则飞鸽报讯,故东北虽距京师长安有数千里之遥,但那边对朝廷的情况却了如指掌。

    裴旻干涉东北军事物,刘骆谷一早就通知东北方了。

    东北方面也根据情况拟定了应对的方案,与李亨结盟,扶持李亨对抗裴旻。

    刘骆谷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联络人。

    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刘骆谷叫来了自己的管事,带着几分肃然的说道:“立刻传讯给少将军、军师,让他们多多注意。裴旻并非敲山震虎,是动真格的,已经派出了监察御史施逸前往东北。施逸不同于之前的太监,太监们贪财。而施逸却是御史台的后起之秀,为人好名不贪,一心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这样的人,钱财是无需的,当需慎重以待。”

    几乎在同一时间,裴旻在自己的府邸接见徐铭。

    徐铭在青羽盟的掩护下,乔装成一个书生,混进了裴府。

    见到徐铭的的裴旻,第一件事就是大步上前,拉着他的手道:“自名一来,万事无忧!”

    自名正是徐铭的表字。

    徐铭此刻也是是一脸刚毅,说道:“裴相能够启用在下,在下愿意赴汤蹈火,以报相公知遇之恩。”

    本来他年岁不大,不过三十头,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年岁。又出身官宦世家,有一个人人敬仰的祖父,自是拥有雄心壮志,打算一展抱负。

    因涉世太深,被逼退隐,徐铭心中哪能甘愿,只是不退即死,不得不退。

    裴旻征召,将他本来就不甘心湮灭的雄心点燃,干劲十足。

    裴旻看着面前的人才,更是高兴。现在自己正缺徐铭这样,擅于发现案件的头脑。

    就如后世的福尔摩斯与柯南体质一样,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侦探有发觉案情的直觉,但实际上所有的案子都是因为他们在,才跟着发生……

    但是他们这个说话并非病句,擅于发现细节,揣摩心里的奇人,往往能够察觉他人无法发现之事。

    杨婕妤的丑事给王鉷隐藏的多好,但是徐铭任是一点点的给挖了出来。

    裴旻这些天从各个方面了解东北的局面,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无不证明着东北有很大的猫腻,但到现在为止,东北一点异样都没有传来。

    这其中很不科学、

    依照唐王朝的规矩,监察御史或是太监内侍,他们会不定时的巡视四方军队。

    辽东真要养寇自重,不应该一点痕迹都没有。

    现在这有情况只有两个解释,其一:东北军藏得很深,查不出来,要不就是派出去的官员受到了利诱或者胁迫,不说真话。

    可见对于中央的调查,东北张守珪方面是做足准备的。

    施逸是御史台的后起之秀不假,但他未必就是老而弥坚的张守珪对手,尤其是身在明处,很多事情就是束手束脚的。

    故而施逸只是裴旻放出的迷雾,徐铭才是他真正的杀手锏。

    裴旻在书信中只是跟徐铭大致提了一些情况此刻再次细说。

    “现在我可以肯定,东北的情况,就算没我想象中的严重,也有着严重的问题。不只是兵部内部的收受贿赂,还有诸多内侍太监。根据我最新得到的消息,近六七年来,陛下派遣了三位内侍去辽东探察情况,分别是牛仙童、刘奉廷、王承恩三人。他们三人回到长安之后,牛仙童是买了一个庄园,刘奉廷直接买了一栋豪宅,王承恩在他的老家,置办了千亩田地,以供自己的族人居住。”

    “宦官有钱,这不是奇闻,但他们去了一趟东北暴富,这其中绝对不是例外。”

    “你要一查到底,将东北的内幕给我调查的清楚。至于你的安危,我会让青羽盟安排好手保护,同时也听你差遣,干一些你做不到的事情。”

    徐铭见裴旻已经安排的如此妥当,挺着身子道:“裴相就等我的好消息罢,在下这便动身。”

    “不急!”裴旻叫住了他。

    “裴相还分吩咐?”

    裴旻道:“此去幽州辽东,你除了查清辽东局势,我还给你一个很严重的人物。你帮着看看,东北方面有没有叫安禄山或者史思明的人。要是遇到了他们,不必打草惊蛇,直接派人传讯给我便是。接下来的事情,我自己会处理的。”

    裴旻心底还是有些放不下那个几乎葬送大唐王朝的贼子。

    尤其是在这个复杂局面中……

    徐铭虽不了解情况,还是在心底念了两遍“安禄山、史思明”,颔首表示明白。

    送走了徐铭,裴旻也将辽东的事情暂且放下。

    千呼万唤,梨老终于抵达了长安。

    裴旻带着一脸的内疚亲自城外迎接。

    梨老精神还好,似乎并没有什么异样,反倒是她身侧的赤眼猴子,精神有些萎靡不振。

    “辛苦梨老了!”

    梨老说道:“早年习惯了走山路,身子骨也算健朗,这马车里也算平稳,并无大碍。反倒是它……”她有些心疼的指着伴随自己多年的猴子道:“许是因为过于敏锐,一路颠簸,没有睡个好觉,跟生病了一眼。”

    看着梨老身旁的一个学徒颈部挂着一串香蕉,取过一根,剥了皮递给那萎靡不振的赤眼猴子。

    赤眼猴子当初对裴旻很不友好,但在凉州的这些年,一人一兽也算是熟识。

    赤眼猴子不客气的伸手接过,“吱吱吱”的叫着吃着,以示友好。

    裴旻说道:“这样吧,梨老先到我府上休息一会儿,晚些在入宫未陛下医治。”

    梨老摇着头道:“老身眼里没有什么陛下,有的只是病人。对于病人,早一步医治,好过晚一步。你让人带着他去歇息就好了,老身并无大碍。”

    “好!”裴旻也知孙思邈收徒不在于天赋,而是重视医德。

    不论是刘神威还是梨老都是医德无双之士,亲自领着同马车她一并往宫内行去。

    高力士对梨老是盼星星盼月亮,早已吩咐下去,梨老的马车可以直接入内宫。

    裴旻、梨老一行人直接到了李隆基的寝宫之外。

    梨老入殿内为李隆基医治,裴旻不便入内,在外等候着。

    屋内的情况裴旻不甚了解。

    直到夜幕降临,高力士才红着眼睛,请裴旻入殿。

    裴旻一边走,一边问道道:“陛下情况如何?”

    高力士用力泪珠滚滚而下,泣声道:“郡王还是等会亲自问陛下吧。”

    裴旻心底涌现不好的预感,大步走进了寝宫。

    李隆基倾斜着躺靠在床榻上,脸上较之以前,红润了许多。

    刘神威、梨老两位药王的传人,以及太医署的太医署令,当今世上医术最好的三人,正在一旁杵着。

    “陛下?”裴旻大喜过望:“您的精神可好看多了。刚刚臣看着高内侍的表情,还以为连梨老都无人为力了,吓了臣一跳。”

    李隆基微微笑着,招了招手,说道:“静远,来朕身旁坐下!”

    裴旻疾走了两步上前。

    李隆基拉着裴旻的手,问道:“朕再问你一次,朕欲立忠王为太子,你看如何?”

    裴旻表情微变,一时间竟然不知怎么说了。

    李隆基咳了咳,说道:“直说无妨,朕想听真话。”

    裴旻一咬牙道:“臣不大看好忠王,忠王论及才智,确实是陛下诸子中,最出色的一个。太子并无任何恶劣,贸然废立,恐升变故……”

    李隆基缄默了半响,颔首道:“好了,朕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先退下吧……”

    裴旻看了刘神威、梨老一眼,带着几分不祥的预感离开了。

    李隆基有些无力的躺在床榻上,想了许久,突然道:“去,去将忠王请来,再将太子请到武德殿等候。”

    李隆基的话语很轻,却充满了力量。

    高力士毫不迟疑的安排下去了。

    李亨正在家中安睡,突然得到了李隆基的传召。

    整个人瞬间清醒过来,容光焕发,扯着嗓子尖叫道:“快,快给我洗漱,本王,本王要去见父皇?”

    他正吼着,突然心念一动,直接不洗漱了,草草的穿了衣服,慌慌张张的就进宫去了。

    抵达李隆基的寝宫外!

    李亨没有等候片刻,直接就进了寝宫。

    此刻偌大的寝宫只有李隆基、高力士与他三人。

    看着自己的父皇精神十足的躺着,心底莫名一沉。

    他的一切算计都是在李隆基去世之后,要是李隆基活过来,那可就?

    想到这里,李亨只觉得自己的脊背拔凉拔凉的。

    “来,王儿来,朕的前面!”

    李隆基说着,同样招呼李亨上前。

    李亨小跑着跪伏在床前,拉着李隆基的手,泣声道:“父皇,父皇,看你精神大好。孩儿,孩儿真的高兴。”

    李隆基瞧着李亨这一副落魄的模样,说道:“王儿好歹也是国之亲王,焉能如此狼狈?”

    李亨忙道:“孩儿听得父皇传召,什么也顾不得了,只想快一些来到父皇的面前。”

    李隆基笑道:“难得皇儿一片孝心,朕就不问你罪了。只是朕意图立你为皇储,你这模样,如何令文武百官幸福?”

    李亨激动的险些叫出来,但是他隐忍的功夫,可谓天下无对,愣是强压着心底的激动,带着一脸愕然的表情说道:“父皇,太子是四郎,孩儿岂敢领受?”

    李隆基说道:“好孩子,有你伯伯之风。只是四郎干略平庸,才智逊你太多了。将唐王朝交给他,朕有些不放心。三郎有谋略,朕以为你比四郎更合适。朕心意差不多定了,王儿切勿推辞。”

    李亨叫了一声:“父皇”一时无言。

    李隆基继续道:“父皇想听一听王儿对当前局势的看法……”

    李亨想了一想,说道:“我大唐在父皇的英明领导下,已经超越了太宗、高宗,父皇的功绩,较之他们只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今我朝唯有西边阿拉伯与东边渤海国是我朝敌人。渤海国不足为虑,唯有阿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