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4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铭能够住在裴府,一切皆是他自己找上门来的。

    徐铭当然没有这个本事,但是他是徐有功的孙子。

    徐有功当年在洛阳救下了一个一个为酷吏陷害的好人好官。

    他冒着生命危险,主持正义,救下的人数以万计。

    这些人有的活着,有的死了,还有的是在庙堂上混了好多年的老人。

    其中就有一位叫做庞氏,是一个妇人,但是他是唐睿宗李旦的岳母,窦德妃娘娘的母亲,润州刺史窦孝谌的妻子。

    她从女儿德妃被武则天杀死后,一直心神不定.抑郁成疾,自以为被鬼怪缠住了身。她听从一位奴仆之说,在夜间焚香祈祷驱鬼。然而这一焚香驱鬼的事却被人告发,说她在每夜焚香诅咒武则天早死。武则天从杀了窦德妃以后正找不到德妃亲人的“谋反”把柄和不轨行为,酷吏薛季昶为迎合武后的心意,便捏造庞氏为“不道”罪。将庞氏判为死刑,家属也缘坐流放三千里。

    徐有功得悉后,他也知道这是武后的旨意,很难挽回。但是他依然拼死护法,直接入宫建言:“陛下,依微臣查访,庞夫人无罪可有,如滥杀一个无辜之人,不仅使天下人嗤笑,有违法律法度,请陛下三思!”

    武则天一听徐有功为她的心腹之患德妃母亲庞氏辩护,霎时就火冒三丈,加上御史台本就看徐有功不顺眼,趁机挑拨。

    徐有功当场给判死罪,被刀斧手绑着押赴了刑场。

    是狄仁杰协同一众老臣,从刀口上救下了徐有功。

    庞氏也因为徐有功的以死护法,免去了死罪,改判远流。

    庞氏并未客死异乡,侥幸的活了下来。

    李唐复位,庞氏自然得意平反回归,并且活至今日。

    庞氏是李旦的岳母,也是李隆基的亲外婆。

    徐铭求她相助。如此大恩,庞氏哪有拒绝的道理。

    作为李隆基的外婆,庞氏要入京看自己的外孙,李隆基甚至让太子亲自迎接,谁敢为难?

    在庞氏的庇佑下,徐铭成功的混进了长安,并且找到了裴旻。

    好人终有好报,徐有功的坚持不只维护了自己心中的正义,也给自己的孙子留下了福报。

    徐铭也将自己打探到的一切告诉了裴旻。

    裴旻闻言,也忍不住震撼震惊。

    这其中牵扯了诸多,裴旻根本意想不到的事情,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王鉷会如此胆大妄为的袭杀朝廷命官,甚至他这个唐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武威郡王。

    因为他们所犯的本来就是满门株连的罪,这株连一次,与株连十次有什么区别?

    此事已经关系到皇室的颜面,裴旻都不敢草率行事。

    为此裴旻再一次打算动用李林甫的才智,将情况与他细说。

    李林甫针对自己对王家兄弟的了解,与裴旻一同制定了这个机会。

    其实就算王家兄弟不派人来,裴旻也会遇刺,只不过会麻烦许多,毕竟假的终究是假的。

    王家兄弟派了杀手,反而助裴旻完成了计划。

    就如邢縡临终前想得一样,他才是猎物!

第三十三章 前因后果() 
    裴看着面前的徐铭,带着几分慷慨的道:“大理寺卿韦见素是个人物,已经将胡家灭门案与贺老哥的遇袭案子连在了一起。现在三法司与京兆府都将主要目标放在了洛阳与你的身上,只要在适当时候,他出现陈述了解到了一切,此案亦将定案。只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他顿了顿说道:“此案涉及皇家颜面,不管结果如何,都将是陛下中心的一根刺。案子结了,你的未来前程,只怕……”

    他没有说下去,也知道徐铭一定懂得其中道理。

    徐铭颔首道:“这点无须郡王挂心,先祖宏敏公有遗训:凡徐家子孙,当躬身自省,不忘初心。子孙仕宦,若有贪脏枉法者,不得放归本家……某虽不才,却也不敢忘先人遗训。胡家五十余口,大多人死的无辜。若不将真相公诸天下,某愧为宏敏公子孙。”

    徐铭口中的宏敏公就是徐有功,徐有功,姓徐,名宏敏,字有功,以字行于世,故称徐有功。

    但徐家子孙多以宏敏公为敬称。

    裴心生敬意,若非他要避嫌,未来不能与徐铭过于接触,他真想将面前的这位司法大才请到凉州去,让他一展所长。

    为了一个荡妇,一个为了晋升,无恶不作的小人,委屈了一个大才,真的是否值得?

    裴不知道这笔买卖是赚是赔,但就杨婕妤、王这短短两三年的罪行来看,他们是死不足惜的。

    而且裴还有一种感觉,杨婕妤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关系,才走到了这一步。

    这不是感觉,而是确确实实的蝴蝶效应。

    原来当年裴与裴冠、裴杨氏洛阳相会,裴并没有出手给裴冠帮助。但身居高位的人,你的一喜一怒,都会有人去揣摩去迎合,去想法设法的让你高兴。

    因为一点点的往来,裴冠从里正提升到了坊正,没过一年,又什为从事从一个小小的吏,成为了官。

    裴杨氏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官夫人,走进了贵妇人的圈子。

    但裴冠终究弟子浅薄,裴杨氏的地位也是贵妇人圈中最低的。

    裴杨氏天生狐媚样,长得就是一副狐狸精的相貌。如她这样的人,能讨男性喜欢,但在妇人群中却是备受嫉妒的存在。

    理所当然的,裴杨氏给贵妇人排挤了。

    裴杨氏岂是善男信女?她本生性放荡,心胸狭小,登时起了针锋相对的心思。

    你对我不好,我就勾引你男人,以作报复。

    裴杨氏艳色自不用说,大多男性都是用下半身考虑的动物,几乎一勾一个准。

    最终裴杨氏搭上了洛阳留守胡宁,成为了洛阳留守的女人。

    而裴冠也因听多了闲言闲语。

    他性子软弱,给裴杨氏制的死死的,不敢声张,只能将一肚子的怨气埋在心底,将自己的身子给气坏了,直接一命呜呼。

    成了寡妇了裴杨氏,行事更是无所顾忌,成为了胡宁的外房夫人。

    胡宁给裴杨氏勾得三魂失了六魄,以至于冷落了自己的原配夫人胡陈氏。

    胡陈氏出生于颍川陈家,是一个名门望族,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名为氏,就是陈氏。除陈完这一支主系之外,在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还有三支陈国公族后裔避居他乡,亦以国名为氏姓陈。

    颍川陈氏最出名的就是陈群,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

    世家能够左右庙堂,陈群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陈群的后人也受到了世家的庇佑,浑的风生水起。

    胡宁是入赘陈家的,也是借用陈家的人脉混到了洛阳留守的雄职。

    胡宁在家中的地位相对较低,裴杨氏也受到了胡陈氏的怒骂甚至殴打。

    裴杨氏焉是受了委屈的人?

    她不住的离间胡宁与胡陈氏的关系,闹得胡宁与胡陈氏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也不知处于报复还是什么,胡陈氏也找了一个俊雅的书生。

    两人彼此不干涉自己,相互与自己的新欢你侬我侬。

    直到某一天,王因公事来洛阳。

    胡宁面对王这个红人,自然安排了裴杨氏陪酒。

    王看到裴杨氏,立刻就明白了,这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就是自己要找的。

    裴杨氏尝过权势滋味的她,更是沉迷其中。

    胡宁小小洛阳留守的位子已经满足不了她了,裴杨氏一听王意图将他引荐给李隆基,心花怒放。

    两人一拍即合。

    胡宁自然不愿意放手,自己的女人就这样让王抢了去?

    他并不知王是将裴杨氏献给李隆基的,只以为王打算夺他所爱。

    裴杨氏哪里愿意理会胡宁的意思感受,直接去了王住下的驿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要求,要胡陈氏死。

    胡陈氏对于裴杨氏的辱骂殴打,裴杨氏未还嘴未还手,但一切的一切都记在心里账本里,一到时机立刻爆发。

    王亦不蠢,不会为了裴杨氏杀人,何况他不确定裴杨氏这步棋可不可行,敷衍了裴杨氏,将她带回了长安。

    结果!

    裴杨氏以身经百战之身,风情万种之姿,将李隆基侍奉的如上云端,将心底对武婕妤的执念都转到了裴杨氏身上。

    这个时候,最惨的就是胡宁了。

    心爱的人,跟别人跑了,自己的夫人又有了小白脸,一怒之下忍不住暗使心腹盯着王,想要报复。

    这个时候的王只是红人,还不是当红辣子鸡。

    胡宁并不惧他,但是随着王向李隆基献上了裴杨氏,立刻成为了当红辣子鸡。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胡宁发现自己的小三居然成了李隆基的枕边人。

    这一下,胡宁大惊之余,也明白了王的用心,野望徒生。

    胡宁与王商议,希望得到提携,言语中自然透露着杨妃的消息。

    王焉能受这威胁?

    而且入宫的裴杨氏对于胡陈氏的仇恨,念念不忘,多次暗中与王说到此事。

    王也因为裴杨氏更进一步获得了帝宠,获得了足够的利益……

    为了解决胡宁这个后患,为了给杨婕妤出气,王暗地世人毒死了胡宁一家五十余口……

第三十四章 事发 不忍 待见(二合一)() 
    王鉷手段狠辣又极其高明,他充分的抓住了胡陈氏与书生通奸一事做文章,利用了颍川陈家的影响力,将整个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实唐朝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自诩是道家老子李耳的后人,将道教视为国教,重道不重儒。

    对于男女事情的风气普遍开放就跟二十一世纪都有的一比。

    不说皇室如何如何,就算是官宦、民间也多有此事。

    其中最奇葩的就如梦中怀孕这一千古奇事。

    故事的主人正是已经挂了的杨国忠。

    历史上杨国忠出使于江浙,一去年余,回来的时候,夫人裴氏挺了一个大肚子。

    杨国忠头顶上自然是一片青青草原,但是裴氏却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思念杨国忠过甚,一夜梦中与杨国忠欢好,故而怀孕。

    杨国忠随即感慨,“此盖夫妻相念,情感所至!”并且给这个让自己喜当爹的儿子取名为朏。

    可见裴旻除了杨国忠与他而言,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喜当爹。

    但颍川陈家却不一样,陈家固然不是五姓家族那样的旺族,却也是重视门第自命清高的书香世家,家中代代重视礼教。

    不管唐朝的风气如何的开放,陈家依然恪守着他们心底的道德操守。

    故而时人以娶五姓女为荣,就是因为五姓女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礼不说,还能相夫教子。

    陈家女与穷书生出轨,与陈家而言是莫大的耻辱。

    而且穷书生居然丧心病狂的将胡宁一家五十余口毒死了。

    此案不论怎么调查都逃不过陈家女出轨这一梗,故而为了面子陈家非但不配合,反而催促着结案。

    这案子的受害人都这个态度,案子自然就调查不下去了,也成了悬案。

    徐铭调查裴杨氏的过往,意外发现了这个冤案。

    此冤案将裴杨氏的人尽可夫,王鉷的心狠手辣一表无疑。

    就裴杨氏的秉性节操,较之青楼女子都不如,居然能伴君侧,还位居婕妤,窥视贵、淑、贤、德四妃之位,要是让这样一个人物成为四妃,简直是奇耻大辱……

    此事传开,定是一大丑闻,李隆基必定成为天下笑柄。

    裴旻若不是因为知道三法司在了解案情全貌之后,绝不会对外宣扬,裴旻甚至都不敢将徐铭交出去。

    因为此事要是传开,对于李隆基的影响实在太大。

    但裴旻也清楚,李隆基从来就不是一个将道理的皇帝。

    王鉷的黑历史一大堆,但是只要李隆基不改对王鉷的信任器重,他的黑历史再多,一样无法给他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就如当初的王毛仲,私自调兵,将禁军练成软脚虾,与葛福顺互为朋党,左右南北衙禁军,黑历史一大堆。

    也不是没有告发王毛仲的直臣,但结果如何?

    刑部员外郎裴宽状告王毛仲姑息养奸,没等王毛仲反击。

    李隆基自己先一步将裴宽贬罚出朝了,还有吏部侍郎齐澣说:“毛仲小人,宠过则,不早为之所,恐成后患!”

    然后齐澣当朝侍郎,给李隆基带上了“交构将相,离间君臣”的重罪,遂贬齐澣为高州良德丞。

    李隆基不但不会听这些黑历史,反而会将告状的人一个个的赶走,以这种强硬的态度来庇佑自己信任的心腹。

    故而李隆基绝对是帝王中的一个奇葩,他用人识人给称为不亚于太宗,但是用人唯亲,却比诸多昏君都比不上。

    裴旻除了这致命一击,也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办法,能够一举将王鉷、杨婕妤拿下。

    大理寺、御史台、刑部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因为案子的事发地点是洛阳,京兆府无权过问,便在长安打着辅助。

    而三法司的官员已经调往长安暗查缘由经过。

    一点一点的昔年往事浮出水面,而徐铭也在恰当的时候,通过李隆基的外婆与三法司会了面。

    任谁也没有想过贺知章的遇刺会牵引出如此巨大的案件,而且还牵连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以及最信任的重臣之一。

    韦见素、崔隐甫、裴敦复、严挺之着四位刑法大佬完全傻眼了。

    四人大有一种日了狗的感觉。

    遇上这种案子,不管他们处理的多漂亮都是一种罪。

    不得功劳不说,还是一种大过。

    古往今来,这深入了解皇帝丑事的官员,又有几个好过的?

    韦见素、崔隐甫、裴敦复、严挺之硬着头皮,将情报告诉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看着面前的证据,彻底的傻眼了,越看越怒。

    大理寺、御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