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九龄并没有让裴旻出手相助,而是将这个事情说了。

    裴旻懂得自己这个部下的意思。

    张九龄知道自己要是开了这个口,以裴旻的脾性无论如何都不会拒绝的。

    但是此事于大局而言,张说却是当救,可对于裴旻自身来说,有害无利。

    因为就算救了,张说也不可能继续进入权力的中心了。

    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就是如此的现实。

    所以裴旻救张说,非但得不到半点的好处,反而会惹来一身骚。

    故而张九龄将真正的选择权交给了裴旻,出手或者不出手,让他自己做主。

    裴旻犹豫了会儿,让人叫来了孙周。

    “你立刻分一部分的人给我调查一个人,王鉷,此人是忠是奸,务必查清楚。还有长安最近有什么特别的消息,也顺便一并调查。”

    孙周略一皱眉,说道:“明白,属下这就安排。”

    裴旻也知道缘由,自从战事开始,孙周负责西域、阿拉伯的所有情报,将重心都移到了西方,突然要杀回去调查长安的情况,在人手方面有着一定的不足。

    “我会给我夫人写一封信,让她派青羽盟协助,有这个地头蛇在,人手方面你大可放心。”

    孙周眉头舒缓,高声道:“明白,属下这就去办。”

    裴旻想了会儿,还是决定要救张说。

    张说不只是一个首相那么简单,而且还是一代文宗,统领文坛数十年,声誉斐然。

    他在御史台相安无事倒好说,一但刑罚加身,那可不是小事了。

    士林的文笔诛罚,很可能牵连巨大。

    现在唐王朝正在关键的时候,实在没有必要平白惹出政治风暴。

    不过他并不打算亲自出马,而是迂回而行,写了一封信给高力士,看他能不能出手相救。

    若高力士不愿意帮忙,再想别的办法。

    裴旻的信快马加鞭的送到了长安高力士的手中。

    高力士神色有些萧索疲累,不知为何,精神有些不正,看着裴旻的来信,微微皱了皱眉头,低头深思。

    “高爷!”

    王鉷意气风发的从远处走来。

    对于高力士,王鉷还是极为尊敬的。

    面对两太子、皇子都叫“阿翁”的存在,王鉷跟驸马国戚一样,以“爷”相称。

    高力士将信藏好,笑道:“陛下有请,王寺卿随我入内。”

    对于这个身兼十个重要职位的重臣,高力士也表现的极为客气。

    至于为什么是十个?

    不是张光说的八个,那是因为就在张光向张九龄求助的这段时间里,王鉷又升官了。

    王鉷快步向殿内走去。

    李隆基一脸忧色的高坐上方,见到王鉷的到来,脸上先是一喜,随即又有些欲言又止,难以启齿。

    王鉷心思灵透,先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一脸喜意的说道:“臣王鉷见过陛下,有一个好消息要跟陛下分享。臣负责太府寺许久,经过一番改制,收获不菲。臣择其中五亿租庸调以外的缗钱,献于宫中,以供陛下使用。”

    李隆基闻言心底大喜过望。

    他之所以脸带忧色,便是因为宫中没钱了。

    莫要以为皇帝就是高高在上的,一切财物调度,想怎么花费就怎么花费。

    当然历史上的昏君确实是这样的,但唐朝的制度已经倾向合理化。

    国库与皇帝自己的金库是分开的,李隆基也跟朝臣一样领着自己的工资,宫中的一切调度皆有一定的标准额度。

    只不过这个额度是李隆基自己定的。

    假若李隆基的小金库用光了,需要调度国库的钱财,则需得到财政大臣的准许。

    李隆基即位的时候,崇尚节俭,甚至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将消费额度定的极低。

    后来因为要养梨园,多次改了消费额度,但都在朝臣的接受范围之内,也无人说什么,也从未有挪用国库的钱财的举动。

    但现今李隆基却发现自己的小金库不够用了,这才是月中,还有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怎么过下去?

    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即便是皇帝也为钱财烦忧。

    王鉷负责大唐的金库,李隆基本意是想向王鉷开口挪用国库的钱财,只是身为皇帝,拉不下这个颜面,却不想王鉷一口气就上供了五亿缗钱,不断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还有诸多剩余可以挥霍,更免去了自己挪用国库的不好名声。

    看着面前的心腹大臣,李隆基越看越是高兴,说道:“这五亿缗钱当真不是出自租庸调制的税赋?”

    租庸调制是唐王朝核心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只要租庸调制不乱,大唐的民心就不会乱。

    王鉷打着包票说道:“陛下放心,这些钱财是臣额外获取的,与国家的经费无关。”

    李隆基也不细问,笑嘻嘻的道:“爱卿善于理财,定能为我大唐富国,由爱卿来管理我朝金库,朕放心。”

    高力士在一旁听着,眉头的忧色更甚了,他笑嘻嘻的出声道:“之前张公不是抱怨经费不足,现在好了,有王寺卿在,经费无忧。”

    王鉷神色一凝,低着头,不敢说话。

    李隆基怔了怔道:“对了,高将军不提起,朕都要将张卿给忘记了,却不知他在御史台如何了?张卿终究有功于朝廷,即便有过,也不能重罚。”

    高力士笑道:“不如让老奴替陛下走一趟,看看张公?”

    “也好!”李隆基向来不会拒绝高力士的建议,本能的一口应下了。

第七十八章 驱虎吞狼(二合一)() 
    张说在御史台的台狱里过的并不差。

    毕竟现在不是阴暗的武则天时期,那个时候,进了台狱里的人,不死也得掉成皮,即便狄仁杰这样的牛人,也得乖乖的听话。

    但正是因为经历过之前的阴暗时期,现在的御史台行事束手束脚的,反而不敢胡乱开刑狱。

    张说的身份特殊,是当朝首相,也是士林文宗。

    这个时代固然没有刑不上士大夫一说,却也不敢公然的对张说这样的人物动刑。

    不过宇文融对于张说是恨之入骨,正在想方设法的让张说无翻身之地。

    一方面关着张说看着李隆基与士林的反应,一方面也在找罪证,总之就是利用张说脾气暴躁不得人心的弱点,将他软禁起来,不与外人接触,无人知道张说的情况。

    但实际上张说除了给限制了自由,吃住都还可以。

    反而在关押的几个月里,张说也想通明白了一些道理。

    高力士奉李隆基的命令探望张说,自然没有人敢阻拦。

    张说作为朝廷重臣,经常面圣,与时刻跟李隆基形影不离的高力士很是熟悉。

    高力士见张说精神不错,与他聊了两句,顺便带来了李隆基的问候。

    张说很礼貌的回应。

    但高力士已经看出了那一点点的生分,心底也能体会张说而今的心情。

    经过此事,张说很难在进入权力的中心了。

    毕竟现在已经发生了墙倒众人推的情况,张说假若依旧担任中书令,执掌朝政大事,那些落井下石的文臣又如何自处?

    高力士也未在台狱里多呆,回到了兴庆宫。

    李隆基正在跟自己的新宠王鉷交谈甚欢,见高力士到来,笑着问道:“高将军,张卿的情况如何?”

    高力士低叹了口气道:“张公披头散发,满脸污垢,哪有半点一代文宗的模样。老奴去的时候,他正惊慌恐惧地坐在草垛子上等着陛下的处分呢。”

    李隆基听得一怔,心底莫名的一软,念及昔年太平公主交结朝臣,干预朝政,图谋废掉太子,甚至利用方士之言,暗指李隆基会在五天之内将,进宫逼君。

    李旦大是惊恐,甚至让宫中侍卫做好防备。

    便是张说在这微妙的时候,冒死直谏:“此谗人诡计,意图摇动东宫与陛下的父子情。陛下若使太子监国,则君臣分定,自然窥觎路绝,灾难不生。”

    是张说大胆的反客为主,反将了太平公主一军,才令得自己得以监国,手握部分权力,与太平对抗。

    也为之后,李旦逊位,开了一个好头。

    那个时代,刘幽求与张说就是他的房玄龄、杜如晦。

    而今刘幽求去世多年,张说却?

    李隆基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君王,恻隐之心一起,说道:“张卿于国有功,朕心不忍。传朕旨意,特赦张说,罢中书令之职,右丞相、集贤院学士职位不变。”

    一旁的王鉷闻言,心底深恨,却压根不敢多说什么。

    在这封建时代,皇帝有权特赦任何人。

    回到了自己的府邸,王鉷屁股还未坐热,崔隐甫、宇文融就找了上门来。

    王鉷自己心里也窝着火,劈头盖脸的责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让你们暂时不要亏待张说。等过了这阵风头,凑足了罪证,在一并向陛下揭发,一击即中。现在到好,陛下动了恻隐之心,直接特赦了张说。以张说的才学,指不定什么时候便会再次复起。他复起之日,就是我等回家种田之日。”

    崔隐甫、宇文融给骂了一顿,脸上有些难看。

    他们都是老臣重臣,心底实在看不起王鉷这样的小人,只是王鉷太得李隆基欢心。

    没有王鉷出力,就凭他们两个压根不可能对付的了张说这样的大佬,舔着老脸与王鉷相处。

    王鉷却不管那么许多,在他眼中自己现在地位非凡,崔隐甫、宇文融也就是给自己提鞋的,该喷就喷,该说就说,全无顾忌。

    宇文融心底不岔。

    崔隐甫却陪着笑脸,强笑道:“这王太府卿就冤枉我们了,这基本道理我们焉能不知。我们根本就没有亏待张说,实在不知为何陛下会突然想到安排高内侍见张说,更想不到还下了特赦令。”

    王鉷想起了高力士今日的举动,表情肃然。

    在这个朝廷上没有一个人敢得罪高力士。

    即便历史上巅峰时期的李林甫都不敢。

    “你们确定没有亏待张说?”

    得到确切的答案,王鉷也将今日之事粗略一说。

    崔隐甫、宇文融也相继变色,瞬间明白救张说的居然是高力士。

    “高内侍,平白无故,为何来趟这趟浑水?”崔隐甫声音都有些变了。

    宇文融带着几分惧意的道:“高内侍真要想救张说,不会等到今日,早在张说入狱的时候就出手了。定是有人在近期内说动了高内侍,高内侍才会出手相救的。”

    “是谁?”王鉷追问道,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为了上位他连自己的恩人都陷害,还有谁不敢动的?

    张说鄙夷他为人,居然不让他执掌太府寺,罪大恶极,居然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活得不耐烦了!

    “裴旻!”

    宇文融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王鉷眼中瞳孔一缩,失声道:“不会吧!”

    他的表情有些失态,原来满满的自信不在了。

    成为李隆基心腹的这一段时间,王鉷多次从李隆基口中听过裴旻的名字,经常叹息裴旻不在身旁。

    要不是李隆基口味正常没有好男风的传言,甚至给王鉷一种他们是一对的感觉。

    但由此也令王鉷清楚,裴旻在李隆基心底的地位,不说能比高力士,却也不是他能够相比的。

    “十之八九!”宇文融若有所指的说道:“张说脾气暴躁,属下做错了事,干得不好。轻则训斥,重则谩骂,不顾他们颜面。他一问罪,麾下众人皆不愿意冒险相救,个别甚至暗自窃喜。张说的哥哥张光四处求救,无人愿意出头。最近张光却消失了,据我得到的消息张光是往北去了。北面能够说动高力士出手相救的,唯有裴旻一人。”

    “张说是士林文宗,而裴旻也是士林公认的一代文宗。昔年陛下泰山封禅,张说身为封禅使与附和沿途安危的裴旻是相交莫逆,他出面相助也是理所当然。”

    “混蛋!”

    王鉷谩骂了一句,“我与他无冤无仇,他居然坏我好事。”

    宇文融长叹道:“此事你我怕是无能为力了,裴旻此人军功赫赫,我朝上下论及文武功绩,无人出其左右,更兼身怀从龙之功。自入仕以来,一直得陛下信任器重。十数年来如一日,现今他出征在外,手握四镇兵权,是我朝权势最高的边帅。我等几人,与之提鞋都不配。”

    王鉷心底清楚,久久无言。

    宇文融继续道:“总之太府卿要小心了,裴帅可不是张说之流,他的人脉,他的威望,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得罪一百个张说,也不可得罪一个裴旻。”

    王鉷依旧没有说话。

    宇文融唠唠叨叨的,就跟老太婆一样:“裴旻此人性子烈,出身江湖,武艺高强,天下鲜有敌手,身上有着江湖人的义气。最爱为友出头,今日我们动了张说,他日他回朝之后,必定会追根究底的查问缘由。到时候,我等皆要小心应对,不可激怒了他。”

    王鉷越听越不是滋味,心头窝着火,这明明是自己莫名收到了针对。裴旻无故惹了自己,自己忍气吞声就算了,这还要担心他未来的报复?

    这还有天理王法嘛?

    当自己是乌龟了,一味的缩头?

    王鉷哼声道:“真当我是泥捏的?裴旻要是就此别过就算,他要是得寸进尺,便要他知道,我王鉷能有今日,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他想着自己或许比不上不是还有杀手锏嘛?

    这裴旻再得宠,比得过枕边风?

    宇文融也不再说,吹捧了王鉷的臭脚,与崔隐甫一并离去了。

    宇文融与崔隐甫家离的不远,本因一到回去。

    但是两人转了一条街,宇文融便与崔隐甫道了别。

    崔隐甫看着宇文融离去的方向,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身为官场老油条,很多事情他明白,但他更清楚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