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4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保护从肩膀到脚的大部分侧面。并且因为呈现倒三角形的关系,细窄的下部使用时不会被卡住,可以灵活左右变换攻击。

    这种盾牌配合唐朝的横刀威力尤为惊人。

    而且盾牌的中央吸收了西方盾牌的特点,心中镶嵌着一个突出的尖状物,可以用来掩体进攻。

    他们这一撞,敌我双方都摇晃着身子,站立不稳。

    便在这时,唐军的前部却后退了一步。

    后方并未有参与撞击的兵士大步向前,舞动着手中的横刀,对着给撞击的重心不稳的兵士挥砍了下去。

    前队与后队的配合堪称天衣无缝。

    “杀!”

    肯德里克一稳住身形,立刻发挥了自己身为统帅的价值意义。

    他灵活的犹如一只豹子,身子高高跃起,用左手的盾牌,将面前的一人砸翻在地,一脚踩在他的前胸,用力一拧挥,右手的唐刀情况的刺破一人的前胸,向下一拉,直接来了一个开膛破肚。

    肯德里克原来的武器是从吐蕃那里缴获来的赤刀。

    但是自从他见识过唐横刀之后,直接舍弃了自己钟爱的宝刀,改用唐横刀了。

    在冷兵器时代,唐横刀几乎是道具类的巅峰,即便是同一时期西方的名刀大马士革刀都无法与之相比。

    唐横刀兼任剑的破甲,刀的杀伤力两大功效,在战场上在短兵相接的战局中,毫无疑问是无双利器。

    肯德里克原来是佣兵,西方的佣兵大多受国家雇佣,在战场上搏命,战斗经验尤为丰富。

    经过上百次的杀伐,肯德里克有着自己的一套战斗理念,凶残!

    你表现的越凶悍,敌人对你越是惧怕,活下来的几率也就越大。

    故而肯德里克出手,不仅仅是杀敌,还要造成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一刀开膛破肚之后,已经有人向他挥刀杀来。

    肯德里克手腕一翻,直接削断了敌人的右手,然后高举着唐横刀,从敌人的嘴里刺了进去,手腕一绞,向上一挑。

    敌兵的面门都给绞烂了,脑浆脑血四散喷溅……

    肯德里克一刀杀敌之后,毫不犹豫的以盾牌护着身子,避开了致命的偷袭。

    他将盾牌向下一压,将攻来的两人刀剑都压倒了盾牌下面,唐横刀凶悍的挥出,两颗大脑袋冲天而起。

    肯德里克残暴快捷有效的杀人方式让阿拉伯的兵士颇为胆寒。

    固然阿拉伯兵士受到信仰的洗脑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可恐惧是人的天性。

    他们本能的避开肯德里克向左右杀去。

    如此给了肯德里克撕裂敌阵的机会。

    肯德里克虚心接受了华夏的军事培训,懂得把握战机,毫不犹豫的展开了强攻。

    两千神策军的兵士在长达两丈的木桥上,将五千阿拉伯的抢滩登陆兵士打懵了,力压着打的他们节节后退。

    指挥阿拉伯进攻的将领正是阿布·穆斯里姆,这位阿拉伯名将也一脸的懵逼。

    经过长达一年的对决,阿布·穆斯里姆潜意识的以为这又是一次激烈的登陆战。

    他们阿拉伯的勇士凭借悍不畏死的战斗力将战线推向喀布尔河东岸。

    然后双方展开寸土寸地的争锋。

    他们阿拉伯勇士的鲜血几乎都要将喀布尔河东岸的河滩染红了,尽管他们凭借人数战斗力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每每到关键时候就差那一口气攻打不下来。

    今日的唐军却意外的展开了反冲锋,而且凭借不过两千兵士,居然打的他五千前头部队寸步难行,以至于步步后撤。

    阿布·穆斯里姆铁青着脸,此时此刻他如何看不出来面前的这支唐军与之前遇上的判若两途。

    之前的唐军除了河西、陇右军其余的战斗力皆要逊色他们一筹,尤其是西域诸国的兵士,更是战斗力可笑。

    若非有着防守优势,他们阿拉伯的战士,砍杀他们就跟砍瓜切菜一样容易。

    可如今他面前的这支军队,居然比他麾下的强卒更要强。

    “也许唯有狮王的狮军才能与之对抗?”

    看着唐军今日展现出的可怕战斗力,阿布·穆斯里姆有些心悸。

    同时阿布·穆斯里姆口中苦涩,知道自己是轻敌了。

    原本他们就算不敌,也不至于如此不堪。

    实在是因为连续一年压着唐军打,心底对于唐军的战斗力已经起了轻视的念头。

    尤其是睡着裴旻麾下不多的河西、陇右军在救火中疲累损耗。即便是不输于阿拉伯军的强兵精锐,也因为各种原因呈现不足的势头。

    直接导致了自己习惯性的强攻,打算在河对岸与唐军一决高下,却不想唐军直接抢攻,令之措手不及。

    这白刃近战的功夫,阿拉伯的兵士无论是从铠甲还是武器,较之神策军都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作为唐王朝的亲儿子,神策军的军备是跟天子禁军看齐的。

    至于武艺和阵势就更别提了,此时神策军五六成群,或以盾守,或以刀砍,就像割草一般将已经显露败绩的阿拉伯兵不断从喀布尔河上砍翻下水,鲜血大片大片地染红了河面。

    原本就失了先手的阿拉伯,在神策军强悍的实力下,不过短短的小半时辰,已经呈现了溃败之势。

    两千神策军直接将阿拉伯的五千兵马硬生生的打回了喀布尔河西岸。

    裴旻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强卒大显神威,心底终于舒坦了,大泄心头这些日子的憋屈。

    见肯德里克有抢滩登陆的意思,裴旻赶忙鸣金收兵。

    他可没有攻过去的意思。

    肯德里克一边拆着木桥,一边从容撤退。

    **********

    阿布·穆斯里姆向莫斯雷马萨请罪。

    “狮王,属下无能,又中了裴旻的算计!”

    莫斯雷马萨并没有怪罪之意,又岂止是面前的爱将,连他自己都多次失策,常胜的头衔都送了出去,哪有颜面多加怪罪,而是大皱眉头说道:“这么说来,唐军援兵到了?比我们想象中快的多,该死的吐蕃,无能透顶。”

    此时此刻他们自然知道青海湖的战局以唐军全胜而告终。

    对于裴旻向青海湖调兵,这一点早已在莫斯雷马萨的预料之中。

    只是他们根据双方的实力讯息,判断出唐军至少要半个月才能抵达喀布尔河。

    却不想援兵提前了半个月。

    “应该没有,只是到了一小部分!”

    阿布·穆斯里姆苦涩的分析着:“青海湖是有通往西域的路,只是那路非常险峻,山岭下山,难以行走,也只有轻步卒能够与短期内翻越。听说裴旻麾下的神策军勇锐无匹,不过短短数千人却能覆三军之众,斩万人之将,今日这一仗,十有八九就是神策军……”

    莫斯雷马萨肃然道:“与我狮军如何?”

    阿布·穆斯里姆犹豫了会儿,说道:“不相上下。”

    莫斯雷马萨良久不言。

    两人缄默许久。

    阿布·穆斯里姆好半响才道:“吐蕃以败,我军只怕难以夺取西域了。”

    莫斯雷马萨一言不发。

    阿布·穆斯里姆战战兢兢的续道:“天竺腹地颇有怨言,他们好像得了唐军的游说,在后方闹腾。拜占庭也有些蠢蠢欲动,法兰克好像已经出兵收复失地了……”

    “卑鄙!”

    莫斯雷马萨半晌嘴里蹦出了这两个字,用屁股想都能想到这是裴旻的诡计。

    从一开始,这个自己视为对手的家伙就没有正大光明的跟自己打的意思,而是不断的耍着防不胜防的小手段,给他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也许是到撤退的时候了!

    嘴上不说,莫斯雷马萨心底却如明镜一样,这一仗自己是输了,从一开始在布局上自己就输了。

    便在这时,莫斯雷马萨突然得到吐蕃使者求见的消息。

    莫斯雷马萨心底一阵烦躁,要不是吐蕃无能,败的这般彻底,让裴旻得到了有效的支援。

    他有绝对的信心在下一个冬季来临的时候,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见!”

    莫斯雷马萨一口回绝,当即就给了脸色。

    阿布·穆斯里姆也知自己的上司在气头上,不敢说什么。

    然后就在传令兵士将情况传达下去的时候,听到了吐蕃使者的呼喊声:“狮王,我有破唐之策。”

第七十五章 青海道 求助(二合一)() 
    “打得漂亮,没丢我镇边第一军的威名!”

    裴旻舒缓了心中的憋闷,对于大放异彩的肯德里克,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言。

    肯德里克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华夏语了,除了腔调有点怪异,与人交流没有任何障碍,面对嘉奖,笑着咧着嘴道:“阿拉伯的这些家伙也就在西方逞逞威风,遇上河陇精兵,遇上神策军,根本不是对手。这还是属下远道而来,体力略有不支。让属下休息几天,保管让对方寸步难进。”

    对于自己麾下的兵士,肯德里克有绝对的信心。

    裴旻笑着拍肩鼓励:“这点我信,不过应该没有这个机会了。”

    他说着望向了喀布尔河对岸的阿拉伯军营一眼,到了这个地步阿拉伯也应该退兵了。

    就算那头狮子心有不甘,也无济于事。

    从一开始,阿拉伯就没做好打这一仗的准备,他们之前的准备都是在迷惑拜占庭,真正的目的还是想攻占君士坦丁堡。

    是因为吐蕃的缘故,才强行出动。

    现在吐蕃青海湖以失,达扎路恭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了高原上的稳定,暂时护住了青藏高原的一亩三分之地。

    失去了经济的命脉,又逢大败,未来一段时间,吐蕃只能苟延残喘,无法给他任何帮助了。

    阿拉伯也没有在自己手上占得便宜,现在攻取青海湖的河陇精兵正在向西域开进,继续盲目打下去,那是自取灭亡。

    莫斯雷马萨固然蛮横,却也不是无谋之辈,知进晓退这基本的道理还是懂得。

    不过裴旻也不敢大意,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即便对自己的判断如何的自信,裴旻也未有松懈,依旧安排严密的防守。

    不过大局还是根据他所预料的走势动的,自上一次攻坚失利之后,阿拉伯破天荒的没有进攻,而是休整,按兵不动。

    就在裴旻算阿拉伯何时退兵的时候,阿拉伯依旧是按兵不动。

    青海湖!

    张九龄走在古青海道上,看着一路上保经风霜的历史遗迹,心中有着无尽激荡,心中有着一个渴望,此处就是自己大展身手的地方。

    想着裴旻信中的话,张九龄热血上涌,心底久久不能平静。

    “子寿,青海湖吉日起,既为我朝疆域,此湖实是上天恩赐的瑰宝。可畜牧可农耕,渔猎资源丰富,还有用之不尽的食盐,矿产资源也尤为丰富,铜、锡、铁矿,多如牛毛,发展起来,比之江淮一地,唯有过之而无不及。奈何青海湖较为偏远,往来交通不便,人口不足,令得这上天恩赐的福地,无法发挥万一。”

    “我欲为我朝开辟青海湖……想要发挥青海湖财富,必开青海道,九龄此去青海,可实地考察,看看是否可行。”

    裴旻信中说的青海道,张九龄是知道的。

    东西方的交流,在先秦时代已经初现了,但真正形成的时间是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拉开了历史性的一幕。从此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络绎不绝,西域商路也成了触及刺激东西方经济的关键。

    为了维护西域商路,华夏各国不惜劳师动众,多次万里远征,足见西域商路给华夏带来的暴利。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政权割据,中亚、西亚与中原之间便捷的朝贡贸易通道因此堵塞。

    面对这种情况,华夏商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线,避开纷争的河西走廊,以羌中道为基础干线,连通河湟道、西蜀道、吐蕃道、雪山道等路线,令得青海湖一地,成为连接东西的商贸走廊,前后历经近五百年,青海道的存在取代了河西走廊。

    直到唐朝,雄才伟略的太宗皇帝李世民稳定西疆再起河西走廊,青海道方才没落。

    并非青海道比不上河西走廊,而是河西走廊是唐王朝的固有疆域,自然以发展河西走廊为上。

    这也是唐王朝控制不住青海湖的原因之一。

    不够重视。

    裴旻就是要大破这个局面,让青海湖这宝地成为唐王朝的固有疆域,让华夏人一说起青海湖就如自家的江南一样,是华夏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只是裴旻有些担心,真要重开青海道,会不会影响河西走廊。

    这点很是关键,河西走廊才是西域商路的核心,喧宾夺主会造成极大的问题。

    张九龄一到青海湖,立刻动身实地考察青海湖的价值,是不是如裴旻说的那样值得发展。

    这一考察下来,让这位历史上的名相震撼难言。

    青海湖的价值财富实在太惊人了。

    相比富饶给开发的华夏诸地,这青海湖就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只要雕砌的好,绝不亚于江淮、江南半分。

    紧接着张九龄又追忆青海道的遗迹,发现裴旻的顾虑是多余的。

    青海道不会喧宾夺主,反而能够成为河西走廊的辅道,辅助河西走廊的繁华。

    不只是如此,张九龄还发现一点,青海道除了连接河湟道,还有一条西蜀道可以连接西蜀。

    现今大唐论及经济中心,长安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次之是洛阳,其三是凉州姑臧。

    所谓的扬一益二是因为安史之乱以后,北人南迁,刺激了扬州、益州的发展,才有扬一益二一说。

    但无可否认的是扬州、益州现在发展的也极为迅速,固然比不上长安、洛阳、姑臧这三地,却也大有超越河东太原、河北安阳的势头。

    只要接通西蜀道,青海湖与蜀中将会共同获利。

    发现这点,张九龄心中实在高兴,心底下了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彻底的将青海湖开发起来。

    也只有开发了青海湖,才能令得青海湖有价值意义,朝廷才会重视,将之视为不可或缺的领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