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是因为这样,巨蛟双眼被废,一样能够轻易的攻向公孙曦与王小白。

    这也印证了为什么当初裴旻滚入水塘,身子僵硬,坐以待毙的时候,巨蛟会放弃裴旻,舍近求远去攻击远处的敌人了。

    十有**是因为水塘冰冷,令得裴旻身体的温度热量在短时间里瞬间下降,从而给了巨蛟一个错觉,因故捡回了一条小命。

    要是那个时候,巨蛟再次进攻,手脚僵硬的裴旻,必然小命玩完。

    说白了,就跟玩游戏一样。

    这次“屠龙”,他们放弃了相对简单的难度,去体会噩梦级别的关卡。

    看着这个巨蛟,裴旻道:“对于这个家伙,梨老就暂时别想了。这玩意称呼很多,有蛟,有龙,还有蛟龙,恶龙什么的。龙在我们华夏,地位崇高,是四灵之长,是华夏图腾,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就是号称祖龙。”

    “今日我为玉泉百姓除此害,却也不能将此物据为己有。不然有心人将此事与当年的高祖刘邦联系起来,那可是大不妙。”

    这十年的官场生涯,裴旻也知道忌讳是什么东西。

    就算现在李隆基对他格外信任,这不该触碰的禁忌,决不能碰。

    裴旻有雄心,并无野心,也不敢有野心。

    哪怕是狼子野心的安禄山,一开始也没有野心。

    实是李隆基莫名昏聩,杨国忠的脑残,令得李唐天下急转直下,不得人心,才让安禄山滋生了野心。

    现在大唐万众一心,有野心的人,死的最快。

    这条巨蛟一擒在手中,裴旻已经决定将它运往长安,送给李隆基了。

    怎么处理,是李隆基的事情,裴旻自己决不能擅自将这条巨蛟或是蛟龙据为私有。

    梨老闻言,也是一脸遗憾。

    裴旻笑道:“不过陛下拿这蛟也是开开眼界,留着也没用,大多浪费。我在私奏中提一提药用价值极大,过了这阵风头,让刘神医向宫里讨要,相信陛下不会吝啬的。”

    刘神威行医一生,在病榻前照顾过李渊,为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治、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隆基等皇帝医治过。

    就算他已经从宫廷退出来,一样有着极大的面子。

    别说太医署的第一把手,还是刘神威众多徒弟之一。

    以李隆基的性子,不会那么小气的。

    梨老唉声叹气的,面对这天材地宝在面前,却不是自己的,那感觉实在难受。

    不管是恶龙还是巨蛟,能够除去,最高兴的莫过于玉泉村里的百姓了。

    老村长与一众乡亲欢声鼓舞的,又是杀鸡又是宰羊。

    还有一家将自己养了多年,已经老得工作不了的老黄牛给宰杀了。

    依照唐律,百姓不得私下杀牛,但是河西这边天高皇帝远,兼之玉泉村贫瘠贫寒,地方刺史完全不插手村中事物,律法管制的不是很严。

    要是裴旻事先知道会去制止,但他知道的时候,老黄牛已经给切块了,却也没有迂腐的拒绝乡亲们的好意。

    裴旻看着满怀感激,热火朝天的众人,还是找上了老村长,在他的热情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他希望老村长搬着劝说村里为数不多的百姓迁居。

    “为什么!”老村长一脸的激动,一脸的不愿,高声说道:“现在恶龙已经除了,只要事情传开,乡亲们还会回来的。玉泉村会慢慢的变得跟原来一样,热闹,朴实,会一点点的重新散发光彩。”

    古人的习性便如候鸟一样,有着地域性观念。

    也因如此,落叶归根,荣归故里,这与他们而言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老村长一辈子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父亲母亲以及先祖,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他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故而面对一个个村里人都离开了,面对水患恶龙的威胁,他依然无惧的守着故土。

    裴旻道:“相信我,他们是不会回来的,有一种情况叫做大势所趋。黑水附近我看过,那里的情况很严重。不修葺堤坝,不建造防洪设施,水患短期内不可能根除。也就是说,就算没有恶龙的威胁,你们村里一样要面对水患。”

    “现在西域商道是我朝的经济主要命脉,西域、西州、沙州、瓜州、肃州、甘州一路到凉州,陇右关中,这条路会越来越富,而偏离这条路的地方,会越来越穷。玉泉村远在沙州以北,太偏离西域商道。发展的轨迹就不会往这边来。”

    “玉泉村上有水患困扰,下又偏离商道,是留不住人的。就算你们念旧怀旧,不愿搬离此地。未来的日子,一样极不好过。作为一村之长,您老有义务让村里的人过上好日子。作为河西按察使,我也有义务让你们每一个人都过上好日子。”

    “留,不如走!死守,你们是保住了情怀,却失去了未来。村里的孩子接受不到好的教育,只会远远的落后与人。”

    老村长故土难舍,以是泪流满面。

    要是寻常人跟他说这话,他早已抡起拐棍敲打过去了。

    但是说话的人却是裴旻,这个河西至高无上的存在,这个为了他们,冒险屠杀恶龙的恩人。

    老村长知道,裴旻完全没有必要跟他们说那么多。

    更加没有必要如此苦口婆心,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他们好。

    便如传言中的一样,新任的河西节度使按察使是一个难得的好官,是一个能为百姓做主办事的好官。

    老村长带着几分失魂落魄的囔囔自语道:“玉泉村,真的就没救了嘛?”

    “不,不是没救,而是不是时候。”

    裴旻斩钉截铁的道:“西域商道的发展,终究有饱和的时候。到那时向北扩张是必然的,而玉泉村坐拥黑水这地利。在未来的某一天,必将再次崛起。到时候,若我还掌着河西大权,我会招募百姓,彻底的治理黑水。用先进的方法,造一个河堰,让黑水不再为患。那个时候,玉泉村的后人若是有心,可以回来发展,重现玉泉村的原貌。”

    什么时候,裴旻自己也不知道,但是玉泉村跟黑水,确实是个好地方。

    可以也值得发展,但就如他所说的,不是现在。

    河西有太多地方需要发展,需要投入资金。

    裴旻不可能为了玉泉村这百来号人的福祉,放弃万人受益。

    老村长眼中也看到了一些希望,摸着眼睛道:“国公的意思,老朽已经明白了,村里的人就由老朽去说吧。老朽相信,村中出去的后人不会忘本,终有一日,他们会回来的。”

    说服了老村长,裴旻也了却了一桩心事。

    如梨老预测的一样,晚边的时候,公孙幽已经醒过来了,只是脑中淤血尚未清除,会有头疼头晕的迹象。

    “来,将这碗药粥喝下!”

    公孙幽双手的筋骨伤比公孙曦更加严重,无法自己用食,只能靠人喂着。

    裴旻一脸的笑意,吹着热气,向为小孩子一样的,说了一声“啊”。

    公孙幽忍不住道:“将我当做小七、小八呢!”

    裴旻道:“小七、小八早就能自己吃了,现在的你,还不如呢。乖,张嘴!”

    看着已经到了嘴边的汤勺,公孙幽情不自禁的张开了小嘴儿。

    看着公孙幽温婉的含着汤勺,还情不自禁的伸着小粉舌添了一下唇边的汤汁,裴旻眼睛都有些直了,真想不顾一切的亲吻下去。

    公孙幽让他看地及不好意思,但又无处可藏,一张脸羞的通红,赌气道:“不吃了!”

    裴旻实在忍不住了,低头直接亲了下去。

    公孙幽美目盼兮,脸红的都要滴出水来了。

    裴旻干了坏事却一本正经的道:“别啊,这可是梨老亲自熬制的药粥呢,梨老在针灸等诸多方面,或许会逊色刘神医一二。但对于药材药效的掌控,经常以各种药草炼制草蛊的她,只高不低。这药汤特别给你们姐妹熬制的……”

    公孙幽听闻,神色大变,急道:“小妹怎么了?她也受伤了?”

    裴旻笑道:“那你吃不吃?”

    “吃!”

    “让我在亲一个?”

    “……”

    虽然知道裴旻这般打趣,公孙曦必然是无恙的,但是还是想亲耳听到他的情况。

    轻轻的“嗯”的应了一声,细弱蚊蝇,同时还闭上了眼睛。

    裴旻再次亲了下去,有点儿久。

    公孙幽忍不住道:“多大了,也不知羞。”

    裴旻吹了吹汤勺道:“在我心底,你早已是我夫人,跟自己夫人讲什么羞?”

    公孙幽心里甜滋滋的,她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又喂了一口,裴旻将公孙曦的情况细说,也说了今日他们屠龙一事。

    当然在公孙幽面前,裴旻是认认真真的说,将自己的光辉形象无限拔高。

    说的自己斩杀恶龙,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容易。

    最后还说道:“那孽畜敢欺负我夫人,将她砍成十段,也不为过!”

    公孙幽一边吃一边听,药粥是苦的,心理却很甜。。

    a

第二十一章 声名远扬 罪有应得() 
    在裴旻与老村长的劝说下,玉泉村的百姓终究是选择了搬迁。

    裴旻也给瓜州刺史去了一封信,让他好生安置这些百姓。

    裴旻一行人也没有在玉泉村久待。

    裴母也没有游玩的兴致,一行人打道回府。

    玉泉屠龙,尽管裴旻宣传自己杀的是蛟,但传出去的依旧是恶龙。

    毕竟黑水恶龙为患,此事不只是沙州人尽皆知,即便整个河西,当初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

    而今裴旻黑水斩杀怪物,河西上下,无不先入为主的将之视为恶龙。

    裴旻接任河西节度使、按察使以来,已有一年半的时间。

    在这一年半里,裴旻首先清洗了河西马贼,庇佑河西一方安宁,又整治歪风恶习,开修西域商路之路,让河西百姓大获其利。同时他又命王昌龄、王之涣在空闲时间组织诗文辞赋会,让河西儒生研讨儒家经典,勉励青年学生,令得河西蓬勃办学。

    这累累之功,有目共睹。

    河西上至贵胄商贾,下到平民百姓,无不称赞。

    声威之重,本就一时无两,而今又为百姓仗剑屠龙,风头更甚。

    裴旻也如他所说一般,亲自修书道明缘由,并且命人将蛟龙的尸体运至长安。

    裴旻的官腔现在说的极为漂亮,开头就将一切黑锅甩给了几百年前的南凉。

    河西在华夏大地也算是历史悠久,细细说来前后也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坐拥此处。

    其中南凉算得上最凄惨的一个,是鲜卑政权。由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立国不过十八年,短短十八年,却连换三主,连年不收,上下饥窘,实在是最佳的脏水对象。

    裴旻在奏章中直言:

    南凉三代昏庸,以至于天降恶蛟,严惩昏主。

    南凉庸主昏聩,国破族灭,罪有应得。

    可恨。

    累后人受罪。

    数百年来,无数无辜百姓旅人,葬送恶蛟之口。

    臣听闻前朝留有此祸害,不愿我大唐百姓,受此无妄之灾,率兵讨伐。

    恶蛟皮肉坚实,刀剑难伤,幸得陛下昔年恩赐神剑,无坚不摧。

    得陛下相助,为大唐百姓,除前朝祸患。

    在信中,裴旻还将功劳分给了李隆基,以满足他的虚荣心。

    当然这么说也确有其事。

    公孙曦的朝霞剑是裴旻送的,是由长安著名的匠师精心打造。跟裴旻的秦皇剑固然没得比,却也是难得的利器。

    以公孙曦的剑术,使剑劲力,与那蛟龙正面相碰,也不过是划开一道口子而已。

    要是没有秦皇剑的锋利,裴旻也很难在那几剑中给予蛟龙重创,令之流血待毙。

    这一番说辞,即甩了锅,又赞美了李隆基。

    李隆基自然是万分高兴,其实他心底清楚,这不过是一个说辞,但是百姓喜欢听的就是这样的说辞。

    就好比师出有名一样,很多东西,根本就蒙骗不了当事人。

    但是只要百姓信了,后人信了,那就足够了。

    当事人不会说破,文武百官大多都是鬼精一样的人,更不会去揭穿,以体现自己的高明。

    裴旻此举也是为了表一个态度,即便远在河西,一样对他这个皇帝敬重非常,遇到事情不会仗着自己手中的大权,目无君上。

    李隆基的高兴,也是因此,而不是简陋的说词。

    看着裴旻的奏章,李隆基对高力士道:“静远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喜欢冒险出头的性子不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大唐岂不痛失一臂?”

    高力士笑道:“裴国公是陛下亲封的天下无双,有得陛下眷顾,自是吉人天相。”

    李隆基道:“话不能这么说,凡事终有个万一。想当年,西汉霍去病是何等英雄,马踏阴山,封狼居胥,却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实在可惜。朕可不想与汉武帝一样,痛失臂膀。何况武帝尚有卫青,朕去哪找第二个静远?将军替朕修书一封,以作劝诫,让他以自身为重,莫要轻易涉险……算了,晚些,朕自己动笔。现在我们去看看,传言中的巨蛟恶龙,到底是什么模样。”

    他说着也是一脸兴奋道:“朕早年荒诞,时常游猎。鸟兽蛇虫大多猎过,即便豺狼虎豹也见过不少,这巨蛟恶龙还从未见过呢!”

    高力士小跑了两步才跟上脚步,说道:“老奴也只是略有耳闻,没有亲眼见过。”

    李隆基来到武德殿外,看着用牛拉敷的庞然大物,忍不住瞪直了眼睛,低呼一声:“这巨蛟无怪有恶龙的称呼,已经死去多日,依旧如此可怖。真要活着,得有多厉害?”

    即便巨蛟已死多时,李隆基都不敢过于靠近细观。

    高力士也一脸的惊叹,道:“小时候听家中老人说过此物,族中勇士耗费巨大代价才将之降服。但听他们描绘,也不及这蛟龙巨大。”

    李隆基自是知道高力士的身份。

    作为岭南王冯氏的后裔,高力士在这方面称得上是见多识广。

    李隆基啧啧称奇的看了好半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