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bp;≈bp;≈bp;≈bp;裴旻道:“臣也是顺便考验他们夜行的本事,就如与突厥一战的横穿沙漠。征战之事,瞬息万变,终有深夜行军的时候。要是他们没有这个本事,就有可能受制于敌,甚至把握不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作战这方面,将帅兵是相辅相成的,帅统筹全局,负责拟定战略,研究作战计划。将则是实行作战计划,根据战局的变故而调整作战计划,而兵士是最后的参与者。他们越强,将帅的底气就越足,手段也就越多。”

    ≈bp;≈bp;≈bp;≈bp;“不怕实话跟陛下说,很多人吹嘘臣用兵天马行空,其实跟臣没有半分关系,都是这些兵卒的功劳。是他们拥有超凡的能力,臣才敢出那样的计策。”

    ≈bp;≈bp;≈bp;≈bp;李隆基政治用人手段过硬,但对于军事,那就是一个二傻子,历史上就给杨国忠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bp;≈bp;≈bp;≈bp;裴旻说的头头是道,他听得云里雾里的,却也听明白了关键,笑道:“说来说去,你还不是在夸自己会练兵?”

    ≈bp;≈bp;≈bp;≈bp;裴旻“嘿嘿”一笑道:“让陛下看穿了,臣也就这点本事。”

    ≈bp;≈bp;≈bp;≈bp;李隆基道:“你的能耐,朕岂能不知,有你在,朕西北方无忧,睡觉都睡得踏实!”

    ≈bp;≈bp;≈bp;≈bp;一路东行去,这封禅的队伍想要完全不扰民是不可能的。

    ≈bp;≈bp;≈bp;≈bp;裴旻采用的是错峰用道以及分流用路的方法。

    ≈bp;≈bp;≈bp;≈bp;其实也就是仿照了后世的红绿灯,不强行封堵官道,而是一段段的空开官道,

    ≈bp;≈bp;≈bp;≈bp;让李隆基一行经过的时候,无任何人威胁足矣。

    ≈bp;≈bp;≈bp;≈bp;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不干涉百姓的正常生活,还护卫住了李隆基的安全。

    ≈bp;≈bp;≈bp;≈bp;一路畅通无阻,花费了二十一日。

    ≈bp;≈bp;≈bp;≈bp;李隆基站在泰山脚下,眺望高耸入云的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对左右的文武带着几分感慨的道:“朕这一次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bp;≈bp;≈bp;≈bp;他说的自然是裴旻一路上的安排。

    ≈bp;≈bp;≈bp;≈bp;相比王毛仲的声势浩大,殚精竭虑,日夜操劳。为了充场面,王毛仲不惜一切的拉拢江湖人;为了护卫安全,动用三万兵士,一路上还坚壁清野

    ≈bp;≈bp;≈bp;≈bp;而裴旻游玩睡觉,跟已婚妇女聊聊天,陪四岁幼女游街,同小姨子练剑,实在不要太轻松。

    ≈bp;≈bp;≈bp;≈bp;这差距不言而喻,但是结果却是天囊之别。

    ≈bp;≈bp;≈bp;≈bp;无所事事的裴旻,将事情干的甩王毛仲好几条街。

    ≈bp;≈bp;≈bp;≈bp;张说附和道:“真正的能人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处理,而愚昧之徒却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处理,将自己绕晕了。这一点裴公确实是我等楷模,值得臣等学习。”

    ≈bp;≈bp;≈bp;≈bp;封禅的仪式很繁杂,但这些都是李隆基跟张说、王晙的事情。

    ≈bp;≈bp;≈bp;≈bp;李隆基是首献,张说负责亚献而王晙负责终献。

    ≈bp;≈bp;≈bp;≈bp;本来终献是留给裴旻的,但是裴旻再次拒绝了。

    ≈bp;≈bp;≈bp;≈bp;亚献他都不稀罕,何况是终献?

    ≈bp;≈bp;≈bp;≈bp;不过他的没有得闲,李隆基特许他佩剑护卫左右,全程陪同相护。

    ≈bp;≈bp;≈bp;≈bp;因为登泰山的时候,为了避免惊扰鬼神,是不允许重兵护卫的。

    ≈bp;≈bp;≈bp;≈bp;在兵少的情况下,裴旻不在身旁,李隆基缺乏安全感。

    ≈bp;≈bp;≈bp;≈bp;天空似乎有些不作美,在封禅的前四日。

    ≈bp;≈bp;≈bp;≈bp;二月的天,这齐鲁大地突然下起了大雪。

    ≈bp;≈bp;≈bp;≈bp;裴旻察觉了异样,走出了房间,看着天象,根据裴行俭流传下来的阴阳五行、天文历数之法,算着这大雪下的时间。

    ≈bp;≈bp;≈bp;≈bp;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不敢说有裴行俭那种神乎其神的精准,却也有五六成的把握。

    ≈bp;≈bp;≈bp;≈bp;看了半响,发现黑云主要聚集在泰山一代,沉吟半响道:“这大雪至多不过半日,只是泰山上必是雨雪交加。”

    ≈bp;≈bp;≈bp;≈bp;翌日一早。

    ≈bp;≈bp;≈bp;≈bp;裴旻叫上了仆固怀恩,一并上山去了。

    ≈bp;≈bp;≈bp;≈bp;李隆基本来兴高采烈的,也未这一场大雪弄遭了心,一夜无眠,看着周边的皑皑白雪,心情糟透了,他将张说、王晙以及太史令程祎与请到了帐内。

    ≈bp;≈bp;≈bp;≈bp;“不知昨夜大雪,对于封禅行程,可受影响?”

    ≈bp;≈bp;≈bp;≈bp;张说苦笑道:“泰山山高,只怕山上情况更为严重,为安全起见,最好是延期而行。”

    ≈bp;≈bp;≈bp;≈bp;程祎摇头道:“二月二十六日是最佳的时辰,过时不候。等下一个良辰吉日,最近也是三月下旬。与其干等二十余日,不如立刻召集工匠,在封禅吉日到来之前,将道路拓平,在敷上沙土,以供銮驾行走。”

    ≈bp;≈bp;≈bp;≈bp;张说微微皱眉,想要劝说,想了想又闭口不言。

    ≈bp;≈bp;≈bp;≈bp;离封禅之期,只有四日,想要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将道路拓平,敷上沙土,唯一之法就是动用近处所有的百姓,所用沙土也就就近获取。

    ≈bp;≈bp;≈bp;≈bp;如此一来,无可避免,空耗劳力,而且毁坏地方植被。

    ≈bp;≈bp;≈bp;≈bp;但是不如此干,干等一月,所耗费的财物以及耽误的军政,也是不可估算的数字。

    ≈bp;≈bp;≈bp;≈bp;两厢盘算起来,还是前者损失轻一些。

    ≈bp;≈bp;≈bp;≈bp;李隆基心中封禅事情最大,而且他也不放心让洛阳的太子监国太久,一挥手道:“就依太史令的主意去办。”

    ≈bp;≈bp;≈bp;≈bp;张说领命而去。

    ≈bp;≈bp;≈bp;≈bp;李隆基心情烦闷,想叫裴旻聊天,却得知裴旻不在营地,将李宪、李隆范、李隆业请到帐中细谈。

    ≈bp;≈bp;≈bp;≈bp;直到午后,李隆基才得到裴旻求见的消息。

    ≈bp;≈bp;≈bp;≈bp;见裴旻一脸兴奋的入内,李隆基好奇问道:“静远,你这是去哪了?大半日不见你人,这般高兴。”

    ≈bp;≈bp;≈bp;≈bp;裴旻笑道:“臣一大早就上了一探泰山大观峰,心情有些激动。陛下不知,臣终于体会到这泰山为何是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了。”

    ≈bp;≈bp;≈bp;≈bp;“为何?”李隆基听裴旻一大早就上了泰山大观峰,心底只有说不出的感动。

    ≈bp;≈bp;≈bp;≈bp;裴旻笑道:“臣没来过泰山,只是从书上知道。泰山之美在于壮丽,山地高峻,河流短急。从岱顶至山麓,泉溪争流,山高水长,加上山泉密布,河溪纵横,可谓气势雄伟磅礴。这一切都是书中所言,臣向来神往。昨夜大雪,白雪覆盖山林,臣忍不住先陛下一步上山游玩,一路攀山而行,所见所闻,无言形容。千言万语唯有一诗可表。”

    ≈bp;≈bp;≈bp;≈bp;“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p;≈bp;≈bp;≈bp;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p;≈bp;≈bp;≈bp;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bp;≈bp;≈bp;≈bp;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p;≈bp;≈bp;≈bp;李隆基听着这诗,霍然起身,胸中也为这首诗中蕴含的豪气所震撼。

    ≈bp;≈bp;≈bp;≈bp;李宪用劲的拍手道:“好一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静远太不够朋友了,这等美景,竟然不叫上我们。”

    ≈bp;≈bp;≈bp;≈bp;裴旻摸了摸鼻子笑道:“山上路滑,旻是习武之人,脚步轻快,登泰山如履平地。宁王,身娇肉贵的,这只怕受不住。”

    ≈bp;≈bp;≈bp;≈bp;李宪带着几分不悦的看着李隆基笑道:“三郎,看来我们兄弟是给小觑了。”

    ≈bp;≈bp;≈bp;≈bp;李隆基起身道:“想当年朕走马猎鹰,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泰山何足挂齿!四日之后,朕与静远一并徒步上山,一举两得,不枉来这一遭。”

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一梦(二合一)() 
    “陛下有如此豪情,臣自当舍命相陪!”

    裴旻作揖应道。

    李隆基心性极高,有汉武太宗的野望,最喜欢大气魄大手笔。

    《望岳》一诗,不但写景,还写人。

    描述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赞美泰山的神奇秀丽之余,还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种诗句,最能引起李隆基的心声,与他生出共鸣。

    “拿纸笔来!”李隆基叫呼一声,说道:“静远快将这诗写下,朕要挂在书房里。”

    裴旻见李隆基如此慎重以待,也知杜甫这首诗的魅力,感染了李隆基。

    对于那还未谋面,能与李白齐名的诗圣充满了敬意。

    以一首诗,换泰山附近的上万百姓的安宁,还是值得的。

    裴旻也不吝啬自己的笔墨,以自己的最佳状态书写,以不负杜甫这千古佳作。

    “《望岳》,好诗名。全诗以“望”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却无一个‘望’字,让人以身临其境眺望,静远的谋篇布局、构思是精妙奇绝,当真天下无双。”

    李隆基太钟爱这首诗,又忍不住赞美了一番。

    看着退下去的裴旻,李宪慷慨道:“三郎,你有静远这样的臣子,实在是上天的恩赐。”

    李隆基笑道:“也是我大唐的恩赐,相比张说、程祎的先见,静远不但考虑了大雪的影响,还亲自不辞劳苦的上山考察,差别可见。”

    李隆业道:“不只是如此,静远还摸透了三哥的脾性,不谏而谏。不像那些讨厌的文士,逼得三哥同意他们的提议,将一切交由三哥抉择,静远一定是相信三哥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的。”

    李宪道:“君臣相知,莫过于此。”

    李隆基格外高兴,叫了一声:“高将军!”

    高力士立刻躬身应道:“老奴这就去让张相更改山上方略,徒步上山。”

    他根本不需要李隆基如何安排。

    又何尝不是主仆相知?

    出了李隆基的营帐,裴旻立刻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仆固怀恩已经在帐内等候了。

    “我标记的那几点,你记住了?”

    仆固怀恩道:“都记下了!”

    “好!”裴旻道:“就辛苦你们了,带上二十几人,弄一些沙土,将那些地方稍微修葺一下。”

    仆固怀恩在陇右军已经成长成了一个合格优秀的军人,毫不犹疑的应诺道:“是!”

    仆固怀恩离开不久,裴旻得到了张说求见的消息。

    “张公!”裴旻亲自出帐迎接,给足了面子。

    两人刚一见面,张说已经深揖到底。

    裴旻赶忙上前搀扶。

    张说心悦诚服道:“在下这是替这泰山周边所有百姓,谢过裴公。某去做了一番调查,现在正是春耕时节,要是将周边百姓抽调来修路,一来一往,少说也要耽搁曜日。这边一耽搁,他们各自田地的工作将会中断,从而引起各种效应,错过最佳的耕种时间,影响收成。裴公能够劝住陛下徒步上山,与周边百姓实是莫大的喜讯。鲁地儒生都要前来感谢呢,在下将他们拦下了。某知道国公心系天下,所做之事,并非为了那些儒士的道谢,没必要无辜招惹非议。”

    裴旻赶忙道谢,张说这一拦,可免去了他不少的麻烦。

    张说道:“这徒步上山,更显其诚。只是山路险滑,不能大意。”

    裴旻早已考虑妥当,轻声的说道:“张公大可放心,陛下并非娇生惯养,早年还是家喻户晓的纨绔,是走马猎鹰的好手。体魄不逊于常人,我特地上山亲自查询过了,除了个别要地有些困难,其他皆无大碍。我以让人上山特别修葺,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如此甚好!”张说一脸放心,又说道了《望岳》。

    作为士林领袖,张说在历史上留下了两百七十余篇文章数词,在这方面也是各种翘楚。

    对于《望岳》,那是赞不绝口。

    也非要让裴旻写下墨宝,遗留后世珍藏。

    裴旻只好轻车熟路的再写了一篇。

    张说也投桃报李,送了一篇自己的力作。

    裴旻认真的收藏起来,张说固然不是李杜级别的诗人,但身为文宗,他的佳作焉能逊色?

    二月二十五日。

    李隆基领着张说、王晙、陈玄礼等随行文武以及各国使者,还有一群精选出来的鲁地儒生开始登山。

    陈玄礼率领的三千兵士,一路沿途留下,负责守护山道。

    仆固怀恩率领的三百兵士则一路护送山顶,负责整个封禅流程的护卫。

    一行人在登山途中,不免浏览周边景色。

    现在正是春季,万物复苏,但犹有冬天的冰雪。

    翠绿的生命力量与洁白未化的山雪,相互辉映,既有冬季的冷峻又有暖春的明艳。

    一路沿着阶梯而上,

    “松拱一天翠,草生万壑青!”

    李隆基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