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时这位李家三郎最近也为武婕妤的事情烦透了心。

    后世人都将杨贵妃视为李隆基的挚爱,或是赞美称颂他们的情感,或是讽刺他为了杨贵妃而失了半壁江山。

    实际上从历史的种种来看,李隆基真正宠爱的不是杨玉环,而是武婕妤。

    杨玉环更像是武婕妤的替代品……

    历史上的武婕妤受李隆基专宠,一宠就是二十年,时间远胜杨玉环。

    这二十年里,武婕妤身为武三思的侄女,一直受到文武百官的特别“关照”,但是李隆基却一直护着他,甚至特别给她创了一个惠妃,一个跟在贵妃之上的位子,并且多次想立她为皇后。

    只是受到了百官的一致反对而作罢……

    武婕妤不同于杨玉环,杨玉环并无野心,她只是一个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寻常女人。

    武婕妤却是武家的后人,拥有者超于常人的野望,为了将自己的儿子扶上帝位,她可以干出任何泯灭人性的事情。

    她陷害皇后,诬告太子,谋害三王,可谓恶事做绝。

    她不像武则天那样,有野心还有高超的手段,做事情神不知鬼不觉,她手段低劣,导致恶行人尽皆知。

    但是李隆基任是站在了武婕妤这边,不管她做了什么,干了什么,都一如既往。哪怕她陷害弄死了自己的儿子,依然对她关怀不改。

    最终恶有恶报,武婕妤自从陷害了太子等人之后,害了疑心病,屡次看到他们的鬼魂,竟一病不起。请巫师在夜里作法、为他们改葬,甚至用处死的人来陪葬,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后,被她还是让自己活活吓死了……

    对此李隆基任是不管不顾的追封武婕妤为皇后……

    这种包容纵容,几乎到了病态。

    相比李隆基两次赶杨玉环出宫,武婕妤的待遇不要好上太多。

    而且李隆基宠爱杨玉环的时候,他已经变得昏聩不愿处理朝政,而宠爱武婕妤的时候,却是他最英明的时候……

    后世人也不知如何解释这一切,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真爱!

第七十九章 长安动荡() 
为了武婕妤,处在最英明时候的李隆基能够为了他,一天之内杀死自己的三个儿子!

    也很符合李隆基重情与薄情的设定。

    他只关心在乎自己关心之人,对于其他人,有着本性的冷漠,哪怕是自己的儿子。

    裴旻恰好是李隆基关心的人物之一:甚至认为裴旻是天命之臣,从最开始的先天政变,一直为他尽心尽力的分忧天下事。

    每当朝堂出现困局的时候,裴旻永远是第一个为他站出来的人,甚至还为他放弃了长安的大好前程。

    如今最爱的武婕妤给群臣逼得打入了冷宫,他身为一个皇帝,却无力相救,而信任的大臣也出了事,李隆基原本就躁动的心,彻底的狂暴了。

    面对文武百官,大发雷霆之怒。

    “简直无法无天!”

    “一个都督,竟然是贼匪培养起来的,还是马贼王的弟弟。这般可笑的事情,就这么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还累得我国之栋梁,为臂张弩所伤”

    “我大唐颜面何存?朝廷颜面何在?”

    “一个个监察御史怎么巡视?瓜州刺史是干什么的?同僚多年,竟然一无察觉将负责河西的监察御史,瓜州刺史都给朕撤了。”

    “另外还有谁说裴国公在河西手段过激的?”

    “河西的情况糜烂至此,一个贼匪的弟弟都能当上都督,不用雷霆手段,如何镇服的了?”

    “你们一个个在长安,又哪里知道河西的困难?国公需要的是支持,不是刁难!”

    “鉴于河西情况严重,朕决定加封静远为河西按察使,另外陇右一地,也以太平,收回他陇右按察使的职务。”

    面对李隆基的勃然大怒,文武百官无人敢辩驳一句。

    下朝之后,宋璟、苏颋、张嘉贞、张说、源乾曜,唐朝几位说得上话的宰相聚在了尚书省。

    他们个个面带忧色,相顾无言。

    苏颋看了一眼众人,带着几分战兢的说道:“陛下似乎有些变了!”

    张说长叹道:“许是因为武婕妤的缘故吧!陛下这是指桑骂槐呢!借着裴国公的事情,指着我们掺和他的家事。之前也不是来过一出?”

    诸宰相都明白张说说的是裴旻兼任河西节度使一事,李隆基一样是将他们臭骂了一通。

    但谁看不出来,李隆基为裴旻说事是一方面,宣泄武婕妤的怒火也是一方面。

    宋璟沉声道:“裴国公确实是国之栋梁,虽然荣宠过重,但从未有过不利我大唐的举动,反而有着我等远比不上的功绩。在此事上,我们还是尽量迎合陛下,别事事都忤逆于他。”

    “但武婕妤一事,决不能让步!我大唐禁不起再一次受到武家余孽的危害尤其是现在,哪怕这个相位不要,也绝不退让!”

    宋璟是过来人,深知武家人给大唐带来的危害。

    他是首相,如此一表态,苏颋、张嘉贞、张说、源乾曜等人都对以看向恭敬的眼神,知道此事过后,不管成与不成,宋璟的相位是保不住了。

    不过这也正是文人风骨,为了心中的道义,即便明知自己的未来,也义无反顾。

    李隆基在朝堂上发泄了一通,回到后殿,想想在冷宫受罪的武婕妤,又想想在病床上的裴旻,看了一眼身旁的高力士,叹道:“力士,朕现在好累!婕妤出了事,静远也受了伤,现在也只有你陪在朕的身旁了。”

    高力士带着几分担忧的道:“陛下放心,老奴会一直陪着陛下左右的。国公吉人天相,定会安然无恙,武娘娘,老奴早已安排下去,娘娘不会受到半点的委屈,生活一切如常。”

    “如此,朕便放心了!”

    李隆基脸色终于好了一些。

    高力士其实还有话未说,在冷宫的武婕妤并没有认输,而是将一切过错都推卸到了王皇后的身上,表示一切都是王皇后布下的局,针对她所下的局,一切都是王皇后策划的,她只是因为过于在乎而中了计。

    高力士知道武婕妤这是在做垂死挣扎,但是他了解李隆基,知道李隆基的性子。

    李隆基对于王皇后的薄情,对于武婕妤的专情,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相信武婕妤的话。

    高力士一心向着李隆基,知道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

    从本质上而言,高力士是真正关心在乎李隆基的存在。

    也是因此,在历史上李林甫权倾天下的时候,高力士是唯一一个感冒触怒李隆基的风险,劝说李隆基不要放权给李林甫的人。

    **********

    裴旻遇刺传的如此轰轰烈烈,自然也传到了公孙幽的耳中。

    公孙幽关心则乱,她不像李隆基,确切的得知裴旻只是伤到了胳膊,并无生命危险,只是听传言知道了此事,惊慌之下,甚至动了前往凉州的念头。

    直到从裴母哪里得到消息,才安心下来。

    安心,却不等于放心。

    公孙幽想着中箭的裴旻,芳心戚戚,直接找上了长寿坊仁德药堂希望孙思邈的大徒弟刘神威,希望他能跑一探凉州。

    她相信当今世上论及医术,无人出刘神威左右。

    在仁德药坐堂的并非是刘神医,而是孙思邈的的孙子,孙溥。

    孙溥现今已经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得知公孙幽的来意,一脸歉意的道:“公孙姑娘,实在抱歉。裴国公与我等有大恩,此行莫说是凉州,即便辽东、岭南,也不会拒绝。只是刘伯上终南山采药去了。此次采摘的药材极为珍稀,唯有人迹罕至之处才能寻得,没有月余功夫,恐怕难以回来。”

    公孙幽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府邸,将情况告诉了公孙曦。

    公孙曦直接道:“老姐你在长安等着,我去山上找刘神医。”

    公孙幽心态有些焦躁,怒道:“终南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绵延二百余里,你一个人上山,跟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公孙曦气道:“总比坐在这里干等要好!万一真的让我找到了呢?师傅,他,他不是能够完全康复?”

    公孙幽看着眼圈有些红的公孙曦,暗自一惊,略一沉吟道:“小妹说的在理,你传出消息,就说青羽盟有事急求刘神医的下落,谁能寻得,青羽盟必将感恩在心,并给予重筹,再传授三式越女剑法。另外发动所有成员,上终南山”

    这消息一传开,整个关中武林都轰动了,意图结好青羽盟,或者青羽盟中意图立功的成员还有觊觎越女剑法的人,纷纷往终南山而去,人数竟多达千百人

第八十章 真实伤情() 
一相比原来的人才相形见拙,现在裴旻麾下可谓人才济济。

    文以相才张九龄为首,还有颜杲卿、袁履谦、牛仙客、王昌龄、王之涣、王维这些青史留名的大人物,甚至李林甫这个能够洞察人心擅于借势的鬼才都成了他的手下,而且很得重用。

    对于这个历史上独揽朝纲,导致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裴旻一直有所提防。

    不过李林甫一方面表现的非常出色,另一方面也表现的很知足。

    相比他在长安看门,裴旻给他的权力,足以满足他现在的需要。表现的还算安分,裴旻也乐意有这么一个鬼才在身旁,能够在张九龄、颜杲卿、袁履谦这些人不擅长的领域,帮着自己。

    只要他不做死,裴旻并不介意满足他的权力欲望。

    至于武将阵容更是少见的庞大,封常清、李嗣业、仆固怀恩,还有发展中的第一名将王忠嗣,这些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存在。

    最近更多了张孝嵩、崔希逸两位儒将,以及未在世上留名,却表现的极为出彩的李翼德、江岳、郭文斌等人,若在算上薛讷留下来的遗产

    有这些文武在,即便裴旻处于养伤状态,河西军的事物依旧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很多事情,只需他个人过目一下,然后吩咐王维以他的名义将事情安排下去便可。

    裴旻现在闲暇之余就是练字,练习左手字。

    他并非左撇子,右手是他最习惯的手,平时握剑写字都考他,如今受伤了,只能强迫自己改为左手了。

    “国公,弩箭威力太大,刺穿了肩骨,不但伤了经脉,还伤了骨头。就算好了,只怕也会留有后遗症!右臂不会如原来那般灵动,灵活自如了到底能恢复多少,会不会留有暗伤,这个老朽不好定论!”

    这是大夫一开始对裴旻箭伤的评价!

    裴旻听到这番话,立刻让大夫改变说法,将情况往轻的说。

    除了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王维这些在场人员,知道裴旻的情况,其他人并不知晓。

    裴旻不想让家人担心,更不曾后悔自己的决定。

    当时他真要躲是躲避的开的,只是一但他躲了,中箭的将会是张九龄。

    这是他万万不想看到的结果!

    裴旻这些年一路走来,算不上顺利,也经过不少的风浪。两世为人的他,在心智上有着十足的长进,并未因伤情而沮丧不安,反而报着乐观的态度应对,有心向里左手最强大的男人杨过看齐,一边根据大夫的吩咐调理右臂,一边练习着自己的左手。

    他并没有着急的练习左手剑,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是以左右手一并对敌的,右手剑重攻,左手鞘重防,有着左手剑的功底,也因如此,他才能在那夜用左手剑击败耿侯与一众刺客。

    与右手相比,他的左手差的不是技巧,而是力量精度。

    他的剑随心所欲,就是因为继承了剑圣裴旻对于剑的控制力,他能够轻而易举的做到指哪打哪,哪怕是飘动的竹叶,细小的一刻葡萄,甚至面前飞过的一只苍蝇都能轻易刺中。

    甚至可以说,只要他想,他的剑就能出现在应该出现的任何地方。

    但是他的左手却不具备这种微操能力,这种控制力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但出现细小的失误都能造成致命的失败。

    练字能够陶冶心灵,锻炼他左手对于微末的控制力,他是在以别样的方式,练习自己的左手。

    毕竟他是有老婆在身旁的人,终究不能跟杨过一样,那么粗鲁的对待自己的左手。

    裴旻的楷书已经有大师风范,但是这左手来写,终究差了那么一点灵性,写的不尽如人意。

    不过经过这些天的练习,已经有了一些转变,不在是横竖撇捺都写的揪心。

    还是很有成果的

    裴旻正在为自己的左手字沾沾自喜的时候,袁履谦在外头求见。

    裴旻将手中的笔放下,亲自前去迎接。

    “履谦,快进来说话!”

    裴旻直接将袁履谦迎到了书房,指着桌上的字道:“怎么样,我这左手字,还可以看看吧!”

    对于袁履谦、颜杲卿这两位这个世界第一个遇到的知己,裴旻向来随意,从不在他们面前端什么架子。

    袁履谦、颜杲卿除了在正式场合,毕恭毕敬之外,这种私下会面也是随性随意。

    袁履谦靠近一瞧,笑道:“还真的有模有样”他笑着说道,又带着几分关心的问:“恢复的怎么样?”

    “还好!”裴旻右手手腕动了动道:“伤筋动骨一百天,想要完全康复,没那么快!你呢,各地的情况怎么样?”

    裴旻不想在这方面多谈,免得设计细节,要瞒着自己这位知己,问起了公事。

    一谈到公事,袁履谦面色一整,道:“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糟糕一些,河西这边普遍有吃空饷的习惯,而且因为马贼横行,兵卒时不时伤亡,又不及时填补,空缺比想象中的更要严重。至于兵器衣甲更是普遍老旧,想要换新与填补兵额,要向朝廷索取的数额,远比当年陇右需求更多更大。”

    “相差多少,给我一个实际数字!”

    裴旻听到这话,微微皱起了眉头。

    袁履谦道:“需要补足的兵额数量共计九千八百七十二人,老旧的兵器衣甲共计三万六千一百三十六套,至于兵器,情况要好一些。我们击破了不少马贼巢穴,缴获了不少的兵器镔铁,可以自己维护一部分。不过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