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3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河西军除了凉州军薛讷严于利己之外,其他驻军因为天高皇帝远,大多都闲散惯了。

    伊吾军上下将校对于突然受到的严苛管制,均是议论纷纷,心底大为不满。

    乐奇制止了麾下将校的抱怨,道:“我们平时怎么来,现在就怎么来。有一句话不是说的好,阳奉阴违嘛!表面上给足那新任节度使的面子,背地里我们还是干我们的,一切造旧。”

    诸将心里的大石相继落下了。

    这裴旻的出现,不只是乐奇这些都督感到不安,各驻军的将校也为之担忧。

    原来都督就是他们的“皇帝”,掌握着他们的升迁生死。

    而今多了一个太上皇,他们是听皇帝的还是太上皇的?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关系站位,尤其复杂。

    一个不慎,那就是前途尽毁。

    如今见乐奇不鸟裴旻,他们也安心了,明白乐奇依旧掌握着他们的生死,至于裴旻,名头倒是很响亮,谁也没见过,天晓得如何?

    相比裴旻的严苛,他们自然更加喜欢乐奇麾下的自在。

    乐奇轻飘飘的有一句话,稳住了伊吾军的军心,也稳固了他的控制。

    安抚了诸将,乐奇也开始筹划起如何才能让伊吾乱起来:不只乱,还不能给他的地位带来威胁,不能显示他办事不利。

    锅最好还是让裴旻来背,只有让他受到千夫所指,才能逼迫他撤回权掌河西的打算。

    裴旻意图巩固河西军的凝聚力,增强他们的实力,以应付未来的西方战事。

    在乐奇他们眼中却成了剥夺他们手上的权力,意图架空他们。

    其实说白了就是土皇帝当习惯了,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指挥。

    苦思一夜,乐奇还是觉得煽动军中对裴旻不满的情绪最为直接。

    这些年他统御伊吾军,自诩深得军心,不似老三苏武那般贪财,克扣军饷,也不似老二耿侯那般暴戾,对部下动辄打骂。麾下将士对他甚是敬服,只要让兵士对裴旻生出恶感,让他们只认自己这一个统帅便可。

    念及于此!

    乐奇心满意足的和衣睡去了。

    朦胧中乐奇让急促的叫唤声惊醒了。

    “怎么了!”

    夜里寻思“良策”许久,还没睡足,脑子迷迷糊糊的,跟不上节奏,随口应了一句。

    “大军,有一股大军,向军营逼来了。”帐外兵士焦急的声音传入乐奇的脑海。

    乐奇打了一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

    “什么大军?敌袭?”

    乐奇吓得衣服都顾不得穿,虽是春季,但西北的清晨,还是极为寒冷打的,让冷风一吹,一个寒颤,全身鸡皮疙瘩都竖了起来。

    “回都督,不是,是自己人!”

    乐奇赶紧躲回帐里,带着几分起床气的怒道:“也不说清楚,什么自己人?有多少人马?”

    兵士带着几分委屈的道:“是大斗军的旌旗,足足有一万人!正向我们军营驶来……”

    乐奇怒喝道:“折虎臣想干什么,造反嘛!带着兵跑到我的领地来了……”

    伊吾军有兵八千,自己的地盘跑来了一万兵,比他掌控的实力还要多两千,他却半点消息也没有。

    向来谨慎的他,心底泛起了不祥的预感。

    匆匆忙忙的换好了衣服,乐奇领着百名亲卫军风驰电掣的向折虎臣来的地方奔驰过去了。

    远远地一支万人队快速的逼近,乐奇看着渐渐靠近的大斗军,忍不住羡慕道:“这疯虎真的抱上大腿了?”

    远处的大斗军衣甲艳丽,兵器闪亮,跟他军中的那些老旧兵器大不一样。

    裴旻在接受河西节度使的那一刻起,他修书给了朝廷兵部,求一批衣甲装备。

    对于裴旻所请,朝廷向来一路放行。

    不过短短的两个月,第一批军备已经送达了。

    裴旻尽数拨给了凉州军。

    双方渐渐靠近,乐奇高声道:“折军使,哪阵风将你吹来了?到了我伊州地界,怎么也不跟哥哥打个招呼!”

    “哈哈!”折虎臣大笑:“在下也是奉命而来,估计要打扰个一年半载了。”

    乐奇心头一跳,正想说话。

    一个带着几分森然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

    “在下有几分好奇,这伊州是朝廷的土地,什么时候成为你乐都督的地界了?”

    他的声音不响,很平静,但是就如针刺一样,刺的乐奇不知如何应对,半响才道:“这位先生勿怪,在下口误失言。伊州的兵事防御由我负责,折将军不请自来,以至于说错了话。”

    他说着看着那个文士,那人不过四十岁上下,方脸大耳,貌相威奇,只是一对眼细长了点,却予人深沉厉害的感觉。

    看他骑马由要超过折虎臣半个马身,心底明白,这个文士才是真正的对手。

    来到近处,文士在马上略一作揖道:“李林甫见过乐都督,奉裴帅令,从今日起,大斗军与伊吾军一并操练,以增强彼此默契。由在下全权负责,望都督配合!”

    轰!

    乐奇脑袋一懵,这他还没有动手,裴旻已经先一步出招了。

    而且出招的方式,让他无力抵抗!

    一方面是节度使命令,一方面是折虎臣的一万军队!

    他要是敢说半个不字,人头妥妥不保!

第六十一章 欺负人() 
凉州姑臧,都督府衙。

    裴晨霖向裴旻汇报着新一批军备入库的情况。

    “将这些军备先存于库房,好好保存。九龄,你给河西诸军传个消息,告诉他们,新的衣甲装备已经运达,我会依照表现最好的军队依次发放。数额不足,不足以配备全军,让他们好自为之。”

    张九龄看着手中的报道,说道:“只怕裴帅的好意,他们不能够领会。”

    这天下兵马多有吃空饷的习惯,当初陇右军就是因为吃空饷让韩庄逮着把柄,勒索敲诈。

    河西天高皇帝远,境内多荒漠戈壁,多贼多匪,兵卒折损频繁。

    吃空饷的情况,更是严重。

    裴旻之前开会一句补足所有空缺额数,几乎等于断了拿空饷的财富。

    “无妨!”裴旻眼不斜视的看着手里的卷宗,云淡风轻的说着:“我只要有远见睿智的部下,而不是只看眼前利益的蠢货。只要他们有能力,愿意听命,我会给他们更多。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将朝廷给他们的权力私用,不求长远发展,那就将他们踢出局。”

    张九龄笑问道:“那在裴帅眼里,这河西几位都督,可有睿智的人?”

    裴旻颇为无奈的道:“很遗憾,目前只有一个崔希逸。甘州都督殷荣江、瓜州都督耿侯,还有待观察。至于苏武、曹英杰、乐奇三人已经出局了,一个太贪财,一个太无能,一个太贪权……其实,我还是挺可惜乐奇的,他能力很不错,将伊吾治理的井井有条。要是小贪我就忍了,可惜,他贪得太大。一个都督,却架空了刺史,军政皆出其手,成了伊吾的无冕之王,这过界太重,不能忍了!”

    顿了有一顿,他道:“所以,我用崔希逸取代了曹英杰,用封常清代替了苏武,在用李林甫对付乐奇。只要掌控了西州、沙州、伊州加上我们所在的凉州,河西的局势就稳固了。”

    河西的地形复杂,东起乌鞘岭,西接西域,北连大漠,是一个东西长达两千里,南北宽仅一百五十里的狭长地带。

    凉州占据东部,西州、沙州占据西方,伊州居于西北,余下的甘州、肃州、瓜州皆在包夹之内。

    张九龄摇头道:“属下怎么觉得裴帅有些欺负人呢!”

    此时苏武的死,并没有传到姑臧,裴旻、张九龄皆不知道封常清已经搞定了玉门军。

    但是封常清的能力,他们两人清楚无疑,以封常清对付苏武,不要太容易。

    至于李林甫,张九龄如历史上一样,非常不喜欢这个人,甚至有着一点点的厌恶。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不得不承认李林甫的干略才能。

    乐奇能力不俗,但对上李林甫……

    用封常清、李林甫对付苏武、乐奇,也难怪张九龄会有这种欺负人的感觉。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裴旻眯眼笑道:“我不喜内斗,与其耗着,不如直接踢开,简单实在!”

    说着,他将手中的卷宗递向张九龄道:“你看看,能不能瞧出一点问题来。”

    张九龄接过一看,却是关于瓜州都督的私密卷宗,以及他上任前后瓜州境内的匪患。

    “这……”张九龄看着卷宗,脸色渐渐变得吃重。

    裴旻若有所思的道:“瓜州都督耿侯是从一个小兵卒,一步步爬上来的。他的功绩多是通过剿匪得来,他在为担任都督之前,有过诸多战绩,但境内匪患不止。他当了都督之后,功绩少了,匪患却也跟着少了,甚至消失不见。是马匪怕了他?还是?”

    **********

    伊吾军军营!

    一直习惯“伊吾王”身份的乐奇,今时今日终于体会到了有一点,什么叫做官大一级压死人。

    李林甫左一个裴帅令,右一个裴帅令,将狐假虎威的本事展现的淋漓尽致。

    李林甫最擅长的就是这一手,历史上他就利用李隆基的信任,权倾朝野,甚至让李隆基动了将天下大权交给他的念头。

    如今在这河西,裴旻的地位最高。

    仗着裴旻的势,李林甫那是一个横行无忌。

    “乐将军,久闻伊吾军也是河西强兵,此来在下奉裴帅之命,负责伊吾、大斗两军的合练,还有身负检阅军队的任务。都督也知道裴帅的性格,咱们这些做属下的,不依照他的脾性来,受训斥是小事,万一他怒由心生,将我们如同苏武、曹英杰一般,可就遭殃了。还请立刻擂鼓聚兵聚将,免得在下不好向裴帅交待。”

    他是一口一个“裴帅”,直将乐奇说的额上青筋直跳。

    就连折虎臣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折虎臣是那种直肠子的猛士,向来不喜欢李林甫这样卖弄权术的“小人”。

    不过现在他对裴旻异常敬服,在临行前裴旻强调他此行他只负责练兵,其他一切琐事皆由李林甫负责,他也不好帮腔,就在一旁如木头一样站着,微微闭着眼睛,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至于李林甫更不将两个武夫的想法看在眼里了,他只在乎自己手中的权势,名声什么的于他而言就是浮云。

    在长安,他是一个小小的千牛直长,说得不好听就是一个看门的,处处看人眼色。

    而今他却是两镇节度使裴旻幕府里的佐官,幕僚心腹之一,一个个三品都督、刺史见着他都要礼敬三分。

    他知道这种差别待遇皆是因为裴旻这个人,自己今日的一切荣耀都是裴旻给的,他只要顾及裴旻的感受就行,其他人怎么看都无所谓。

    对于裴旻给他的任务,他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完成。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现实,是李林甫最大的优点长处。

    “擂鼓聚将!”

    乐奇虽知道不能依照李林甫的节奏走,但是他想不到任何理由拒绝,微微一笑道:“我这就去安排!”

    李林甫却看破了乐奇的打算,一把拉着他道:“哪有擂鼓需要特别安排的?”

    说着,强行拉着他道:“都督可是主人,您不带路,我们又哪里知道校场在何处?”

    乐奇被逼无奈,只能对自己的副手使了一个眼色。

    李林甫注意到了,却也不以为意,乐奇越是这样,越是证明他心虚,心里有鬼。

    心里有鬼,等于抓到了他的痛处……

第六十二章 慢军之罪() 
咚咚咚!

    震天的军鼓响起!

    战鼓的声音是极有讲究的,有集合的聚将鼓,聚兵鼓,也有冲锋、死战、固守各种指令战鼓。

    李林甫要求敲响的正是集合的聚兵鼓。

    不论是聚兵聚将,鼓声一响,即开始计时,超过一定的时间,将会受到军法严惩。

    聚将鼓时间稍短,但惩处力度会相对轻一些,而聚兵鼓,则不同。聚兵鼓时间略长,但更加严苛,一般用于战事,或者征战演习,以实战为标准。

    闻讯集结的兵士纷纷涌向校场。

    这战鼓敲的突然,伊吾军的兵士都有些猝不及防。

    他们平时疏于这方面的训练,就算乐奇的副将匆匆忙忙的提前通知,又能通知多少人?

    一部分兵士慌里慌张的,拥簇着赶往校场。

    西北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伊吾军的校场建于戈壁之上,占地范围极大,数千慌慌赶来的兵卒杂乱的聚在校场上也不显得拥挤。

    李林甫论及洞彻人心,可谓天下一时之选,对于兵事却是一窍不通,一时也看不出好坏。只是见多了陇右军的精锐,对于这些兵卒的表现,露出了几分的蔑视。

    至于懂得此道的折虎臣,更是不屑一顾的撇了撇嘴。

    伊吾军并不弱,论及战力在河西诸君中还是排的上号的,只是军中的兵士参差不齐。

    有杂胡人、西突厥人、昭武九姓还有汉人,甚至还有在华夏犯了事,贬罚至此的罪犯……

    面对如此混杂的种族情况,将帅不在军纪上狠抓一番功夫,很难驯服他们。

    乐奇平时注重抓心,对于部下有些放纵,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弊端尽显。

    他的脸色也有些难看。

    李林甫的脸色也开始渐渐变了,变得肃然。

    战鼓已经敲过三通了,三通鼓一过,意味着已经超过了时间,面前的诸多兵士还未列好阵型,还有兵卒急急忙忙的向他们这边赶来。

    乐奇脸色大窘,大觉丢了颜面。

    “折将军,准备刀斧手!”

    李林甫猛然高喝一声,“清点人数,一火三人以下,兵卒斩首,三人以上,斩火长。一队两火受罚,斩队正,四火受罚斩旅帅,六火以上株连校尉……”

    乐奇脸色瞬间惨白,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看似笑嘻嘻的文士,竟如此的狠。

    校场下原本有些细语喧哗的声音,瞬间寂静,只听到粗糙惊恐的喘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