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承宗闻言,心底懊悔至极,心底忍不住念道:“此刻说的那么详细,有什么用?事后诸葛亮,谁不会?”

    裴旻却从他的表情看出了他的意思,在心底暗想:“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说而已!”

    在他的心底,回鹘是大唐的助臂,但绝对不是盟友。

    裴旻不干坑盟友的事情,但是坑一坑两相得利,未来有极大可能成为敌人的当前助臂,却也是心安理得。

    不过,他也不想玩脱了,急切的说道:“将军队划分为三部,前军下马而战,只守不攻,左右翼迂回,一边以弓箭袭击,一边派人试探有无绊马坑。”

    承宗也收起了轻视的心,果断将命令下达。

    裴旻想了一想道:“让少族长去前线指挥,将您的亲兵交给我身旁的这个哥舒翰统帅,命他们做好战斗准备。”

    承宗吃重道:“难道?”

    裴旻看着战场,道:“他们并没有一匹马也没有,挤挤凑凑,还是能拉起一直上千的骑兵队的。”

    他冷笑起来,露出两排雪白的牙,“他们这是名知不好跑,特地来个置之死地而后生,做拼死一击了。既然想死,那就成全他们好了!”

    承宗看着裴旻,心底莫名生出一股寒意,敬畏之心,更加重了。

    旌旗猎猎,鼓声阵阵。

    重新修整的回鹘军也展现了他们骁勇善战的一面。

    突厥并没有太多时间设置绊马坑,只有正面才有。

    左右翼的骑兵也不再冒进,不断的以弓箭射击,他们飞驰进入一箭之地,射出手中利箭之后,立刻撤回一箭之外,如此反复给突厥左右翼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前军他们的数额比不上突厥,却也有两万之众,奋力扛着,也未露败绩。

    双方一时间呈现胶着状态……

    便在这时,一股凶悍的骑兵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

    他们无声无息,显然马蹄上都裹着皮布。

    只是回鹘军这方已经有了准备,哥舒翰还是生平首战,而且他的身份仅是凉州军的一个小卒,能够统领上千兵马,还是异常兴奋的,在裴旻鼓励的眼神下,呼喝着领着兵马冲杀了过去。

    哥舒翰未来的指挥水平自不用说,但是现在究竟是骡子是马,水准如何,裴旻并不清楚。但他那一身武勇却毋庸置疑,让他练练手也好。

    碧空如洗的晴日下,战场上四路混战。

    哥舒翰与奇袭兵打的难分上下,突厥前军压制了回鹘的前军,但是他们的左右翼却让拥有战马的回鹘骑兵打的步步紧缩……

    看着鲜血四溅,人仰马翻的战场。

    裴旻还是第一次以这旁观者的心态凝视着战场,也不免感慨一句“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承宗身为族长,对于汉人文化,有着一定研究。

    知道裴旻说的这是《吴子兵法》里的名句,与《孙子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说的正是抱着必死的信念,才能够存活下来,那些侥幸以为能够逃过一劫的,反而死的最快。

    承宗明白,裴旻这是暗指他的“傲慢”,不听他的劝说,打肿着脸来充当胖子,大意轻敌。

    对方的拳拳善举,自己却无动于衷,反而暗怀心思,导致原本必胜之局,成了现在的焦灼状态,实在是天下第一的大蠢蛋……

    看着那一个个阵亡的兵士,他的心头都在滴血,悔不当初。

    “恨未听国公之言!”承宗现在是欲哭无泪。

    裴旻一脸抱歉的说道:“目前想要破局,唯有等我大唐的骑兵队赶来了!”

    另一边默棘连、阙特勤、暾欲谷三人看着焦灼的局面……

    暾欲谷长叹了一声:“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默棘连惆怅无言。

    阙特勤将水壶中仅有的水倒入喉咙,又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道:“王兄,大贤,你们准备撤吧,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必要跟着大军了。没人会说兄长弃族人不顾,只要有你们在,突厥一定会再次崛起。”

    默棘连脸色骤变,低呼道:“那你呢,我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跟我一起走!”

    阙特勤苦涩的摇了摇头道:“不了,我还要为兄长抵挡唐军呢,我们真正的对手是唐军,回鹘,跳梁小丑而已!给卖了,还在帮着数钱的蠢货!”

    正说间他猛然发现,一支将近六七千人的军队正自东南侧后的方向,以疏散队形迅速靠拢过来!

    握刀之手微微颤抖,阙特勤知道自己这一辈子是走到尽头了,惨笑道:“兄长,祝你武运昌隆!”

    他振臂高呼:“今日一战,绝无退路可言,为保狼神后裔的血脉,不怕死的,随我冲……”

    他用着手中最后一点骑兵,势如疯虎一般的冲向了后面追击来的唐军。

第三十九章 帮着数钱的回鹘族长() 
唐军的出现,抵定了胜局!

    裴旻精心为突厥准备的包围圈,也正式生效。

    八万突厥让唐军、回鹘军的骑兵困在了包围圈内。

    裴旻也接管了三军的指挥权,他并没有选在将突厥困死,而是围三缺一,向突厥部发起三面围攻。

    突厥的左贤王阙特勤已经阵亡,他们的可汗默棘连、谋主暾欲谷趁乱逃跑,缺乏有效的指挥。

    他们进行了微弱抵抗之后,大部队沿着裴旻事先敞开的缺口向参天可汗道混乱溃退。

    裴旻、承宗彼此领着各自的兵马不疾不缓地追在后面,逼迫突厥部的败兵不停地拼命逃跑,直至精疲力竭,无再战之力,这才从容发起总攻。

    以最小的伤亡,近乎全歼了这股突厥兵马。

    是役,唐军损兵七百,前后共斩首一万三千余,回鹘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伤亡高达一万六千余,尤其是他们的前军,几乎给打残了。

    至于突厥,自不用说,几乎全军覆没。

    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前奏。

    就在突厥精疲力竭,裴旻准备下达总攻命令的时候,特地问了承宗一个问题:“这些俘虏应该如何处理?照我的意思,全部杀了了账。不过,此战能够得胜,族长功劳卓著。我裴旻不是小气之人,这些羔羊,听凭族长吩咐。是杀是收,你一言而定。”

    裴旻这话直接让承宗原本悔青的肠子,直接给扯直来了。

    承宗现在最想干的事情就是给自己几个耳刮子,欲哭无泪的道:“那就杀了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心在滴血。

    却不知,这就是裴旻的目的。

    裴旻对于大唐、回鹘之间的关系,看的很透。

    大唐需要一个代理人,一个“盟友”,为他提供战马,稳定北疆安稳。

    以目前的北地情况来看,回鹘是最佳的选择。

    但是国与国之间一个问题永远避免不了,没有人愿意当一辈子的小弟,也没有人愿意当一辈子的老二。

    现在回鹘对大唐毕恭毕敬不假,但随着回鹘的实力越来越强,或者大唐遇到什么问题,实力变弱,他们必然会起异心,这是不可抗拒的因素。

    因故裴旻一直在考虑其中的度,不能让回鹘崛起的太快,亦不能让回鹘元气大伤无力北方称雄。

    两者皆不符合唐朝的利益。

    裴旻看出了承宗急于求战的野心,他是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击败突厥残部,然后尽收突厥俘虏。

    突厥俘虏都是骑射好手,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一匹马一张弓就是一个战士。

    一但回鹘收编了突厥降卒,那他们实力将会膨胀到一定程度。在大唐的支持下,实力疯涨的他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取得北地的霸权。

    这得到的太容易,往往不懂得珍惜。

    理想的结局是在大唐的帮助下,回鹘“艰难”的取得了霸权。

    在这“艰难”的过程中,大唐不断的支持回鹘各种物资,而回鹘也廉价的用牛羊马匹互换……

    如此才能将利益最大化。

    无论如何,裴旻都不想见到回鹘吞了突厥这种情况出现。

    因故裴旻故意刺激承宗,好心的劝说他,合两军之力,一起对付突厥残兵。实际上他就是要承宗产生危机感,让他有一种裴旻想要跟他们分一杯羹的念头。

    承宗果然动了独吞之念,面对突厥的布阵,不愿意等唐军的到来,急于求成,忽略了细节。

    裴旻身为旁观者看出了突厥的异样,虽说他算不到突厥到底有什么诡计。可是他知道,用兵最大的忌讳急躁,一急,必然出事。

    回鹘的优势是骑兵,要是换他来指挥,他会让三千骑兵做试探攻击,远远放箭,突厥一旦逼近立即后退,利用机动性探察对方的目的。

    完全可以用最小的伤亡,察觉出绊马坑的存在。

    只要避开绊马坑,以四万余骑兵打八万不擅于步战的突厥兵,那就是轻轻松松的。

    裴旻这里故意不说,当了一个事后诸葛亮,目的毫无疑问的是为了消耗回鹘的兵力,让他们没有实力吞下突厥的俘虏。

    如今经过苦战,回鹘损兵一万六,若加上伤患,几乎失去了一半战力。

    而突厥现在的降卒几乎有六万余。

    这个降卒已经超出了承宗承受的范围,试想一下,而今回鹘能战力不过两万余,而突厥降兵六七万,他们凭什么吃下?

    不稳定的因素太多,一但出现状况,回鹘反受其害。

    到了这个地步,承宗也只能选择斩草除根,避免祸患发生。

    这一切都在裴旻的计算中。

    而承宗听裴旻如此大方,居然意图将俘虏交给他处理,想者那么多即战力就因为自己的小人之心,自己的贪婪告吹……

    那种感觉,不言而喻。

    “唉……早知道国公如此大方,就应该早早的将指挥权交出去……”

    承宗万分懊悔的想着,想想唐军到来之后,裴旻困敌、围三缺一、疲敌等等战术,承宗清楚,要是一开始就由裴旻指挥,绝对不会这个样子。

    此时此刻因为裴旻大方的举动,承宗更是坚信裴旻是真心待他们的。

    “那突厥遗留的器械,就给你们了吧。我们已经得了十数万匹军马,这器械衣甲什么的,就不给你们抢了!”

    裴旻大方的说着,他们吃了肉,也得给回鹘留些汤喝。

    反正他看不上突厥的那些器械衣甲,还不如送个人情。

    裴旻不稀罕,承宗却万分感动,他们草原民族最缺铁器,十万军队留下来的破铜烂铁,与他们而言,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那就多谢国公了,你的大恩大德,承宗没齿难忘!国公有什么需求的,尽管直言,我承宗若能做到,绝不吐个‘不’字。”

    裴旻也不客气道:“我向来喜爱名马良驹,我知你们草原盛产名驹,族长不妨慷慨卖我几匹!”

    承宗一脸介意的大手一挥道:“说卖太见外了,回头我便让人送十匹良驹给国公。”

    他们在谈笑的时候,裴旻也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完成了对精疲力尽的突厥兵最后一击!

    十万入寇的突厥兵,几近全军覆没。

    这一仗过后,称雄草原多年的突厥,元气大伤,再也无争雄之力了。

第四十章 天生福将 塞翁失马() 
承宗一边欣喜的让人打扫着战场,一边又忧伤的看着一地的尸体,陷入了纠结之中。

    凉州军方的赵颐贞、折虎臣,以及陇右军的夏珊、张景顺、史彦等将一并前来向裴旻汇报情况。

    追击突厥溃兵,以骑兵为上。

    裴旻这一次将陇右、凉州的骑将都调过来了,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手。

    诸将都是红光满面的,这一仗,平心而论主力还是回鹘。可世人记着的永远是胜负手,而非大军主力。

    好比李靖奇袭定襄,苏定方夜袭阴山一样。

    世人谈论起这些传奇战例,只会吹嘘李靖用兵盖世无双,苏定方智勇果敢。

    又有谁会去细究,真正给予突厥重创的是柴绍、李世绩?

    但无疑问,李靖奇袭定襄的三千人与苏定方夜袭阴山的两百人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为他们的战术价值意义无与伦比,值得受到嘉奖,也为世人谨记。

    唐军如今就处在这个胜负关键之处,因回鹘族长承宗贪功冒进,导致了回鹘陷入苦战。

    唐军及时赶到战场,以摧枯拉朽之势,扭转了局面,带领着回鹘取得了胜利。

    这说出去是何等的拉风,有面子!

    尤其是折虎臣,这位历史上的悲剧,府谷折家的家主,此番可是扬眉吐气了。

    “折军使,听说你斩了突厥第一勇士左贤王阙特勤,实在了不起!给你记一大功!”

    裴旻亲热的在折虎臣胸口捶了一拳。

    折虎臣“嘿嘿”直笑,当初在掩护撤退的时候,他给阙特勤追的跟条狗一样,要不是岑云接应,他这头老虎就成死虎了。

    尤其是当初在阵仗相遇的时候,他们彼此交锋,阙特勤狠狠的给了他一计,要不是薛讷送给他的铠甲性能绝佳,当时就一命呜呼了。

    对于那次输阵,折虎臣可是满心不服,他那时断后苦战一夜,体力状态皆有问题,一直想找回场子。

    此番在战场上相遇,情况完全对调了。

    阙特勤一路奔逃,他的处境与当初的折虎臣如出一辙,状态自然不佳。

    这战场相遇交锋,哪里会顾及彼此状态?

    折虎臣大展神威,将阙特勤斩于刀下,可谓一雪前耻。

    折虎臣自然笑得合不拢嘴。

    左瞧右瞧,裴旻突然发现似乎少了一人,迟疑了片刻道:“李翼德去哪了?这没他的大嗓门,好不习惯。”

    夏珊、张景顺、史彦等陇右方面的将军,左右瞧了瞧,一并摇了摇头道:“没有见到他……”

    夏珊突然低呼道:“似乎他都没有参与合围,不会有危险吧!”

    裴旻也是脸色一变,这在沙漠、荒野里迷失方向,可不是好消息,想了想心里又略微安心。

    他带领过李翼德的部队在沙漠里做过战斗演习,传授过他们在沙漠里辨认方向以及生存的技巧,迷路应该不至于,何况还有郭文斌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