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突厥既然知道唐军想要三路合围,又不是傻子,焉能坐视裴旻的策略达成目的?

    提前逃跑才是正题,与他们草原民族而言,逃跑并不是丢人的事情,逃不掉才是真丢人。

    如今他已经正式站队,要是不趁着这个机会,给予突厥重创,将突厥打残,而任由突厥安全的逃回草原深处,他们很有可能受到突厥的报复。

    他才不信那个时候,唐朝会率兵深入草原支援他。

    重创突厥,然后在唐朝的支持下,渐渐占领突厥的草原,并且建立回纥汗国,这是他心中最完美的蓝图了。

    所以求战之心,承宗确实不亚于裴旻。

    “直接南下,前往白亭荒漠!”裴旻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命令。

    承宗、骨力裴罗脸色一变。

    承宗急道:“国公不可,现在去白亭荒漠什么都晚了。以突厥的速度,他们应该在白亭海休整一夜,补足水源,喂饱马匹之后,会尽快的穿过白亭荒漠。我要是突厥,会选择往参天可汗道方向沿着腾格里沙漠与荒漠的交界处走……可进可退,才是万全之法。应该往这方面寻找突厥的踪迹,而不是去白亭荒漠。我们现在赶到白亭荒漠,突厥早就没影了。”

    “听我的,没错!就去白亭荒漠!”

    裴旻手中的马鞭一指,正是南方的白亭荒漠,笑道:“四条腿的突厥,确实跑得快,但是两条腿的突厥,你们觉得,能有多少速度?”

    承宗还带要说。

    骨力裴罗却拉了他父亲一把,高声道:“国公用兵如神,可比当年的卫公李靖,我们听国公号令!”

    裴旻赞许的点了点头。

    看着两人领命下去,又见哥舒翰一脸迷茫,笑道:“你真以为我会将胜负手,寄托在未必可信的回鹘身上?”

第三十二章 全盘计划() 
哥舒翰这才听明白,原来裴旻另有打算。

    裴旻笑道:“我表面上让陇右军在境内集结,过乌鞘岭山道来凉州支援,实际上沿途不断安排兵士掉队离队,化整为零的在贺兰山脚集合,横穿腾格里沙漠,将兵马藏在荒芜的沙漠之中,就等突厥撤军。说来也巧,在三年前,我为了追击康待宾、何黑奴,曾经横穿过腾格里沙漠,由白亭海南下,抵达休屠废墟。对于那里的地形,记忆犹新。”

    “白亭海水草丰美,北面是白亭荒漠,西边是巴丹吉林沙漠,东边是腾格里沙漠三面缺水。这磨刀不误砍柴工,逃跑也是一样。吃饱喝足,准备充分才是正理。”

    “可以断定,突厥大军如若撤军,必定会在白亭海休整,补足水源,喂饱坐骑。”

    “从一开始,我就盯着白亭海,就是等着他们撤军……我那两万余奇兵,足够突厥人吃一壶的了。”

    “两万!”

    哥舒翰失声惊呼出来,他还以为只是小股部队奇袭,却不想足足有两万之数。

    哥舒翰也是知兵之人,听裴旻这般说来,各种操作直接在脑海中演练。

    好一会儿,他摇头道:“卑职愚钝,想不明白。这时间远远不够……要是几千人,勉强可以,但是两万,卑职实在不知如何才能瞒过突厥的眼线。”

    裴旻脸上挂着笑意道:“那是因为障。这也是我此次布局最高明的地方,越是知兵之人,越容易陷入其中……我问你,我陇右军有多少兵马,多少骑兵?”

    哥舒翰毫不犹豫的道:“陇右最高编制七万五,裴帅麾下编制应当满员。至于骑兵,详细数额我不清楚,但相比其他边镇。陇右军的骑兵是最多的,战马约两万匹,照我估计,骑兵一万五左右。”

    裴旻颔首道:“你分析的很对,我巴不得手中的兵马越多越好,不干拿空饷的事情,编制满员。纯骑兵一万六,但陇右军上下,人人皆会骑马,哪怕是步卒。不会的,我亦会特别让人训练他们骑术。不愿意学,学不会的,不管资格多老,直接逐出军队。我的要求很简单,陇右军每一个兵卒必需翻的了山,下的了河,走的了沙漠,骑的了马!”

    哥舒翰额头上似乎多了几条黑线,嘀咕道:“还真够简单的。”

    顿了顿,他道:“但这不足以从陇右绕达六胡州,穿过贺兰山脚,横跨腾格里沙漠吧,时间怎么算都来不及!”

    “这兵卒可以虚张声势,但战马如何虚张声势?”

    “两万奇兵,陇右军总共不过两万匹军马。要是全部给了奇兵,突厥的探马斥候,怎么可能不发现。突厥的眼线对于军马特别敏感,他们未必看得出来有多少兵士,可有多少军马骑兵,专业的听着马蹄音都能猜个大概……”

    哥舒翰一直猜测,一直想不明白关键,说着说着,突然打了个激灵,道:“除非陇右军不止两万军马!”

    他惊疑的看着裴旻。

    裴旻见哥舒翰猜到了关键之处,笑着打了一个响指,道:“你再猜猜,这一战,我调用了多少军马?”

    哥舒翰不敢猜。

    裴旻也知道他猜不出来,直接告诉了他答案:“八万!”他伸手比划了一个八字道:“两万奇兵,我给了他们五万战马,均分下来一人两匹多,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绕个远路,神不知,鬼不觉的横穿沙漠。”

    哥舒翰倒吸了口凉气,就算他有了心理准备,也想不到会是这个数字。

    农耕民族缺少战马人所共知的事情,唐朝也就贞观时期,军马富裕,越往后越吃紧。

    尤其是则天朝以后,外战一踏糊涂,周边各族都不鸟武则天,军马极难求购……

    近年来情况好了许多,边镇各部的军马分配数量大幅度的提升。

    原来陇右军有五千军马的分配数额,如今却高达两万余。

    当然这也跟裴旻与中央关系密切有关,正常的数额应该是一万出头。即便算一万,也翻了两倍有余了。

    陇右军的两万军马,早就让其他地方边疆大吏眼红,满心的羡慕嫉妒恨。

    八万!

    这是哥舒翰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陇右军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军马?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声。”裴旻幽然的道:“你都如此想,突厥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他们毫无防备。却不知今时不同往日,多年前,我攻取了河西九曲之地,朝廷在九曲地重新建设了九曲军马场……九曲地水草丰美,比渭源开阔的多。军马场的规模业已超过了渭源军马场,里头有用来配种的种马七万多匹……我身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是有权力调用陇右境内所有物资。那些种马,自然亦不例外。”

    哥舒翰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了裴旻的倚仗,他竟然用行军大总管的权力,将九曲军马场里的种马都征用了。

    种马不易得,尤其是缺马的朝廷,可以想象为了弄这七万多匹种马,李隆基废了多大的劲力。

    不论是吐蕃、突骑施、契丹、奚族他们如何依附唐朝,对于唐朝的军马供应皆有一定的限制。

    他们并不想再现贞观时期,唐军七十万军马的盛况。

    七万多匹种马都是这里买一些,那里买一点,累积起来的。

    几乎算的上是大唐未来马政的根本,谁又想得到,裴旻居然将种马全部征用了……

    哥舒翰叹服道:“裴帅心思,鬼神难测。”

    裴旻道:“也不是事事都在算计中,只是我们趟过去了而已。”

    他的全盘计划,出现了两个变故。

    一个是九曲军马场的监牧使苏忠极不配合,即便封常清亲自出马,还带着裴旻的命令,也不同意。

    他将七万种马当成了宝,朝廷马政的未来,说什么也不通融。

    要知道封常清是裴旻亲命的副手,陇右军的第二号人物,半点面子也不给。

    封常清心知情况紧急,直接将苏忠拿下了,为了防止走漏消息,还控制了九曲军马场,强行将种马领走。

    另外一个变故就是突厥使者的出现,裴旻故意让娇陈露出破绽,就是有意知会突厥,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西方,逼迫突厥撤至白亭海。

    但是他的原定计划是回鹘出兵以后,突厥再得到消息,而不是一开始就得到消息,有操作的空间……也险些令他陷入险地。。

第三十三章 憋屈的仆固怀恩() 
白亭海河畔!

    封常清住马而立,眺望这战场。自从他们袭击突厥营盘,攻取突厥牧群之后,立刻受到了猛烈的攻势。

    突厥的反应比他预料中的由要快上一些,没有给他们多少布阵的机会。

    以至于双方战局战况呈现胶着状态。

    这一带是附近唯一的绿洲,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弯曲纵横交错,环境十分复杂。

    一方面唐军以守为上,稳坐钓鱼台。突厥难以在这复杂的地形中投入太多的兵士,纵然兵力五倍于他们,却也发挥不出来。另一方面,突厥又占据着高低,以高打低……

    双方各有优劣势,凶悍的拼杀在了一处。

    封常清微微地抬头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影,蚂蚁般向前涌去。

    他们在复杂的地形前,以百为编制分散成数十个小队,源源不断地开进充满死亡气息的战场,面对的敌军发起的猛攻,展开了有效防守之余,用自己手中的兵器,给予他们强有力的反击。

    战斗几乎是在绿洲河畔的各个地方同时展开,无数的突厥兵士如同蚁覆浪潮涌现出来,士兵们在溪岸之间遭遇,拼杀得异常惨烈。

    草原民族最大的利器即是骑兵,他们来去如风,无人可比。

    裴旻这一招奇袭,用的正是釜底抽薪之计。

    只要守住马群,不让突厥夺去,突厥就如没有了牙齿的猛虎,断了翅膀的雄鹰。

    此战能否得胜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此。

    封常清深知自己的任务之重,完全左右了这场战局的结果以及走向,更加不敢有半点的马虎大意。

    凭借他睿智的谋略,冷静的本性,最适合打这种胶着的防守战。

    此时他面如古柏,成竹在胸,持重的下达了一个又一个的命令:将兵卒合理的调派到岗位之上。

    “封军使!我回来了!”

    仆固怀恩杀气腾腾的从侧翼回到了军阵,脸上有些闷闷不乐。

    于他而言,这仗打的有些憋屈,他自身的实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仆固怀恩是铁勒仆骨部人,他擅于骑射突击,裴旻根据他的特长,特地为他准备了一支一千五百人组成的重甲骑兵队,让他训练。

    经过两年多的练习,重甲骑兵队已经有了一定的战斗力。

    这一次算得上是仆固怀恩的初战,只是运气不佳。

    根据地形,封常清需要三支骑兵队牵制突厥的东西南三营,制造混乱,好方便他们的主力军第一时间攻占控制白亭海河畔的马群。

    战术执行的非常到位,擅于奔袭的夏珊袭击西营、勇猛的李翼德攻打南营,而仆固怀恩则攻打西营。

    只是重甲骑兵的优势在于冲击力,在于破阵杀敌,袭扰制造混乱,拖延时间并不是重甲骑兵的长处。

    这却不是封常清用人失策,实是逼不得已。

    陇右军只有骑兵一万六千,除去赶往凉州支援的骑军,封常清手中只有夏珊、李翼德、仆固怀恩三位骑将。

    仆固怀恩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普一开始,重甲骑兵威势惊人,将突厥西营冲的七零八落,哭爹喊娘。

    但随着阙特勤反应过来,开始无视三营的千余骑兵的时候,兵种的劣势渐渐开始显现了。

    面对分散的小股部队,重甲骑兵的消耗与他们的杀敌收获不成正比。

    随着马力逐渐消耗衰竭,仆固怀恩只能选择撤退。

    免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仗打的有点憋屈。

    耗费了不少心力的重甲骑兵,初战就这表现让仆固怀恩觉得对不起裴旻的栽培,对不起裴旻的器重信任。

    “你先休息!等下有你上阵的机会!”

    封常清也知委屈了这位悍将,却只是草草的应付了两句,先让他将这股劲憋在心底,等会儿有他宣泄的时候……

    **********

    另一方面!

    阙特勤亲临战场指挥,他站在高处,看着周边一群两条腿左右奔袭的兵士呼喊嚎叫着,满心的不习惯。

    他这辈子都不曾想过自己竟然会领着一群两条腿的兵卒打野战……

    相比指挥骑兵冲击突击的酣畅淋漓,指挥步卒破阵攻坚所带来的反差,让他好不习惯。

    裴旻这一下,着实是拿捏到了他们的七寸之处。

    少了战马,面对唐军有序的阵型,阙特勤发现自己突厥的骁勇,竟然完全发挥不出来。

    不到半个时辰,三千二百名勇士,就这样消失在这片吃人的河滩上了。

    地面上一眼看去皆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以他们突厥人居多。

    鲜血汇聚在一起,汇聚成了小溪,流进了白亭海……

    “报!博虎温退下来了!现已逮捕,听候左贤王的发落。”

    阙特勤没有回头,厉声道:“直接拖下去,斩了!”

    听到要被斩首,博虎温用力挣扎,他气喘如牛,血透重衣,高声大呼:“左贤王,我的三千兄弟都拼光了,我一人杀了二十一个。可是唐人悍不畏死,杀了一个又补上一个,冲不进去,真的冲不进去!要是给我一队骑兵,博虎温用脑袋保证,一定将唐军杀的落花流水。”

    阙特勤回头看了他一眼,冰冷的眼神好似利箭,刺得他不由倒退了一步。

    博虎温一咬牙大声道:“不用左贤王动手,与其死在自己人手里,我博虎温宁愿死在战场上!”他说着意图向战场冲去。

    阙特勤念及博虎温随着自己南征北战,不论陷入何等恶战都不退缩,心中犹如油煎,喝道:“我就给你一个机会,我给你五千骑兵,由你带队,给我破了对方的防阵……胜了,功过相抵,败了,就别来见我了!”

    说到这里,他一指远处丘陵飘浮的唐军旗帜道:“天亮之前,我要踏在那旗帜上,砍下唐军主将的脑袋……”

    他还有骑兵!

    为了预防万一,他一直留着一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