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守孝重在心意,坐久坐累,去上个茅房,松松腿脚是允许的,众人也不在意。

    赵颐贞在堂外想着应该如何应对,现在杨敬述是名正言顺的第一把手,他真要执行这项命令。只靠敷衍,敷衍不过去。

    能拖一天两天,还能拖五天十天不成?

    赵颐贞终于体会到了这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感觉,这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就是不一样。

    正愁眉不展间,突听身后传来询问声:“突厥降户是怎么回事?”

    赵颐贞吓了一跳,来人竟无声无息,走到他身后都毫未察觉。

    见是灵堂上那人,想着那声“出去!”,赵颐贞瞬间来了劲,道:“你是谁?薛都督的什么人?这事与你无关!”

    “我是裴旻!”裴旻看着赵颐贞装相,然后说了四个字。

    “裴……”赵颐贞霍然一震,想着当年力拼李五义的少年郎,脸上瞬间挤出了笑脸,道:“见过裴国公,这您大人有大量,不知者不怪,就甭与我计较了。”

    裴旻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听薛讷说过赵颐贞。

    赵颐贞此人用兵灵活,就是为人有些轻佻,要是能磨砺这轻佻的性子,定有大用。

    事实也证明薛讷看人还是很准的,赵颐贞一路累积战功,最后升任安西都护,镇守安西城多年,护安西城安定。

    西突厥苏禄部两次入侵安西,一次敌我悬殊笼城死守,第二次他直接抓住机会,大破西突厥,护住了西域安危,立有不小的功绩。

    薛讷的心腹,在裴旻眼中就是自己人,也不跟他计较道:“说吧,怎么回事。”

    赵颐贞欣喜道:“有裴国公在,那就再好没有了。是这样的,当年突厥内乱,默啜残暴,致使突厥上下离心。前可汗骨咄禄之子阙特勤杀死造反成功拥立自己的兄长左贤王默棘连为可汗,稳定了突厥的局势,他叫毗伽可汗。这个毗伽可汗很有本事,在老臣暾欲谷的支持下在短短的时间里掌控了北方霸权,并且呼唤突厥旧部。”

    裴旻点了点头,此事他也知道一二,对于那个暾欲谷的权谋还是有些忌惮的。

    此人心机极深,诡异莫测。之前的六胡州康待宾、何黑奴的叛乱,就是暾欲谷一手策划的。

    平心而论,若不是遇上他,若不是石神奴意外泄露了行踪,真给了康待宾多几年的时间准备,而不是临时临急的造反,威胁将无法估量。

    赵颐贞续道:“薛都督正是吸取了康待宾、何黑奴的教训,他觉得当年突厥内乱特别来归的突厥降部,他们并非真心归顺,而是逃难。一但他们知道突厥局面稳定,有很大可能动了回家的心思。而且那个跌思泰是突厥有名的勇士,号称突厥第二,将他们留下,对我大唐百利无一害。反之让他们回到突厥,会有不小的麻烦。大都督就是找了一个借口,直接缴了他们的兵器,断了他们北归的心。杨敬述向来跟大都督有隙,缘由也没告诉他。却不想,刚刚杨敬述下了命令,将缴获来的兵器都还回去。说什么草原狼多,不给他们兵器自保,就是逼他们造反。”

    “兵器绝不能还!”裴旻斩钉截铁的道:“这个时间段,跌思泰要求归还兵器,是意外,是别有用心,不好说,不但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还要留意他们的动向。对了,听说杨敬述还改了太公的布防,你说说,他改的怎么样?”

    赵颐贞想了不想的回答道:“很完美!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

第五章 高智商的蠢货() 
♂!

    裴旻对于赵颐贞口中那个很完美,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的话,有着不详的预感。

    他一直相信太过完美的东西,都不是好事。

    “说详细一些!”裴旻沉声问道。

    赵颐贞苦着脸道:“我也不知怎么说,总之杨敬述能够挑出大都督的好几处不足之处,让我们无言以对。但是他的布防,我们却找不出半点毛病。要不是如此,我们也不会答应他改变大都督的布防。”

    “你给我说说,杨敬述到底有什么手段,让你们都无话可说?”裴旻心底不好的感觉越甚。

    赵颐贞从怀里拿出了一份地图,道:“在下也觉得有些问题,这些天一直在研究,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看看。任是没有找到一点破绽……”

    他将地图躺在院子里的石桌上。

    裴旻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张详细的凉州地形图,地图上标识着密密麻麻的红点。

    赵颐贞指着红点道:“这红点就是凉州诸军的分布图,凉州有四大军,分别是赤水、大斗、建康、宁寇,在下便是赤水军使……”

    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一字一字的细说,这几千兵马为什么出现在这里,这几千兵马有什么妙用,赵颐贞一五一十的点明。

    “杨敬述将赤水军分为十部,分别安排于明威戍,武安戍这一代,相互相辅相成,一方遇袭,九面支援……”

    他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每一个步骤都极为细腻,细节安排,淋漓尽致。

    裴旻听的是直皱眉头。

    赵颐贞说的口干舌燥,才将赤水军的妙用说完,还有大斗、建康、宁寇三军没有细表。

    裴旻伸手制止了他细说,道:“别说了,听的头晕。”

    他说着,指着地图上少量的黑点道:“这是太公布置的边防?”

    赵颐贞颔首道:“大都督布置的相对要简单得多,他将赤水、大斗、建康、宁寇四军安排在了这几处要地,再分出游弋军在沿着边境线巡逻……”

    只是三两句赵颐贞就说完了薛讷的布防安排。

    说到这里,赵颐贞苦笑道:“杨敬述嫌弃大都督的布置过于简单,有诸多漏洞,大刀阔斧的修改了。我们找他抗辩,却说不过他。”

    好半响,赵颐贞见裴旻盯着地图看,一句话也不说,忍不住道:“在下觉得杨敬述的布置很有问题,只是不知问题出在哪!”

    “问题就出在太完美了!杨敬述以为他是谁?是韩信嘛?”裴旻对于杨敬述的布阵,嗤之以鼻,甚至不屑一顾……

    完美!

    布防的细节太完美了,一点一滴的微小的东西,面面俱到。

    这咋一看来,很是高明了不起,实际上是愚蠢至极的行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杨敬述将诸多变故都考虑了在内,将凉州所有兵卒都安排上了岗位,给予他们不同的任务,并且嘱咐他们应该应该怎么怎么去做,敌人来了,怎么怎么去打!

    这完全遏制了将领自身的发挥,就如提线木偶一样,在姑臧城中操控着凉州的数万兵马。

    这如此细致细腻的操控军队,古往今来也只有韩信做到那一步。

    历史上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简单的来说一开始刘邦聚合了诸国大军,共计五十六万。刘邦一战败的精光,东凑西凑给韩信三杂万让他攻打赵国,韩信以杂兵全掳敌军,一战下来兵力由三万暴增二十万。

    刘邦看的眼红,收缴了韩信的兵权,又给他一支杂兵。

    韩信再次破齐得兵十万,又灭了楚国龙且,全掳楚兵二十万,兵力短短年余之间再度暴增三十万。

    刘邦十面埋伏霸王项羽的主要兵力,几乎都是韩信一手拉起来。

    韩信以弱胜强,靠的就是超凡的谋略以及细腻无比的指挥水平。

    再烂的兵,在他手中也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从而以弱胜强。

    这中国兵家历史,千百年来,能与韩信相比的又有几人?

    杨敬述要是有韩信那般的指挥水平,这个完美的布防确实有效。但若没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将官相互间配合不到位,就如坏死的小齿轮,整个结构布局,都将会奔溃。

    因为全部兵力都用了上,一点缓解的余地都没有。

    裴旻看着赵颐贞的地图,揣测道:“如果我没有猜错,大斗军军使应该是个敢战的猛士,宁寇军军使是细心的汉子,最是沉稳。建康军军使,我看不出来,能力应该不如你们!也可能是太公手上的王牌……”

    赵颐贞带着几分惊叹的看着裴旻,骇然道:“神了,国公怎么知道的?大斗军军使是我凉州第一勇士折虎臣,最擅打硬战,打疯了谁也拖不住。宁寇军军使岑云一本正经的,事事讲一个法度。平时惹人厌烦,关键时候,最为可靠。建康军军使是朝廷特别调派的,不怎么管事,大都督偏带帮衬着管理。”

    裴旻指着地图道:“当然是看出来的,依照原来的布防。你率领的赤水军位于地理位置最关键的武安戍,赤水军的实力最强,自然负责最关键的要处。武安戍往右五十里的明威戍,位居长城,倚靠腾格里沙漠。进可绕至敌后方协助武安戍,退可笼城死战。此处不安排骁勇善战的猛士怎么能够担当重任?宁寇军驻于番禾,此地是姑臧屏障,又可支援武安戍、明威戍,毫无疑问,非心细者不能担任。建康军驻于姑臧附近,显得有些多余,但关键时候,何处有难,太公即可随时随地率众而战……”

    这也是两种布防的差别!

    薛讷布防简单,但步步相扣,充分的发挥麾下诸将与兵马的能力特点。

    杨敬述布防复杂,完美,他完全无视兵将的特性,强制要求兵将做到他安排的一切,如同木偶机器。

    关键便在于,人不是木偶机器,不可能毫不出错。杨敬述更非韩信,没有他那惊世骇俗的统率力。

    不论是兵将还是杨敬述的布局,任何地方只要出现差错,整个凉州的防线都将奔溃。

    真正简单易懂的利于执行的布局战术,才最是高明。反之越复杂,越深奥的战术,自己人都绕晕了,还怎么指望下面人实施?

    愚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有着高智商的蠢货,就如杨广,还有赵括……

第六章 纸上谈兵() 
♂!

    从杨敬述的完美布防不难看出,杨敬述在兵事上并非一窍不通。小说

    至少在对于兵书战策的研习,他实打实的下了一番苦功的。

    没有用心的研究,他布不出这种“完美”的防线。

    但是杨敬述就如史上那些轻视武人的文人一样,觉得武人都是莽夫,用兵之法跟治世学问,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他们认为海无涯,而用兵之法却简单易懂。

    只要读通了《孙子兵法》、《吴子》、《三韬》、《六略》等兵书,指挥战阵,不过轻易之事。

    杨敬述太小看用兵之道,太小觑兵法,更太高看了自己!

    听裴旻说及关键,赵颐贞猛地给了自己一个巴掌道:“怎么这么蠢,明知杨敬述不可信,就让他给忽悠了?”

    裴旻也知怪不得他,杨敬述确实是个人物,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政客。

    他能写诗,也懂得媚上,巴结讨好李隆基,才华横溢,口才斐然。除了过于天真,纸上谈兵,真没什么缺陷。

    裴旻沉吟了半响,道:“此事你怕是摆平不了,杨敬述有胆子在自己还未扶正的情况下,改了太公的布防。可见他对于自己的才学能力,不是一般的自负。如他这类人,除非自己完美的布防给打的七零八落,否则绝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你去跟他说,没有半点意义。帮我去盯着跌思泰与突厥降部,免得真出意外。杨敬述由我去劝说,也许,他会卖我一个面子!”

    裴旻去与胡管事说了一声“抱歉”,将大致缘由细说,又对薛讷磕了三个头。

    他相信以薛讷的脾性,一定支持他这般做的。

    裴旻暂时脱了孝服,前往凉州刺史府。

    这一次裴旻没有隐瞒身份,而是直接爆了姓名。

    裴旻!

    得知裴旻求见,没有任何拜帖,更没有任何礼节,门房却直接冲跑着前去通报。

    得到消息的杨敬述放下了手中一切事物,一手拉着前摆,也是跑着出府迎接。

    他还未看清来人,已经深深的弯腰作揖下去:“杨敬述见过裴帅!”

    一般人称呼裴旻多是凉国公,再之是裴节度或者裴大将军,杨敬述直呼“裴帅”,显是知道裴旻喜欢他人如此称呼他。

    仅从细节一刻看出,杨敬述在媚上一道,造诣极深,深通官场法则。

    裴旻颔首道:“杨刺史不必多礼,先前在都督府一会,为刺史文采感动,冒然拜访,还望恕罪。”

    杨敬述抬起头来,这才发现裴旻竟是之前的那位家属,忙再次作揖道:“原来是裴帅,先前失礼了,快,裴帅请进!来人,裴帅喜欢喝薄荷味的茶,府中薄荷没了,速速去买。”

    裴旻才不信杨敬述堂堂刺史,对于府中薄荷的储备都知道的那么清楚,十有**是故意为之,以彰显自己对他的重视。

    这官场手段,杨敬述可谓施展的如火纯情。

    只是这一次裴旻注定是不受欢迎的恶客,入殿坐定之后,他直接道明了来意。

    裴旻知道杨敬述不是一般人,他很聪慧,也很有本事,忽悠对他无效,开门见山,才是最好的方法。

    “杨刺史,以道理而言,这凉州的军务,我不便过问。但是凉州是我大唐第三大经济中心,凉州的安危更是关乎西方商道的通畅,无论如何,都不能出任何麻烦……”

    他话还未说完,杨敬述抢先一步拍腿道:“裴帅所言极是,在下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为了确保万全。在下苦读兵书三载,亲自实地调查,根据凉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重新安排了布置。如今凉州周边与敌接壤的疆域,所有要地都安排了兵马。整个凉州,现在就如铁桶一样,不管是北方的突厥,还是西方的马贼,都别想入侵我大唐疆界一步……”

    他唾沫横飞的说着。

    裴旻脸上显现一个大写的尴尬,他真不懂,这杨敬述何来的自信?

    杨敬述的所作所为,让裴旻想到了后来的一个人,赵光义。

    他就如后世的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用兵水平真不怎么样。

    但凡他派遣大将出征,大多都凯旋而归,可一但亲自出征,那就给打的落花流水骑着驴车逃跑。

    偏偏这位皇帝自视是极高,御制的一套作战阵法,取名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