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裴旻在这其中投了决定性的一票。

    唐蕃古道的开通,将会挽回吐蕃经济的劣势,刺激吐蕃经济的繁荣。大唐固然得利,却远不及西域商道的暴利,可有可无。

    因故对于唐蕃古道,大唐户部并没有多少重视。

    裴旻之所以同意,也不少看在唐蕃古道所带来的利益。而是一但开通唐蕃古道,吐蕃必定会花费心思修葺治理唐蕃古道,将如蜀侯迎金牛一般。给日后唐朝入藏,带来一定的便利。

    昭武九国面对大唐展现的威势,重新与大唐签订了归附协议。协议也多加了许多条对于唐朝有力的条款,其中甚至包括为得大唐认可,九国不得自立王子,不得擅自出兵攻伐这等条例,也就是说西域日后的兵事由大唐做主,昭武九国未来的皇储,得不到大唐支持,将无权继任王皇位,进一步加强了对昭武九国的控制。

    册立王储是李隆基邀请昭武九国原来长安的目的所在,现在多加可兵事的掌控,显然已经超乎意料的达成了目的。

    昭武九国面对手上权力的流失,也没有表现多少不满。

    弱肉强食,本就是西域生存的法则,现在的大唐已经有足够的实力震慑昭武九国。

    裴旻也得到了相应的好处,能如此顺利的震慑诸国。与他的所作所为必不可少的,利用神策军、火药、烟火这新奇的玩意,帮着大唐王朝装了一个天大的逼,又在宴会上力克西域狮王莫斯雷马萨,配合公孙幽阻击阿拉伯,以至于外交之事,一片顺利。

    如此功绩,不亚于发动一场战役。

    李隆基焉能不赏?

    在元旦过去十日后的第一次临朝,李隆基即下达了裴旻的嘉奖,加封他为辅国大将军,并赏赐各种金银器物,当然少不了美酒。

    春节最隆重的是元旦无疑,但真正盛大的还要论属上元节。

    作为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上元节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已经从汉朝的一日狂欢,发展成了接连三日的欢庆。

    在这三天里,朝廷会取消宵禁,甚至于没有等级、尊卑之别,君民同乐,君臣同欢,臣民同庆,万众狂欢。

    对于这种日子,裴旻、娇陈早已习惯,可是小七小八却是满心期待,在得知有上元节这个大狂欢之后,早在元旦过后,就缠闹着要看上元花灯。

    裴旻对于爱子、爱女的要求,自无拒绝的道理,并且约好了裴母、娇陈,叫上了李白、王忠嗣还有王母,一并上街热闹热闹。

    四夷馆!

    一个精致的别院,两人相对跪坐着,低声商议着不可告人的事情。

    白衣人问道:“确定了嘛!”

    青衣人带着几分恭敬的回道:“已经确定了!根本不是什么神迹,我们都让唐人戏耍了。那条巨龙与‘大唐万胜’四个字是烟火制成的,祭天仪式上的巨响是一种叫‘炮竹’的东西,都是玉真公主发明出来的。我还听说公主还参与了震天雷的研发……”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得到玉真公主,等于得到了震天雷的配方?”

    “可以这么说!只是玉真公主是大唐公主,想要向她出手,可不容易。就算一时侥幸,将她擒住,如何安置,如何带离长安都是问题。”

    “无妨!”白衣人轻笑道:“你是没有参加元旦宴会,不了解情况。这公主出事,最先给怀疑的就是大食国。与我们无关,我们不需要将公主活着带出去,也没有那本事。但只要能够从她嘴里弄得震天雷的配方,将配方记在脑子里,谁能挡我们?她一个公主,金枝玉叶,身娇肉贵,还真不信,她受得住严刑逼供……上元节是长安最乱,最没有次序的时候,那时候动手,最为合适。你安排人手,小心行事,我估计窥视震天雷的,不只是我们。我们能查出,他们没有道理查不出来!”

第三十七章 就等你相请了() 
♂!

    开元九年一月十四日!

    上元节的前一天!

    小七、小八手拉这手,面对着面,脑袋顶着彼此的脑袋,一下一下的碰着。

    两姐弟无聊着搞怪的玩着无聊的游戏。

    “上元节怎么还不到!小七想看花灯!小七要玩猜谜!”小七哭丧着脸,轻声抱怨着。

    “还得睡一觉醒来才是上元节,要不,我们在睡一会儿,醒了就是上元节了!”小八突然想了一个主意。

    “弟弟真傻,要夜里睡觉,才过一天,白天睡觉,过不了一天!”小七一脸嫌弃。

    小八不满道:“姐姐才傻,睡觉时间过的最快了。一眨眼就是下午,一眨眼就是晚上,再一眨眼就是上元节了。最多,多睡几觉,能快点儿到上元节就好。”

    “有道理!”小七将手一举道:“娘亲,小七还想睡!”

    “小八也要睡!”主意是他想的,小八也是当仁不让。

    裴旻、娇陈看着两个活宝似地家伙,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娇陈道:“别闹,刚刚才还吵着起床,现在又要去睡?”

    裴旻摸着两个小家伙的小脑袋道:“爹爹还想带你们去找一个小哥哥玩,现在看来,只能我一人去了。”

    小七眼睛一亮,最先叛变,跳起来道:“小七要去,小七要去……”

    小八也一脸焦急的叫着道:“小八也不要睡了,要去跟小哥哥玩。”

    裴旻拍了拍两个小家伙的后背道:“那还不去给祖母请安?孝道是立身之本,不去请安,爹可不带你们出去。”

    不管小七小八是否听得懂,现在裴旻已经不时的给他们灌输做人的道理了。

    忠君爱国这个不急着学,但是孝道,这方面裴旻管理的极严,他不在乎自己的孩子有多本事,但至少要是个人。而做人之本,正是一个孝字。

    虽然小七小八还小,裴旻已经强令他们晨昏定省去给裴母见安问好。

    “你要去拜访亲友,自己去就是了,叫上小七小八做什么,不嫌碍事?”娇陈给裴旻整理着衣着,这出门访友,自然要穿的隆重。

    裴旻笑道:“依照道理来讲,是这么个理。不过这小孩子不能只靠我们大人、先生,还需有小榜样,一个好的玩伴。带他们两个出去,也是长长眼见,结识结识益友。”

    娇陈诧异道:“除了忠嗣,竟还有小孩,得你如此夸赞?”

    “那是!”裴旻毫不犹豫的道:“他叫颜真卿,可一点也不比忠嗣逊色的好人物!”

    与娇陈一起拜会了裴母,裴旻要照顾两个孩子,也没有跟着骑马,而是坐着马车,一路到了颜府。

    三年的守孝期已过,颜府府中张灯结彩,也是一派喜庆的气息。

    因为昨日已经打好招呼,裴旻今日要登门给颜母请安,颜府上下也极为重视,早已扫榻以待。

    而颜杲卿则一大早就在府外等候了。

    “杲卿!”

    裴旻见颜外的颜杲卿,大笑的跳下了马车,快步迎了上去,直接给了他一个拥抱。

    颜杲卿也紧了紧臂膀,叫道:“静远!”

    三年未见,再次相会,实在令人欣喜若狂。

    这种深厚的情义,越是科技发达,越是无法体会。

    “颜叔叔新年好!”

    小七、小八在马夫的帮助下,下了马车,他们在路上以听裴旻说过要拜访的人,乖巧的向他问好。

    颜杲卿笑着给了两个小家伙利事包,说了一句“真乖!”

    裴旻也不隐瞒自己的用心,“带两个小家伙出来见见世面,随便用真卿给他们立个好榜样。”

    颜杲卿对于自己的那个堂弟也是极为疼爱,笑道:“真卿确实极为懂事,将来定成大器。只是过于严肃,不太爱笑,少了些童真,也没有什么玩伴。有活泼的小七小八陪着,那是极好的。”说着,他拉着裴旻道:“走,娘亲在堂前等着呢,拜会了母亲,我们再好好叙叙旧。”

    登了颜家的高堂,裴旻、颜杲卿以及小七、小八一并跪拜了颜母。

    颜母精神极好,笑得合不拢嘴,叫着小七小八上前。

    小八小跑着上前,脚下一个不稳,“噗通”一声,重重的摔到在了地上。

    颜母神色微变,正想上去搀扶,却见摔到在地的小八,突然扬起了脑袋,非但没有哭,还咧嘴一笑。

    小七在一旁拉着眼皮儿道:“也不羞,都三岁了,还走不好路。”

    小八撑着爬了起来,红着脸道:“我是高兴,见到颜祖母高兴,才摔得,才,才不是走不好路。”

    颜母上前左瞧右看,紧张的道:“可没摔伤吧,哪里痛了?”

    小八笑着拍着胸口道:“爹爹给小八说过老鹰摔小鹰的故事,小八是男子汉,摔一跤又算什么?”

    颜杲卿颇为意外的笑道:“小八真不错,比我的孩子强多了,都七岁了,还爱哭鼻子。”

    裴旻甚是得意,只觉得比夸赞他更值得高兴。

    颜母也忍不住在小八的脸上亲了亲,分别塞给小七小八一个大红包。

    颜真卿在颜杲卿的叫唤下也来到了大殿,小家伙见到裴旻眼睛一亮,先跟颜母请了安,立刻过来跟颜杲卿、裴旻问好了。

    对于裴旻,颜真卿用的是拜见老师的礼节,道:“裴国公的书法让真卿,受益匪浅,如今有许多不解之处,还望国公指点!”

    裴旻笑道:“两个要求,第一,别叫我国公,可以叫我旻哥。我们一起为颜公戴过孝,关系没那么生疏!第二、这两个小家伙今天交给你了,你替我好好照顾他们。回头我传授你一些经验,再留幅字帖与你。你好好练学,以你的资质毫无疑问,将来必然是一代书法名家!”

    颜真卿微微一礼,有些为难的叫了一声:“旻哥……”说着有些为难的看着天真无邪的小七小八,老成的脸上挤出了一个笑脸,拉着两个小家伙出去了。

    颜杲卿领着裴旻在书房说话。

    这一坐下,裴旻立刻道:“咱们兄弟也别说虚的,过了这个年,来陇右帮我。现在西方的局势很危险,也是我等兄弟用武之地。我准备向西方发展,跟吐蕃、阿拉伯一教高下,与这两个庞然大物为敌,身旁没有亲信可不行。”

    颜杲卿没有二话道:“魏州方面早已传来了消息,要举荐我为地方太守。我也早已拒绝,就等你相请了……”

第三十八章 把妹能手() 
颜杲卿自裴旻为他父亲戴孝一事后,对裴旻以从知己提升到了生死之交的境界。

    对于裴旻的情况,他也极为了解。

    裴旻走到今天这一步,既算是白手起家,也算的上是一步登天。

    他却有足够的功绩支撑他今日的地位,但要是没有李隆基的鼎力支持是不可能做到的。

    裴旻的晋升可谓一步一个飞跃,因而缺少足够可用的人才储备,底蕴极为不足。

    这也亏得裴旻自己有认人识人的本事,麾下聚集了诸多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这才支撑的下来,能够扛得下李隆基一次又一次赋予的任务。

    毫无疑问的是人才一直是裴旻的主要问题所在。

    颜杲卿在魏州的政绩极为出色,获得举国第一的评价,深得州刺史的器重,将他视为州府第二把手培养,前途无可限量。以他如今的年岁,在过几年,地方太守州县刺史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可谓前途似锦。

    以发展前途来看,颜杲卿在裴旻手上做幕僚,未必就比去魏州当太守更要有前景。

    毕竟一个是节度使幕僚,另一个却是直隶朝廷的父母官。

    但是颜杲卿早已做了选择,裴旻正是用人之际,他焉能返回魏州仕官?

    “太好了!得杲卿相助,当真是如虎添翼!履谦兄得知,也会喜不胜喜……”

    裴旻拍腿大笑,颜杲卿的执政水平比袁履谦,由要更胜一筹。袁履谦性格太过耿直,适合当一佐官,而缺乏独当一面的圆滑干略。

    颜杲卿却有独自担当大任的才略。

    历史上安史之乱爆发,颜杲卿便在安禄山的大后方放火,他斩杀叛将,收兵练卒,组织义军,以孤军牵制安禄山叛军,阻断其归路,以减缓叛军西进的步伐,给了唐朝争取了足够的装备时间,直至城陷殉难。

    颜杲卿以一人一城之力,牵制住了安禄山、史思明二十余万军队,足见才略非凡。

    如此人物最适合负责镇守前线城池,平时他能护着粮道的安危,关键时候,还能率领军民死战,最是厉害不过。

    而且颜杲卿来了,颜真卿还远吗?

    颜真卿可不止是书法家那么简单,那是真正的宰相才,比张九龄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

    长安酒肆!

    李白诗才俊秀,豪情万丈,天下一时之选,来长安数月,已经与长安的诸多文士打成一片,闯出了不小的名头。

    人人皆知,长安酒肆多了一个陇右李白,杯酒作诗,神采飞扬。

    相比李白,王忠嗣要内敛的多。极少出门,不是在家演练枪马技术,就是研读兵书兵法,格外老成。

    只有偶尔受不住李白的邀请,方才随他一起出来喝酒。

    不过王忠嗣并不太喜欢李白所交的朋友,通常是一人独在一旁自饮。

    “嘿!你好!”

    王忠嗣百无聊去的看着大街,突然听到有人跟他打招呼,回过头来,却是那日在鄯州集市遇到的异族少女乌琪儿,带着几分拘谨的点了点头道:“姑娘好!”

    乌琪儿瞪着大眼睛道:“我可以坐下嘛?”

    王忠嗣见酒馆并未满座,颔首道:“随意,只是义恩,我可不卖!”

    乌琪儿坐下摇头道:“我没有买的意思,只是想跟你交个朋友,顺便陪胭脂玩玩。”她看了正在跟众人吟诗作对的李白,道:“你们不是一起的嘛?”

    王忠嗣应道:“我们是好友,但我跟太白的朋友却不是一路人。我不喜欢他们那个氛围……”

    “为什么?”乌琪儿好奇问道。

    王忠嗣笑道:“你懂儒学嘛?”

    “当然懂……”乌琪儿猛然点头道:“教我唐文化的先生就是大儒士,我知道圣人孔子,亚圣孟子,还有很多东西。”

    王忠嗣点头道:“早年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