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纵然见多了美女,裴旻眼中亦有小小的惊艳。

    “见过公主!”

    裴旻行礼问好,他也直言不讳的将他的构想构思告诉了告诉了这位喜欢玩火摆弄炸药的公主。

    李持盈见裴旻竟是有求于她,她研究出来的小巧玩意,还能用在国家大事之上,脸上笑开了花,道:“持盈身为李家女,自然愿为我大唐出力。”

    裴旻大喜过望:“太好了,有公主相助,此次定能让各国土著知道,他们与我天朝上国的差距。那炮竹、烟火、冲天炮这方面的支持全看公主的了,我已经安排陇右的工匠马不停蹄的赶来长安,到时候他们都是公主的下手,任凭公主差遣。这时日还有剩余,我希望公主在这些日子里,能够稍微提升炮竹的威响,提升烟火持续的时间。”

    说着,他将后世的一些炮仗、烟火简略细说。

    李持盈一提到这方面的知识,听的格外认真,眼中也放着光,一脸的兴奋,道:“国公的想法太独特了,持盈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一定竭尽所能!”

    美眸瞄着裴旻,那是一脸的认真。

    裴旻也鼓励道:“在下相信,公主一定能够做到。不过,公主也别勉强自己,以现在的炮竹、烟火、冲天炮,足以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累了自己,反而不美。”

    李持盈听他语气中有着关怀之意,甜甜笑道:“持盈明白的。”

    **********

    四夷馆!

    顾名思义是朝廷特别用来接待四邻各国的使者有人!

    长安四夷馆位于皇城附近,亦是繁华富丽之所。

    大食国、吐蕃国、拜占庭、突骑施等国的使者皆入主其中不同的别院。

    大食国作为唯一能在国力军事力量上与大唐抗衡的存在,受到的待遇,自然是最好的。

    大食国的狮王莫斯雷马萨负手而立,在他身后是一个魁梧的巨人。

    莫斯雷马萨本身上有着西方蛮人血统,魁梧壮硕,但是在巨人面前他的身形竟有种相形见拙的感觉。

    若形容莫斯雷马萨是头猛狮,那么巨人就是一头大象,身上散发着野兽的气息。

    “唐皇已经同意了我们的提议,同意我们在宴会的时候,给他们献上表演。亚汉,就看你的了!要让大唐,让宴会里所有的国家知道,我阿拉伯才是这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我阿拉伯的勇士,无人可敌。”

    巨人亚汉用拳头敲着胸口,就跟打鼓一样,道:“就东方人那瘦小的身板,那大腿还没有我胳膊粗。我一锤下去,保管让他们晕头转向,分辨不清南北东西。”

    莫斯雷马萨大赞:“只要你能在宴会上慑服昭武九国,我便哈里发册封你为阿拉伯第一力士的称号!”

    亚汉眼中竟是狂热。

    不远处的吐蕃馆!

    隆朗赤也跟左右商议着,“我们不急着动手,大食国定不会让大唐坐稳霸主之名,只要看戏就好!大食国人才辈出,不亚于大唐,未必不能胜过大唐。只要大唐在昭武九国面前,失了颜面,他们对于西域的掌控就会弱上一分。我们也不必

第二十章 新年的震撼() 
除夕夜!

    “挂灯笼喽!”

    小七骑着裴旻的肩膀,手里吃力的提着大红的灯笼,绷着脸将一个跟她半个身子般大小的灯笼,挂在了屋前。

    “挂上了,挂上了!”小七高兴的拍手大笑,原本吃力的表情一脸的欢愉。

    “一边一个,小八,你也要不要试试?”裴旻看着自己的爱子,眼中全是鼓励之色。

    “要,小八也要!”小八跃跃欲试,鼓着勇气高声说着。

    “这才是我的好儿子!”裴旻大笑着,下了楼梯,将小七放下,从娇陈的手上接过大红的灯笼,递给了小八。

    小八身为男孩,在气力上要比小七更胜一筹,显得尤有余力。

    裴旻将小八扛在肩上,扶着他爬上了梯子。

    在适当的位子停下,任由小八随着他的喜好,将大红的灯笼挂上。

    除夕是辞旧迎新的节日。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点一家人大多都聚在一起,打牌聊天看春晚。尽管春晚大有一年不如一年的势头,但是出于习惯出于怀旧,春晚始终是他们家里大年夜的唯一节目。

    只是如今身在唐朝,春晚是没有机会再看了,裴旻入乡随俗,以唐朝的礼节过着独特的大年夜。

    唐朝对于除夕远不如后世重视,依照习俗,家家户户皆会在这一日,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守岁、放爆竹、贴门神、挂灯笼是家家户户必做的四个节目。

    裴旻为了培养小七、小八的动手能力,将府中挂灯笼的活都交给小七、小八来干。

    两个小家伙通灵智以后,还是第一次过除夕,也显得特别兴奋,有干劲。

    这个时代的门神还不是秦琼、尉迟恭,这两位初唐大佬,是因为《西游记》、《隋唐演义》两部小说的诞生,才成为门神的。

    唐朝的门神叫做神荼、郁垒,专门管鬼怪、邪物,能够驱邪避凶,故而得到世人的敬重。

    所谓的贴门神,也不是如后世的门神画像,而是用模板雕刻而成的人形,把模板置于门上。模板又以桃木制成,桃木被视为驱邪植物,二者相配,力量强大。

    对于鬼神之说,穿越而来的裴旻也带着几分敬畏之心,在这种习俗上不敢怠慢。

    做好了这一切,祭拜了祖先,一家人方才聚在一起,聊天守岁。

    由于没有余兴节目,唐朝的守岁算得上的一种煎熬。

    小七、小八在玩过烟火之后就熬不住了,分别靠着裴旻、娇陈沉睡过去。

    裴旻、裴母、娇陈一并说着话儿。

    三人聊到明天孟春的事情,裴母道:“明日一早为娘也要进宫,皇后邀请命妇一并参加祭祀。听说此次庆典格外盛大,周边所有他国使者均在邀请的行列之中。此次盛举,是你负责,可不要出了什么差错。”

    娇陈笑道:“母亲放心,郎君什么时候出过岔子?”

    “还是夫人懂我!娘亲放心好了,明日,必然让您老大吃一惊,别给吓着就好。”

    孟春,是唐朝的春节,春季的首月。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在中国春节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这历朝历代春节的过法,时间多不一样,夏朝用孟春,商朝却是腊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唐朝沿用的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以孟春为首。

    经过漫长的发展,唐朝的春节与后世的春节已经大同小异了。

    从元旦至上元节,这十五天都属于新年狂欢。

    尤其是上元节,新年结束的最后三天,整个长安、洛阳,将会取消宵禁,任由全城百姓以及周边赶来的游客,通宵达旦的狂欢。

    上元节毫无疑问是一年之中最盛大最欢庆的节日。

    但说重要还属于元旦,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是祭天祈年的最佳时日。

    古人将四季变化,风雨干旱视为上天的指示。

    为了得到上苍的垂怜,祭天祈年必不可少。

    上到李隆基这位天子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莫不祭天,乞求风调雨顺。

    今年的孟春祭天,显然更加隆重!

    天气似乎也不怎么作美,昨夜已然下起了小雪,今日一早又起了大风。

    风雪交加!

    但是如此时日,不减百姓热忱。

    长安上下的百姓无人不知,今日是百官朝见之日。实是太宗、高宗之后,首次出现的盛况。

    无人不为之感到自豪!

    这日一大早!

    李隆基穿着华贵的衮服,登上了承天门。

    大食国的亲王莫斯雷马萨、拜占庭的总督查士丁尼、突骑施的少主韦比加,吐蕃副相隆朗赤,葛逻禄的族长阿史那施为,回鹘的族长承宗,南诏的大相还有昭武九国的国王,以及新罗、倭国等国家的使者,分别位于李隆基的左近,从使者的身份亦可看出,诸国对于此次与大唐的接触是何等重视。

    上至宗室诸王公,诸世子郡主,宋璟、苏颋、张嘉贞、张说、卢怀慎、裴旻等宰相重臣位于右近。国朝所有在京的武勋亲贵,六部尚书、侍郎、员外郎、主事还有三寺九卿诸衙官员,京中凡有品阶的文武大臣,也全部莅临。

    最后,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不在宗室、文臣、武勋行列,但地位之高,即便李隆基也要敬之一二,正是孔子的后裔,当世的士林之首孔德伦、孔惠元。

    他们皆等着大军的到来。

    依照最初的惯例,只要文武百官集结,李隆基便在万骑、龙武军的率领下赶往天坛祭天。

    裴旻在这里加了一项类似于阅兵的仪式,就如开幕式的进场一般,由军队至远处赶来承天门下,与李隆基汇合,三军再护送李隆基前往天坛。

    “轰!”

    “轰!”

    “轰!”

    人未至,地先震!

    大地似乎在颤抖,前所未有的震撼。

    李隆基眼中一阵狂热,宋璟、苏颋、张嘉贞一脸的震撼。

    莫斯雷马萨、查士丁尼、韦比加、隆朗赤、阿史那施为、承宗等人皆直愣愣的看着风雪中若有若无的影子,表情渐渐的吃重。

第二十一章 神策天威() 
依照道理而言,这种护卫皇帝安全的任务,理当由天子禁军负责。

    就算不是左右龙武、羽林军,也应该是十六卫的兵士,长安本土守兵才是正理。

    哪有从边境调兵来长安负责皇帝安危的?

    万一边兵统帅心怀不轨,趁机挟天子以令不臣。

    那岂非天下大乱?

    裴旻也没有这个心思,他还记得多年前曾给李隆基提过此事。

    强烈指责中央军存在的问题,再三怀疑天子禁军的战斗力,希望李隆基能够重视起来。

    李隆基也确实重视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李隆基采取的方法治标不治本。

    中央军疲软的原因并非是兵,而是将!

    天子禁军的武器装备是最好的,兵源的素质获取途径也是最好的,实力本应该最强才是。

    可正应了一句话,狮率羊群,羊亦狮;羊率狮群,狮如羊。

    现如今朝堂上的将军就没有几个见过世面的,扫除了一批,又来了一批。

    新来的这批人,以王毛仲为首。

    王毛仲此人不能说他没有能力,本事还是有的,就是干不得大事。性识明悟,骁勇善骑射是他的优点,同样的胆小惧事,嚣张狂妄,目中无人是他最大的缺点。

    王毛仲是李隆基的家奴,是李隆基一手提拔出来的心腹。

    当年李隆基为了诛杀韦后、宗楚客、安乐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政变最关键的一环是王毛仲联系的万骑军。

    当初万骑军的作用,就如先天政变,裴旻控制的羽林军一般,是决定性的一步棋,关键中的关键。

    就是面对这种情况,王毛仲在政变前,一副事事旦旦的表情,一切包在我身上的模样。然而在政变的时候,王毛仲怂了,在最关键的时候,他吓的不敢出现,直接导致李隆基联系不上万骑军,险些政变失败。

    这政变失败的下场如何,根本不用去想。

    面对王毛仲这种过错,李隆基杀了王毛仲都不为过,但是李隆基没有。对于事后三日才现身的王毛仲,李隆基非但不责,还超授他将军爵位,未逾年,已至大将军,成为三品大员。

    如今更是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进位特进,行太仆卿,霍国公,成为了军方大佬。

    李隆基对于自己信任的人实在太过宽容,他能够宽恕王毛仲险些害他身死的大过,对于他其余的小过,自然不予追究。

    经过当年的事件,王毛仲一系朝中将领,不敢再懈怠兵卒的练习。

    这些年禁军的实力却有长进,不至于如当初那般,完全**无能。却也因统帅的实力有限,当不上精锐的称号,只能出来显白显白,真要上了战场,还真排不上什么大用场。

    裴旻看遍北衙龙武军、羽林军,以及南衙十六卫的关中兵,一支支部队里,只有小部分是真正合格的兵士。其余的诓骗诓骗外行倒是可以,想要瞒过内行人的眼睛,却也太小觑天下人了。

    狮王莫斯雷马萨,十一岁上阵杀敌,有近乎三十年的从军经验。查士丁尼是拜占庭的地方总督,亦有四十年的军旅生涯。至于吐蕃隆朗赤、葛逻禄的族长阿史那施为、回鹘的族长承宗又有哪一个等闲?

    还有昭武九国的国王,能够成为一国之主,在错综复杂的西域混迹现在,又岂是眼力逊色之辈?

    除非裴旻将十六卫、龙武军、羽林军中小部分精英挑选出来,另外组成一支兵士,加以配合训练,方能体现唐军的威势。

    然而时间并不允许他如此做来,七拼八凑的兵卒汇聚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足以做到这点。

    裴旻最初的提议是凑合着用,在这方面他亦无能为力。

    一支强军的成型是需要时间,需要通过各种实战、演习训练,磨练成型。

    裴旻就算得到李靖、苏定方、裴行俭的承传,也没有本事在短短的一个月就练就一支强兵出来。

    裴旻愿意将就,李隆基却不愿意。

    大唐的未来发展在于西方,西方的昭武九国、大食国、拜占庭、突骑施等西方国家就在一旁看着,焉能马虎?

    李隆基心底也开始后悔,没有真正的抓一抓南北衙禁军的战斗力,以至于关键的时候,上不得台面。

    于是,李隆基自己提议将陇右神策军调来一用。

    神策军号称镇边第一军,李隆基亦正想看看第一军的风采。

    换做别的皇帝,铁定不会这么干,但是李隆基不一样。

    他的信任带着几分盲目,神策军也是大唐的部队,焉能对他这个大唐皇帝如何?

    何况神策军的统帅是裴旻,完全不用怀疑。

    裴旻早有此意,只是他本人不好提出而已,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