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忠嗣理都不予理会,直接牵着马往一旁走去了。

    乌琪儿怒视了瓦尔王子一眼。

    瓦尔王子心中更是憋屈,乌琪儿是康国大将军乌普的掌上明珠。乌普手握康**权,诚乃康国二号人物,而瓦尔王子是米国的二皇子,有心谋求米国国君的位子。

    若能成为乌普的女婿,瓦尔王子手中的筹码将会大大增加。

    何况乌琪儿姿容不俗,也值得追求。

    他特地出面也是为了给乌琪儿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却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不由将火气发泄在了王忠嗣的身上,喝道:“偷马贼莫走!”

    他伸手去抓王忠嗣肩膀。

    王忠嗣心头盛怒不闪不避,后撤一步,硬顶了上去。

    瓦尔王子一时不查,给顶的后撤了三步,脸上更是羞愧难当,喝道:“还愣着干什么,将这个偷马贼给我拿下。”

    西域弱肉强食的风气更重,他想着自己好歹也是一国王子,对付一个寒酸的百姓,就算闹上去,也不会惹什么大麻烦。

    瓦尔王子身旁的十余护卫听到主人的喝令,也不分青红皂白的想着王忠嗣涌了过去。

    王忠嗣一把抓过马背上的方天画戟,挥手一砸,已将两名护卫砸的倒飞了出去,威势惊人。

    他大戟在手中舞了一圈,戟柄驻地,喝道:“还有谁想尝尝小爷的大戟?”

    他年岁不大,此刻却显得极具气势。

    其他护卫一时筹措不前。

    瓦尔王子更是气恼,喝道:“愣着干什么,一切后果,由我一人承担!”

    其余人听到此处,也不管不顾了,并肩之齐上。

    “哈哈!”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高笑:“西域小儿,可是觉得我大唐无人?”

    一道剑光闪现,一袭白衣飘过,带着一丝酒香。

    两人直接倒飞了出去,阵容裂开了口子。

    白衣人顺着口子而入,三尺青锋呼啸而过,好似江河澎湃,涌向瓦尔王子。

    瓦尔王子震撼之下,赶忙抽刀抵挡。

    一剑两剑三剑……

    白衣人的剑如同海潮,绵延不绝,一连三剑,剑剑击打在同一个地方。

    瓦尔王子手腕吃重,弯刀应声落地。

    白芒闪现,剑锋直指他喉间!

    白衣人单手持剑,另一手却拿着一个酒壶,仰首将酒壶里的美酒往口中灌着,潇洒飘逸。

    王忠嗣看着白衣人,眼中透着古怪,剑法好熟。

    便在瓦尔王子被擒的同一时间里!

    周边传出了数之不尽的兵器出鞘之声。

    陇右本就民风彪悍,不缺好勇斗狠之辈。

    白衣人的那一句“可是觉得我大唐无人?”戳中了周边武者心中的那一抹热血。

    西域小儿仗着人多,在本土欺负自己人,岂能忍得?

    一瞬间五十余路人将瓦尔王子团团围困起来,虎视眈眈。

    各种杂乱声响起,但无一例外,群情激奋,有笑的有骂的,无一例外都是一个意思。

    一个番邦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敢欺大唐无人?

    瓦尔王子脸都吓白了,色厉内荏的喝道:“我乃米国二皇子,你们敢奈我何?”

    白衣人笑道:“欺负我们的同袍,还管你皇子不皇子?就算是你父亲,我李白也要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欺我大唐百姓,天王老子都不够资格。”他将长剑一送,直接在瓦尔王子的颈部划出了一道血痕。

    瓦尔王子一句话也不敢再说。

    乌琪儿也想不到事情会有如此转变,忙道:“一切都是误会,乌琪儿向你们赔罪了。”说着,她恭恭敬敬的向王忠嗣鞠躬赔礼。

    李白收回了长剑,从容的回礼道:“我大唐是礼仪之邦,对于姑娘这类人,欢迎之至。”

    乌琪儿不舍的看了义恩一眼,领着瓦尔王子一众人灰溜溜的离去了。

    李白将手中的酒瓶递给王忠嗣道:“兄弟好戟法,好人品,敬你一杯。”

    王忠嗣接过酒瓶大灌了一口道:“李兄弟好酒,却不知您跟裴国公什么关系?”

    李白笑道:“国公乃白剑术书法两道恩师!”

    王忠嗣笑道:“是自己人,我王忠嗣……”

第二章 龙争虎斗() 
♂!

    李白一听“王忠嗣”三字,瞬间大笑起来道:“听师傅说过你,说你是头狮王,兼备兽王的勇猛与首领的冷静睿智,大唐未来的擎天玉柱。能得恩师如此赞许,你是第一个。”

    王忠嗣亦然笑道:“旻哥在信中也提过你,说他说了一个文采斐然的徒弟,亦是当世绝顶的好人物!旻哥也从未如此夸赞一人,今日得见,果然气宇非凡,幸会!”

    一个盛唐诗仙,一个盛唐第一大将,带着几分戏剧性的结识会晤。

    “一同回去吧!师傅这两天就要回来了!”李白见王忠嗣风尘仆仆,又买了孩子的玩物,知他归心似箭,他与随行的朋友告罪一声,与王忠嗣一同往节度使府走去。

    王忠嗣问道:“旻哥,这是去哪呢?”

    李白灌了一口酒,将酒壶递给王忠嗣,道:“恩师哪里闲得住,不是为民奔波,即是为军劳心。他领着半数陇右军去沙漠里练兵了。”

    王忠嗣接过酒,惊疑道:“沙漠?”

    “是的!”李白带着几分佩服的道:“师傅说了,一支真正的强兵必需适应任何环境的作战。自乌鞘岭山道与陇右道开通之后,他接连领着兵士训练丛林、沙漠作战,培养军队在恶劣环境下的战斗力。”

    王忠嗣肃然道:“所谓忘战必危,正是因为旻哥如此,周边宵小才不敢窥视我大唐疆域。”

    两人边走边聊,回到了节度使府。

    王忠嗣先拜会了自己的母亲,又拜见了裴母、娇陈,将买来的礼物分别赠送给了小七小八。

    小七小八皆不认生,围着王忠嗣“叔叔,叔叔”的叫个不停。

    王忠嗣陪两小子嬉戏了一阵,跟李白相约后院花园,饮酒聊天。

    彼此各自说着这些年的经历。

    李白一直在鄯州跟着裴旻学剑,裴旻成天忙这忙那的,不像其他师傅那般,能够每日言传身教。

    一般的徒弟,遇上这样的师傅,十有**毁了,哪怕师傅再厉害。

    但李白不是一般的徒弟,天赋这种东西,固然不是成功的决定关键,可却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李白在剑道上的天赋毫不亚于公孙姐妹,仅比裴旻逊色一二。根本不需师傅手把手的天天传授,由他自行摸索,反而能使之更快的掌握剑法的精髓。他只要在关键时候,提点一二,纠正错误便可。

    这种天才型的教学手法也让李白学的格外舒适,不但剑术大进,还用空闲时间,在陇右这一亩三分地混出了极大的名望,结交了不少文化圈的好友,浏览陇右名山大川,留下了几篇诗句。其中包括了《古风其四》中“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如此大气磅礴的字句。

    而王忠嗣跟着封常清在莫离驿戍边,大唐、吐蕃重归友好,彼此不再侵犯。但是边境重地,小规模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封常清在这方面处理的极为妥当,表现的强势之余,又不会盲目的扩大事件,制造矛盾。

    彼此的不断冲突,皆在合理的控制之中。

    王忠嗣一边体会边境的清苦,一边磨练自身,经年的敲打,越发拥有大将之器。

    尤其是去年,吐蕃发生牧奴逃跑事件,王忠嗣正领着小队边境巡视,果断越境出击,领着十余人全歼了吐蕃八十名追兵。不但救了牧奴,还狡诈的做了伪装,清理战场,反咬吐蕃一口,说他们在大唐境内行凶杀人。

    迫使吐蕃有理说不清,只能不了了之。

    王忠嗣、李白一文一武,却相处的极为融洽。

    比及年岁,王忠嗣由小李白一些,但依照辈分而论,王忠嗣是裴母义子,裴旻的兄弟,是李白的叔辈。

    不过他们直接各交各的,放下虚礼,以朋友相称。

    这几斤酒下肚,两人兴致一起,直接去了演武场,比划起来。

    李白一抖手中的三尺青锋道:“人叫太白,这剑也叫太白!忠嗣担心了……”

    王忠嗣方天戟平举,笑道:“旻哥的剑法固然天下无双,但某的薛家戟法,又何尝不是天下无对。太白也要小心了……”

    他话音方落,方天戟依然挥舞而出,刚猛霸烈,夹杂着杀伐之气。

    李白的太白剑毫不畏惧的顺势而上,如雪的剑芒直刺王忠嗣要害。

    王忠嗣神色凝重,这一剑看似简单,但却封锁住了大戟还击的路线,那令人咂舌的速度,顷刻间就以逼近身前,避开了方天画戟最有效的进攻范围。作为长兵器的大戟,失去了最得利的范围优势,将会受制于人,难以自控。

    轻轻的一剑,就逼得自己进退两难。

    果然是旻哥叫教出来的好徒弟!

    王忠嗣高喝道:“来得好!”

    对于这一剑,王忠嗣知道不能退。李白施展的是草圣剑,只要他后退一步,对方的招式必会如洪水缺堤般攻来,直至被击败为止。

    “锵”长戟斜斜刺出,转变成一条曼妙的弧线向前刺出四尺后停止。

    “当”的一声,李白的长剑意外的刺不下去了。

    王忠嗣手握方天画戟,在兵刃相交的瞬间,以方天画戟戟尖与月牙处连接的空心地迎击。在长剑刺入的那一刹那,飞速手腕一翻,戟锋飞速旋转,直接卡住了李白长剑进击的力量,将李白的攻势化为无形。

    一合之下,李白未能如愿,王忠嗣也没有占得便宜,一个攻的漂亮,一个守的精彩。

    王忠嗣再次出手,一寸长,一寸强,只有发挥方天画戟的优势,才能击败眼前的强敌。

    比起武艺,王忠嗣更加精于军略智谋,正如兵法中所说的以己之长,克彼之短,人亦是如此。

    李白脸色也跟着肃穆,尽管仅仅只攻守了一合,李白已然发现眼前的这位刚毅的少年,除了拥有超凡的武艺,还有一刻钢似铁的心,不为外物所动。

    戟风迎面扑来!

    李白亦毫不畏惧的挺剑而上,身形飘忽,力争先着。

    戟风纵横,剑光闪烁。

    只听得各种交错的兵器碰撞声,此起彼落。

    王忠嗣好似一头威不可挡的猛虎,李白却是蛟龙,龙虎争锋!

    “好一个龙争虎斗,算我一个!”

    正在他们拼斗激烈的时候,一人一剑冲了进来,携带万均之势,同时接下了两人的攻击。

第三章 降龙伏虎() 
对于裴旻的出现,王忠嗣、李白并不显得慌张。

    他们皆非等闲之辈,即便在拼斗之际,依旧能够察觉周边动静。

    裴旻正大光明的从外边走来,他们焉有看不见的道理?

    只是他们斗再酣处,无暇分心他顾。

    王忠嗣、李白都是当世绝顶的人物。

    这才高之人,必有心高之处。

    一个盖世名将,一个绝代诗仙,谁又愿意输?

    遂然没有加以理会而是用心对着面前的劲敌。

    裴旻突然出手,确实出乎王忠嗣、李白的预料。

    可他们的何许人物,反映之快,只在转瞬之间。

    彼此眼神交汇,以明白各自心意。原本斗在一处的两人,同时攻向了裴旻。

    王忠嗣大戟在前开路,李白的剑见缝插针,以王忠嗣做着配合。

    裴旻以一敌二,毫无惧色,冷然自若,沉腕下挫,秦皇剑笔直刺出,准确无误的抵在王忠嗣攻来的方天画戟戟尖之处。

    剑尖对戟尖。

    “当”一阵金戈铁马交响声,立时火花四射。

    “蹬,蹬,蹬!”王忠嗣连退三大步,手臂有些发麻。

    论及履历,王忠嗣堪称天生神力,未来的他,力气必然胜过裴旻无疑。但是今年他不过十五六岁,固然身形高大,与成人无异,可力气上终究算是孩子,要逊色二十五六的裴旻不少。

    何况裴旻手中长剑完全舒展,而王忠嗣大戟固然是重兵器,有着一定优势。

    奈何裴旻出剑太快太准,在王忠嗣招式未能完全施展的时候,途中截击,让他的力量无法完全施展出来。

    这份眼力技巧,高下立分。

    不过对手可不只是王忠嗣一人,李白就如一名刺客,在裴旻一剑刺出,还未来得及收剑自顾的时候,太白剑划空而来。

    李白深知自己这位师傅的本事,但凡出手,绝不留情,

    裴旻微微一笑,长剑倏地刺出,一连五剑,每一剑的剑招皆苍然有古意。正是李白未学草圣剑之前,最擅长的峨嵋剑术,招数古朴,内藏奇变。

    李白见自己擅长的剑法由裴旻使出,韵味截然不同,直接封锁了他所有的进攻线路,额上不免出了一片汗珠。当即当即长剑一晃,向右滑出三步,去势奇疾而收剑极快,很冷静的没有与裴旻拼上这一计。

    “了不起!”裴旻赞了一句,以一敌二,最大的忌讳便是正面对上两人,陷入双拳敌四手的境地。

    故而他先逼退王忠嗣,请李白入瓮。

    却不想李白直接避开了这一招,展现出了极高的拼斗智商。

    王忠嗣、李白互望一眼,眼神交流。

    王忠嗣依旧先一步出戟,戟风走着弧线攻来。

    裴旻眼中再次闪现意思赞许,王忠嗣这一手极为高明,也是薛家戟法的精华所在。常人使用长戟,大戟的攻势走直线,求快求准,务必一击毙敌,劲道威猛刚霸,势不可挡。但是昔年薛仁贵反其道而行之,戟锋尽走圆弧线,招招圆形移动轨迹,这一击不中,二击即来,避免了后力难以持续的不足,让重兵器的大戟,变得刚柔并济。

    王忠嗣深得其中三味,他这一戟轰然挥出,进攻路线起伏不定,裴旻想要故技重施,却不可能了。

    李白更是在一旁枕戈待旦,这些年,他不只是学了草圣剑。

    裴旻的武艺剑技来至于天下,故而自己从未有门户之见,只要对方人品过关,有那个天赋潜力,他并不介意培养一个行侠仗义的剑客豪杰。

    李白的品性自不用说,值得倾囊相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