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颗粒化!”

    裴旻脑中出现了这三个字,他一直知道黑火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中致命的不足是燃烧过慢,从而令得气体的膨胀过慢,导致威力与适用性会相差很多。

    这一点可以用颗粒化来弥补不足,存粹的以硝石、硫磺、木炭混制起来的黑火药是粉状的,也是因为粉状的才导致燃烧过慢,膨胀过慢的特点。但是只要将黑火药制成颗粒状,便能最大限度的弥补这个缺陷。

    好比兵部的那场实验,因为空间是一栋小屋,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燃烧,方才令之爆炸。如果当时的黑火药是颗粒状的,裴旻可能跑不到李隆基的身边,不需要十数秒,五秒便能爆炸,而且威力更胜。

    只是裴旻固然知道颗粒化带来的便利,却不知怎么让黑火药颗粒化。

    这点也是接下来黑火药研究发展的目标。

    只是这个研究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开陇山、修乌鞘岭势在必行,粉状的黑火药威力足以应对,暂时是没有向颗粒化发展的契机必要。

    裴旻万万想不到李持盈竟然提前研发出了颗粒化的效果,这可是黑火药跨越式的一大进步,惊喜的看着李持盈道:“公主是怎么做到的,我是说颗粒化。硝石什么的应该是粉末形状吧?”

    李持盈不明所以,还是如实道:“硝石、皂角、砒霜、朱砂混在一起,不易燃烧。很多时候硝烧完了,皂角、砒霜、朱砂还在。我就想了一个法子,就跟制墨一样,杵捣、捶炼、压制,将所有材料汇聚在一起,然后晾干,分切成这一粒粒的。果然有用,不在是硝石是硝石、皂角是皂角,都混于一处,一起燃一起灭!”

    裴旻不知如何形容此刻自己的心情,半响才赞道:“公主,你真是个天才!”

    李持盈莫名给赞,虽不知缘由,却也很是的高兴。

    裴旻解释道:“公主这颗粒化的创新是一大进步,您不过是不知黑火药的配方而已。要是知晓,用您这颗粒化的方式,造出来的黑火药,可比我们的要厉害的多。”说着,他对着李持盈深深一拜道:“不知公主可否将如何颗粒化的方式细说明白,以便用于黑火药上,将黑火药一并颗粒化,使之威力催发出来。”

    李持盈仿若给天上馅饼砸中一般,自己当初的奇思异想竟然让裴旻如此重视,小小的虚荣心大为满足,甚至有些惶恐,手舞足蹈的道:“这有什么问题,持盈告诉国公便是。要是国公能领着持盈参观一下黑火药的制作工坊,那就更好了。”

    “这有何难?”裴旻直接作出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公主想要去看,在下带你去便是。正好公主也给我们的人传授颗粒化的方式,以提升黑火药的威力效果。”

    李持盈那双大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应着裴旻的邀请,一同前往神策军军营。

    进了军营,走在前往黑火药工坊的途中,裴旻与李持盈并肩而行,将黑火药的材料以及爆炸的原理,全盘托出。

    “原来如此!”李持盈恍然大悟道:“原来是气撑着形成的爆炸,是我想错了方式。持盈明白了,粉状的黑火药就如沙子,太过密集,不容易深入燃烧。而颗粒状的黑火药,每一个都是整体,又彼此相连,能够接连引燃。在最短的时间里迸发更多的气,令黑火药更快的爆炸威力更大!”

    “公主,您真是天才!”

    裴旻再度生出如此感慨。

第七十章 万众一心() 
♂!

    对于李持盈在这方面的领悟力,裴旻除了赞叹还是赞叹。

    他是怀着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知道一些常人不知道的常识。但是身为古人,李持盈竟然能在瞬间将他的说的东西理解领悟,当真需要非凡的天赋。

    裴旻担心李持盈嘴上不牢,一不小心将黑火药的配方泄露,在还未抵达黑火药制作工坊的时候,将黑火药的前景,以及军事作用细说,同时也表明了长安各国细作的猖獗。

    李持盈虽然年少,却并非不明事理,反之极为机警。

    尤其是此事关系到李唐江山,李持盈俏脸上更是显露决绝之色,道:“国公放心,持盈只是对此感兴趣,绝不会透露给他人知晓。”

    裴旻见状,也大感安心,将李持盈带到了黑火药的制作工坊。

    把正忙于配置黑火药的清虚子、孤鸿子叫来。

    还未等裴旻介绍,清虚子、孤鸿子已经向李持盈见礼了。

    裴旻这才想起清虚子、孤鸿子皆是长安知名的道士,玉真公主的玉真观是长安最豪华的道观之一,彼此焉有不相识的道理?

    “你们认识就好了,省去了我介绍的麻烦!”裴旻双手一合道:“玉真公主意外掌握了将黑火药融合并且制成颗粒状的办法。这个突发奇想能够将黑火药的威力压缩,使之威力更大,更加便利。我们先试试,公主的办法能不能用于黑火药上。若是能够,立刻将黑火药颗粒化,以作开山修岭之用。”

    清虚子、孤鸿子皆讶异的看着玉真公主,实在想不明白,这位如花似玉的大唐公主,居然有如此能耐。

    李持盈面对两位道家最顶尖的炼丹方士面前本有些拘谨,但见裴旻投以鼓励的眼神,胆气渐足,将自己如何融合各种材料并且制成颗粒的方式细说。

    清虚子、孤鸿子越听却是肃然起敬,不再犹疑,立刻根据李持盈的方式操作。

    耗时三日,颗粒状的黑火药现世,相比粉末状的黑火药,颗粒黑火药有着温度低而燃速高膨胀高的特点,还有方便携带,不易漏、吹散的好处。

    毫无疑问,颗粒状的黑火药是黑火药的一次变革。

    裴旻最初还不知什么时候清虚子、孤鸿子等人能够开窍,完成这项变革。

    却不想在玉真公主李持盈的相助下,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就完成了这项变革。

    有了全新的黑火药,裴旻对于即将到来的开山重担,充满了信心。

    二十五万劳役的集结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便户部尚书王琚在此事上特别用心,也花费了半月时间方才募集完毕。

    裴旻并没有多余的时间陪着玉真公主,直接奔赴了前线,只是安排王小白护卫她的安全。

    经过这些日子的实地勘察,张九龄有谋略有远见而卢祥经验丰富,他们小小休整了分段施工的方式进程,规划了爆破方面的细节,使之更加合理。

    “轰!”

    “轰!”

    “轰!”

    ……

    各种震耳欲聋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不论是坚固的花岗岩还是磐石般的玄武岩,在黑火药的爆破下,都变成大小不一的碎石,轻而易举的就让百姓搬下了山去。

    面对二十万百姓,裴旻过了一会儿统帅二十万之众的瘾。

    比起二十万大军,二十万百姓更加难以调配。

    他们不是军人,很多地方无法用军人的手段对付,反而更加考验裴旻统筹大局的能力。

    这二十万人的行动,吃喝拉撒睡以及相互间的摩擦,一点也不比行军打仗更要轻松。

    裴旻自诩指挥水平还过得去,但是面对二十万百姓,也忙得手忙脚乱,有些处理不过来。

    经验丰富的卢祥给裴旻建言,让他别太客气,不要太好说话。

    很多事情几鞭子的问题,就几鞭子打下去。

    裴旻没有理会,他不管别人是怎么干的,但是劳役本就是带着强迫的性质逼迫百姓干活。若再用鞭子强迫,那跟杨广有什么区别?

    裴旻干不出那种昧心的事情,权当锻炼自己的指挥水平,不厌其烦的处理着各种事情。

    这人也是给逼出来的,此话半点不假,裴旻渐渐习惯,也开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起来。

    二十万百姓在他的指挥下,各尽其责,以令人惊愕的速度开掘着陇山道。

    瞧着陇山道的进度,裴旻也不由大为满意。

    “国公,这石料太多,不知往哪堆放了!直接丢弃了实在可惜,都是上好的玄武岩、花岗岩呢!”张九龄瞧出了一个问题,开得的碎石太多,无地方腾放了。

    裴旻想了一想道:“运往陇右十二州,选择空旷之地,安置这些石材。往后修桥补路,肯定用得上。”

    张九龄皱眉道:“是个好主意,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手,也没有那么多车辆搬运。”

    裴旻怔了怔,忽然笑道:“我有办法了,你将当下堆积的碎石均分十二分。再替我代笔给十二州所有陇右军的军使,让他们在兵卒的训练的内容上加一条负重训练,让他们各自将碎石搬走。”

    张九龄眼前一亮,匆匆忙忙的下去了。

    类似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裴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张九龄、卢祥的辅助下,在二十万百姓的万众齐心之下。任何困难,在他们面前都迎刃而解。

    耗时四个半月一百二十余日,一条横跨陇山,连接东西的山道正式开通,由裴旻亲自命名陇山道,并且用两块四方的玄武岩亲笔上书“陇山道”并于一旁写下小字,“成于开元六年三月二十八日,经由关中、陇右、凉州二十万百姓齐心修成。”

    两方石碑字迹完全一样,全然未提任何人的名字。

    陇山道全长三十一里,路宽近十六米,格外宽敞,路两旁遍植榆树、松树,以供路人纳凉。

    几乎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陇山道一竣工,裴旻带着满心喜悦且斗志昂扬的百姓,涌向了乌鞘岭。

    四个半月,裴旻仅判罚了二十一个罪有应得的百姓,从未妄动刑法。更加没有将鞭子用于无辜百姓身上,反而帮着他们一起克服了各种困难,深得百姓信任,

    他这振臂一挥,可谓万众一心,二十万百姓就如一道洪流,向乌鞘岭冲去。

    乌鞘岭较之陇山更加困难,但面对擅于创造奇迹的华夏百姓,二十五万上下一心的百姓,又有何惧?

第七十一章 昭武九国() 
♂!

    乌鞘岭最终倒在了二十五万百姓的手上。

    乌鞘岭的修缮没有捷径可走,作为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河西走廊的门户、咽喉,古丝绸之路要冲。这条南北长达三十六里的山脉,彰显了地势险峻四字。

    面对如此挑战,裴旻采用了最原始最古老的办法,强怼。

    没路!

    用黑火药开路,强行炸出一条通道。

    山岭不可跃,直接挖平了山岭。

    简单粗暴,不讲任何道理。

    过程固然艰辛,然而面对人民的力量,再如何险峻的山岭都要臣服其下。

    足足九个月,用了近乎陇山道的两倍时间,乌鞘岭山道正式开通。

    一共历时十三个月,比预计的一年,由要多出一月。

    至此河西走廊中线正式开通,从凉州到长安,商队原来要走两个月时间,现在只需一个月出头,近乎减少了一半行程。

    最得利的自然是陇右百姓,裴旻打通了陇右的东西通道,打破了困在陇右左右的牢笼,让夹在大唐第一经济中心与大唐第二经济中心之间的陇右,瞬间变得香饽饽了。

    无数看到商机的商人纷纷涌入,那些放弃故土去外打拼的热血青年,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发展。

    裴旻也成为陇右上下百姓仰慕的存在。

    在陇右这一亩三分地,他的名望威势,甚至盖过了朝廷。

    当然最高兴的自然是往来丝路的商人,尤其是凉州的豪商。

    作为大唐第三经济中心,凉州的情况与长安、洛阳不同。长安、洛阳有无数大商,但真正构建商业命脉的并非他们,而是无数个中小型企业。他们百花绽放,搭建了长安、洛阳的商业命脉。而凉州则以大商豪商为主,他们都是地主老财,家底丰厚,甚至养着一群勇士护卫。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从长安洛阳进货,然后贩卖到西域、突厥、甚至突骑施等国。

    乌鞘岭山道与陇右道的开通,会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陇右开山成功之后,凉州各大豪商毫不吝啬的捐献了大量的通宝物资,以尽绵薄之力,助大唐修岭。

    商路通畅之后,他们加大了贸易量,不断的从长安洛阳进货,销售各地。

    一切便如裴旻当初预料的一样,畅通无阻的道路,刺激了大唐的经济。

    大唐也趁势展开了收缴恶钱的政策,强行打压私人私钱的不正之风。

    这收缴恶钱,无可避免的引起经济波动,但是受到了西域丝路以及凉州豪商的刺激,兼之朝廷的应对也极为得当,由官府出资购买了长安、洛阳囤积在百姓手中官府有需求的货物,协助他们渡过难关,并未造成很大的影响。

    反之因为解除了恶钱的弊端,大唐的私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虽然经济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只要熬过这一阵子,将会有拥有更加良性的发展。

    事情亦如预料的一般,面对丝绸之路的繁华,乌鞘岭山道,陇右道的繁荣。不过大半年,大唐以走出了影响,商业格外繁荣。

    李隆基也迫不及待的展开了他的大计。

    **********

    西域大唐与昭武九国共治天下!

    昭武九国分别是康国,安国,曹国,石国,米国,何国,火寻国,伐地国,史国。

    九国中康国的实力最为强盛,年代亦最为久远。

    西汉时的康居国即是康国的前身,位于锡尔河至阿姆河之间,国王的祖先是月氏人。月氏原住在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压迫,向西迁徙。西汉时康居与大月氏本是两个游牧国,后来月氏人统治康居,成为隋唐时的康国。

    康国是昭武九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亦是九国之首。

    早些年康国是昭武九国的宗主国,一直处于西域老大的位子。

    但是大唐战神苏定方,威临西域,先后灭西突厥,全歼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又灭葱岭、疏勒、朱俱波三国,打得西域震动,人人惧惊。

    康国因此内附大唐,成为大唐的一部分,其他诸国也跟着康国这个老大内附唐朝。

    一晃多年,昭武九国名义上臣服是大唐。但是九国中,诸国对于康国的态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