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裴旻所在的洮州依照道理而言,也属于陇右地界,在郭知运的管辖范围之内,那么神策军理应受到他的管制。

    但由于李隆基对于裴旻的特别优待,特别信任,并没有将神策军划为陇右诸军之中,成为独立在陇右境内的一直孤军。

    唐朝的府兵制已经败坏,各地的府兵兵源远远不满足地方上的调任,有着极大的空缺。陇右军依照道理而计,确切的满员兵额是七万五千人,但是各地的冲折府给不出那么多的兵额,所有戍边兵卒都存在着不满员的情况。这不满员也就罢了,各地的冲折府为了完成兵额任务,将地痞流氓老弱病残等都计算在内,用他们来戍守边疆。

    地方军兵源不足,又有部分拖后腿的,真正能战的兵士并不多,这也是这个时代边兵疲弱的原因。

    大唐与吐蕃已经撕破了颜面,陇右作为主战场压力极大,对于裴旻募集的那十一万勇士,郭知运垂涎三尺。

    李隆基以其中十万填充中央军,郭知运不敢跟皇帝抢人,对于余下的一万志在必得。

    却不想裴旻来了一个截胡,一口气吃掉了其中六千,以神策新军的方式驻入洮州,执掌洮州的军政大权。

    抢了他的东西不说,还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分了一本羹。

    尤其是神策军仿佛是亲娘养的,军备一色全新,还有五千军马,要知道他整个陇右十七军三个守捉,共计七万五千兵额不过一万匹军马,裴旻神策军六千兵额,五千军马……

    就连他这个节度使都眼红,何况是各地军使?

    林林总总加起来,郭知运对于裴旻并无好感,反而有着点点的不爽!

    思前想后,郭知运道:“裴旻在信中言语诚恳,倒也不是没将某放在眼里。某虽不喜欢他,但这国家大事,却不能因私人感情而定。裴旻此人却有过人之处,或许他真能破局也不一定,君毚,你准备一下。别给我陇西军丢脸!”

    王君毚是郭知运一手提拔起来的,见他主意已定,也不再多说高声道:“末将领命!”

    得到郭知运愿意配合的消息,裴旻心中也松了口气,笑对左右道:“郭公高义,无愧我大唐柱石!”

    他不是不知道郭知运对他有着一定的成见。只是这种事情解决不了,除非他选择当一个老实听话的小孩,将神策军并为陇右诸军之一,让郭知运瓜分他的力量,不然神策军孤立在外的存在,就是郭知运心头的一根刺。

    这人皆有私心,郭知运不想裴旻在他的权力范围内,分一本羹,裴旻也不可能为了顾及郭知运的心情而委屈自己。

    得知孙周之事,裴旻改变计划布局,在是否向郭知运借兵这一点上,他犹豫再三。最终他选择了借兵,他相信大唐的将军不可能都是白道恭、赵成恩、孟林、马清这些无耻之徒。更愿意相信郭知运就算有私心,也不会枉顾大义。

    果然!

    郭知运答应了他的请求,在国家大义面前,私人的矛盾,不值得一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这一日风和日丽,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透过早雾,洒向洮州大地。

    辛勤的劳动人民开始了每一天的工作,洮州的大多百姓已经习惯了新的生活方式。

    比起以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他们更加喜欢现在的工作方式。

    每天工作四五个时辰,十日休一天,还有额外的加班费用。每月结算工钱,以通宝计算,实实在在。不像以往,老天不作美,担心收成不好;老天作美,又要担心米粮降价卖不出去,还要担心交不上税,各种麻烦事。

    现在只要踏踏实实的干活,每月得到的通宝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还能存下一点。买买衣服,喝喝小酒,比起下田耕作,实在是好上太多。

    张三就是改头换面的其中之一,最早进入采石工坊的那一批工人,因为干事勤快认真,担任了小组长,每月比同行多十几个通宝,生活更不用说。最主要的是,他的儿子给安排到了制砚工坊去当学徒,只要学出来,那就是门手艺活,未来更不用担心了。

    小民的思想尤其简单,家和万事兴!

    家好,一切都好。

    所以张三很珍惜现在的日子,认真勤恳的工作着。

    这天也是一如既往的出现在洮水之畔,指挥着遍布河畔挖取奇石的百姓,将一块块原来无人问津的东西,当做宝贝一样拾取收纳。

    “咚……”

    “咚……”

    “咚……”

    忽然张三耳中听到了震耳的钟鸣声,一下一下,急促响亮。

    张三脸色骤然剧变,将手中的事务,丢弃于地,高声道:“吐蕃来了,快,跟我渡河,跑到对岸去!”

    只要是采石工坊的管理人员,都会经过内部的培训,传授一些紧急应变的知识。

    采石工坊的中央有一个高楼,楼上有一口大钟,大多人都觉得大钟是提醒上下班的。只有管理阶级的人才知道,大钟主要的用处是示警,用来提示吐蕃来袭。为了避免百姓听了钟响,直接混乱奔逃,特别叮嘱此事只有几位管理知晓。

    吐蕃一年之内九入洮州,在州内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百姓对他们闻风丧胆。只是近半年来,在裴旻的治理下,洮州风气大变,吐蕃也没有来袭,渐渐的让百姓放下心来,不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如今听吐蕃来袭,那血淋淋的记忆重新涌上心头,哪里还顾得了手上的事情,惊慌失措的往河里跑了去。

    管理自然不只有张三一个,他们都经过特别的训练,呼喝着招呼百姓往河里跑。

    春天的洮水并不湍急,除了个别地方,水位最高不过正常人的胸口,趟渡并不困难,也不会有生命之忧。

    哗啦啦的千百人下水,激起大片浪花。

    一个个的百姓工人蹚过了二十丈的洮水,紧张恐惧让他们体力消耗的极快,个别体力不支的瘫倒在了河对岸,大口的喘着粗气,看着空空无野的对岸,一种给戏耍的感觉涌向了心头,叫道:“他娘的,谁说吐蕃来了,耍我们嘛!”

    闻声的百姓相继顿住了脚步,吓得三魂去了六魄的,也直接开骂了起来。

    便在众人莫名之际,远处尘土飞扬,吐蕃骑兵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百姓工人们这才知道非是有人戏耍他们,而是吐蕃来的慢了!

    那些叫骂的百姓也不敢多言,直接往反方向跑去了。

    玛尔巴杀到采石工坊,看着空空无人的工坊,又看着对岸密密麻麻的百姓,口中叽里咕噜的一套咒骂,他怎么也想不到唐人跑的如此快,一骨碌的就渡河了。

    “千夫长,千夫长!”泼皮任飞连滚带爬的来到玛尔巴马前,他的怀里装的鼓鼓的,在混乱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喜滋滋的收刮了工坊,得到了不少宝贝。

    作为吐蕃在采石工坊的眼线,任飞没少透露采石工坊的情报给玛尔巴。

    玛尔巴见任飞贪婪的模样,一马鞭抽了过去,喝道:“到底怎么回事?”

    任飞给抽得七荤八素,险些栽倒在了地上,吓得跪地告饶道:“这不关小的事,是你们来的太慢了,早在一刻钟前,这里已经得到你们来袭的消息,都逃到河对岸去了。”

    玛尔巴看着越跑越远的百姓,彻底的傻眼了,以百姓逃跑的速度,他们现在追击,完全来得及,只是这渡河追击,风险不小。

    玛尔巴也精通汉人的兵法,知道有一招叫做半渡而击!

    追不追,玛尔巴纠结了!

第二十三章 神兵天降 诡诈无常() 
玛尔巴经验丰富,知道必需尽快下决定,不然两不讨好,马鞭指着任飞道:“你确定对方都是采石工坊的工人,没有唐军混在其中?”

    任飞呆了呆,见玛尔巴的鞭子又要抽打下来,忙叫道:“没有,没有,我确定没有,都是老面孔,没有生人,除非唐军在是半年前就潜伏进来的。”

    玛尔巴看着跑得越来越远的百姓,叫道:“阿奇,你领着两千兵卒渡河追击,记着,尽可能的杀伤对方百姓。一但遇到不可估量的情况,立刻撤退。我这里给你挡着唐军,放心追击便是!”

    顷刻间玛尔巴已经下了决心,他劳师动众的来此。要是一无所获,回到吐蕃,还不坐实了“大雪猴”的称号。唐人也不过是一个脑袋,何惧之有?

    对付百姓,让副将阿奇便可。

    他自留下来对付可能出现的唐军。

    由此也可看出玛尔巴确实无愧吐蕃骁将,经验丰富。他并不能确定当前这个情况是不是唐军的诡计,但事情已经跳出意料之外,不管有没有诡计都必须防上一防。

    这兵马渡河,最忌讳的是给敌人半渡而击,玛尔巴亲自留下,正是为了防止唐军使用如此战法。

    唐军可用之兵,不过六千神策军。噶宁布截击孙周之地选的是最适合骑兵奔驰之处。唐军不可能不闻不问,也不可能派步兵截击。唯有两千五百的骑兵可用,数量也不会少于一千五。如此一来,唐军来援的兵卒将会是一千骑卒以及三千五步卒上下。

    唐军若以骑卒来袭,他们两千骑兵占据绝对优势,若是步骑来袭,他们能够轻易进退。假如唐军将骑兵都调去截击噶宁布,来的是三千五步卒,那就再好没有了。在洮州这适合骑兵奔驰的土地,不辅以天时地利,寻常步卒不可能是骑兵的对手。玛尔巴有足够的把握,用手中的两千骑兵击破唐军的三千五步卒。

    各方各面玛尔巴都有思量,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阿奇已经领着两千骑兵开始渡河了,看着已经渡过一半的兵士,而神策军军营方向毫无动静,玛尔巴突然觉得是自己多虑了,那个裴旻不过二十几岁年纪,上过战场的次数手指的数的过来,怎么可能有如此精妙的布局。

    他正如此想着,突然有人惊呼道:“那是什么?”

    玛尔巴一直注意着神策军的方位,此刻听见惊呼,才将目光往洮水上游望去,这一望之下顿时张目结舌:上游那宽阔的河道上竟浮现着大大小小数十条黑影,此时正以极快的速度,向渡河的吐蕃兵猛扑过来!

    黑影越来越多,密密麻麻百十条木筏。上面人影重重,显然都是神策军的士兵!

    很显然!兵书上传授了他半渡而击的知识,却没有告诉他们神兵天降的说法!

    “怎么回事?唐军怎么可能有如此多的竹筏?”玛尔巴失声惊呼,他怎么也想不到唐军竟然会顺流而下,但他已经无从多想,嘶声裂肺的喊道:“撤,退回来!”

    只是两千吐蕃军已经深入洮河,受到水阻力的影响,岂是说退就能退的了得?

    但他毕竟久经战阵,此时面临危机,竟是略微慌乱之后转而镇定,扬声大喝道:“快快去掩护百夫长,所有勇士给我射向对面竹筏,他们在竹筏上无处可躲,就是我们的箭靶……”

    在他的安排下,吐蕃兵士在水里的后撤奔逃,在岸上的尽皆取出了弓箭,准备等着竹筏上的唐军进入射程,好给在水里的同胞例行掩护。

    玛尔巴已经取出了自己的弓箭,眼瞧着唐军即将进入射程,突然对面的唐军在竹筏上前面的兵士向后移动了两位,露出后面上满弩箭的士兵!

    江岳想到了那夜吐蕃猖狂的袭击者他们的粮队,致使上司阵亡,整个粮队受到贬黜。若非裴旻出手相救,此刻只怕他还在岭南跟蛇虫为伍,脸露狰狞之色,高喝道:“射!”

    漫天的弩箭越空飞去!

    玛尔巴嗔目结舌,手足无措:唐军的劲弩天下无双,伏远弩射程高达三百步,远在弓箭之上。

    这洮水河边,完全无隐藏躲避之处,刹那间,追魂夺命的弩箭穿过一个个吐蕃兵的身体,有的甚至一箭就洞穿了两三人。

    在河畔的吐蕃兵一片片的倒在了地上,鲜血聚集成小溪,流入河中。

    “咬住他们,不要松懈!”江岳冷静的指挥着,其实不用他特别下令,久经训练的强弩手们也会整然有序地层叠发射,令弩箭一波一波,几乎毫无隔断。

    只是五六轮,河岸上已经没有多少站着的吐蕃兵了,绝大部分的吐蕃兵都给射杀的胆寒,卧趴在地上,向后爬着。

    “改目标,往河里射!”江岳见河畔上竟无以站立着的人,果断将目标改向了河中心的吐蕃兵。

    万弩齐发之下,洮水都染成了红色。

    玛尔巴也趴在地上,不敢起身,看着面前的这一幕,欲哭无泪。

    唐军的叠射之法,并非无敌。他们与大唐打了百年,对于唐军的战术皆有研究了解,被万弩叠射之法缠住,就算骑兵速度再快也难以挣脱罗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拼着损失冲过去和唐军肉搏,这样弩箭的威力也就无从发挥了。

    但是唐军一个个的都在洮水河上,借助着地利,他们根本无处近身。论及对射他们的马弓怎么可能比得上伏远弩?

    在这洮河上唐军近乎无敌!

    “撤!”玛尔巴欲哭无泪,领着剩余的兵卒,任是匍匐着爬出了伏远弩的射程。

    “跳水,撞过去!”江岳再度下达了命令。

    先头的唐军一个个“噗通”、“噗通”的跳进了洮河!

    他们空出来的竹筏,凶悍的撞向了水中的吐蕃兵。

    竹筏的最前沿竟然早给削成尖刺状!

    尖锐的竹筏借助这水流的冲力,冲向了在河水中挣扎的吐蕃兵。两厢交触人马一并撞翻,猩红的血液在河面上蔓延。

    本来就在奔逃中的吐蕃兵受到如此猛烈的冲击,登时断裂成了好几节。

    凶悍的神策军一拥而上,这水中的骑兵,比步卒都不如,粗长的骑枪根本挥动不起来,而轻便的唐刀不论是在水面上高举着劈脑袋,还是水底下阴招猛刺都是游刃有余。

    玛尔巴并未真正撤走,他还想搏一搏,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救一救水中的吐蕃兵。

    但是江岳也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始终有八百名伏远弩手在竹筏上各就各位,只要他们一近身,绝对讨不了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