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裴旻直接从头杀到了尾,斩杀了十八人,形成了对穿。

    不带任何犹豫,裴旻一拉缰绳,掉转马头,再次向吐蕃游骑兵中杀了过去。

    吐蕃游骑兵都让裴旻的勇悍镇住了,一时人仰马翻。

    原本慌忙奔逃的牧民,见裴旻单枪匹马将吐蕃游骑兵杀了一个对穿,士气大振,在其中一人的呼喝下,竟也调转了马头,赶来支援。

    他们张弓射箭,舞刀拼杀,也是骁勇非常。

    裴旻一夫当关,诸多牧民又是悍不惧死,吐蕃兵进又不得,退又不能,乱成一团。

    裴旻才不管吐蕃游骑兵的死活,向死里猛杀,两相合力,杀的吐蕃游骑兵溃散而逃。

    裴旻穷追不舍,又杀得五六人,随手将手中的横刀丢射而出,贯穿一名吐蕃兵的胸口,翻身下从地上又捡过弓箭又射杀了两人。见吐蕃残余游骑兵跑得甚远,方才放弃追击。

    慢步上前,裴旻取回自己的横刀,用地上的尸体的衣服抹去剑上的血迹,收刀回鞘。

    见那些牧民迎了上来,裴旻闻着他们身上的粪便臭味,堵着鼻子道:“你们是吐蕃人,还是我大唐子民?”

    其中一个瘦弱矮小丑陋长得类似于猴子的牧民似乎腿受了伤,一瘸一拐的出来道:“我们多是大唐子民,是给吐蕃人抓去牧奴,趁着吐蕃人不备,夺马跑出来的。本来有五十几人,给杀的就剩下我们了。”他哭丧着脸,这一次的出逃计划是他安排的,但他想不到吐蕃游骑兵嚣张至此,为了追杀他们,有胆子深入洮州府邸。若不是杀出裴旻这样能够以一当百的豪勇之士,他们十有**就给游骑兵杀的全军覆没。

    裴旻也知吐蕃、突厥等异族部落,人口短缺,他们经常以俘虏充当牧奴,给他们圈养牲口,吃住都在畜生栏里,过着非人的生活。

    他们并非是完全针对大唐,但毫无疑问大唐人口众多。牧奴中大半都是大唐百姓,这点毋庸置疑。

    看着一众牧奴,他们头发又脏又乱,散发着霉烂与酸腐的难闻臭气,叹道:“你们收刮一下,这些吐蕃兵士身上有什么可用的钱物,都回家过活去吧。”

    其他人一哄而散,大手大脚的收刮着尸体。

    那个如猴子一般的跛腿牧奴却一动不动的看着裴旻,作揖道:“在下蒲州猗氏封常清,见过这位英雄,敢问英雄高姓大名,今日大恩大德,封常清不敢忘却,有朝一日,我封常清封候拜将之时,定当百倍偿还恩情。”

    他的面貌实在寒颤人,细瘦、斜眼、矮小、手长、脚短,加上一身的恶臭,实在让人讨不得喜。但是他口气极大,区区一个逃跑出来的马奴,却坚定自己将来一定能够封侯拜将。

    裴旻没有任何轻视,目光灼灼的看着面前的“猴子”,知道他这是自信,不是狂妄!

    封常清,又一个大唐名将!

    在他的记忆里,封常清因为外祖父因犯罪被流放到安西充军,而孤苦无依的他跟着外祖父在西域成长,在外祖父的指导下,封常清学识广博精深,深通用兵之道。但是因为他瘸腿长的又丑,不得他人赏识,年过三十后,仍然默默无闻。

    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封常清百折不饶,毫不气垒的意志,得到了高仙芝的器重,从而成为高仙芝的左膀右臂,与高仙芝一起成为大唐在西域的双壁。

    高仙芝此人堪称名将,但他性格有着极大的缺陷,而封常清有才学,办事果断且治军极严正好弥补高仙芝的不足,两人在西域并力,打出了大唐的威势。后来封常清得罪了高仙芝,两人形同陌路。

    后世有人分析,若封常清、高仙芝不闹矛盾,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大唐未必会败。

    当然这都是事后诸葛亮,做不得数,但毫无疑问,封常清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将才之一。

    想着自己,现在是乔峰的身份,裴旻心中忍不住吐槽一二,只能笑道:“你一刚刚从吐蕃逃出来的马奴,口气不小!”

    封常清却道:“这是自信!”

    裴旻赞道:“大丈夫有着自信,也不是坏事。我听说信任的洮州刺史、神武军统制裴旻急缺人才,你或许可以去试试。你若真有真才实学,我相信在他麾下,定有你用武之地。”

第八章 双喜临门 智将勇将() 
裴旻并没有告知封常清自己的真实姓名,乔峰这个身份他留着有大用,这个时候泄露于他而言,弊大于利。

    至于封常清,裴旻相信以封常清的志向抱负,有机会出仕,不管成与不成一定不会错过。

    历史上的他,便是因为锲而不舍的缠着高仙芝,逼得高仙芝无奈,给了他一个职位,方才崛起。

    现如今高仙芝还不知身在何处,封常清没有明确的投效目标,有机会放在面前,他岂会不加以把握?

    裴旻告辞离去了!

    封常清看着裴旻远去的身影,眼中闪现着一丝期盼:他确实心动了。

    封常清自小在西域长大,因为长相奇丑,一直受到排斥。

    面对世人的以貌取人,封常清又是无奈又是痛恨:这长相由父母所赐,他父母早亡,更不能怪责父母,只能在一次次的碰壁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才学。

    此次大唐在关中、陇右、凉州三地募兵,封常清觉得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特地从西域赶往凉州应募。只是再此吃瘪,大唐募兵招收的是兵才,首要条件是身强体壮,在战场上能够挥刀杀敌。

    封常清的厉害在他的脑子,天生的体格缺陷,注定了他的下场,毫不犹豫的给凉州负责招募的官员刷了下来。

    封常清也不气馁,他就是蛮牛性格的人物,百折不屈,凉州不行就来陇右。

    当然陇右也是不行的,封常清最初的想法是再去关中。但是在前往关中的时候,听说了陇右洮州的情况。

    封常清看出了破解洮州困局的关键:河西九曲地。

    封常清略一琢磨,果断放弃了前往关中的决定,而是亲自去河西九曲看看地貌,打算为朝廷写一封详细的报告,破洮州困局,从而得到器重。

    为了了解详细情况,封常清甚至混进了吐蕃的牧奴中去,为吐蕃放了大半年的牧。

    直到消息打探的差不多了,封常清暗自拉拢了一批牧奴,瞧准机会夺马抢刀杀了出来。

    只是他们想不到吐蕃游骑兵嚣张至此,竟然毫无顾忌的杀进洮州。

    若不是遇上救星,他们少不得要折损半数。

    “封哥!”一个牧奴将自己搜刮的通宝分了一半递给封常清道:“拿着,有了这些钱,回家后可以好好娶个媳妇,过日子了。”

    大唐的开元通宝是这个世界最流行的货币,即便在吐蕃,也属于主流钱币。

    封常清拒绝了牧奴的好意,让他自己收着,看了一眼共患难的牧奴道:“兄弟们,我们在吐蕃贼子的奴役下,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们都忘了嘛!”

    “贼人杀我们父母,虐我们乡亲,毁我们田园。如此血海深仇,若是无动于衷,算什么男人!眼下有两条路走,一条跟着我去投军。我封常清保证,有我封常清一口吃,绝不让你们饿着!”

    “另外一条路,拿着这些钱,找个地方安逸的生活,也不失为良策!”

    封常清面貌不雅,却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只要深入与之接触,便会为他才华而倾倒。

    所有逃出来的牧奴对他极为信服,听他愿意带着他们谋求发展,几乎所有人都积极响应。

    **********

    裴旻离开了封常清与大军汇合,洗去易容的他领着一身光鲜的神策军,雄赳赳气昂昂的驶往洮州。

    比起败坏的府兵,神策军上下虽皆是新兵蛋子,可身为正规军的他们,都是年轻气盛的壮年,精气神都要远胜前者。

    尤其是裴旻手段通天,神策军上下新一色最新最好的装备,五千匹战马皆是一色漆黑,配上帅气的锁子甲,一路上吸引了不少围观者。

    见惯了痞里痞气的府兵,神策军的风貌,让周边百姓交口称赞。

    “小……裴刺史!”

    裴旻突然听到有人唤他,循声望去,却是一个壮实的猛汉。

    猛汉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一副猛张飞的形态,正是幽州李翼德。

    “李兄弟!”裴旻让兵马止步,策马迎了上去。

    李翼德看着走来的裴旻,听他叫自己“兄弟”,原本有些纠结的表情瞬间展开了笑颜。

    他们相别两年,可彼此身份却是天差地别。原先的“小哥儿”已经成了手握军政大权的地方大员。

    彼此的差距,让他有些不敢认了。

    李翼德上来作揖道:“薛总管说您身负重任,身旁最缺人手,我就想着来助您一臂之力,已经得到总管的首肯了!”

    “欢迎,欢迎!”裴旻看着气质大变的李翼德,大笑了起来。

    这个李翼德是天生的悍将,武艺算不上高强,可是悍不惧死,上了战场“嗷嗷”叫的横冲直撞,是破阵突击的好手。

    薛讷收复辽东之役,李翼德第一次上阵,但他的表现比薛讷这位从军四五十年的老将还要显眼。

    他第一个登上了营州城头,与契丹兵血战了一夜,斩获三位数的首级,毫不知疲累的从城楼杀到府衙前,帮助薛讷收复失地。

    这一战后,军医给李翼德医伤,这才发现他身中六箭,大大小小伤口二十一处。

    若是常人受到这种创伤早已躺在床上哀嚎了,可李翼德却能蹦能跳,就跟没事一样。

    连军医都说他壮的跟犀牛一样,也因此得到了一个“犀牛将”的绰号。

    裴旻想不到薛讷竟舍得将李翼德给他,对于薛呐更多了几分感激。

    想要在洮州立足,打破僵局,只凭他一人远远不够。一个好汉还三个帮,何况裴旻干的是军国大事。必需要拥有自己的班底,才能从容面对一切变故。不愧余力的求贤,特地将江岳收入麾下也是因为如此。

    现在又有了强力的爪牙李翼德,若在加上封常清,洮州长史顾新,初步的班底就全了。

    裴旻还没有直接任命官员的权力,当即上疏一封给任命李翼德为神策军骑兵校尉,统率骑兵队。

    进入美相县,裴旻与李翼德、江岳说着军事上的事情。

    李翼德是悍将,在军略上什么也不懂,但是冲锋陷阵是他的长处。薛呐着重在这方面培养他,如何破阵冲阵也有点点心得。

    江岳看过不少的兵书,研究过不少的战例,时不时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让裴旻侧目。

    对于两人的能耐,裴旻也有一定的认识。

    正说着一人突然挡住了去路,李翼德反应最快,瞠目道:“何人挡路?”他的手已经握着丈八蛇矛了。

    裴旻却眯眼笑了起来,心想:“等你很久了!”除了封常清,还有谁?

    封常清已经换了一身衣服,他们扫了吐蕃的尸体,收获颇丰。不在是牧奴打扮,换了一身华丽的衣服,内穿绛紫长袍,头戴武弁,腰悬配刀,外罩青色风衣。看上去神采奕奕。但是那矮小的个子,不协调的五官,让他这一身的装束效果化为无形。

    封常清道:“在下蒲州猗氏封常清,见过裴刺史。裴刺史身负重担,常清愿为刺史谋划,效力于前。”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帛书道:“此乃常青亲笔所书破敌之法,请刺史过目。”

    裴旻心中动容,翻身下马,快步上前。

    “裴……”李翼德刚想提醒裴旻小心,想到裴旻武艺,不免咧嘴一笑,不在说话了。

    裴旻亲自扶起封常清,再从他手上接过帛书,细细看来。

    封常清的字迹很清秀漂亮,甚至有种大家闺秀的感觉。帛书中细说河西九曲地的情况,详细分析吐蕃意图,如何破局,如何防范,计无细巨,分析的井井有条。

    裴旻脑中想着封常清的谋划,若真依计而行,却可解洮州之困,心底瞬间明白了为何封常清会成为吐蕃马奴,若不是亲自勘察河西九曲地,决计写不出来如此详细的应对之法。

    自己的出现,已经在无形中改变了这位名将的生涯。

    看着其貌不扬的的封常清,裴旻深深作揖道:“先生谋划,字字珠玑,法法合理,若先生不弃,可否屈才当任旻之幕僚掌书记一职位?”

    封常清先是错愕,随即又是一阵狂喜,高声回礼道:“愿为裴刺史效命!”

    掌书记连官职都没有,九品芝麻官都比不上。但是掌书记是裴旻的幕僚,一言一行,代替的是裴旻。裴旻以他为掌书记,显然是认可他的才华,寻常官职不适合他,以掌书记予以重任。

    想着这些年,投效无门,今日却受裴旻如此重视,不由泪出眼眶,感动非常。

    封常清道:“裴刺史,卑职从河西九曲地来,与卑职一起的还有一些精于骑术的兄弟,不知刺史可愿收下他们?”

    裴旻毫不犹豫的道:“一并拨入军中听命。”

    他的信任,再次让封常清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裴旻喝令继续行军,坐在小栗毛的背上,迫不及待的看着封常清所书的计划书。

    封常清在九曲之地苦心调查了大半年,对于九曲地的情况,没人比他更加了解。他这对症下药,裴旻虽不是完全苟同,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封常清得计策的良方,能够直接解决问题。之所以不苟同,不是因为封常清的办法不好,而是他心更大!

第九章 彭家闹事 无耻之尤() 
洮州!

    此时此刻,洮州陷入了制度瘫痪中!

    洮州府衙门口坐着八百余人,他们每一个人身上披着白麻,白麻上还写着一个猩红的冤字。

    他们老老少少,拖家带口就坐在洮州府衙门口,点着香烛,供奉着灵位。

    当先一人是一个老态龙钟,须发皆白的老儒生,看不出多少年岁,只是满头满脸的皱纹述说着岁月的痕迹!

    他们聚集在洮州府衙门口已经一天了,逼得府衙正常救济百姓的行动都难以施行。

    老儒生姓彭,叫彭柏,不过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没有人叫他真名了,而是恭恭敬敬的称呼他为“彭老太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