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闭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闭月-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是换做刚穿越的时候,方夏肯定听不懂蔡瑁的深意。不过现在,她不但能明白了,而且可以很从容的敷衍过去。

    这种大事儿,当然不是片刻能够决定的,再说刘表想要发展,第一方向也是江东,再不济入蜀和张鲁这个五斗米教的教主争抢,现在是不可能北上的,谋划确实太早了点。再退一步,刘表还没解决孙坚呢,就别想着还没落到他锅里的了。

    方夏后来拆了信。

    上面果然先是一番问候,接着简单提了一下孙坚的事儿,看得出来刘表还不打算翻脸,只是有些不满。

    这样就行了。

    方夏拟了一封致歉回信交给蔡瑁,一事不烦二主,等他回去再带给刘表就行了。

    反正简而言之,意思就是勇于认错,不打算改。

    敷衍过去面子上好过就行了,刘表肯定也没指望能真有什么结果。

    蔡瑁在许昌停留了一周。

    每天就吃吃喝喝,方夏又陪着他拜访了一下蔡琰,以及其他许昌的几个世家。

    蔡瑁和蔡邕同姓,不居在一处,一个是南郡蔡氏,一个在北地,但据蔡瑁所说,如果寻根论祖,不知道算在哪一辈,最后排下来蔡琰还是他的长辈。既然来了,这是不能不去请教的。后来方夏问了蔡琰,她说并未听父亲提起过这事儿。

    最后,蔡瑁与蔡琰也只是简单客套了几句,便起身告辞了。

    方夏也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反正方夏平日做太守工作,也只是替荀、陈群等分担一下而已。实际上,有没有她那些文臣都可以处理的很好,甚至可以说大材小用了。她以前虽然这方面不行,但时间久了,榆木脑袋也可以开窍的,更别说她虽然不算聪明绝顶,但也绝不笨。

    蔡瑁递帖子的时候是代表荆州蔡家来访,顺便游学,而不是替刘表出来游说,各个世家都得给他面子的。

    等所有世家都拜访过之后,蔡瑁就提出还要继续游学,往曹操这边去。

    方夏象征性挽留了一下,便送他离开了。

    

第74章 第 74 章() 
蔡瑁留下的难题; 并没有能困扰方夏多久。

    甭管是曹老板真这么说; 心里记了“抢”他谋士的貂蝉一笔; 还是蔡瑁在其中添油加醋; 至少这个时候,曹老板不是貂蝉势力的敌人。在刘岱没有玩完之前,董卓还虎视眈眈的时候; 曹老板不可能南下许昌; 来找貂蝉的麻烦的。

    而真到了图穷匕见; 兵戎相见的时候,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现在这点事儿,也就无足轻重了。所以,当郭嘉给她带来孙坚大胜刘表手下黄祖的消息时; 方夏便暂且将这事儿抛开了。天真的要塌了,到时候再说。

    方夏麾下的谋士们,再一次因为此事聚集议事。

    除了尚在谯郡的钟繇; 以及去配合钟繇的程立,其余几位,郭嘉、荀彧、荀攸、陈群; 甚至包括戏志才,全都聚集在了太守府。至于武将们,则是各司其职,坚守岗位,暂时还用不上他们出力。

    这一次; 如果顺利的话,甚至不用动兵戈,便能彻底解决。即使不顺,大概也到不了真正开战的程度。

    “开始吧。”方夏环顾一圈,示意诸人就坐。

    郭嘉眼中带着点笑意,人依然是懒懒散散的,站起身来,一手点上了方夏画出的那张地图,缓缓道:“根据情报,双方于邓县与樊城之间交战,孙文台大胜,黄祖不敌,退守襄阳。孙文台乘胜追击强渡汉水,目前已经围住了襄阳。”

    “以刘景升之能,怎么会败的如此轻易?忠以为,其中或有可疑之处。”戏志才抢先开口道。

    戏志才是个读书人,还是个颇要脸面的读书人,他之前未立寸功,便因为身体原因被迫修养,如今稍有好转,又遇到机会,自是想立下些功劳,不然这白饭吃起来也难受。而方夏手下那些谋士,经过戏志才的观察,个个都是英才俊杰,不在他之下,甚至让他自愧弗如,而他之前养病,和如今的班子也有些脱节,若是晚了,怕是话都没得说了。

    诸位谋士大体也谅得他心情,只一个默契对视,便暂且都住嘴不严。

    方夏扫视一圈,见其他几位都将舞台留给戏志才,便道:“志才请详说。”

    戏志才微微有些激动,他直起身来,走到郭嘉身旁。他目光逡巡着,将郭嘉指下地图又环视了一遍,最后落在了汉水上,道:“《孙子兵法》有言:‘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接着,戏志才又是对交战双方一番分析,鞭辟入里,很是用了一番心思。

    方夏听得频频点头。

    虽然她看孙子兵法跟看天书差不多,但这一段还是明白的,而且戏志才的分析也很有道理。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出击,显然最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而黄祖既然败了,一路向南逃回襄阳,这度过汉水的时候,怎么没让孙文台占着便宜?走的那般从容?

    黄祖这个败退,其中应该是有些问题的。

    戏志才说完,见方夏神情专注,听的认真,微微松了一口气,拱手退坐到一旁。

    方夏道:“志才言之有理,奉孝、文若、公达、长文你们意下如何?”

    郭嘉微微点头,道:“志才所言极是。”

    这话听起来有些敷衍,但倒是郭嘉真心之言。他先前因为太浪,拉着戏志才一起喝酒,把人给喝倒了,他心中确实有些愧疚的,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来拆台。

    荀彧看了一眼陈群,见他并无什么发言的心情,便看向了荀攸。

    陈群长于政事,于军略一道,到底要差上一筹,这些向来也不用他谋划,此时在一边旁听,倒也没有献丑的心思。

    荀攸来的时间较晚,只比程立稍早,先前出了一计,借助李儒之手,让董卓下诏离间袁绍与袁术两兄弟,免得袁术来添乱,但此时尚未建功,说起来和戏志才也差不多,同样算是“寸功未立”,这会也当表现一下。

    荀攸领悟到了小叔叔的意思,起身道:“志才所言极是,孙文台固赢,只赢在一时,而刘景升却是立于不败之地。”

    荀攸开始为戏志才查漏补缺。

    围城,听起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具体到如今的情况又不一样了了。最重要的一点,孙坚围困了襄阳,刘表会怕吗?

    襄阳可是荆州重地,城墙高大,荆州又被刘表经营多年,如铁桶一般,而孙坚可是率领的一群人困马乏,甚至一个冬天都没吃饱过的疲兵。若是想攻襄阳城,没有守城三倍的人数,不可能,若是想围城,没有五倍乃至十倍,更是天方夜谭。

    孙坚若是能剿灭黄祖,或许还有一搏之力,但让黄祖逃回了襄阳,几乎可以说必败无疑了。现在关键点,就是刘表到底想怎么做,是依靠城池拖死孙坚,还是派军出城与孙坚决战。若是前者,孙坚必败无疑,若是后者,他或许还能拖一阵。

    打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可以预见结果了。

    孙坚不肯交出玉玺,刘表也不会放过孙坚,就看谁熬死谁。

    现在的局势,瞬息万变,牵一发动全身,必须时刻关注,若是孙坚真的身故,他的长子毕竟年轻,其中好做文章的地方很多,可比孙文台好对付多了。

    荀攸说完之后,荀彧补充了两句,方夏宣布散会,顺便特意点名表扬了一下戏志才,让大家先把不着急的事情搁置一下,把这件事儿放在首位。

    众人散去后,郭嘉却没动。

    方夏瞧着他,唤了一声:“奉孝?”

    郭嘉闻言,侧过身看向方夏,笑道:“嘉还有一事,需得主公决断。”

    看他神色轻松,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儿,方夏点点头,说:“奉孝请讲。”

    郭嘉道:“若能得孙文台旧部,以主公之见,当如何安置?”

    他问的随意,可话中之意,直指人心。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方夏这下也严肃起来了。

    她经历这些时日的锻炼,自是有所成长,这个问题,方夏也曾考虑过。几位谋士不提,她想来是事情没到那一步,可以暂时搁一搁。但却不料,郭嘉在这儿等着她。

    方夏道:“此事,先前我也有所考虑,只是依然无周全之策。”

    孙坚乃江东之虎,手下文臣猛将具备,更有一批跟着他从黄巾之乱起来的百战之师,可不是方夏手下的乌合之众能比的。

    方夏现在手上有三批人,一批算是她本身的势力,另一部分,自然就是管亥、裴元绍率领的黄巾残部,最后那一部分就是名义上属于她,但是方夏暂时也调动不了的,来自谯郡的兵卒,对于这些人来说,许褚的话比方夏的话更管用。

    前者还可以分为最初到许昌时候的旧部,后来何仪、裴元绍、陈兰、雷薄等等剿匪收编的一些乌合之众。而后两者,鱼龙混杂,方夏自己都是一头乱麻,反倒是不必细分了,没有太多的意义。

    谯郡这些士兵,即使经过了训练,也断然无法和管亥手下的黄巾精兵相比,更别说是孙坚手下了。因此方夏之前是将黄巾军打散到原本的军队之中,再让曾经与黄巾军有仇的许褚担任统领,利用双方的隔阂,再加上加强训练磨合,如此才算安稳下来。

    但这只是暂时之计,若真打起来,这些手段有没有用,有多少用,还得再看。

    枪杆子里出政权,话语权是打出来的,如果真的收编孙坚的势力,这一波足以改变局势的兵马,要是放在许昌,那么许昌到底谁说了算?现在黄巾军已经够乱了,再混编孙家军,会变成什么样,方夏难以预料。

    若是放在谯郡,那也不好。如今谯郡,许褚跟着方夏到了许昌,谯郡这边没有了主心骨,在军中又没有许褚的威望,自然翻不起什么风浪。钟繇接任太守,和程立、梁习、许靖等共同主持,局势才得以稳定。

    许昌不能乱,谯郡也不能乱。

    方夏不自觉,又把目光放到了地图之上。

    和方夏刚穿的时候不一样,那个时候天下还没彻底乱起来,整个中原大地,半数的城池都是无主的空白状态,而如今,蛋糕早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汝南和宛城如今是袁术的地盘,小沛已经到了徐州,归属陶谦,东北方的陈留是惹不起的曹老板。

    唯一剩下的……

    方夏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已经被一把火烧成焦土,如今没有任何人看它一眼的千年古都——洛阳之上。

    她生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

    在游戏中,洛阳虽然被一把火烧了,但只是城市繁荣度降到底,仍然可以发展的,只不过慢上很多。这个由游戏延伸来的现实世界,已经与游戏有了颇多相似,在这里想来也不会有太多的偏差?

    先前想着,孙坚一死,收编投奔她的孙策,这固然是壮大势力的方法,但这么一来,至少刘表和袁术,这两个被玉玺迷花眼的家伙她肯定是得罪了,更别说董卓,对孙坚也可以说恨得牙痒痒,再加上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惦记着她的曹老板。

    许昌是交通要道,却也是四战之地,不好守啊!

    这个疯狂的念头生出来,便止不住了。

    如果,她给予孙策一定的支援,在回不了家的情况下,孙策只能选择北上洛阳,哪怕成为董卓与其他势力的屏障,哪怕洛阳如今也是一片焦土,但至少也是一份安身之地,等到王允的连环计成,董卓军大乱,那个时候,同样是一个收编孙家军的好机会。

    “奉孝,”方夏顿了顿,说:“我觉得,洛阳是个好地方。”

    郭嘉兀的回头,对上了方夏,他那双眼睛亮的惊人,仿佛在发光。

    作者有话要说:  我很想写一些谋士具体的分析,但是我发现我的古文造诣没到那个地步,算了,不为难自己了,不然又不想写了,难得上一次晋江,之前不让我更新,现在我不能自己不让自己更新。

    思路没断,明天应该还有。

    说了这句话,我尽力写吧。

第75章 第 75 章() 
对上郭嘉目光; 以方夏对他的熟悉; 看得出他眼中一丝没有刻意压抑的讶异; 心道:“这一点; 也就我这个‘穿越者’能想到了。”身在局中,自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今方夏虽然入了局; 但怎么也还能算半个旁观者。

    这一点; 方夏还是有些骄傲的。时间在流逝; 她也在成长。若是换成一年前的她,脑子是断断转不了这么多弯的。

    郭嘉眼中带笑,指了指地图,说:“以主公之见,这(宛城)与这(洛阳)两处; 哪里更好些?”

    这是孙坚死后,孙家要走的路。

    无非就是貂蝉势力,袁术势力; 原本之前开会,目的就是把孙策投袁术的可能尽量消除,让他投许昌来。而现在方夏提出了第三条路。

    郭嘉原本的想法; 倒是落在了袁术身上,琢磨着借助孙家这江东猛虎来一招驱虎吞狼之计。但方夏既然说出洛阳二字,以他的玲珑心思,只一转念,便能琢磨出其中深意; 的确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荀攸出了一计,离间二袁兄弟,李儒是个聪明人,从之前行事儿,也能看出这种计策相当合他心意。即使看出其中有异,因此事对董卓只有好处,并无坏处,必然不会放过。董卓可是记恨讨伐他的十八路诸侯许久了,袁本初这个盟主,自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以袁术的心性和能力,想要两面兼顾,一边和袁绍争锋,一边治理好麾下宛城、汝南等地,怕是有些为难他。那么他必然得选择一方侧重。这就是郭嘉等的机会,同样也是孙家军等的机会。

    孙坚若死,以孙策年纪、威望,和刘表的一战是继续不下去了,那么他会怎么选择呢?方夏的想法是,给孙策一条路,让他带着父亲残部去洛阳。而郭嘉更狠,他就没给孙策选择,而是把路都铺好了,就等着人踏上去。

    之前最早是他提出的,让方夏收编孙家,从而取得足以在这个世界立足的军队,而不是靠着所谓的“交情”。如今方夏事业乍一看蒸蒸日上,实际上危如累卵,收服管亥那一波黄巾,也是以计胜敌,真动兵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