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闭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闭月-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彧又开始介绍别的起来。

    他之前与两人闲谈,不知不觉便套了许多话出来,因此对这两人别的也有了一些了解。

    荀彧很会说话,在他口中,这两位都成了武艺不凡,智勇双全的大将,愿意投奔这里,真是令许昌这个小城蓬荜生辉。简直把人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而且他一脸认真,完全不像郭嘉说话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神游天外的样子,十分有说服力。

    雷簿和陈兰对荀彧的好感度蹭蹭蹭的上涨,他们自己都没觉得自己有那么好,荀彧真是慧眼识英才。既然双方都有意,方夏这边缺武将,他们也愿意来这边干,这件事情就很简单了,稍稍谈了一下,方夏便起身欢迎他们的加入。

    还好这个时候来的是荀彧,要是来得是郭嘉,说不定人都给他得罪完了。

    形式走完之后,方夏才道:“此时战乱,粮食紧张,为了节约粮食,我本下了一道禁酒令,此时两位大人初来,正当有接风洗尘之宴,还请畅饮吧。不过只此一次,再不得破例,此乃军令,相信你们也应该明白。”

    其实那一道禁酒令就是针对郭嘉,天知地知方夏知郭嘉也知,只是这么降低逼格的理由肯定不能够拿到台面上来说,所以方夏必须往自己脸上贴金。譬如她顺口找的理由,为了百姓,这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了。

    陈兰和雷簿却说,既然方夏下了禁酒令,朝令夕改不好,他们初到贵地,未立寸功,就不用大张旗鼓的操办了。

    方夏迟疑的看向荀彧。

    荀彧道:“两位大人一番苦心,既然如此,主公便依了吧。”

    方夏笑道:“既然如此,我便欠了两位一顿酒宴,你们可要记着,到时候让我还才是。”

    陈兰和雷簿见方夏这么说话,顿时觉得她确实亲切,自然只有点头应是的份儿。

    方夏便又问:“文若,两位大人的家眷可曾安顿好了么?”

    荀彧道:“彧已经安排下去了,便是东街相邻的两间院子,不过两位大人急着见主公一面,还未曾去看过。”

    方夏点了点头,说:“劳你费心了。”然后她又对陈兰和雷簿道:“两位大人好好去休息吧,明日可要正式上工了,我这里急缺人手,你们可是清闲不起来的。”

    陈兰与雷簿没有再推辞,他们舟车劳顿,确实需要歇一歇。

    方夏最后道:“明日在与两位大人细说许昌近况,我与文若还有些事情要谈,卫兵,替我为两位大人引路。”

    两人便告退了。

    方夏再次揉了揉额头,道:“真是辛苦文若了。”

    荀彧道:“主公身体不适?”

    方夏说:“没什么,只是这几日有些累了,我今晚早些歇息就好。”

    荀彧点头。

    方夏才问:“文若不曾看到我先前让卫兵拿去的东西?”

    荀彧道:“彧听说主公下属带了两位贤能前来,便立马赶来了,还不曾看。”

    方夏就问卫兵:“东西送到了么?”

    “回貂蝉大人,他还不曾回来。”

    “是么?那我走一趟吧,文若,正好一起去找奉孝、长文他们吧,我有些事儿要商量。”

    方夏与荀彧便一起找到了郭嘉和陈群。

    郭嘉和陈群素来不合拍,如果不是中间夹着个荀彧,方夏都怀疑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打起来了。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却很默契的看着方夏总结的情报,专注的连方夏和荀彧走近了都没有发现。虽然脚步声不大,但是也没有刻意放轻的。

    “奉孝、长文。”方夏打招呼。

    荀彧点了点头,也道:“奉孝,长文。”

    陈群先抬起头来,道:“文若,主公。”

    方夏心道:“果然是脑残粉啊,随时眼中第一个看到荀彧,荀彧与她这个主公相比,在陈群眼中都让让一个位置。”

    郭嘉随后也抬起了头来,他幽深的眼睛落到了方夏身上,道:“主公,这上面这些,是你想的么?”那种略带怀疑的,我就是看不起你的智商的眼神,让方夏觉得非常不爽。她很想一拳头给郭嘉砸过去,但是她现在也只能道:“是呀,怎么了?”

    荀彧没有看到方夏之前写的东西,因此对目前的状况有些不明白。

    郭嘉将这封情报扔给了他,说:“文若,你看吧。”

    荀彧接了过来,快速的浏览起来,很快的,他的目光也变得严肃起来了。

    方夏觉得历史是会变化的,她现在趁着还能把握住大势,能多利用点就多利用点,所以除了情报分析之外,她在后面还“预言”了一些事件的发展。当然,她还是有着分寸的,不至于像郭嘉乌鸦嘴咒死孙策那种程度。

    主要便是三点。

    第一点是关于董卓的,作为王允的义女,董卓势力出来的人,方夏对这一点也最有发言权。

    她简单分析了一下王允的性格,以及董卓的作为,判断出来董卓与麾下文武百官之间已经生出间隙。诸侯讨董看起来只是把董卓从洛阳赶到了长安,但是实际上,董卓无敌的形象已经被打破了,很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巨变。

    同时方夏列举了不少的情报以及相关资料作为证明,因此显得这一条非常有说服力,

    第二点则是关于孔伷的。

    方夏其实对于这个人了解不多,之前也看过一点关于他的记载,但是现在在脑海里面,也想不起来什么了。不过有消息说他重病,这让方夏从脑中扒拉出来了一点关于孔伷的事情,她没有记错的话,孔伷很可能就要在这段时间病死了。

    两人同为竞争者关系,孔伷死了,其实对方夏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息,所以她简单的分析了一下,制定了一个豫州攻略。此时洛阳是一片焦土,曹老板还在陈留,他会跟濮阳的刘岱死掐,一时半会顾不到方夏这边来。

    这只是一个很简略的方针,假如孔伷去世,没有人跟方夏争豫州的情况下,她应该做些什么。

    这一点其实也还好,虽然孔伷目前只是生病,方夏就觉得人家会死有点太异想天开了,但是这年头,基本上生病就是在过鬼门关,哪怕一个普普通通的伤风感冒,都可能要了人的命,而孔伷听说还病得不轻,提前预想到他会去世也是可以的。

    让郭嘉和陈群比较震惊的在于第三点。

    目前的情报只有孙坚和刘表开战的消息,但是方夏居然大胆预言,此战胜利的是刘表,这还不提,她甚至写出了孙坚有可能在战中受伤,甚至死亡。如果孙坚一死,他的势力肯定会受到一定冲击。

    如今孙坚的长子孙策已经二十五岁,武力颇为不俗,有着江东小白(霸)板(王)之称。孙坚死后,他应该能够继承父亲大部分的势力,但是想要再度过长江,回到长沙老家就不太现实了,因此方夏结合地图以及情报来看,孙策很可能会去投靠袁术。

    刘表和袁绍勾搭在了一起,而袁术与袁绍明面上是兄弟,实际乃是敌人,那么敌人的敌人也可以说是半个朋友。再加上之前袁术提醒孙坚这件事情的时候,孙策也在场,他投靠袁术自然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这些分析都很有道理,但是有一个前提是,孙坚真的会死。

    刘表雄踞荆州,兵多将广,相比孙坚确实占据优势,不仅仅方夏,便是郭嘉、陈群两人,在没有更多确切消息的情况下,也是比较看好刘表的。但是要说孙坚一定会死在此战之中,便是两人都不敢苟同了。

    荀彧同样也是顶尖谋士,他只看了方夏的分析,也觉出其中关键所在。

    不过还是郭嘉第一个询问了,他道:“主公为何作此想法?”

    方夏这下彻底没了困意清醒了。她之前写这些的时候,颇有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之感,因此不知不觉就有点玩脱纲了。不过好在她想了想,当时写完了,她还是检查过一遍的,可能是先入为主,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想来,虽然有一点问题,但是其实也不大。

    这些日子口才都被锻炼出来了,方夏拿起来她写满字的情报分析,侃侃而谈。

    其实孙坚与他儿子孙策性子颇有相似之处,为人豪爽勇烈,喜欢身先士卒。而与刘表作战,乃是在长江之上的水战。虽然孙坚也是长沙起家,水战不俗,但是相比刘表,还是要差一些的,他进京打董卓可是陆战,根本没有带好船。

    再加上刘表从来都是远距离遥控战斗,而孙坚总喜欢亲自上。要是她是刘表,只需要派一大将诱敌深入,再辅以万箭,必然能够留下孙坚的人头。身先士卒固然不错,可是身为主公,将自己立于危险之下,智者不取也。

    方夏鬼扯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再加上这些日子的锻炼,就算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也能扯出几分道理来。

    郭嘉、陈群、荀彧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看着方夏神采飞扬的解释,相视一笑。

    最后还是郭嘉先开口了,他道:“主公说的极是,不过……既然主公想到这么多,为什么不想想,相比袁公路,其实孙伯符投靠你不是更符合情理么?”许昌距离袁术的宛城也没有多少路,袁术跟孙坚好歹还有断粮之仇,但是方夏则跟孙家无冤无仇啊。

    方夏听到郭嘉的话,先是顺口就想说:“怎么可能投我?历史上貂蝉去建立势力了吗?”但是下一秒,她突然想起来她就是貂蝉,于是刚张开的嘴立马又再次合上了。因为她觉得,郭嘉说的极有道理啊。

    郭嘉笑吟吟的看着方夏愣住,等她回答。

第33章 出计谋() 
方夏本来是想跟她的几个谋士讨论一下,在孔伷死后,孙策带着孙坚旧部投奔袁术的时候,她这个名义上的豫州牧该如何发展。虽然内政发展的还不够,但是这种休养生息的事情,不是一时之功,是不是应该发展一下军队了?

    诸侯联盟一散,这天底下便陷入了难得的平静之中。在原来的历史之中,这种平静过去两年,也就是董卓死去的时候,这片天下才真的乱起来。这两年,也是诸侯大力发展的两年。没有这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再加上现在还有共同的敌人董卓,诸侯们根本掐不起来。

    但是方夏穿过来之后,她觉得所谓的剧情不可能一成不变的,虽然她现在还没有收到剧情变化的消息,也有可能目前的变化太过微小,以至于无法影响大势,或者说方夏可怜的历史知识,并不能让她发现有什么变化,但是不得不防。

    其实已经有变化了,譬如曹操追击董卓后队,因为徐荣忙着应付吕布,心生疏忽,竟然赢了一波,而不是如原剧情一般败退,狼狈的回去陈留。曹操带着功劳回来的,对比一下历史的情况,也算是凯旋而归了。

    不过十八路诸侯讨董,最后只有曹操这么一个追出去,再加上之前虎牢关前面比较积极的孙坚算半个,剩下十六个半什么都没做,这种事情实在是丢人,因此并没有闲得无聊的诸侯们肯定不会替曹操大肆宣传。

    而给方夏传情报的对这件事情也不重视。毕竟他们不是曹操的粉,这一场不过几千人的交锋,略占上风的小战役,还不值得大力吹。相比之下,倒是吕布剁了董卓的女婿牛辅以及他的下官徐荣的事情更值得宣扬。

    但是这件事情发生的太快,吕布又以强大的武力震慑了军队,让部队没有哗变,吕布很快便被军中负责此事的人带去见董卓了,他虽然觉得徐荣和牛辅两个欺人太甚,但是至少还没有背叛董卓的心思,怒气过了他也有那么一丁点后悔。

    吕布不是那种心怀天下之人,颇为自私,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了,对杀了徐荣也没什么愧疚。他便是再不聪明,也知道这个时候董卓很需要他,区区一个徐荣死了就死了。但是牛辅是董卓女婿,目前他颇为倚重的大将,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死了,总得给个交代。

    但是吕布不可能去给这两人抵命,所以他这一刻,也开始思考退路了,要是董卓真的震怒,他应该怎么做。吕布决定去找心腹开会。他由于武艺高强,在武将圈子之中颇有声望,董卓麾下武将,其实有不少和吕布都十分佩服,譬如张辽等等。

    这个时候,虽然军中肯定有各处的探子,但因为风声极为紧张,基本上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的人都被带去处理了,没有再回来,因此消息并没有被传出来。以及最重要的原因,董卓跑长安去之后,诸侯们打算撤退了,自然不需要董卓的情报。

    没这个需求,当然也就少了冒险的人。

    因此这个消息目前还算是隐秘,至少方夏还不知道这茬,不然她更得有想法了。

    但是方夏不知道,王允却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了。

    王允缺少兵权,本来在洛阳的时候,他就有机会对董卓下手了,但是硬生生因为方夏的杳无音讯,不得不放弃。因为他哪怕杀了董卓,也控制不了局势,反倒是要把自己赔进去。日后王允走投无路,或许会这么做,但是至少现在他不想做这种亏本买卖的。

    所以王允心中对方夏也是有着怨言的,觉得方夏太不争气了,养这个义女还不如一块叉烧呢,至少叉烧还能吃,但是方夏至今都没回消息,不知道想什么做什么去了。不过这个时候怨言也于事无补,他也不是那种不干实事的人,所以王允自此开始缺什么补什么,关注军中了。

    文臣武将走得近,一向是会被上位者忌惮的。但是这个时候董卓自身难保,也顾不上这个了。

    而且王允作为名士,结交武将便有一种折节下交的感觉,不会让人觉得是结党,因为真正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世家,少数寒门子弟,能够读书家里条件也不会太差,他们是看不起武将这些泥腿子的,更不屑去结交。

    因此,王允第一时间就收到了这个消息,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他不能动手,他没有军权,但是吕布有啊。吕布乃是一头猛虎,如今虽然屈膝到董卓的麾下,但是两人迟早会有矛盾爆发,只是王允没想到居然爆发的这么早。

    董卓的内政大臣是王允,军师重臣是李儒,军事重臣是牛辅,现在牛辅已经死了,李儒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