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闭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闭月-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夏作为一个妹子,对于这种衣服绝对是敬谢不敏的。还好她性别为女,不用穿士人穿那种衣服,自有专门的女子服饰。就算如此她还不放心,又给自己加了一条衬裤,如此一来,才算是十足的安全。

    哪怕哪天她心血来潮,想不开摆出一个倒栽葱的姿势,也不可能有走光的危险。

    如今穿越还不算太久,方夏并没有习惯古人这种坐姿。直接坐在井口上,这是一个有些不文雅的行为,但是此时只有郭嘉在,而郭嘉也绝对不是一个遵循礼法的人。他不去找礼法的麻烦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因此方夏十分放心。

    郭嘉看到方夏十分放得开的举动,也是一笑,干脆也学方夏的举动,坐在了他身边。

    这口井本来打的就不大,两人此时距离挨得挺近的。

    “关于之前的事情,奉孝何以教我?”方夏问。

    郭嘉神秘一笑,道:“此时还不到时机,还有人未到。”

    如果郭嘉不想说实话,没有谁能逼他说出来,所以方夏不再问了。

    方夏坐在井沿上,微风吹过,拂起了她的发丝,扫到了郭嘉的肩上。

    郭嘉也没有说话,他猛然后仰,整个人横在井口上方,如一根竹竿,仿佛随时都会掉下去。

    方夏微惊,却见郭嘉横躺在井口,那一双幽深的眸子望着她,说:“主公,如此确实凉快。”

    说罢,他陡然起身,一只手握住了方夏的手,借力跃了起来,说:“主公可要来试试?”

    方夏不想挑战极限作死运动,万一一个不小心没把握好重心,掉到井里去了,这才好玩。所以她一点都不心动的拒绝了郭嘉。

    郭嘉微露失望之色,不过正因为这股情绪太过明显了,根本不能当做他内心的想法。

    正在此时,五铢在屋前喊道:“公子,荀彧大人来了。”

    郭嘉回道:“让文若进来。”

第17章 又一个() 
有客临门,郭嘉不但没有出门迎接,还站都没有站起来,甚至连个请字都没用,一副好像大爷的惫懒模样,显得极为不客气。

    可是郭嘉就是这样的人,对谁都没有客气过,荀彧当然也不会介意。如果介意的话,他们也成不了朋友了。跟郭嘉这样的人交流,若不是荀彧真的是个君子,有着无比的好脾气,铁定不被气死,也要气个半死的。

    荀彧与郭嘉乃是至交好友,多年同窗。郭嘉可以摆出这副模样,不过方夏却觉得自己却不能如此做,当即便打算起身迎客。这里是郭嘉的屋子,方夏不是主人,用不着迎到正门口,但是至少不能坐着跟荀彧这么说话。

    但是之前郭嘉为了起身,抓着方夏的手借了一把力气,还没有来得及放开,荀彧就来了。

    方夏注意力全都放在郭嘉说的还有人没到那里去了,完全没在意这个。郭嘉除了借力的时候握的紧了些,之后便是轻轻地虚握,根本没有用上力气,方夏没什么感觉,也就没有想到还需要挣开手。

    既然马上就要到,那么此人必然就在许昌,而目前许昌有武将模板的只有四个人,何仪和裴元绍已经败在郭嘉的嘴遁之下,成功投靠方夏,剩下的唯一一个,那就是荀彧了。作为三国当之无愧的内政巅峰,教一教方夏基础,倒是大材小用了。

    于是方夏起身的时候,一下子没起得来。

    方夏转头看了拖油瓶一眼郭嘉,郭嘉眨了眨眼,说:“主公何事?”

    那一副纯然无辜的脸,引得方夏很想一拳头给他砸过去。

    最后这个想法还是没有付诸于行动,因为荀彧已经进来了。

    郭嘉初初搬来许昌,还是他亲自为郭嘉解决的住宿问题,对郭嘉这间破屋早已经熟的不能再熟悉。听到好友的声音,便带着淡笑与正在前屋中的五铢打了个招呼,这才熟门熟路的进了后院。因为做完这些时间也不到一分钟。

    后方院子狭小,荀彧甫一进来,便看到了与并排坐在井口上的郭嘉还有方夏。

    以及他们正在争执的对象,那两只还没有松开的手。

    荀彧微微一愣,不过作为守礼的世家公子,他自然不会对这种事情发表什么看法。仿佛什么都没看到一般,随即便温和道:“奉孝,貂蝉大人。”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方夏,他却表现的极为熟稔,目光落在方夏身上,仿佛都带着淡淡的暖意。

    郭嘉松开了刚才借力握住方夏的手,十分自然的起身,道:“文若,你竟来晚了,可让我与主公好等。”话罢,挑了挑眉,示意身旁的位置。这口井毕竟是圆形的,挤一挤坐五个人都行,此时只坐了两个,空位还挺大,问道:“可要来同坐?”

    荀彧露出了稍稍歉意的神情,说:“抱歉,路上有些耽搁。”

    郭嘉当然只是随口一说,荀彧解释了,他便不再提。

    这是方夏第一看到荀彧。

    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之时,补充道:“彧为人伟美”,潘勖又在《荀彧碑文》之上称他瑰姿奇表。

    史书诚不欺她,这当真是一个极为英俊的人。

    当他看着你的时候,全神贯注,仿佛能让人醉死在那一汪秋水之中。

    而郭嘉看人,他很少用正眼,经常都是用眼角瞥几眼,被他看着的人,经常会有一种这丫的看不起我的错觉。而当你与他对上正眼,又只会觉得那深邃的不见底的黑暗仿佛会将你吞噬掉,让人生出一切都被他看透的错觉感。

    郭嘉个子并不高,与方夏并肩坐着的时候,两人相差仿佛,而荀彧则比郭嘉要高些,看着气色也好些。郭嘉带冠向来懒散,因此经常歪歪斜斜的,但是荀彧不一样,他冠带的十分的正,从正面看去很能满足强迫症。

    不巧的是,方夏不是一个强迫症,她只是颜控。

    第一眼看到他,你什么想法都不会生出来,因为看脸就够了。

    长了这么一张脸,完全可以靠脸吃饭,但荀彧却是因为实打实的政绩名留史册。

    方夏看了一个呼吸的时间,然后她行礼说:“文若大人。”

    荀彧无论如何,看着总比郭嘉靠谱多了,至少不会让方夏想揍人。

    “貂蝉大人不必多礼。”荀彧微微一笑,轻轻扶了她一把。

    作为世家子弟,他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利礼仪,便是也笑容十分浅淡,符合规矩,却又极为温暖,好似三月的春风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正在两人寒暄之时,耳尖的郭嘉听到了屋中传来的声音,奇道:“你今日竟带了人来?”

    荀彧平日里来郭嘉这里,通常是不带下属的。郭嘉屋子狭小,人多了并不方便,二则那些荀家出来的下属,也不会和荀彧一样,难免在对待非世家之人上,态度有些傲慢。郭嘉又是极为细心敏锐之人,荀彧自然不会带下属引出麻烦。

    “几日前,你曾说想要找我借书,这不给你带来了?”荀彧看向郭嘉道。

    此时的书与后世不一样,乃是刻在竹简上的。虽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是纸张价格依然很昂贵,到现在为止,大批流通的还是竹简。郭嘉要的一本书,那可是足足得要一车竹简才能凑够的。荀彧虽然不像郭嘉那般弱不禁风,但是毕竟也只是个文官。

    世家子弟赶牛车运书这些事情,怎么也是会带着下属的。

    郭嘉眼睛一亮,也笑了。

    他的笑容带着三分的潇洒肆意,甚至连眉毛都飞扬了起来。

    然后郭嘉留下一句主公若是有事儿,尽可问文若便跑开了,去看他的书了。

    荀彧看了郭嘉一眼,微微摇头,似乎有点无奈。

    能够向这位内政第一的谋士请教的机会可不多,方夏也的确想多学一些,懒得搭理郭嘉。

    方夏则看向荀彧,认真将之前跟郭嘉说过的话又对着荀彧再说了一遍,问:“不知文若大人可何以教我?”

    荀彧来之前,只把貂蝉看做义妹,可是此时看到方夏如此认真的向他请教,心中倒也稍有触动,见方夏询问,他丝毫不藏私,一一回答。

    这一场谈话进行了一个时辰,荀彧却没有丝毫不耐烦,只要方夏提问,无所不答,令她受益匪浅。

    但同样,方夏某些思考,同样令荀彧有所收获。

    如此,总算是宾主尽欢。

    方夏觉得跟荀彧谈话,远远比跟郭嘉扯淡收获多得多。

    由此可见郭嘉不靠谱。

    不过此时不靠谱的郭奉孝却抓着他们谈话结束的时机,走了过来,看着荀彧说:“文若,如何?是嘉赢了吧?”

    荀彧微微点头,他看着方夏,下拜道:“彧参见主公。”

第18章 上正轨() 
方夏微微愣了愣。

    郭嘉认她为主公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行大礼,简单躬了躬身,然后就加入队伍了。后来路上,遇到了一个想耍威风的闲汉,郭嘉还能“不要脸”的跑方夏身后去躲着,美其名曰他是个体弱的文官需要保护,也没想着方夏是个妹子,还是他主公。

    这样的行为,尽管理智上知道这位可是青史留名的半仙(乌鸦嘴),绝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但是郭嘉的行为,还是给了方夏一种要是真信了他,说不定要被坑死,或这人太不靠谱,信他不如自力更生的错觉感。

    方夏不拘小节,而且也并不太习惯人人都对着她行礼,并不介意郭嘉的行为。但是荀彧他性子和郭嘉完全不一样。即使这里只是一个颇有些脏乱的后院,他也一丝不苟,非常认真地行了大礼,仿佛身着锦衣,站在华堂之上。

    因为两者完全不同的态度,这一刻,给方夏的感觉似乎也都不一样了。

    郭嘉喊她主公的时候,眼神幽深,蓝衫长袖,肆意风流,竟看不出半分认真的模样。

    可荀彧喊他主公的时候,他的眼神极为清澈,仿佛一碧如洗的晴空,满含信任与温柔。

    几天之前,她明明把所有技能点都点在了打游戏之上,方夏万万想不到自己竟然还有征战天下的天赋。

    方夏看到这样的荀彧,她根本说不出任何话来。无论是拒绝还是答应。拒绝怕辜负了这一分信任,可要是答应,仿佛也会辜负了这一份信任。张了张口,方夏甚至都想说出,让荀彧去找曹老板,他才是明主的话来了。

    可是她的喉咙突然变得十分干涩,仿佛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就这样的情况下,郭嘉看了方夏一眼,突然上前一步,极有力的握住了方夏的手,吊儿郎当的说:“主公,你怎么还不让文若起来?文若,我们既是同窗,马上又是同僚,这么熟了,你就不必对我行此大礼了。”

    到现在这样严肃的气氛之下,还有心情说这种话的,也只有郭嘉了。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便是荀彧也只能看着郭嘉,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神情。

    郭嘉的身体不好,风一吹就会倒,他的手也是一样,略有些冰冷。之前他的手更加冰冷,不过可能是在屋中看书的缘故,没有吹风,此时已经比刚才在井口时暖和一些了。可是这只冰冷的手,似乎给了方夏力量。

    方夏露出了一个笑容,伸手将荀彧扶了起来,问:“即使我做的不够好?”

    “彧信主公。”荀彧温和的说。

    “如果我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文若一定要告诉我。若我有什么地方不会,也请文若教我。”

    “这个自然。”荀彧点了点头,满口答应。

    如此,方夏这个草台班子终于搭起来了。

    文臣:郭嘉,荀彧。

    武将:何仪,裴元绍。

    许昌如今没有太守,方夏想要当太守,走出步入仕途的第一步,难也十分之难,简单也十分简单。

    简单在于,她作为王允义女,又因为金手指的关系名满天下,任谁提到貂蝉,都不敢不称呼一声大人。游戏之中太守需要五品官位,而现实之中没那么复杂,现在朝廷自顾不暇,也没有谁会管许昌有没有太守了,只要得到地方承认,方夏便可以上任。

    因此,至少名这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一关方夏已经过了,至少没有谁会以她名声不够阻拦她。

    在游戏之中,想要成为君主,只要自己找个城市起义,建立军队就行了。但是现在,虽然各地烽烟四起,诸侯都在讨伐逆贼董卓,可他们的名义可都是勤王,是清君侧,是拯救大汉,没有谁敢自立的。

    至少三国前期,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依然尊奉汉献帝为天子。所以后来在孙策拿玉玺跟袁术换了军队,回到江东老家去之后,袁术称帝才会引得天下攻伐。要是袁术肯听从属下的建议,老老实实藏着玉玺慢慢发展,那就又是另外一种局面了。

    方夏毕竟是董卓军出来的,要是她也建立势力,弄个什么清君侧,讨伐董卓,那就不好了。虽然方夏对董胖子没有什么感情,但是肯定会被打为忘恩负义之辈,再说义父王允也在董卓麾下呢,只要王允给她来一封你不忠不义无理取闹的信,方夏这局游戏就可以删档了。

    而且删了还不能读档,彻底gsp;   因此,方夏和郭嘉与荀彧商讨之后,在荀彧的建议之下,向朝廷上了一封奏折。

    请封许昌太守。

    如今整个朝廷都在董卓手中,所有诸侯都反对董卓□□,已经聚集在虎牢关了。

    没有人会上奏折,因为上了也到不了刘协手中,他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真正决定的人是董卓。

    但是,就算是董卓批的奏折,只要这一份奏折上盖着玉玺,那么谁也不能说它是伪造的。

    曹操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天乱发旨意,命令诸侯按照自己有利的方向行动。诸侯明知道这是曹操坑他们,虽然肯定不会做,但为了自己的名声形象,还得上一张奏表哭穷,表示自己真的自身难保,虽然心向大汉,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是一个阳谋,荀彧给出的建议,谁都不能不承认这一点。

    郭嘉表示了附议。

    方夏想了想,她目前信得过的也就只有五个从人,就从王大问到了王六,问他们谁愿意替她跑这一趟。

    结果他们六个人都想去,为此打了一架。

    不过当然最后赢了的王大并没有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