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宸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起宸歌-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赐宴结束,百官和将领谢恩散出。宣帝特赐忠义定国侯可入德禧宫探视。沈从云盔甲未卸、征尘未洗,即刻又跟随在太监守礼身侧,穿过长长的宫道,行至德禧宫门前。守礼脚步一顿,恭谨的转身向他,说道:“沈侯爷,德禧宫到了,小的就不打扰您和如嫔娘娘叙话了,等时辰到了再来门口接您。”

    沈从云抬手:“有劳。”

    如嫔领着素玥、秋静在殿内等候,沈从云进门先端端正正的向她行了跪拜礼,然后在下首落座。父女俩多日不见,再见时已是君臣有别。沈如霜神情复杂的望了一眼鬓角生霜的沈从云,最后轻启朱唇,只说了句:“父亲瘦了些。”

    沈从云依旧恭恭谨谨,回答道:“谢娘娘关怀,征战在外,风霜雨雪,难免会消瘦些,不碍事。娘娘身体可还好?”

    “挺好。”她回答完这一句,竟是不知再说些什么。

    气氛略有些尴尬,还是秋静挺身而出打破了僵局:“奴婢请侯爷放心,自打主子进宫以来,皇上对主子一直宠爱有加,皇后和华妃亦对主子另眼相看,现在宫里头也没人敢再欺负主子了。”

    沈从云抚须,对她和素玥说道:“如此也辛苦二位了。”

    素玥机灵,拉着秋静道:“侯爷言重了,伺候主子原就是奴婢二人的本分,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您和主子好久不见,想必有很多话要说,奴婢们先出去在门口守着,主子有事叫一声即可。”

    如嫔点头,二人退出殿外,沈从云方直言不讳道:“娘娘初入宫中,与后宫的妃嫔们交好是正确的。但后宫争宠之事常有,任何结盟都并非牢不可破,且手段阴狠诡异,不易察觉,娘娘还是要多加小心防范。”

    如嫔别过头去,淡淡的说道:“父亲既知后宫险恶,当初却宁肯牺牲我入宫,您是真的在乎我这个女儿吗,还是更疼爱她多一点?”

    沈从云声音低缓,面对女儿的质问,再刚毅的心也有片刻的揪疼:“霜儿,为父知道你怨我,可你姑母就宸儿这一个孩子,她自小孤苦飘零,连身世都一无所知,为父亏欠她太多……”

    “够了!”如嫔硬生生打断他的话:“是你和祖父都觉得亏欠姑母吧?想当初如果不是你们……”

    “娘娘!”沈从云大声制止住她的后半句,如嫔恼怒,从软榻上愤然站起身来,眼中隐约有泪光闪烁。

    “你母亲既然同你说了,你就应该知道,她不能进宫。”大概是知道自己刚才的语气太过强硬,沈从云缓了缓,又继续说道:“霜儿,你姑母一事,令我和你祖父悔恨终生,我曾发誓,有生之年,必护我沈家女儿不再受皇族牵累,可朝局变化,沈氏一族如今处境微妙,我不能不做出选择,是为父对不住你!”

    如嫔微微抬首,一滴泪无声的从眼角滑落,沉默了良久,方低声道:“罢了,我认命。”

    父女俩又是久久不语,沈从云望了望女儿,终于忍不住劝道:“入宫一事,你休要再怪宸儿了,宁王求娶纯属巧合,她不是有意。无论如何,你们都是一家人,沈氏一族将来若是有难,还得你们兄妹几个守望扶持。”

    “父亲此话是何意?”如嫔扭过头,盯着父亲。

    “唉!”沈从云长叹一声,神色凝重:“你在后宫,本就处境复杂艰难,为父本不欲让你知道太多,徒增烦忧,但是,你兄妹俩都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为父应该放手,让你和轩儿都渐渐学会去辨别、去承担。”

    “你祖父与吕相,以及马家先祖辅佐圣祖建朝立国、开疆扩土,现如今,马家早已势弱,只余下沈吕两家。从表面上看,沈氏与吕氏二族依然深受皇恩、风光显赫,可实际上,吕相虽名为左相,却早已不入朝不辅政,形同虚设;而我沈家,自打你祖父病逝,为父以守孝名义被滞留京城,虽有侯位加身,但同时失去的,是你祖父一手创建的沈家军。你还不明白吗?”

    沈从云一番话振聋发聩,听得如嫔惊坐在榻上,半天不敢置信,但细细想来,的确如父亲所说,沈家这几年表面风光,实际却已大不如前,如今朝堂上大权在握的,除了段家就是杨家,这两家莫不是近些年皇上登基后才突然声名鹊起的。

    素玥的声音在门外轻声催促:“主子,时辰快到了,侯爷该出宫了。”

    父女俩对望了一眼,彼此间心情皆有些沉重,沈从云劝慰道:“你也不必过于忧虑,这些都只是为父的揣测,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要培植他自己的亲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沈家世代忠良,一心忠君报国,相信皇上日后自当知晓。你无须理会这些,只消记住,身处后宫,凡事须当小心,切勿行差踏错,若能早日诞得一儿半女,将来也好有个依靠。”

    “女儿知道了。”如嫔应声,起身来相送父亲,一席长谈,父女俩撇清误会,这一别又不知何日才能相见:“父亲也要注意身体,替我问候母亲。”

    沈从云点头,刚走了几步,仿佛又想起来什么,回头对她嘱咐道:“宸儿入宫之事,如果不是你的本意,向你谏言之人,必当防备。”

    如嫔脸上却划过一丝恼意:“此事是女儿所为,父亲要责怪就责怪我好了,不用再三替她说话。”

    “你……唉,罢了。娘娘留步。”沈从云奈何她不得,素玥此时已打开殿门,他依照规矩拜别如嫔,阔步踏出宫去。如嫔站在檐下,望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他的步伐沉稳而坚毅,身躯亦如从前那般高大挺拔,但在斜阳的余晖下,隐隐透着几分孤凉,几分萧索,她的眼泪瞬间喷涌而出。

第四十六章 街头遇险() 
沈从云回京已有些时日,这次北征,他功不可没,皇上亲题的匾额在一片狮舞鼓鸣中由德公公带人亲手挂上定国侯府大门。炮竹声碎落了一地,前来恭贺的人群络绎不绝,定国侯府敞开大门,摆宴三日,三日过后,关起大门,静悄悄的,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调了许多。沈从云突然当起了闲散侯爷,不上朝的时候,基本都在府里闭门不出,也不见客。

    苏以宸不忘舅父出征前的约定,抱着棋谱恶啃了半个来月,待沈从云闲下来时,竟也能似模似样的与他对弈上几局。她心思缜密,在围弈一技上,显出了极高的天赋,不久后沈宁轩与她交手就已难有胜局,每每都举手求饶。沈从云不得不长叹,先祖庇佑,沈家有女,家族必兴。

    沈秀的肚子渐渐显怀,曹顺现已不当短工,夫妻二人在东大街上摆了一个小小的摊位,售卖各式香囊及香薰料,虽是小本买卖,但胜在绣工精美香味宜人,且价格公道,倒也经营的有声有色起来。那曹家因沈秀的关系得了定国侯府的恩惠,自此对她也额外不同,生怕惹得财神爷不快。

    一切似乎都变得好转起来,她又有了新的丫鬟,不过这次不是舅母的安排,是她自己上街时捡到的,一个流落街头昏倒的小女孩,她看着可怜,带回了府里救治,小女孩一问三不知,记不起来家居何处,也说不上来自己叫什么名字。苏以宸见她实在无处可去,自己身边正好又缺个丫鬟,索性禀了舅母将她留在府中,见其圆脸圆眼,取名阿满。

    阿满年纪虽小,但做起事来勤快利索,府里的奴仆们都自叹不如。她说苏以宸是她的救命恩人,这辈子要拿命来报,恨不得主子吃饭都要帮忙喂到口里,倒令苏以宸有些无所适从,忙吓唬她不听话就把她送出府去,阿满这才作罢,不过苏以宸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时刻寸步不离,活脱脱像个跟屁虫,好在她乖巧可爱,苏以宸看着喜欢,渐也由得她去。

    中秋将至,夜风如水,月满星河。

    阿满陪她在房中做香囊,沈秀的小摊生意好,她一个人大着肚子连做带绣根本忙不过来,苏以宸得空的时候,会和阿满一起动手,做多一些后再让她送过去沈秀那里。不过主仆俩在这一点上非常相似,绣工都不咋地,顶多做好了刺两个简单的花纹上去,反正香好不愁卖,做工掩绣工。

    做完手里的最后一个香囊,时间尚早。她伸了个懒腰,阿满推开窗,叹道:“小姐,今晚的月色好美啊。”

    她探出头去,果然是月光皎洁,清辉遍野。此时万物静籁,最适合睹物思人。她问阿满:“有没有想起来什么?”

    阿满扁着嘴,垂头丧气的摇了摇头。

    一缕箫声渐渐从望月楼的方向响起,萧声徐徐,仿佛穿透灵魂的呼喊,一幕幕,一声声,拉启关于昨日的记忆。苏以宸心如鹿撞,这消失已久的箫声,怎么会突然又出现在这里?原来,他没忘,而她,亦不曾忘。

    第二日,吃过早饭,她吩咐阿满装好近日里做好的香囊,准备给沈秀送去。此去离定国侯府不远,舅父知道她和沈秀素日的情分,又有阿满陪着,叮嘱了两句,便放心的让她俩出门了。

    二人直奔东大街,去到那里,沈秀果然在小摊上,正在帮客人挑选喜欢的香囊。看到她来,沈秀欢喜不已,曹顺在一旁憨笑,招呼道:“二小姐好。”

    苏以宸摸着沈秀圆滚滚的肚子,心疼道:“瞧你,挺这么大个肚子,就该在家里好好歇着,怎还出来?摊上的生意,交给曹顺就是了。”

    沈秀瞪了一眼曹顺:“他是个糙老爷们,哪里懂这些精巧东西。走,我陪小姐回去聊,今天让他看摊。”

    东大街地处朝安城东区,是王侯贵族的密集区,也是富商和小贩们必争的经商之地。大街上日日人来车往,热闹非凡。苏以宸挽着沈秀,主仆三人有说有笑,边走边看,往曹家方向步行回去。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身后响起,熙攘的街市顷刻间惊呼声一片,人群纷乱,争相往两侧推搡躲避。

    苏以宸始料未及,忙护着沈秀不让她被拥挤的人潮冲撞。可现场太乱了,所有人都只顾着躲马车,谁会注意到中间有个大肚子的女人呢?沈秀哎呦一声,笨重的身子已经歪倒在地上。苏以宸和阿满急忙搀扶起她,担忧的问道:“秀娘,你没事吧?”

    秀娘摇了摇头:“小姐,别担心,我没事。”

    苏以宸回头,马车转瞬已冲至脑后,她来不及反应,下意识伸手,将沈秀和阿满推了出去。

    “小姐……”二人疾呼。

    一道蓝色的身影从旁边的茶楼一跃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搂起她的腰退后数步,然后转身,一掌拍在兀自疾驰的大马头上。

    大马受惊,先是扬蹄而起,然后重重的落在地面,竟然脚步虚浮,像是在那一掌之下受了重伤。驾车人也跟着坐立不稳,牢牢的拽着缰绳,方不至摔下马来。可车里的人显然就没那么好运了,只听得哐哐啷啷和哎呦几声,然后一个锦衣华服、年约二十四、五岁的男子气急败坏的从马车上爬了下来,怒骂道:“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挡你爷爷我的去路?知道你爷爷我是谁吗?”

    蓝衣人将苏以宸小心放下,望着锦衣男子,神情泰然自若。

    “根据我大周律法:在闹市或人多之处,不得纵马跑车,须主动避让行人。你罔顾律法,差点伤及无辜,却不知悔改仍口出狂言,难不成你认为权势就可以凌驾于王法之上?”

    蓝衣人一番话说出了民众的心声,围观者纷纷附和。可锦衣男子是谁?他可是堂堂大周朝右相之子杨宗祁,在京城出了名的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一看竟有刁民敢问罪,不禁恼羞成怒:“你爷爷我就是朝安城的王法,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来人,给我打!”

    杨宗祁一声令下,从他身后蹿出来几个随处,抽出佩刀就齐冲蓝衣人砍过来。苏以宸大惊失色,疾呼道:“公子小心!”

第四十七章 再相逢一() 
杨宗祁这才注意到方才被蓝衣人护住的苏以宸,只见她藕衣白肤,身材纤细,容貌秀美,即使在惊慌失措间,也难掩其倾城绝色。他素日里就是个淫棍,此时见到美人,眼珠子都恨不能抠出来钉在苏以宸身上,流着哈喇子,边搓手边吩咐道:“呦呵,你们看着点,别伤到他旁边的小美人。”

    蓝衣人已出手击退掉两名先冲上来的打手,马上又有人举刀砍了过来,他一脚踢飞一个,另一手直接抓到来人的手腕,用力一拧,夺过长刀。一个灰衣小厮急匆匆的从酒楼里冲了出来,冲所有人大喊道:“住手!”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杨宗祁冲他嗤鼻道:“你谁呀?凭什么你说住手就住手?给我继续打!”

    “我看谁敢?!”灰衣小厮从怀里掏出来一块金色令牌,看也没看直接往前面一举。

    杨宗祁伸长脖子就看到一个令字,也不知那一面刻的是什么,但灰衣小厮看起来好大的来头,他也有些拿捏不准,冲小厮叫道:“什……什么玩意啊?”

    灰衣小厮一看,哎,不对啊,怎么唬不住?再仔细一看,令牌举反了,急忙调转过来,将有字的那一面重新举了出去,是个大大的“宁”字。

    “宁……宁、宁王爷。”杨宗祁这才反应过来,磕磕巴巴的念道,刚才还在举着刀准备砍人的随从们,立马扔了手里的刀,和他们的主子一起跪倒在地上。

    “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所有人都跪了下来,苏以宸也不例外。她在心里直嘀咕,栖霞山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庆王爷,惹得姐妹反目,这次更好,连宁王爷和杨宗祁一块遇到了,真是流年不利,出个门到处都是坑。

    “杨少爷,令尊乃朝廷重臣,你一言一行更当律己守法,不忘表率,却屡屡胡作非为,纵马行凶,你可知错?”宁王爷显然知道杨宗祁的身份,依然义正言辞的责问道。

    杨宗祁满头大汗,原以为今天撞到个美人,没想到还撞到一只老虎,偏偏他有眼不识泰山,赶上去摸了一把老虎屁股,这下想不低头也不行了,赶紧认错,回头让他老子再去收拾:“宁王爷教训的是,小的知错,小的回去,马上就改,绝不再犯!”

    “如此恶行,本王今日既然遇到了,怎可轻饶。”宁王爷严词拒绝:“限你三日之内,自行前往顺天府衙领罚受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