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情红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至情红颜-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花的芳香送进车里,可惜只有李远征喝林刚两人享受这美丽的春色,其他人都昏昏睡去。

    正在休息的人们被一阵浓烈的酒香所吸引,一齐醒过来。

    柳如嫣抬头见自己靠在林刚的肩上,脸又是一红,一种淡淡的幸福感掠上心头,干脆,再次把眼睛一闭,倒在林刚的肩上,假装睡去。

    “到了吗?怎么这么香啊?”夏雨荷睁开眼,问道。

    “没有,离镇上和酒厂还有三四里地呢。”李远征边开车边回答。

    “不可能吧,酒厂的酒香竟飘到三四里这么远来了?世上再好的酒,就是瑶池琼浆也没有这么香呀。”夏雨荷不解地问。

    “这不是酒厂的酒香,我们爬上天岭时,周围村子稀少,也很少有人酿酒,可到了村庄密集的地方就不同了,清明时节,这里的家家户户都在酿酒,没有香味才怪呢。”李远征解释说。

    “原来是这样。”夏雨荷被车外的整片整片的油菜花和紫云英花所吸引,贪婪地望着窗外,照相机不停地拍下这些移动的美景。

    “远征,直接开到酒厂去吧,酒厂程厂长刚才回信息说他已经在厂门口等我们。”林刚看了一下刚接收到的短信,对李远征说。

    “我们没有去酒厂的计划,就不用去了吧,还是到在镇子里吃点饭,直接去参观号称‘江南小朝廷’的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汪山土库吧。”李远征知道林刚的意思,他是要承担这次出游中午用餐。李远征也知道,即使这次由酒厂接待,日后林刚也是要还礼的,所以就委婉地谢绝林刚的盛情。

    “既然是出游,哪能错过酒厂不参观呢?你还不知道吧,酒厂也是大塘的一个旅游点,今年被评为文化产业示范工厂,工业旅游景点,它和汪山土库、极乐寺组成大塘一日游的线路,来大塘,就一定要参观大塘酒厂,参观酒厂,可以感受大塘清明酒传承千年古老文化,还能亲手体验大塘清明酒的制作过程呢。”提起大塘清明酒,林刚也是精神一振,又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其悠久的历史渊源。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去酒厂参观吧,大家的意见呢?”尚悦梅暗暗啦了李远征一把,转身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尚悦梅的意思是不管是计划,还是变化,只要能让林刚和柳如嫣在一起多呆一会,俩人能在交往中多相互照应,管他到哪里参观,节目多多益善。

    “小林盛情相邀,哪有不去之理,我赞同。”胡青松和夏雨荷理解尚悦梅的意思,异口同声地回应尚悦梅的意见。

    其实李远征又何尝不懂尚悦梅的意思呢,他是考虑林刚的经济负担。

    到厂门口时,刚好是中午时分,众人带着还没有完全驱走的疲惫下车。

    林刚首先下车,热情的程厂长迎了上来:“哈哈,小林,欢迎欢迎。”

    李远征等人相继下车,杨正刚一一做了介绍。

    “唉哟。”

    众人扭头看时,只见柳如嫣手扶着车子,一只脚踮着,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水汪汪的大眼睛里,一澈清泉回转翻滚。

    尚悦梅和夏雨荷上前扶住柳如嫣:“怎么啦?”

    “崴脚了。”柳如嫣嘟着嘴说。

    “林刚,快过来,扶如嫣过去,她的脚崴了。”尚悦梅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马上吩咐杨正刚,过来扶柳如嫣。

    林刚上前扶着柳如嫣,柳如嫣搭在林刚的肩膀上,一拐一拐地挪动,脸上的痛苦表情没有淡化。

【030】细心的呵护() 
虽然林刚不敢接受柳如嫣送过来的秋波,但看到她痛苦的表情,心也碎了,就不顾当着酒厂多人的面,仍然将柳如嫣背起来,来到厂里的休息室。

    “需不需要上卫生院?”程厂长关切地问。

    “谢谢,不需要,就是崴了一下脚,我帮她推拿一下就可以了,你们先去吃饭吧。”林刚说完,拉过一张椅子,坐在柳如嫣的面前,双手将她的脚托起,放在自己的腿上,脱下她的鞋子和袜子,轻轻揉了揉,然后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个急救包,从包里拿出一盒红花油,将红花油倒在手心中,慢慢揉擦着有些红肿的部位,其他人见状,相互使着眼色,悄悄退出去,将这温馨是场面留给林刚和柳如嫣两人。

    柳如嫣开始还真有些不自然,自己**还真没有异性碰过,也从来没有将自己的**夹在男士的大腿上,那是情侣之间的举动呀。

    林刚不厌其烦、聚精会神地揉擦了半个多小时,柳如嫣含情脉脉、羞喜交加地盯了林刚半个小时。

    这静静地半个小时,让柳如嫣有了痛且快乐的感受。

    林刚扶着柳如嫣来到大家休息的会议室,尚悦梅见柳如嫣走路虽比正常情况要慢一些,但已经看不出崴脚的状态了,就笑着问柳嫣:“柔柔,怎么这么快就好了,林刚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呀?是药的效力,还是林刚的技术高明,或者是爱情的力量,是其中之一,还是三者兼有呀?”

    “你们这些鬼,没一句正经话,懒得理你。”柳如嫣假装生气,含笑骂道,脸上显露着无法掩饰的幸福感。

    “各位,山野小地方,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尽是些农家便饭。”程厂长谦虚地招呼大家来到酒厂食堂包厢就餐。

    大家坐下来,李远征看到桌子上两盘用稻草绑的肉,又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诸位,这个菜也是我们大塘的特色菜,叫‘大塘东坡肉’,别看这菜看上去肥嘟嘟的,可吃在口里一点都不腻,瘦肉也松软成丝,你们吃了,这辈子都忘不了,这里也有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说完,拿起剪刀将稻草弄开,抽掉稻草,用筷子夹了一块大塘东坡肉,送到口里,慢慢咀嚼,悠然自得,一副陶醉的神态。

    “美丽的传说,脍炙人口的故事一路说来,让我们大大增长了见识,接着来,讲讲这里面的故事,小妹洗耳恭听。”得到了林刚百般苛护的柳如嫣,忘记的失去母亲的痛苦,也忘记了孤独无助时对林刚的怨恨,心情开朗起来了,见李远征又说起大塘传奇来,就催促他。

    李远征看到柳如嫣久违的灿烂笑容,满意地望着尚悦梅,会心地一笑,就将大塘东坡肉的典故娓娓道来。

    传说北宋名士苏东坡云游名山大川,一天来到大塘,正遇天气炎热,就在路旁一棵大樟树下歇凉,看见一对老年夫妻抱着一个病孩,愁容满面。

    苏东坡懂得医学,仔细查看后,发现这个孩子严重中暑,便顺手摘下一把樟叶,用手搓了又搓,直到搓出水来给病孩服用,病孩很快就好了。

    夫妻俩十分感激,买来猪肉,问先生喜欢做什么肉吃。当时苏东坡正在看书,恰好书中有“禾草穿身味道香”的诗句,便随口答道:“吃用禾草绑的肉吧!”主人回到厨房,把肉切成一块块正方形,每块用禾草绑了,加盐、茴香拌匀和水煮,苏东坡吃后大加赞赏。第二天一早,苏东坡写了“东家盛情难却,东坡不辞而别”两句话,用银绽压在桌上。夫妻俩看到纸上的留言,才知道先生就是苏东坡。从此,人们就把用这种方法做成的肉叫“东坡肉”。

    “哦,这位兄弟是老乡啊,大塘哪个村的?”程厂长听李远征熟练地介绍东坡肉,知道是个地道的大塘人,说话就更随便了。

    “牛渡口的,小时候一直呆在这里,长大了才离开的。”李远征一边吃着东坡肉,一边回答。

    程厂长端起一碗大塘清明酒,站起来对大家说:“各位是小林的朋友,也就是我老程的朋友,来,大家共同举杯,干了。”

    吃过中饭,程厂长领着大伙参观酒厂。

    大塘清明酒厂分为四个部分,办公室和生活区在大门左侧,楼前一口月牙塘,塘边几十颗桂花树,花坛里栽的是当地的映山红,映山红拥簇在一起,格外艳丽,像情窦初开的少女让人流连忘返。

    来到酒厂,主要是参观还可供游人亲身体验的大塘清明酒体验馆了,体验馆全部是明清徽派建筑的典型风格,一看就知其承载的历史底蕴的厚重,在这里,游客可以在师傅的教导下,亲手酿制,然后将其买下来,由酒厂帮助保管,前五年免费,以后要继续代管,就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大家还都买下来自己亲手酿制的美酒,签下自己的名字。

    柳如嫣出于职业的习惯仔细观看了大塘清明酒酿造全过程,回想起元旦联欢会上,墙上画的酿造过程,就详细询问了各工序的特点,关键的控制环节和质量的保证。而她在仔细观察酿酒过程的同时,设计到一些知识产权问题,林刚向程厂长解释柳如嫣为什么对酿造过程了解的这么详尽的原因,是因为职业习惯。

    参观完大塘清明酒文化博物馆,程厂长将他们送到门口,吩咐保卫部,带林刚他们去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汪山土库去参观那座被誉为江南小朝廷的巨型徽派建筑。杨正刚见程厂长如此热情,忙摆手感谢并推辞道:“程厂长,您太客气了,汪山土库我们知道怎样走,这就不麻烦您了。”

    程厂长笑着说:“不要紧,既然小杨看得起我老程,就不要客气了,就让我将地主之宜尽到底吧。”一行人齐声感谢。

【031】恢弘的汪山土库(上)() 
被誉为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的汪山土库,座落在大塘镇以北一公里处——牛渡口汪山岗上,是一座气势雄伟的皇宫式、徽派、以及客家建筑围一体。

    由25幢砖木结构的青砖大瓦房组成的汪山土库,外围具有赣南客家围屋的特点;青砖黛瓦、封火山墙,天井四水归堂,墙头黛瓦垒迭,檐口有勾头滴水,又呈现徽派建筑特征;外墙无粉刷,墙头下粉门色线角,这是有别于徽派建筑而采用的当地建筑工艺;稻花香馆,望庐楼等则按苏州园林风格建造。堪称江南建筑一绝。民间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抹余晖,它的兴废就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变迁的见证。

    李远征领着林刚和柳如嫣等人催车来到汪山土库,土库前有一个弯月形的清浅池塘,垂柳依依,浮萍点点,几只大白鹅在水边悠闲自在地梳理着羽毛。据说这是主人当年洗笔的地方。

    月牙塘后面的广场上,竖着许多高高的木杆,每根木杆上面立着一只大公鸡的模型,一根木杆表示一个人取得了功名。昂首挺胸的“公鸡”好像在向世人显示这个家族曾经的荣耀。

    车子在最西头的修复工房前停下来,一行人下车,从侧门进入入口处,映入眼帘的是“簪缨世胄,理学名家”的对联和原南江市市长题写的“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牌匾。

    从入口处走进去,就是祖堂——程氏祠堂,一栋四进的建筑。

    一进叫清峻堂,天井两旁各放了一个文运缸,里面标有状元、榜眼、探花。据说,拿硬币投中状元的,文才必定了得。

    柳如嫣从口袋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投向水缸,枚枚都中状元,而其他人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就是中不了状元。

    “还真灵验,知道这位就是才女,我们是望尘莫及呀,林刚,你也投一个,说不定也是状元的命,你们女才郎貌,天生一对。”尚悦梅手上还有几枚硬币,交给林刚。

    “我投就是浪费,初中生能中状元吗?”林刚有些窘迫地摇摇头说,他何尝不知老同学的用心,但他还是克制住自己,不想毁掉人家女孩子的幸福,不敢参与到同柳如嫣的嬉戏之列。

    二进是祭祀厅,上边悬挂着程氏三兄弟的画像和程氏祖宗牌位。门边的柱上挂着林则徐书赠的一副对联:“湖山意气归词苑,兄弟文章入选楼”,以赞誉程氏三兄弟的道德文章。

    李远征、尚悦梅、胡青松和夏雨荷拐进了回音巷。而柳如嫣在林则徐赠书的对联前久久伫立,品位着这位民族英雄词中的意境,揣摩这位近代一代英豪的风采。

    林刚默默站在柳如嫣的身后,他担心柳如嫣是脚还没有完全好,一旦出现状况,他好上前搀扶。看到她对着林则徐的对联如醉如痴,自己却不知其中半点含义,刚才在酒厂为柳如嫣揉脚产生的那点自尊又荡然无存了。“林公乃忠贞爱国的民族英雄,作品倒很少存世,不想能在这里欣赏到他老人家的墨宝,今天是不虚此行。”柳如嫣感叹道,其实她是对尚悦梅说的,两人都喜欢古代文学,认为古代诗词歌赋词汇精炼、意境深远、韵味十足,是任何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

    静待了一会,见尚悦梅没有附和,扭头寻找,见只有林刚站在她身后,其余人不见踪影。

    柳如嫣心中又是一阵涟漪,含情地望了林刚一眼,将脸转回来,翘了翘嘴角,身子慢慢向后移动。

    “哎呀”。

    林刚站在柳如嫣身后,眼睛也盯着林则徐的对联,也在使劲理解其中的意义,却不得其解,没有注意柳如嫣扭头望了他一眼,也就没有注意柳如嫣的身子向自己移动。

    听到一声哎呀,林刚回过神来,柳如嫣已经倒在自己的身上了。再看柳如嫣,一副花容失色的神态,一副让人疼爱的样子。

    林刚也来不及多想什么,急忙双手扶住柳如嫣的肩膀,问:“怎么啦,不要紧吧?”

    “可能是站久了,脚有些软。”柳如嫣伏在林刚的怀里,轻声地说,这声音,小的只有林刚能听得到。

    幸福了一会,柳如嫣突然想起这是在景区,羞涩地离开林刚的怀里,环顾周边问:“他们呢?”

    “已经到前面去了。”林刚指指游览指示牌的方向回答。

    由于对古文及古建筑的热爱,柳如嫣在参观的同时,观察的也很仔细,她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和其他地方古代豪宅一样,汪山土库里所有的门窗、门台、踏阶、柱基皆为一色的红石。但这里花楼重门、高梁粗柱和屋檐上无不镶刻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狮子滚球、蜂蝶穿花、八仙过海”等图案,精美之至,这些是其它古建筑望尘莫及了,柳如嫣如获至宝,不停地拍照。虽是精美无比,但柳如嫣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门楣石板上没有刻任何文字图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