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胡马-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喻四海睁开眼看了看:“马上停车,救人!”

    见有车停下来,几个人背了两个满脸是血的人过来,喻四海和袁晋鹏下车让这几个人挤上车。王克疑惑地看着喻四海,喻四海一挥手:“快送医院,车要开稳!”袁晋鹏拿出手机,拨通管冲的电话,让他组织人救援,把电视台的记者也带上。

    还有十几个人满脸满身是血,躺在路边。但过往的车辆放慢速度看一眼,又疾驰而去。喻四海急了,站到公路中间,左右手合成一个“t”字形状,像交警一样指挥过往车辆停下。可惜没有司机认识喻四海,大半天拦不下一辆车。袁晋鹏见状,站到喻四海背面,拦相反方向的车辆。过了几分钟,一辆桑塔纳停在喻四海面前,车上下来几个人,领头的是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短发女人,眉目清秀,身材高挑,主动叫一声喻书记。喻四海觉得脸熟,想不起是谁,指着那些伤员,说,快救人,送医院。这时,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而近,管冲带人赶过来,交警、消防、医生,还有扛着摄像机的县电视台记者。

    抢救很快结束了,只剩下交警在现场做事故鉴定。喻四海本来急着回晴川,架不住管冲再三邀请说要汇报工作,便来到县委。直到管冲介绍,喻四海才知道,短发女人是县政协副主席、卫生局长龙海燕。

    喻四海感叹道:“现在,公德意识、互帮互助意识太差了。我站在马路上那么久,怎么都拦不下车子,还好龙副主席给面子,要不然交白卷。”

    管冲听了,不好意思地说:“书记,我们没做好工作,这些人各顾各,素质教育和公德教育没跟上。”

    喻四海说:“不是你们东巴县才有的问题,这是全市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普遍问题。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防范传统美德逐步沦丧?如何防范公民道德水平下滑?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救人被讹诈就成了惊弓之鸟,再也不敢伸出援助之手。晋鹏啊,回去以后,你找秋水部长,请宣传部集中组织一次弘扬社会正气的宣传活动,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对内对外树立我们晴川人勤劳俭朴、热情好客、正直公道、见义勇为的正面形象。”

    袁晋鹏说:“好,我马上向周部长汇报,请宣传部尽快出一个方案。”

    夜幕降临,管冲领着大家到县委食堂吃饭,因为喻四海交代说路过吃便饭不让人作陪,偌大的包厢只坐了七、八个下午参与救援的人。喻四海本来喝饮料,龙海燕说从来没有机会敬喻四海的酒,喻四海才勉强同意喝一杯红酒。喻四海问起一些基层医院的事情,龙海燕对相关情况了然于胸,一一作答,并谈了自己关于完善、健全社区医疗服务点的想法。喻四海对龙海燕的回答很满意,频频点头。

    这时,包厢里的电视机播放“东巴新闻”,头条就是喻四海书记率领大家抢救的新闻,记者还采访了几个伤员及围观群众,新闻做得很有水准。

    喻四海点头:“这条新闻拍得不错,但我不应该成为主角,标题要改。”

    管冲笑道:“这次救援能够如此快速和成功,是您带头和指挥得力的结果。这是客观事实,电视新闻无非如实记录而已。”

    “这条新闻的卖点就在********第一时间亲自救援,您理所当然是主角,如果不是主角,反而是一条很普通的电视新闻。”龙海燕说。

    袁晋鹏说:“喻书记,我觉得管书记、龙主席说得很到位,拍得也好,可以送到省电视台甚至中央台新闻联播去播。这正是我们晴川弘扬正气宣传的第一炮!”

    喻四海笑道:“呵呵!这样说,倒是我的思路没打开嘛。”

    隔日更新,欢迎吐槽,求收藏求推荐票!谢谢!

    w,。

第64章 大雪无情,匍匐在城市角落的生命() 
这场雪来得很突然,上午还阳光明媚,下午便风云变色。天空灰沉沉一片,北风呼呼地刮。晚上七点多钟,雪籽叮叮咚咚落在屋顶,接着大片大片的鹅毛大雪铺天盖地扑下来。准确地说,这是一场春雪。晴川数九隆冬都难得下雪,况且此时已经过了元宵,马上就是“雨水”节气。袁晋鹏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浩浩荡荡飘忽不定的雪花,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强大力量。他想起韩愈写过一首题为《春雪》的诗,隐约记得有两句是“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笃笃、笃笃”,有人敲门。晴川人元宵节之后不拜年,晚上登门,谁呢?打开门,竟是戈平明教授,旁边是晴川师范学院院长蔡朝东。袁晋鹏赶忙把两位老师请进客厅,泡上“金骏眉”。戈平明教授是他读大学的班主任,来往多一些。蔡朝东当时是学院党委副书记,后来当院长。他不知道两位老师登门造访所为何事,又不方便直截了当地问,只能寒暄、喝茶、打哈哈。但他很快察觉到蔡朝东的忐忑和焦虑,语速过于缓慢,似乎在刻意压抑内心的不安,笑容过于僵硬,表里不一。

    好大一会儿,戈平明进入正题:“晋鹏啊,今天和蔡院长上门,是有事请你帮忙,你无论如何要帮帮我们。我记得,你入党的时候,是蔡院长力排众议,把你硬挺上去。当时学生入党就那么几个指标。”

    大学三年级时,学院准备发展一批党员,袁晋鹏名列其中。在院党委批准前,有人写信告他,说他在校刊上发表的文章鼓吹资产阶级享乐思想。为此,蔡朝东特意找他谈话。他连连叫屈,文章只是列举古代诗人佯醉赋诗或狎妓而歌的事,怎么变成鼓吹资产阶级享乐思想了?好在蔡朝东开明,说,你的思想没有问题,入党的动机纯正,文章的立意也没有问题,党委应该会批准你加入党组织。当时他暗自庆幸,遇到一位通达明理的好领导。

    袁晋鹏拿起保温壶给两位老师加水,爽快地说:“蔡院长、戈教授,只要我有能力办,老师您尽管开口。”

    蔡朝东看戈平明一眼,支吾道:“嗳,嗳,是一个挺棘手的事。前天,市纪委把我们学院的图书馆馆长给……双规了!。”

    “图书馆馆长?为什么呢?”袁晋鹏没有反应过来。

    蔡朝东说:“好像有人写信到省纪委,告他吃回扣,图书馆购书吃回扣。”

    袁晋鹏恍然大悟,风水轮流转,看来现在大学图书馆馆长是肥缺,便问:“学院一年花多少钱买书?”

    蔡朝东说:“以前每年几十万,这几年一百万上下,去年最多,一百五十三万。”

    问题在这里。袁晋鹏记得邱青松说过,这几年图书发行普遍支付十五到二十个点的回扣。也就是说,图书馆馆长每年的回扣有二十万左右。通常来说,馆长一人独吞的可能性不大,至少院长这一关绕不过去。图书馆馆长被双规,蔡朝东会不会牵扯其中呢?他读大学时,蔡朝东四十几岁,意气风发却很俭朴。世事沧桑,金钱的魔力无坚不摧,被誉为“象牙之塔”的大学校园恐怕也难以幸免。

    “这样算,每年有二十多万回扣,纪委没有把握不会拿人。蔡院长,您要我做些什么?”袁晋鹏说。

    蔡朝东嗫嚅道:“我,我觉得不应该搞得学院人心惶惶。我想当面向喻书记汇报,你帮我安排一下。”

    袁晋鹏说:“没问题,明天上午吧。不过,喻书记干预纪委办案的可能性很小,何况这是省纪委督办的案子。”

    “你安排我见一见喻书记吧。该说的话要说,该了的事要了。唉!”蔡朝东说,神情落寞。

    送走戈平明、蔡朝东,已是晚上十点。窗外,雪飘飘洒洒,寂然无声。在这静谧的冬夜,袁晋鹏失眠了,辗转反侧。看来,蔡朝东牵扯到图书馆回扣案。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低,蔡朝东在劫难逃。钱啊,你这万能的魔物,你能让卑贱者如登春台,也能让高贵者堕入尘泥。可是,没有它,你寸步难行啊!当下还有哪个行业没有被铜臭玷污?学校?医院?殡仪馆?现在连图书馆这种书香扑鼻的圣殿都沾染了铜臭,哪里还有净土呢?他想起若干年前流行的民谣:一等公民是公仆,子孙三代都享福;二等公民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三等公民搞租赁,汽车洋房带小姘;四等公民大盖帽,吃完原告吃被告;五等公民手术刀,割开肚子要红包;六等公民是演员,扭扭屁股也来钱;七等公民搞宣传,隔三差五解解馋;八等公民方向盘,上班下班都挣钱;九等公民是教员,鱿鱼海参认不全;十等公民老百姓,学习雷锋干革命。当时并不觉得这首民谣多么高明,现在看,它至少揭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趋势:金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

    早晨醒来,袁晋鹏发现到处明晃晃,才想起昨夜下了大雪。拿起床头柜上手表看,八点了,赶紧起床洗漱。雪停了,白茫茫一片,很深,一脚踩下去,淹没了脚踝。走进办公楼,见不少人正跺着脚,甩鞋上的雪块。他也下意识地用力跺脚,然后快步上楼进办公室,摁下空调开关。过几分钟,空调“呼、呼”地启动,送出暖暖的热风。刚坐下来才几分钟,桌上的电话响了,喻四海找他。

    大雪天喻四海这么早来办公室,莫非有什么急事?果然,见袁晋鹏进来,喻四海说:“晋鹏,城西昨天晚上一间平房被大雪压垮了,有一对夫妻伤势很重。你带上车林林跑一趟,先去市医院,要医院不惜代价抢救生命,有什么情况,及时报告我。一旦出现人员死亡的情况,你要和市委宣传部商量怎么办,不仅要注意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动向还要关注网络媒体,千万不能把影响搞大。”

    袁晋鹏没有听说这件事,却不便详细问:“好,我这就和车林林去。”

    喻四海见袁晋鹏站在原地不动:“还有事?”

    袁晋鹏说:“师院的蔡朝东院长想见您,您上午有时间吗?”

    喻四海直视着他:“蔡朝东什么时候说要见我?”

    喻四海问得蹊跷,袁晋鹏只好如实相告:“昨天晚上,他和戈教授一起来找我,说有事要当面向您汇报。”

    “这个时候不见为好,有话过一段时间说。你找个理由吧。让他安心工作,身正不怕影子歪。当然,如果有问题,我也帮不了他。”喻四海稍加思忖,说。

    袁晋鹏有点意外:“好。那我去医院。”

    喻四海不肯见蔡朝东,说明目前调查结果不明朗,拿不准蔡朝东是否牵扯其中。但这么点小事都办不了,他觉得实在不好向戈平明、蔡朝东交差。该怎么说呢?

    从喻四海办公室出来,袁晋鹏和车林林坐车直驱市人民医院,虽然路程很近,步行未尝不可,但毕竟缺少“公事公办”的派头。到了医院,院长说,几分钟之前,女患者封雪梅颅内出血,伤重不治,已经死亡,男患者砸中背部,经过抢救,没有生命危险。袁晋鹏问,他们家里来了多少人,当心闹事。院长说,夫妻俩是西北人,亲戚没有两、三天到不了晴川,估计不至于闹事。

    回到市委大院,他们直接去周秋水办公室。周秋水听罢情况介绍,觉得不是小事,赶忙召集分管新闻的副部长和新闻科长、外宣办主任开会,防止媒体挑事。本地媒体通知一声能解决问题,可市外、省外一些媒体,什么都市报、早报这些市场化的报纸不好办。而诸如网易、新浪、腾讯、搜狐这些网站更难对付,几乎不理会地市一级宣传部的意见。

    袁晋鹏经常上天空网,提醒说:“要当心天空社区的论坛,谁都可以上去注册发帖。”

    郭复周眨巴眨巴眼睛:“千万别上天空,上天空就麻烦,帖子撤不下来,点击量又大,三下五除二,我们晴川爆得大名。”

    周秋水说:“那找他上级组织嘛!”

    郭复周笑道:“呵,哪里有什么组织啊,就是一个论坛,网站的老板是谁都不清楚。”

    袁晋鹏说:“真上了,只能花钱删帖。”

    周秋水苦笑一声,自嘲道:“嗨!你看,到我当宣传部长,怎么什么事都解决不了?!”

    事情异常顺利。封雪梅家里来了几个亲戚,虽不胜悲戚,却通情达理,没有发生什么过激言行。省内外的记者陆陆续续来了二、三十位,多数被郭复周摆平,没有发新闻稿。十天后,封雪梅的老公伤愈出院,接受房东二十二万元赔偿款,返回西北老家。大家都以为这件事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十几天之后,南方一家有全国影响力的都市报突然连篇累牍地刊发《封雪梅日记》及其相关的深度报道,各家媒体包括几家知名网站纷纷转发,一时轰动全国。喻四海和黄山雨很快看到这些报道。时,他们深受感染,心情沉重。他们承认,这是有力量的报道。尽管这些报道可能给晴川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袁晋鹏在网上搜出这些热门消息,有几篇日记和报道深深地打动了他。

    日记一:老公,是不是手头没钱了?要不手机怎么老是停机。我知道你赚钱不容易。以后你还是少来这里几次吧,花钱。还有我被抓的事,别再花钱了。已经三个月,还有三个月就出去了,很快。只要你天天想我就好。老公,不是我们命不好。我们很幸运、很幸福。因为你找到你所爱的人,我找到了我所爱的人。不就是没钱吗?不要紧,我们还年轻,以后挣钱的机会多着呢,不就是六个月没在一起吗?我们还有一辈子的时间。等我出去了,我们再好好赚钱过日子。

    日记二:老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今天觉得你会来看我,没想到真来了。见到你真好,可是当我看到你瘦了,憔悴了,我心里特别难受,想哭。但我还是没哭出来。可当我回到牢房,看你的信时,我哭成了泪人。她们问我,我一句也说不出来。我真的好伤心,怎么会这样?老天,怎么会这样对我们?我们到底做错什么?老公,你发愁,我也愁。老公,明天会好起来,我们一起来应对。我既然嫁给你,这辈子就跟定你。不管你是穷是富,我图你这个人,而不是钱。只要你对我真心,即使跟着你一辈子受苦我也愿意。自从选择你,我的人,我的心全给你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