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花好玉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花好玉圆-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宝钗手一紧,勺子磕到了药碗的边缘上,发出一声脆响。

    “自从娘娘过世,母亲便哀伤过度,这几日起不了身,大嫂在跟前伺候着。”宝钗不敢说婆婆说了不该说的话,所以公公吩咐把婆婆关起来,还说婆婆疯了的话,只敢捡能说的说出来哄着贾母。

    “唉,亲生的闺女,她生下来的那一天,正是正月初一,人人都说好兆头,好福气……”贾母摇摇头,人这一辈子,谁能算得到以后呢。不到盖棺定论,谁也不敢说什么是好福气。

    “老太太,救救我们夫人吧,我们夫人没疯,她真的没疯啊。”一个丫鬟忽然扑进内室,跪到了贾母的床头。

    宝钗吓了一跳,王夫人身边的丫鬟都关在院子里,哪儿也不许去。这一个是怎么跑出来的,居然让她一路跑到老太太的屋里,也没人拦着。

    不是不拦,实在是王夫人院子里发生的事,外头的人一知半解,知道的并不详尽。这丫头以前常干传信的活,院子里的人都认识,还当是替王夫人过来问老太太情况的,这才没有去拦。

    等她硬闯到屋子里,再拦也拦不住了。贾母看她直挺挺的跪着,惊的从床上坐起来,“你刚才说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儿子说媳妇疯了,把她关起来,媳妇却说自己没疯。孙媳妇拿瞎话来哄自己,这个家里,还有人的话能信吗?

    “去把你婆婆扶过来,我当面问她。”

    宝钗不愿,贾母瞪了她一眼,“那我就亲自去看。”

    家宅反乱,成了这个样子,她再不管,能行吗?

    宝钗没有办法,只得去扶了婆婆过来,一边又派人去通知贾政和宝玉,看看能不能阻止她在老太太面前胡言乱语。

    王夫人看到老太太痛哭流涕,“娘,我没疯,媳妇没有疯,老爷他不知道听了哪个狐狸精的疯话,非说我疯了。”

    宝钗退了出去,屋里伺候的下人都退了出去。

    里头传来王夫人嘤嘤的哭声,还有贾母的安慰,宝钗心想,气氛还好,婆婆总该知道疯话说过一遍就算了,不会再说第二遍吧。

    宝玉先赶了过来,“你怎么让祖母和娘单独呆在一起。”宝玉也被王夫人的言论吓了个半死,隔着房门劝了好几回,都被王夫人骂走了。

    她好像铁了心,陷入了自己所营造出来的幻想中,死活都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真相。

    宝钗一脸委屈,“祖母让我出来,我敢不出来吗?”

    宝玉刚推开房门,就听到老太太一句,“你大胆……”然后是重重的倒地声,吓得他是肝胆欲裂,冲了进去。

第73章 抄家() 
宝玉刚冲进去,就看到祖母晕倒在地,头重重的磕到了地板上,母亲慌张张起身去扶。宝玉一把甩开王夫人的手,扶起祖母,一叠连声的喊道:“去请御医,快,快,请御医。”

    贾敏赶到的时候,贾母已经不醒人事,御医的意思很明白,“年纪大了,忽然一下磕到了头部,极有可能淤血。现在只能开些活血化淤的药,又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下猛药。若是三日内能醒的过来,还好说,若是……你们要早做准备。”

    “大人,如果要用什么药,我们……”贾政当着御医的面,已经是泣不成声。

    “不是药的问题,尽人事,听天命吧。”御医摇摇头,显然并不看好贾母的病情。

    贾敏回了娘家伺候贾母,衣不解带,人瘦的如同纸片一样,景玉实在没法子,请了姐姐过来劝劝母亲。

    黛玉过来,看看躺着一动不动的外祖母,再看母亲,狠下心道:“外祖母醒不醒的过来是天意,但贾家的祸福就在旦夕之间,母亲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我为什么要管他们的死活,若不是因为母亲,我和他们能有什么关系。王氏这个贱妇害死了我娘,落到什么地步都是她自找的,与人无关。”贾敏冷哼一声,二哥不是没有趁着她在贾府,过来套亲乎,想求得林如海援手。

    若是以前,她还不知道如何拒绝,可这回,她直接就看了二哥一眼,扔下两个字,“晚了。”

    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有后悔药可吃,不是所有人都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说过的话,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就象钉子一颗颗钉进木桩,拨出来也会留下痕迹。

    新皇上任,在他眼里看来,犯有大错的荣国府还一点没有消停。弹劾荣国府的折子象雪片一样飞来堆在案头,荣国府在外放官府明令禁止的印子钱,收留犯官之女妙玉在贾府为尼。贾赦私德不修,贾琏包养外室,包括最近的王夫人疯言十四皇子才是继承大统之人,忤逆气坏了贾府的老太太等等。

    “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打听到的,比背后灵还背后灵。”弘云觉得棘手,“我跟阿玛已经通过气,拿十四叔的事顶上了,估摸着,也差不离了。”

    “有什么想不到的,皇上潜邸之时,洁身自好,结交不广,与许多人都没有交情。这会儿想巴结,想讨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眼色行事,贤德妃的娘家,多少人盯着呢。真要想办法,有什么是打听不到的。”黛玉知道贾母只在这几日了,只可怜她的满府儿孙,还沉浸在不知哪个仙乡,压根没有嗅到近在眼前的危机。

    “只是,十四叔他,怎么会算的这么清楚?”黛玉一直有疑问,却没时间去问。十四阿哥在外带兵,怎么会忽然赶回金陵,到底奉没奉诏。又是如何得知皇上病情恶化,正好在驾崩当晚带人逼宫呢。

    “皇伯和十四叔是一母同胞。”弘云只说了这一句,黛玉却懂了。德妃出身包衣,以前在宫里就是伺候皇后娘娘的,若说谁最了解皇上的一切,非她莫属。

    黛玉静默一会儿,“皇上他,心里一定很苦。”得到天下,却得不到母亲的认可,这滋味,想必是如哽在喉。

    “谁能叫皇上心里苦,皇上就能叫谁身上苦,谁苦还不一定呢。”弘云笑了笑,握住她的手。

    弘云这话没有说错,十四阿哥被押往皇陵,充作守陵之人,非奉诏不得离开。八阿哥九阿哥尽皆明诏圈禁,以待查勘。

    贾敏的孝心终未能唤回贾母,昏迷三日后,病逝。林如海亲自前往,与贾赦与贾政兄弟密谈,劝他们上缴请罪书,退回爵位,散尽家财,向皇上提出回老家生活。

    贾赦与贾政面面相觑,答应他会考虑。林如海却看出他们仍怀有侥幸,摇头罢手,回去跟夫人长叹一声,“他们以为人人都是先帝爷吗?”

    贾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半响后才道:“老爷,足够了。”林家不欠贾府什么,贾敏身为女儿很多事是身不由已,林如海做为女婿,该做的已经做了。

    康熙宽宥老臣,善待勋爵后人,贾家两兄弟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已经习惯了皇上的行事作风就是宽和大度。却忘了,这世上还有一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

    贾母头七一过,抄家的圣旨发下。皇上稳坐龙庭,看着自己的十三弟,似笑非笑,“给你儿媳妇一个面子,行了吧。”

    “皇上仁慈,皇上圣明。”怡亲王拱手,仿佛看不出皇上的嘲弄,少有的一本正经。

    知道他本性的皇上冷哼一声,“朕给了你面子,你之前提过的事就当没发生过。”

    咦,这可不行,怡亲王赶紧上前,谄媚道:“四哥,这可是你答应过我的。”

    “朕答应过吗?”狡猾如狐狸的雍正帝再度冷笑。

    “对对对,答应过。”小白兔一样的怡亲王猛的点头。

    “就当朕答应过了,时间呢,由朕来定。”呵呵,想套我,你还嫩了点。

    苍天大地啊,居然忘记给这个承诺加上一个时间,“等臣弟七老八十再去,可就开不动船了。”

    “有这个空跟朕磨牙,事情都办完了吗?”

    事情哪里办的完,这么大一个国家,天天有事,三不五时这里灾那里闹,哪一刻能得消停。真想干点实事,别说一天,就是一个时辰也歇不住。

    “臣弟马上去。”怡亲王心里那叫一个悔啊,真是痛心疾首。

    他是要征服星辰大海的男人,怎么能留在这里虚耗青春呢。他等了这么多年,就是等到四哥上位,若还不能完成他的心愿,岂不是白来一趟。

    回到王府,兆佳氏迎出来,“爷回了,贾府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说抄就抄了。”速度快的,叫人瞠目结舌。

    “这种没脑子的爵位少一个是一个,有什么可奇怪的。难道皇上还要花钱养着他们,还不如养猪呢,至少能吃肉。”怡亲王嗤笑一声,对这种人家他是一丁点都同情不起来。

    “贾家到底是儿媳妇的外祖家。”兆佳氏还真不知道用什么心情来看这件事。

    “都说是外祖家了,林大人会看着办着的。虽说是皇命,可若是儿媳妇想干些什么,你也别拦着,没得显得我们凉薄。”

    “好,我会看着办的。”兆佳氏明白了,蹙了下眉,又劝他道:“爷也别仗着有圣宠,就什么都不在乎。以前是四哥,现在他是皇上了。”

    “我心里有数。”怡亲王换了常服,“赶紧弄点热汤喝喝,外头的风吹的人骨头缝子里都是凉的。”

    关押贾府众人的牢房也是透心凉,刺骨的凉风,别说炭盆,冰凉的地面连点茅草都没有铺。王夫人独自坐在一角,一声不响。其他人都离她远远的,刚进来的时候,大家还有力气叫骂,可现在,连骂的力气也没了。

    李纨带着贾兰回了娘家,她是守寡之人,本就是自由之身,随时可以再嫁。贾府一出事,李家出面周旋,拿回了她的嫁妆,又因为贾兰还小,随她带了出去。

    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一股恼逮了进去,分男女收监,就等上头判下来,该杀该流放的,才好行事。

    黛玉回去看母亲,贾敏一个劲的叮嘱她,“那种腌臜地方,你必是不能去的,不管谁在你面前说些什么,你也别心软,全推到我身上就是。我和是贾家的女儿,你却是外孙女,本就不与你相干。”

    皇家的人,心思复杂,弘云下头还有三个弟弟,阿玛后院里一屋子有身份的小妾,就怕女儿难做。贾敏是怎么都不许女儿去沾这里头的事的,有她在就够了。

    “母亲,舅舅那边到底会怎么办?”

    “你父亲想把事情赶紧了结,皇上虽然办了他们,但主审官好歹也要看你父亲一二分情面,不会故意折腾。我的意思也是早判早好,该赎的,该放的,有个章程才好办事。”贾敏说是不管他们,但若真判下来了是流放或是坐牢,她是无法可想,但万一是充入教坊司或是官奴,她总要想办法将人赎出来。

    “听说薛家的想要和离书,宝二嫂没有答应。”黛玉还受了薛大奶奶的请托,想求她办这件事。可最后宝钗自己不愿,说生是宝玉的人,死是宝玉的鬼,绝不和离。

    “是啊,真是没有想到,她这辈子倒是做对了一件事,这个儿媳妇倒是挑的好。”贾敏想到王夫人,将错怪到她身上自是容易,可是两个哥哥若是立的起来,又何至于让一个女人乱家。

    “没有爵位于他们反倒是件好事,以后再怎么胡闹,总闹不成抄家灭族的大事。”贾敏自嘲,眼看着娘家一步步滑下深渊,她心里的滋味无法形容。

    这一天,终于在春暖花开之后来了,荣国府的爵位被皇上收回,家产充公。贾赦在国孝期呷妓行乐,勾结贾雨村,为了一把古扇,逼出人命。革去官职被充军边塞,永远不得再回金陵。

    贾政帏薄不修,纵妻行不法之事,革去官职,判流放。

    除了王夫人和凤姐死在狱中,其他人都被放了出来。没有充为官奴,也没有送入教坊司,这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

    人是出来了,所有家奴当作家产充公,被转卖。几个主子,互相扶持着走出来,除了身上又脏又臭的一身衣裳,无半点长物。

    贾敏派了人在外头等他们,宝钗却不跟他们一道,薛家也早早等在外头,要接了女儿女婿回薛家。贾环和赵姨娘有探春当初给他们要来的一个小田庄,当时不觉得有多稀罕,现在却救了命。邢夫人回了娘家,最后只剩下贾琏牵着女儿巧姐,没了去处。

    “链二爷,请上车。”贾敏派来的人就只接了他们父女俩。

    贾敏也没安排他们进府,径直让人送去了城中一处小院,下人跳下车道:“您和小姐先住着,这里还有夫人让小的转交的银票和一句话。”

    贾琏接过一看,是五百的银票,以前他何尝将这些看在眼里,现在,竟成了救命钱。紧紧捏住女儿的手,僵硬了几个月没有表情的脸,泛起了一丝苦涩。

    下人一拱手,“这屋子,您可以一直住下,不用急着搬。只是皇上亲自圈判,夫人也不好行事,还请琏二爷见谅。”意思就是一次性买断,以后不会再轻易往来。

    “还什么琏二爷,哪里还有什么爷,姑母大恩,贾琏无以为报,就在这里给她磕个头吧。”说着当真朝林家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一手拿了银票,一手牵了女儿,走了进去。

    贾敏原本准备的三间小院,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去了三分之一。既然其他人都有着落,她也就放了心。

    又数出二百两,让人带给贾赦和贾政,至少路途中间要打点一下。人活着,总比死了强。再多她也不愿意给了,母亲荣光一辈子,却死的憋屈,这帐她是要算在两个哥哥头上的。

    黛玉知道母亲的安排,也一块石头落了地。她心里清楚,皇上这是轻拿轻放了。若是按他的性子,贾家至少要斩下几颗人头,余者为奴才符合他的作风。

    她手上功夫不停,最后一针终于收了尾,一件是汗青色腰封,绣的是亲王服饰上可用的四爪蟒。另一件早就绣好的,是一双鞋垫,上头绣的是渐变色的牡丹花,十分费功夫。

    “你倒是给阿玛和额娘绣的勤,怎么不说给我绣几件。”弘云看了嫉妒的不行,磨磨蹭蹭过来翻看。鞋垫他用不上,腰封的图案他不能用,就是想抢也没法抢。

    “我能做的也只有这样了,有些事没法当面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