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花好玉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花好玉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夫人折煞墨香了,墨香就是做梦也没想到能有如今的日子,能伺候老爷和夫人,已经是墨香的大福分了,万不可再求更多,会折了福缘。”墨香惶恐的站起来,把头压的低低的,只敢看着贾敏的裙摆说话。

    贾敏点点头,“我这里倒不用你伺候,你平日无事逛逛园子也好,和后院的几个姐妹做做针线,抹抹牌都好,我是不拘着你们的。只有一条,伺候好老爷,便是最大的功劳。”

    “多谢夫人。”墨香磕头下去。刚一出门,便看到一个穿着粉色春衫,颈间挂着金项圈的女娃娃。两个人都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人,冷不丁视线撞到一块,墨香赶紧福礼,“见过大小姐。”

    头一低看到一双小小的软缎绣鞋,鞋面上用金线绣了一条鲤鱼,用珍珠镶的鱼眼睛。墨香好像看到一对鱼眼冷冷的盯着自己,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颤。

    黛玉知道她就是新抬的姨娘了,矜持的点点头,脸儿绷的紧紧的和她错身而过。

    “爹爹。”黛玉进了上房,飞扑到林如海身上,被他一把接住搁到自己腿上。

    贾敏看了直笑,摇头叹气道:“他们也不小了,之前是里里外外忙着没有顾上,现在要把规矩立起来了,可不能再这么没规矩下去。”

    “他们还小。”林如海摸着女儿的头发,看她眯着眼儿一笑,心都快跟着融化了,哪里还想得到规矩不规矩。

    “老爷,不是说带他们上街吗?再不去可就迟了。”贾敏不欲和他争什么,反正规矩是必须要立的,等买了东西回来就开始收收心,该学的不能耽误了。

    景玉也被抱了进来,听到上街,跟着起哄。他最近瘦了不少,但却更有精神头了,也不象以前那么嗜睡。

    一家四口坐上了马车,要去扬州最繁华的东关街。林如海和贾敏说道:“我让冷管家找的铺子就在东关街上,一会儿你看看合不合心意。”

    “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知道好坏,老爷说好那便是好了。”贾敏一听东关街,心里已经一百个愿意了。早听陪房的说东关街是扬州最繁华,生意最好的地段。他们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合意的铺子,没想到林如海一句话,便有了。

    “风筝……”扒了帘子往外看的黛玉,看到一串的风筝绑在沿街的摊贩上叫卖,指了给景玉看。

    “那就先去卖风筝的范家看看。”林如海见儿子指着外头的风筝一脸期待的看着他,大笑着吩咐道。

    东关街上的范家铺子,扬州几乎无人不知。春季卖风筝,冬季卖花灯,一双手艺传承了几代人,家主亲手扎的风筝已经到了不预定都拿不到货的程度。

    黛玉听林如海侃侃而谈,心想他才来几个月,竟连一家卖风筝的铺子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足见他这几个月是真的下了功夫,自己还当他泡在风月堆打滚,倒是冤枉他了。

    林如海用的是没有任何徽记的马车,也穿着家常衣裳,就是不想惊动太多了,扰了孩子们的兴致。但再怎么家常,这一家人的穿戴和排场都叫人一看便知,非富即贵。

    掌柜亲自迎了林如海一家人,请他们到了静室,奉上香茗,又让人把最精美的风筝送过去给他们过目。黛玉知道弘云好武,点了一套十二只的三国演义风筝,关云长舞着大刀,赵子龙骑着白马看上去都是威风凛凛。又点了几个景玉喜欢的仙女,顺便撒娇让林如海保证,到了元宵还要来这里买花灯。

    “这有什么难的,到时候让他们带着花灯上门让你挑。”林如海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刚让下人拿好风筝,便有人“噗通”一声跪到了他的面前。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跪到了林如海的面前,黛玉和景玉当时就被嬷嬷们把眼一捂抱了下去。贾敏也和林如海对视一眼,陪了孩子去马车上等着他。

    黛玉心想,这该是戏文上演的事,老百姓被权贵迫害,求告无门,恰遇大官微服私访,泣告之下冤情得以昭雪。

    正想着,忽道一声不好。权贵?大清朝谁是权贵。一想到这里,小脸就皱巴了起来,林家已是多事之秋,还是不要惹麻烦吧。

    不多时,林如海上了车,什么也没提。贾敏什么也没问,只是不经意的抚了抚额头,“忽然觉得头有些痛。”

    “那就先回去吧,其他的东西我让冷管家去采买,你到时过目便是。”林如海本来眉头微蹙,此时展眉一笑,握住了贾敏的手。

    黛玉自然不会闹,景玉抱着自己的仙女风筝,压根还搞不清楚逛街是什么意思,当然更没有意见。于是一家四口逛了一家风筝店,又原样折返。

    一双儿女都被嬷嬷抱回自己屋里,贾敏挥退屋里的人,亲手端上茶水递给林如海,“老爷,出了什么事。”

    林如海没有接茶水,而是负着双手,在屋里踱着步子,眉头越蹙越深,一句话也没说。

    贾敏被他吓着了,一声不吭,好容易等他开了口,第一句话就是,“太子他……”

    一个卖风筝的老头,怎么跟太子扯上关系了,贾敏眼睛瞪的溜圆,一脸惊恐的看着他。

    林如海叹了口气,倒是不急了,“我们可能错了。”

    什么错了,错了什么,林如海没说,贾敏也没问,两个人只是长时间的沉默着。

    黛玉被抱回自己屋里,沉香找出彩线打络子给她看。打出一串五个蝙蝠的五福络子,让她拎在手上玩。每一只蝙蝠只有指甲大,却栩栩如生,黛玉抽出一根彩线要学,王嬷嬷看看日头充足,这才点了头。

    “咱们先学最简单的祥云络子,等这个学好了,再学别的便快了。”沉香把黛玉抱到自己腿上,手把手教她怎么编。

    “给娘,给弟弟,还有爹爹。”黛玉用力点头,她的心思根本不在络子上,她还在想卖风筝的老头那一跪,到底是为何事。

    可这些事,她是不会知道了,除了贾敏和林如海,林家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在看了冷管家选的礼物,又装箱送去了金陵后,黛玉陪着景玉放了一个月的风筝。

    一个月后,范家进了两只精美异常的风筝,一只仙猴献桃,一只金鸡报晓。图案和做工一看就是范家家主亲手制作的,最奇妙的是,飞上天,不论仙猴还是金鸡,轮廓都是一圈金光灿灿,象用金线勾过一般。

    可拿下来,又看不出端倪。当成笑话说给林如海听,他一笑,“他们倒是有心了,用金粉掺到墨汁里勾的线,放在光亮处就能透出金色来。”

    “原来如此,我们一屋子人猜了许久,倒让老爷一句话解了惑。”贾敏笑语嫣然,眼里却带有询问之色。

    “放心吧,没事的。”林如海看向贾敏,安慰道。

    黛玉默默摸了一把风筝,他们这是在对暗号吧,不过看样子,不管是什么事,反正事情是解决了。

第11章 马脚() 
弘云收到了扬州送来的回礼,最喜欢里头的风筝,特意拿了风筝让阿玛陪他一起放。

    胤祥看他傻乐,故意逗他,“还记得林家的妹妹吗?”

    “阿玛都说一百回了,耳朵都起了茧子,能不记得吗?”弘云吐舌头,林妹妹除了长的特别好看以外,他真不知道为什么阿玛会一直记着。

    “傻小子,我这是为你好,以后你就知道了。”胤祥一把扛起儿子,“走,拿风筝去你四皇叔家里放去,他家院子大。”

    “阿玛,放我下来……”弘云气呼呼的蹬着腿,阿玛太坏了,动不动把他往肩上扛,他早就不是小孩子了。

    时间转眼到了六月,扬州的天气又湿又热,林家已经来了二年,除了林如海,其他人还是适合不了这里的气候,一个个的开始苦夏。

    但十七日是儿子的生辰,贾敏还是打迭起精神准备。吩咐苏子把长寿面端上来,笑着招呼两个孩子,“快过来,今儿是景玉的生辰,小儿家家的不用大办,一块吃碗长寿面,下午给你们一人添一个冰碗。”

    贾敏怕小儿脾胃弱,从来不给他们吃冰的,就是冰盆也不敢多搁。只有景玉生辰这天,才会例外给他们吃点冰饮。黛玉和景玉一听俱都笑眯了眼,拱着小肉手,奶声奶气道:“谢母亲。”

    所谓冰碗共有三层,下头铺了一层细冰,然后铺上热水滚过的荷叶托底。中间是用鲜藕、杏仁、去了芯的莲子、菱角和核桃仁做主料,处理好了拌在一一起放到碗中,再用糖水一浇。最上头是一勺时令水果切成的丁,水果用冰镇过,带着满口凉意,夏日里吃起来,最是清爽不过。

    这东西林如海是每天一碗,两个孩子只能眼馋的看着,偶尔吃上一块冰碗上头的水果粒,便快活的不行。今天能吃一整碗,别说景玉,就是黛玉也觉得开心。

    而最让黛玉开心的是,今天一过,景玉便四岁了,应该就能打破景玉早夭的命运。

    好容易盼到了下午,景玉的眼睛一直黏在门上,眼巴巴的盯着,让贾敏又是好笑又是好气,挥手道:“让他们端上来吧,再不端上来,我们景玉的脖子都该长三寸了。”

    苏子忍了笑,身子一矮,脆生生道:“奴婢这就去催。”

    不多时,就拎了食盒进来,除了冰碗还有四色饽饽和四碟子蜜饯。都是景玉平日爱吃的,摆了满满一榻几,景玉舔舔嘴唇,迫不及待的坐上去,自己拿了勺往冰碗里舀。

    “咱们黛玉也五岁了,你父亲正在帮你物色先生,一会儿让石榴挑一套文房四宝先给我们黛玉送去。”贾敏看着女儿,这两年的规矩没有白教,无论行止坐卧都是有模有样。比起猴急的儿子,女儿的吃相可就斯文多了,心想若是母亲见了,还不知要多喜欢呢。

    “先生?是女先生吗?”黛玉歪头好奇的问道。心里却想,千万别找贾雨村,跟这个无耻小人攀上师徒名份,林家若是兴旺发达,恐怕一辈子都甩不掉这砣鼻涕虫。若是林家有难,他恐怕也是第一个落井下石之人。

    “这……”贾敏倒是被问住了,夫妻俩都觉得黛玉年幼,根本没考虑男女大妨,但是再想想,现在年纪是小,等过两年大了,难道又去换人。罢了,这个问题甩给老爷,让他操心去吧。

    好在黛玉也不喜欢刨根问底,说完这一句,就劝着景玉,“慢点吃,你看你看,吃的太快耳朵冻掉了吧。”

    景玉一听,瞬间张大了嘴,一脸懵住的表情看着姐姐。见姐姐点头,鼻头一皱就想哭,却又强忍着去摸自己的耳朵。一摸之下,发现耳朵还在,顿时笑成了一朵花。

    “耳朵还在。”景玉一脸得意的摇着小手,又埋头去吃,一丁点都没有被人捉弄后生气闹的脾气。

    贾敏和黛玉笑的东倒西歪,贾敏更是指了景玉,“也不知他象了谁,竟是个憨的。”

    “他才不憨,吃完了自己的,就要往我碗里瞅了。”黛玉才吃几口,景玉连自己碗里化掉的甜水都喝了。果然就往黛玉的碗里瞅,一边瞅一边砸巴着小嘴,黛玉便趁着丫头没注意,不时拿了勺子往他嘴里送一口。

    谁个不知他们姐弟俩的小把戏,不过是看着今日是少爷的生辰,纵得他高兴罢了。

    贪了凉的景玉半夜就烧了起来,金嬷嬷不敢怠慢,立刻报给夫人,又连夜请了郎中。黛玉惊醒,听到是景玉那边出了事,鞋子都没穿,跳下床就往外跑。引了一串丫鬟婆子跟在她身后跑,沉香抱着她的衣裳和鞋子,急的一头汗。

    上房里,贾敏抱着烧的一脸通红的景玉,焦急的等着郎中。

    “娘,弟弟怎么了。”黛玉手脚并用爬到榻上,一把抱住景玉,后头跟来的王嬷嬷和沉香,想要上前抱她又怕惊到了少爷,急的直跳脚。

    “弟弟只是发热,一会儿喝了药便好,你赶紧回屋。”贾敏的太阳突突的跳着,一扎一扎的发疼。老爷今天又不在家,看着一屋子人,只觉得眼晕。

    金嬷嬷一看,赶紧吩咐道,“人都下去,屋里只留苏子,沉香把小姐的衣裳给我。”

    人一走,贾敏才觉得人好受了些。看女儿穿着细棉布的中衣便跑了出来,用手点了点她,“教你的规矩都学到哪儿去了,谁家的小姐衣裳不穿鞋子不穿便往外跑。”

    “娘,我担心弟弟。”黛玉也不分辨,只管抱了景玉不撒手。

    训完女儿又觉得不忍心,唉了口气,“以后可不许了。”

    郎中来的很快,黛玉特意看了他一眼,不是二年前的御医,刚松一口气又觉得好笑,都知道是庸才了,林家怎么可能还找他。

    “只是用了过量的冰食,脾胃受不住而已,吃一贴药下去,发散了,也就好了。”郎中轻笑,写下药方不说,还带好了药。

    “管事来请的时候就说清楚了,把常用的药分了几包带来,省得你们再去抓。一会儿让下人按份量分一下,急煎一碗喝下去,若是明天还不好,再来找我。”

    “多谢您想的周到。”郎中年纪极大了,须发皆白,她也就没有避让,亲自谢了,又送上红封,吩咐金嬷嬷送他出去。

    黛玉一直在观察,观察郎中的一举一动,连眉头跳了几下都记得清清楚楚。她清楚的看到郎中不敢直视景玉的眼睛,不敢直视屋里其他人的眼睛都好解释,一屋子妇人,非礼匆视嘛。

    但他为什么不敢看景玉的眼睛,什么情况下,一个医生不敢看患者的眼睛呢?黛玉心中骇然,之前的御医可以说是巧合,又来一个,就这么巧?扬州的庸医都叫林家给碰上了?

    郎中一走药就煎来了,黛玉知道这碗药万万不能喂到景玉嘴里。上前一把端了起来,“我来我来,我来喂弟弟。”

    女儿历来乖巧,但主意却正,她要做的事,没人拦的住。贾敏只好让她,“小心别洒了,吹凉了再喂。”

    黛玉慢慢搅着药汁,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泼掉容易,可是再煎一碗过来更容易,到时候再想抢下药碗就难了。

    所有人都看着她,药汁眼见凉下来,再不喂,金嬷嬷的手已经伸出来准备接过药碗了。黛玉把心一横,一勺子喂进自己嘴里,不等屋里人惊呼,一口血从她嘴里喷出来,人一歪,软软倒了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