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花好玉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花好玉圆-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黛玉也只能叹息一声,她一个未婚人士这种事更帮不上忙。至于贾敏,如果她能帮,想必也早帮了吧。再想想,贾敏身边围绕的人,哪个身份也不低,除非纳妾,不然真没有合适的。

    温如玉应酬完那些夫人们,便过来黛玉这桌跟他们打招呼,她性格爽朗,和乌兰和薛大奶奶也能说到一块去。

    “别急,缘份这种事,说来就来,来了以后,你会觉得以前所有的等待和焦虑都是值得的。”黛玉很想安慰她,可是说出来就后悔了,这不是往人伤口上撒盐吗?

    “你这话我爱听,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我在山上那会儿,都十□□的大姑娘了,人人都催啊,逼啊,恨不得我马上嫁人生娃。看我的眼神,就跟一辈子嫁不出似的。结果你们看看,缘份不是说来就来了吗?”薛大奶奶气定神闲的弹弹袖子,“所以说啊,什么都会有的,等等就来了。”

    温如玉噗嗤一笑,“对,就是这么个道理,我等着呢。”

    “要不我给你找个,不过都是商户,估计你家也不愿意。”薛大奶奶说话惯是直来直去的,想想叹了口气,她来了这么久,也多少知道一些规矩了。

    “我是来松泛松泛的,薛大奶奶再闹,我可不依了。”要是别人说这话,她能气的直接回家。可这话是薛大奶奶说出来的,别的不提,至少她真是这么想的,没有坏心,不是故意嘲讽。

    “乌兰格格,叫我一阵好找,原来你在这儿。”一个属于少女的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也司空见惯了,乌兰格格出现在外头,必然是有人特意过来请安问好的。

    他们抬头,一位清丽的佳人正冲乌兰嫣然一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着走到乌兰面前。

    “宜兰表姐,我不知道你也会来。”乌兰很是欢喜,原来这位沈宜兰是乌兰额娘的娘家侄女。

    知道是乌兰的表姐,大家互相见礼顺便邀了她坐下。她坐下嗔了一眼乌兰,“还不是知道你要来,特意赶过来的。让你没事过来看我,你偏不去,只好出来寻你了。你额娘最近好吗,上回用的药丸吃着如何,如果吃着好,我让人再合一匣过去。”

    听他们说起家务事,黛玉他们便没有打扰,自然而然分成了两个圈子说话。

    温如玉歇了一会儿,看到姐姐对她使眼色,轻轻点头示意,然后娇笑着用手指画了画黛玉的掌心,“好了,休息时间到了,我这只猴儿,要继续表演了。”

    黛玉听着心酸,眼角几乎要落下泪来,还是温如玉赶紧拉了她的袖子,“我的好姐姐,我已经知足了,嫡母和姐姐从来没有放弃过我,如果我还要死要活,对得起他们吗?”

    温如玉心里怎么不酸楚,好好的亲事,她甚至躲在帘子后头看过对方一眼,眉如墨画,目如清秋。结果因为温如婉,一下子把所有美好的憧憬都毁掉了。

    嫡母但凡表现出一丝不耐烦,父亲就敢把她随意发嫁了。就算好样,她不是也只能乖乖听话吗?所以,有这样的嫡母和长姐,她已经比很多人幸福的多了,人,要懂得惜福。

    沈宜兰低压声音问了一句,“就是她的妹妹进了二阿哥府吧。”

    乌兰有些不满,“你问这个干什么,他们可不是一个姨娘生的,这个是记在嫡母名下的。”

    为了说亲事方便,温三奶奶已经将温如玉记在了自己名下,就是为了帮她抬一点身价。

    “我不就是随便问问吗?看你气的,我不问了还不行吗?”沈宜兰很快把乌兰哄笑了,时不时借着喝茶,暗自打量着坐在她对面的林黛玉。

    林黛玉也很快察觉到了,挑了一下眉,冲她微微一笑。沈宜兰赶紧回了一个笑,抱歉道:“常听弘云阿哥说起姐姐,今日一见,却知道他是藏拙了,你比他形容的还要更美。”

    “沈小姐过奖了。”黛玉举起手中的茶,和她在空中碰了一杯,对方说的滴水不漏,她的应对也让人挑不出破绽。

第60章 侧福() 
路任行和夏桂花斩的痛快,但不代表这件事过去了。进了步军统领的弘祥阿哥可是一直没有出来,这事大家都睁眼看着,但谁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九阿哥把大门一关,自个把自个圈在了府上,哪儿也不去,谁来也不见。气氛徒然一紧,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事发一个月后,终于有了定案,皇上召了八阿哥九阿哥一同上朝,当着满朝臣的面,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目光冰凉的没有一丝温度。

    朝堂上发生的事瞒不了人,不到中午,已经传遍了。黛玉和母亲一块刚用完饭,端着细瓷的梅花杯子喝茶,就有人过来学舌了。

    “冷管家叫小人过来的,说是夫人小姐都是端庄的性子,必然不会去打听这些事。但外头的人都知道了,若是夫人和小姐不知,出门坐客的时候听到了,难免埋怨他这个当管家的消息不灵通。”

    小小个子,看上去不过十二三的小童,学起冷管家的口气来,维妙维肖。

    “知道了,定又有什么新鲜事,快说出来乐呵乐呵。”贾敏还叫人包了一包点心给他吃。

    接了点心,小童笑的见牙不见眼。

    “皇上喝斥了九阿哥,说他不务正业,只知道结交一些匪类,丢尽了皇家脸,让他把弘祥领回去,没事别出来了。又骂八阿哥,骂他不守本份,又骂他辛库者,那,那什么妇之子。”

    小童不敢说贱字,硬生生在中间卡出一个螺丝来。

    小心喝了一口屋里的婢女给他倒的茶,又说道:“皇上说,不就是一个太子之位吗?他不立了。”

    “不立,不立是什么意思,哪有不立太子的。”贾敏一直笑呵呵的,听到这话脸色一变着了急。

    小童摸摸头,有些害怕的后退了一步,黛玉冲他招手,“不是怪你,继续说。”

    “皇上说,他会封好遗诏放到正大光明的匾额后头,等宾天之后,由他指定的大人们一起启出,按遗诏所立这人登基。”

    小童说完了,抱着点心退了出去。黛玉心道,虽然这个大清和自己前世从书本上所知的大清有所不同,但关键地方和转折,貌似还是一样的。这样就好,自己也能趋吉避凶。

    贾敏脸色古怪,“皇上怎么能想一出是一出呢,这算什么,哪有人这么做的。”

    听到有人“噗嗤”一笑,一转头,女儿黛玉走过来抱了她的胳膊,“皇上都是制定规则的人,以前没有,他这么做了,不就有了。”

    这个消息外行看热闹,内行心情如何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林如海匆匆下衙,赶去了雍亲王府,平日不常见的人,倒都是齐了。只可怜雍亲王的心腹不多,齐了也没坐满一桌。

    “这怎么是好。”先开口的人,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皇上的儿子,人人都有资格,谁不想争,不过是明争和暗争的区别。这下好了,遗诏一封,还怎么争。自己是输是赢都不知道,皇上宾天之时,等于诸事无可挽回才知道,还有什么用。

    “在下倒有一计,只是……”在座的全是雍亲王心腹,说话自然也就放得开了,但该拿的乔的还是要拿。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拘是什么,言者无罪。”雍亲王发了话,食指如同神经质一般敲打着自己的大腿,显示出他内心的焦燥。

    提议之人微咳一声,“上回之事,林大人不是寻到了一个擅长模仿笔迹的能人异士吗?”

    林如海心中一突,半张了嘴,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人人都当模仿之人是他府上的门客,他也没有特别澄清,现在真是有苦说不出。

    这话不用人再解释,等到了那一天,如果得偿心愿皆大欢喜,如果不是,拿假的换了真的,也一样登基。

    “遗诏不可能只有皇上知道,几位内阁大学士,总有一二个皇上指认的心腹知道此事。”林如海提出合理的担心。

    “这种事,不用急,先放到一边,做个下下之选的备选。”雍亲王认同了林如海的说法,这个方法太过冒险,除非能够全盘掌握局势,否则很难不出纰漏。一旦出了纰漏,他的十几个兄弟能把他生吃了。

    “一定要稳妥,否则闹起来就是天下大乱。”林如海加了一句,这话很隐讳,却也很有用。

    皇子之间的争斗,如果放在别的朝代,小规模兵刃相见,其他人等着赢的人登基效忠就行。但大清是外族人,统制着如此之多的汉人,一旦发生内斗,各地必有人站出来想要光复汉人河山,江山就此分崩离析也未可知。

    雍亲王再次点头,“一定不能出任何纰漏,再细细参详吧,并非指着今日就非要定下什么章程来。”

    众人齐齐唱喏,最后定计,此事刚出万万不可做这出头的鸟儿,禀承以往的作风,继续低调。但一定要注意观察皇上身边的人,对他们这些阿哥,有没有另眼相看的。

    林如海回去,仍然有些忧心,想了想借着查看女儿的书画,让她带了自己最近画的作品过来。

    “父亲,您在担心什么。”黛玉过来,不仅带了画作,还带了温在灶上的汤水和点心,此时送过来,温度刚刚好。

    “你会仿写之事,还有谁知道?”林如海劈头就问,一点起承转合都没有。他心想,依女儿这性子,就算有人知道,也多半是家中的婢女,只要没在外头说过,便都好办。

    黛玉一愣,想到白天听来的消息,脸色一白,立刻说道:“除了父亲,无人知道,就连我身边的婢女,他们连我左手会运笔的事都不知道。”

    她练习的时候,都是赶了人出去,磨墨都是自己来,左手写完的立刻烧掉。右手就是再怎么让她写,也模仿不了别人的笔迹。

    林如海长松一口气,“那就好,这件事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包括弘云阿哥。”

    黛玉点头,“其实,父亲大可不必担心,那个……至少要用三种语言吧,找个会仿汉字的还好说,能把满蒙也仿出来的,恐怕极难吧。”

    她的模仿仅止于汉字,别的文字真没研究过。

    这回换到林如海发愣了,对啊,他真是关心则乱,居然没想到这一层。等等,女儿说这话的意思,是猜出来了?他心肝一颤,当时就急了。

    “没有,没有的事,你想什么呢,以后切不可如此。”林如海看着唇角弯弯,眼睛亮晶晶,正在偷笑的女儿,真是一句重话都说不出来了。

    “是,父亲放心,女儿知道什么呀,女儿什么都不知道呀。”笑眯眯的看着父亲,心想,遗诏这东西,你们没见过,我可见过。前世的博物馆直接摆出来,花钱买个票就能看个够。雍亲王继位是妥妥的,根本不用有任何的怀疑。

    “这丫头,说你什么好呢?”林如海无奈了,再一次感叹,女儿能够笨一点就好了。

    去掉了心事,林如海才发觉肚子饿了,喝了一碗汤,又吃了两块点心,和女儿聊了一会儿书画,便催她回去休息。

    结果女儿期期艾艾的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林如海奇了,这个女儿素来胆子大,什么时候这样过。

    不由打趣,“是不是有关弘云阿哥的事,说来听听。”

    “才不是有他有关呢,是,是温家的二姑娘,人很好的那个。”黛玉早就想求父亲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这会儿的机会其实也不太合适,但她实在不想等了。

    “怎么,你想替她保媒。”林如海算是明白了,不由好笑,先有史湘云,后有温如玉,保媒还保上了瘾了。

    “他们家实在是没办法了,我听如颜说,如果再定不下来,他父亲说不定要让她去给人家为妾。”

    “不可能吧。”林如海觉得太离谱了,那有好好的官家女儿给人为妾的,说出来真是笑掉人的大牙。不过他很快又回过神,“说不定是打了主意给那个阿哥当侧福晋吧。”

    温如颜倒没有说的这么清楚,黛玉一听便觉得有理,咬了唇角,“那又如何,嫁入皇家就不是为妾了。”

    “皇家的规矩还真不一样,侧福晋是能够上皇家玉碟的,也能出门应酬,万一福晋有事,还能管家或是接待客人,生了孩子也是自己的。”林如海在心里叹,到底是异族人,汉人从来都是一夫一妻,妾算什么,除了皇上的后院,皇子皇孙的妾室在正妻面前都不算什么。

    可谁叫人家坐稳了江山呢,规矩就是这样,谁也没资格质疑。

    “可是我想,如玉应该是不愿意的。”再是了不起,有了个侧字,终是名不正言不顺。

    “我这头合适的,模样和家世都不一定好。”林如海想了想,真模样好家世不错的,都有家里操心,他也插不上手了。

    他能说和的,基本上就和上回史湘云所嫁之人差不多。家世一般,苦读出来,没什么背景后台,要在官场上苦熬资历的。不然就是家境尚可,捐了官进来的,可这样的人,往往学问不大,脾气却不小,并非良配。

    “品行好,重情重义比什么都强。”林黛玉想,温如玉遇到了这等倒霉事,正需要一个愿意疼爱老婆的男人。若是小气巴拉,一吵架就拿温如婉说事,岂不是头疼。

    “咦,你这么一说,倒真有一个。只是,年纪好像大了些。”林如海对这个人印象深刻,因为他虽是捐官来的,在户部领的也是闲差,他却一丝不苟,日日前来当值。

    有一回,正被他听到,他的师爷在念记事的条陈给他听。他一边听一边说自己如何处理的想法,虽然一听就知道他肚子里没什么墨水,却胜在务实,而且极知民生经济。绝非浮在水面上,泛泛一听,泛泛一说,条条正中要害,极有建设性。

    可是后来,他去翻记事的处理意见,却不见他所说的,想一想便知道,一个花钱买官挂闲差的,必然深受排挤。他交上来的东西,上司会用就怪了。也正因为这样,他才打听了一下此人,印象中仿佛是没有妻室的。

    “多大年纪,叫什么名字,前头是死了老婆还是一直没有成亲。”黛玉眼睛一亮,就知道这种事找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