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太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辽太祖-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舍人高唱:“皇太子殿下降金辂lù”。

    此时,东宫的仪仗队迎接耶律倍回到了皇太子东宫大殿,敕封皇太子典仪折腾了二个时辰,终于宣告结束。

    公元917年,耶律阿保机敕封皇长子耶律倍为皇太子,从而废掉三年一选的禅代旧制,将皇权确立为世袭制。(。)

第一百零七章猎雪图绝世瑰宝() 
自从敕封皇太子耶律倍,耶律德光有事儿没事儿老往太子的书房跑。

    这一日,他一身戎装骑在马上,向皇太子书房跑来。

    太子舍人行了个单腿跪拜礼。

    “参见二皇子”。

    耶律德光也不下马,高声问道:“舍人,皇太子哥哥在吗”?

    太子舍人低眉顺目,连连说道:“在下这就进去禀报皇太子殿下”。

    耶律德光跳下马来说道:“不用了,本王自己进去”。

    耶律德光面向书房喊道:“皇太子哥哥,吾等出去赛马,可好”?

    耶律倍站在书房门口。

    “二弟,大哥今日就不去赛马了,要把这幅《猎雪图》完成”。

    “那好,皇太子哥哥,二弟先走了”。耶律德光无趣地骑着马跑开了。

    过了一会儿,太子舍人走近皇太子殿下书房叩门。

    “皇太子殿下,皇太子殿下”。

    狗儿小将军听到太子舍人大呼小叫,即刻发了火儿。

    “别动不动就打扰皇太子殿下,此时,皇太子殿下正忙于作画,需要静心”。

    太子舍人行了个单腿跪拜礼。

    “报,小将军,打扰皇太子殿下并非臣下本意,老太傅来了,在下所以通报皇太子殿下”。

    “狗儿小将军,老夫有礼了”。

    “呦,是老太傅呀?狗儿有眼不识泰山,赔罪了”!

    “别介,你们忙着,老夫自己去皇太子殿下书房”。

    太子书房内一张若大的鸡翅木八仙桌,上面布满了宣纸、笔墨。耶律倍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在作画。

    太子舍人一会儿端茶,一会儿研磨,一旁伺候着。

    太子太傅蹑手蹑脚来到太子书房。

    “皇太子殿下,皇太子殿下”。

    太子太傅叫了好几声耶律倍竟然才听见。

    耶律倍放下手中画笔,行了个抱胸礼、鞠躬礼。

    “学生图欲参见老太傅”。

    太子太傅笑道:“皇太子殿下可真够用功的,老夫我连喊了几声,殿下竟然没有听见”。

    “学生惭愧,老太傅请上坐”。

    太子太傅上前一步,见耶律倍的桌上放着台砚,宣纸上画着的《猎雪图》,墨迹未干。

    太子太傅撸着胡子,站在画案前,仔细观画。

    “嗯。此乃好画!好画!这漫天之松涛残雪,这斑驳之鹿仔儿呦呦,一派北国风光,一缕舔犊之情。真真绝世瑰宝啊”!

    太子太傅见了此画,顿时喜笑颜开,赞不绝口。

    “学生承蒙老太傅指点,才可笔走游龙,成竹在胸。

    “太子殿下作画,笔大如椽,真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夫自愧不如”。

    “承蒙老太傅夸奖,图欲荣幸之至”。

    髡发的太子舍人为皇太子殿下和太子太傅端茶、献茶。

    耶律倍望着杯盏之中说道:“这金绣球乃父王登基开国时,幽州送过来的恭贺之礼。此乃好茶。不仅可赏心悦目,且清凉败火”。

    太子太傅端起茶碗,边用碗盖撇悬浮着的茶叶,边喝茶。

    “西风萧瑟兮,百花凋零。唯有此物兮,傲然怒放”。

    “老太傅是说,这菊花的品性孤高傲世”?耶律倍问道。

    “菊花向来心性高洁,风骨坚贞。且蕴涵着做人之道理”。

    “学生谨遵老太傅教诲,定做一位品行高洁、风骨坚贞之人”。

    “嗯,这菊花茶喝到这会儿,幽香阵阵,沁人心脾。好茶,好茶”。

    太子太傅见皇太子殿下这么快就心神领会,于是,爽朗的笑声传遍了皇太子书房。

    这时,耶律阿保机步入太子书房外。

    狗儿小将军行了个单腿跪拜礼。

    “狗儿给天皇王陛下请安”。

    “狗儿小将军,在自家,别这么多礼数”。

    狗儿起身站在一旁:“谢天皇王陛下”。

    “皇儿在吗”?

    “回禀天皇王陛下,皇太子殿下正在书房作画”。

    太子舍人唱道:“天皇王陛下驾到”。

    耶律阿保机太子书房,太子太傅起身行了个单腿跪拜礼。

    “老臣给天皇王陛下请安”。

    耶律阿保机连忙上前,行了个双手执手礼,扶起太子太傅。

    “老太傅,免礼”!

    耶律倍起身,面向耶律阿保机行了个单腿跪拜礼。

    “儿臣不知父王驾到,有失远迎,望父王恕罪”。

    “太子不必多礼,父王前来只是与皇儿叙叙家常”。

    “父王上座”。耶律倍毕恭毕敬,做了个有请的手势。

    耶律阿保机却没有入座,他走到画卷前仔细端详《猎雪图》。

    耶律倍谦卑地说道:“儿臣愚作父王指点一、二”。

    “好画、此乃好画啊!皇儿的学业真是大有长进。吾大契丹北国之松涛残雪,广袤无垠之苍穹,相依相偎之神鹿母子都跃然纸上。真真绝世瑰宝呀!哈哈哈哈”。

    “启禀天皇王陛下,皇太子不仅绘画造诣极深,这汉学之诗歌文字,砭焫之术及大契丹之国乐与文章样样都精通啊”!

    “老太傅,这都是仰仗您的高深才学与谆谆教诲”!

    “天皇王陛下过奖了,老臣略尽绵薄之力,何足挂齿”!

    “老太傅”。

    “老臣在”。

    “朕有一事要与你相商”。

    “陛下只管吩咐,老臣一定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上书房内,有几位稚童需要博学之老太傅亲自来教,可否”?

    “老臣领命,老臣定不负天皇王陛下重托陛下尽管放心”。

    “老太傅,有劳你了”。

    太子太傅行了个双膝跪拜礼。

    “谢天皇王陛下对老臣之信任”。

    “老太傅,使不得,使不得”。

    太子太傅在耶律阿保机的搀扶下站起。

    太子太傅除了每日去皇太子书房外,还要到上书房学馆去教学生。

    上书房,正中挂着孔子的大幅画像。

    耶律德光、耶律李胡、耶律羽之等几名契丹贵族少年席地而坐。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子上面摆放着写字的字帖。

    太子太傅手执教棍指导教学。

    “现在,尔等来学习用契丹语朗读汉诗”。

    耶律羽之等提神、端坐。

    耶律李胡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

    “都精神点,跟老夫一同念,念不出,掌板子”。

    耶律李胡怕挨了板子,有些收敛,直了直身板。

    “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

    耶律羽之摇头晃脑背诵:“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

    耶律李胡噗嗤一声笑了。

    耶律羽之叹道:“嗨,汉人的朗读方法多简单明了呀。‘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

    太子太傅用教棍敲打课桌。

    “耶律羽之,不要乱讲话,尔等要用契丹语背诵此汉诗,记住”!

    耶律李胡窃笑。

    “现在尔等接着背诵,‘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

    耶律德光、耶律羽之、耶律李胡朗朗上口。

    “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

    ……(。)

    1

第一百零八章卢文进投诚契丹() 
这一日,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平去契丹大街视察,文武百官浩浩荡荡一路随行。

    “诸位爱卿,吾等站在契丹大街上,眼界放宽,心胸辽远。就请集思广益,知无不言,为吾大契丹国献策”。

    韩延徽上前一步:“禀天皇王陛下,陛下开国登基,已建元神册、敕封太子、肇建皇都。但是,可但是……

    韩延徽欲言又止。

    “提起肇建皇都,是呀!这个地儿,是朕迭剌部的发祥地,耶律氏家族几代人都在此游牧、生活、繁衍。

    吾大契丹帝国建立之初,分散游牧于漠北的草原各部落和势力都没有形成,无人能与吾大契丹帝国抗衡”。

    韩延徽说道:“可大契丹帝国的南面,朱温取代李柷建立了后梁,唐朝灭亡。由于朱温这个皇帝当得不那么光彩,所以,形成了中原割据的状态,河东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一直与其对抗,不如我们趁机南下,打开一条通往中原的门户”。

    “中原有句俗话,叫做万事开头难哪!朕虽一统北方,效法中原,创基开国,可吾大契丹民族与汉民族之间毕竟有许多迥异之处,还需磨合,时机成熟,朕自会进取中原”。

    众官员面面相觑。

    “吾等还是先研究一下国策。中原的那些礼法、制度,不见得都适合马背上的民族,而吾契丹民族与汉民族杂居,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又不尽相同。朕考虑了很久,大契丹国的确不能用一种办法来制理多民族国家。所以,朕决定听从韩爱卿建议,采取‘因俗而治之国策,分而治之’!

    百官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启禀天皇王陛下,巩固大契丹国政权,必须大力提拔汉臣,重用汉臣”!

    听到韩延徽的一番话,契丹族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述律平的二哥萧阿古只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启禀天皇王陛下,重用这些汉臣,吾大契丹刚刚到手的河山岂不白白拱手于人”?

    耶律阿保机语重心长,说道:“像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这些汉臣都是旷世奇才,朕听说中原的名将卢文进这几日就要前来投诚。朕只有大胆地启用这些汉臣,帮助我们制定各种典章制度他们参与重大政治、军事和经济决策,引进中原的先进思想文化,才能使大契丹国如虎添翼,一日千里”。

    萧阿古只不满地看了一眼韩延徽。

    启禀天皇王陛下,可千万不要被这几个汉官忽悠昏了头”。

    耶律阿保机笑着摇了摇头。

    韩延徽见萧阿古只蛮横无理,于是讥讽道:“国舅爷,你怎可以随意诋毁汉臣呢”?

    “骑马打天下是吾大契丹国的事儿,尔等汉人凭什么涉猎吾大契丹国之朝政”?

    “不,国舅爷,你误会了本参军的意思,汉臣并非要与天皇王陛下平分秋色,而是要帮助陛下治理大契丹国”。

    萧阿古只怒道:“什么?帮助天皇王陛下治理大契丹国?你是说大契丹的帝王不会治理国家吗”?

    萧阿古只一拳砸在树桩上,满手是鲜血。

    “诸位爱卿,你们都不要争议此事了”。

    萧阿古只生气地站在一旁,鲜血滴在地面上。

    “二国舅,朕谢谢尔等对朕的一片赤诚,但是,依朕现在所面临的处境,必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用汉臣,以利国家”!

    萧阿古只不服气地看着韩延徽:“哼!汉臣,顶数你会出馊主意”。

    “诸位爱卿,今,天下已定,只是吾大契丹国广袤之土地,生活着契丹族、奚族、女真、室韦与汉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结构与民风民俗各不相同,诸位爱卿,你们说,该如何治理呢”?

    百官交头接耳。

    “大契丹民族原有的民族制度,已经严重地制约或限制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现在的多民族聚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不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朕决定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两套平行的政权机构”。

    萧阿古只一愣:“什么?陛下为何要实行两套平行的政权机构?这岂不是要削弱吾大契丹之国力”?

    “朕意已决,韩延徽拟旨,朕要全面实行北面官制度与南面官制度,分而治之”。

    文武百官再次哗然。

    耶律斜涅赤扯开了大嗓门。

    “启禀天皇王陛下,臣下不知,什么是北面官制度与南面官制度,怎么个分而治之法”?

    耶律阿保机拍了拍耶律斜涅赤的袍子。

    “北面官官员着大契丹服,契丹事务;南面官官员着汉服,由汉人自制。这就是北面官制度与南面官制度,诸位可听清楚了”?

    耶律斜涅赤憨憨一笑:“回天皇王陛下,臣下都听清楚了,这个办法倒是挺新鲜的”。

    韩延徽上前一步,表示恭贺。

    “陛下,北面官制度与南面官制度其实质就是以国制治理大契丹、以汉制治理汉人的一国两制之策”。

    萧阿古只面向韩延徽说道:“参决军事,守政事令,这下,你总该满意了吧”。

    一旁的述律平训斥哥哥:“二国舅不要悖逆天皇王陛下之旨意”。

    萧阿古只感到委屈。

    “妹子,哥哥还不是处处天皇王陛下着想”?

    述律平说道:“嗯,二国舅,你的性子鲁直,可说话要讲究场合、分寸”。

    萧阿古只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皮,再也不吭声了。

    耶律阿保机面向韩延徽微笑着。

    “韩爱卿,你给朕多出些好点子,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启禀天皇陛下,臣下以为,筑城廓、立市里,以安置汉人,使其各有配偶,生育子女;开垦荒芜土地,耕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牧养鸡犬猪羊,他们定乐不思蜀”。

    “是啊!朕被逼宫,若不是听从了韩爱卿所言,契丹社会怎会有如此长足的进步?这条国策,不仅庶民富庶,而且实现了民族大融合。嗯,这点子好,准奏”。

    “陛下,如此一来,开创了一国两制之先河,必为万世所传颂”!

    “韩爱卿,你熟悉中原礼仪,具有汉人的经验,日后,这汉儿司的事物及各国交往之礼仪就由你去督办吧”。

    韩延徽行了个双膝跪拜礼:“臣下领旨”。

    萧阿古只窃窃私语:“汉臣,能给天皇王出什么好主意?还不是多捞些银子”?

    这时,御侍来报:“报,天皇王陛下,卢文进前来投诚”。

    “有请!快快有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