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远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踏歌远行-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慕容先生是在杜华生上一个年代的人,经历过末朝战乱与沧桑,新朝建立的动荡与纷乱,所以有些事情看的开,安身立命之处,只要一个’稳’字即好,受够了离别的人,总是盼望或者沉溺于安逸。

    上课的钟声响起,慕容先生由着一位英俊青年扶了进来。

    杜蘅定睛一看,那不是。。。那日出了楚地之时,骑行迎面而来的那个英俊男人。

    慕容先生也没介绍这人是谁,只是自己安然坐下。

    那青年施施然的步行到后头,在杜蘅的身后一张桌子坐下。

    杜蘅察觉到后面的人坐下,不知觉的把自己原来松软的腰身又挺直了,聚精会神的听着慕容先生的讲课。

    慕容先生这节课讲的正是有关于边城地理这块的知识,加上西域三十六国一些地域特色方面。

    因着杜蘅已经游历过,她撑起一只胳膊,听着慕容老头的夸夸其谈,对着自己游历所见所闻,似乎又对之前去到过的地方,有了新的见解。

    她想也许不仅需要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是需要与人互相交流,懂得越多的时候,才能在看待同种事情的时候,有了更多更新更深的理解。

第一百二十四章 提问() 
“先生,我有一点不太明白,还请先生解惑。”一青年长身而立,发问道。

    大家听完慕容先生的讲课之后,有的人能了解其意,自然有的人还有不甚明了的地方,或者是自己还有什么新奇想法的时候,这时便是提出自己疑问的时候。

    这个时候也是大家最为活跃,最为欢喜的时候,有时候理解了是很容易,但是要想融汇贯通,那么就还差一点火候了。

    “易奇,你说,”慕容先生知道这黄易奇多奇想,大方的让他问出来。

    “先生所言之边城以一关抵万力,是谓绝佳防守之地,却西域诸国于外,”青年顿了顿,“可在前朝其实是舍弃边城,另在离边城不远的小地方筑起城墙。”

    杜蘅一听黄易奇说这小城,脑海就浮现出了残破的城墙,巍峨的城门,却仍旧能看出它孤身独立的恢弘气势,但如果只是书上所述的话,这就仅仅只是一座破落的小城,想到的可是它前世的壮观,和现今的苟延残喘。

    她有幸和父亲一起特意去过这座城,这座城有一个被人遗忘了的名字,’西疆’,前一百年的西疆是何等的繁华,如今的边城是过犹不及啊。

    “你所说的小城是前百年的西疆,现在的楼兰也比之不过的西疆,”慕容先生甚是感慨,“难得你还能知道这座小城,书上的印记消磨的太快,而它也早早的埋藏于黄沙漫天里。”

    慕容先生一晃神,“言语怎么能够说的清,一座城的败落,就有一座城的替代,而它的泯灭,更多的还是。。。若是你真的想知道,或许不用听我道明,用你的眼睛看看现今的它就明了了。”

    慕容先生似乎不愿意多说。

    空余下黄易奇眉头紧皱,还想要再问,却被其他学生的问题给抢了白。

    一旁的学生却被挑起了兴致,“先生,您去过边城吗?”

    慕容先生一笑,“年轻的时候倒是走过一遭,景色美,食物美,人也甚美。”

    杜蘅却能明白慕容老头没说出来的话的意思。

    在西疆她听到过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一个传闻。

    ’西疆’之名来源于前朝的一位王爷,西疆王,这个西疆就是在这位王爷的封地之中。

    这王爷是那时有名的战神,杜蘅觉得可能就像是自己的父亲一样,无往不胜,战无不克,这些英雄事迹其中,都少不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只是这姑娘却是西疆王的亲妹妹。

    西疆,西疆,以封号为城名,你也就能够清楚,这位王的名声有多么的显赫,却仍旧是对自己爱的人求而不得。

    这西疆之城就是王筑起的献给心爱之人的堡垒,所以它壮丽,却又。。。杜蘅对这座小城的第一眼印象是巍峨恢弘,再看过去却只剩下孤独的’恳求’。

    这是一种很怪的感觉,两者是完全的相悖。

    之所以后来之人不再在这座城上继续加固,也主要是因为前朝城池被攻破,整座城几乎被焚烧殆尽,再者商旅之路的变化,边城原本作为西疆的小村跃然于纸上,代替着西疆之后的使命。

    而慕容先生不好说的,不想说的,杜蘅想可能就是这些政治的角逐。

    之后,慕容先生对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唯独最先黄易奇的那个问题,慕容先生给他留下了一种方法,自己去走一遭,就会觉得嘴上说的怎能比得过眼前所见的呢?

    杜蘅还观察到,跟着慕容先生一起进来的那个英俊青年男子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过,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他对于每个人提出的问题都有深思过,杜蘅猜测,那个男子,可能和她一样什么都懂吧。

    因着有些人还有下节课,课堂散的很快,杜蘅也跟着人流一起走了出去,看着英俊青年男子陪在慕容老头身侧,杜蘅也就不上前打扰了,她是有的时间去拜访慕容老头。

    杜蘅带着梅落回了粹院,粹院旁边的院子其实早就收拾妥当了,只是杜华生和杜蘅都当作忽略了这件事的存在。

    作为主子的故意忽视,下人怎么好意思心心念念着。

    杜蘅吃完午饭,吩咐梅落到了时候叫她起床,她还得跟着叔祖去上课呢。

第一百二十五章 众人见() 
今天下午有杜先生的课,姚明治特意拽着王同一起来上课。

    黎山书院有一点颇为得姚明治心意的是,就算是姚明治被分到了三乙班,他还是能够上其他夫子、先生的课,只要你不冲突了你本来时候的课,大家都觉得应该多学一些,且大都是慕名而来,慕名慕着谁的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在有限的时间里,运用好短暂的时间,那么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而今日的林半夏不用黄生叫着,早早的就出了门,还说要为黄生占坐,惹得黄生一片白目。

    黄生心里暗道,莫不是林半夏被自己说通了吧,打算以求娶的姿态去接近杜先生的徒弟吧。

    哎,现在才想着去接近,别人早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了,若不是自己。。。家世单薄,他绝对会去挣一挣那美人的,美人早已入手,还能留着这一群人瞎嘚瑟。

    杜蘅睡得懵懂之间被梅落唤醒,梅落看着杜蘅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忍不住道,“小姐,要不再睡会儿吧?”

    杜蘅甩甩脑袋,“不用,早知道昨晚就不看那话本了,早上倒是还行,可是一到下午就想睡。”如果她因为看了那话本导致睡眠不足不去的话,就该惹得叔祖嗤笑了。

    杜蘅的床头边上还放着她昨晚看的话本’春语传’,杜蘅一面吐槽写的烂俗,一面还是不知觉的一直看下去。

    前两天她从叔祖的书屋里看到这本书时,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她颤抖着手翻开了封面,第一页就是缠绵悱恻,结果被叔祖撞见个正着。

    杜蘅赶忙藏在了身后,却仍然被杜华生看了个正着,让杜蘅没想到的事是杜华生面露尴尬了,手背在身后,默默地又走开了,不理会杜蘅的一脸诧异。

    杜蘅偷拿着话本,出了书屋,正好遇见了进来给叔祖回话的竹青。

    竹青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杜蘅拿在手里的书,一笑,“小姐好眼光啊。”

    杜蘅一脸疑惑。

    竹青解释道,“这是先生早些年的玩笑之作。”

    杜蘅这回不仅眼珠子要掉下来了,连着下巴也一起脱落下来,“什?么?这是叔祖写的书?”

    竹青微微一笑,也不回答杜蘅,就进了屋子。

    杜蘅看着竹青的身影久久不能回神,觉得手里的书十分的滚烫。。。但是转念一想,叔祖年轻时,也是随心所欲,只是越是老了,越是想着端着自己,还好是自己解放了他。

    “叔祖是怎么想的?”行至石板路上,杜蘅突然发声问杜华生。

    “什么怎么想的?世人不都是喜欢这样的桥段。”杜华生当然知道杜蘅问的是什么。

    “可是明明就完全不是这样的啊?不过我还是最喜欢书里的一段话,’在下从来没有刻意鉴赏过,只不过同家里的有些不一样罢了!’够霸气十足。这可是真真正正的大实话啊。”杜蘅挑出语句,想要和杜华生讨论一二。

    “阿蘅,”杜华生也跟着笑出了声,“难道不是这样吗?”

    杜蘅却得寸进尺道,“阿蘅可是见识短浅,还请叔祖能邀约,让我进库房一睹为快。”

    “再者,阿蘅的生辰也快到了,阿蘅能否从中挑选一二呢?”杜蘅眯着杏眼扒着杜华生问道。

    杜华生却忍住笑意故作镇定,“我的收藏可多着呢,就怕你挑花了眼。”

    两人有说有笑的进了屋子。

    杜蘅一抬眼却见三个大熟人,一是明谷王家村姚明治,二是师傅的小徒弟王同,三是一起游历西域的林半夏。

    姚明治那日杜蘅着红衣舞剑是见过,现在自是淡定的很,而他身旁的王同却被他按在了桌子上。

    林半夏对着杜蘅露齿一笑,让杜蘅好似回到了初见林半夏之时。

    杜蘅脑袋大极了,她知道她会在黎山书院同他们见面,却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这样的快,而且还是三头聚会。

    杜蘅不由扶额哀叹。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交谈(一)() 
杜蘅越想时间过得慢一点时,时间越是过得飞快。

    很快杜华生的一堂课上完了,杜蘅并没有像往常一般跟着杜华生离开,而且磨磨唧唧的收拾着,还没收拾完就跑到杜华生的跟前,说自己有些事,让叔祖先走。

    杜华生自然不会细问,前下上课的时候,他就发现杜蘅心不在焉,走神走的厉害,心里有什么事情自然去解决了就好。

    杜蘅目送着杜华生离开,然后回到座位上继续磨蹭,梅落很是诧异,但又最是不会多嘴多舌。

    姚明治拽着王同先一步杜蘅离开,林半夏拒绝了黄生邀他共进晚膳,依旧呆在座位上。

    杜蘅也在等着,等着屋子里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才慢悠悠的起身。

    林半夏看着杜蘅起身要离开,自己也腾地站了起来,忍不住喊道,“阿蘅!”

    杜蘅转过身一笑,“阿夏,好久不见。”

    梅落却像一个石人一般跟在身旁毫无声息。

    “阿蘅,你怎么会是杜先生新收的徒弟呢?那****见到你舞剑。师。。。闻师傅呢?他也同你一块来了吗?你怎么不早告诉我,你也要来黎山书院,这样我就能和你一起来了。”林半夏急叨叨的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杜蘅听着林半夏碎碎念的话语,有些头疼,又有些怀念。

    “停停停,你问了这么多个问题,你叫我回答那个是好呢?”杜蘅有些无奈。

    林半夏瞪大了眼睛看着杜蘅,好似杜蘅再欺负他似得。

    “阿夏,那日阿昌突然就说你们要离开了,我更是措手不及,而我并没有那么快就能离开,且那时事无定论,我也不能告诉你准确的答复,那么这样,还不如我按下不说,我不是告诉你吗,有缘我们自会再相见,可叹我还怕,我到了这黎山书院,而你早已进京去了呢。”杜蘅避过闻起不谈,只回答了最后一个问题。

    林半夏却觉得杜蘅有些敷衍于他,急忙忙想要再次发问。

    杜蘅却摆摆手,“哎,我说你拿下阿昌了没有?我给你提的意见,你有没好好的深思过呀?阿昌可是一个能人,用好了可是一本万利的事啊,你别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做徒儿的要听师傅的话。”

    林半夏瞬时被杜蘅的话语吸引过去,有些为难的不知怎么开口。

    杜蘅作势要走,“杜先生可是还要等我呢,你说不说啊。”

    “哎哎,我也不知道阿昌是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阿昌到底是不是我的人了,只不过阿昌跟着我一起来到书院了,对我也更加恭敬了。”

    杜蘅摸摸光滑的下巴,心里暗自想到,看来阿昌是打算一直跟着林半夏了,这样也好,怕就怕奴大欺主,不过,这回儿她还是能够管一管的。

    “你别怕,有师傅在呢,我现在都跟在杜先生左右,你有什么事啊,就来寻我。”

    “阿蘅,你是怎么。。。”林半夏听到杜蘅说起杜华生,就觉得杜蘅很不一般,杜蘅自己所言,她是一个孤女,就算她还是杜家的远房亲戚,怎么会这么惹得杜先生垂怜,这其中不是有猫腻,就是杜蘅在骗他。

    “这事就说来话长了,但现在呢,长话不短说,等哪天寻了空,我们再好生说道说道,现在,我要走了,杜先生该发脾气了,梅落,我们走吧,”杜蘅还没有编好故事,只能先避开林半夏来,“阿夏,我过几日再来寻你。”

    说着不等林半夏反应,就带着梅落快步走开,颇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感觉。

    留下林半夏一人在屋子里思绪凌乱。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交谈(二)() 
杜蘅带着梅落快步离开,是因为她知道姚明治不会轻易的放过她的,总是要找她问个究竟与否。

    而且她还看到了姚明治身旁的王同,同哥儿的表情反应她也看在眼里,恨不得冲上来,不管怎么说,是师傅觉得自己的时间到了是时候离开王家村了,还是因为她之故,师傅权衡一二决定带她走留下同哥儿,她都是是其中的一个诱因,在她的心中,对王同总是有几分愧疚之意。

    直到杜蘅和梅落走到了和内院隔开的小院落之时,她才看到姚明治和王同的身影。

    杜蘅的脚步一顿,还是迎了上去。

    姚明治温和有礼,“杜姑娘,那时一别还道此生再难相见,没想到今次就遇上。”

    杜蘅微微点头,和同哥儿打招呼,“同哥儿,好久不见。”

    “蘅姐姐,为什么。。。”王同还未说完便被姚明治扯住了,姚明治的手飞快的握住王同的手,紧紧的抓牢。

    王同不解的看向姚明治,疑惑的眼神,好似再问为什么不让我问?只是从启程到现在,王同对姚明治都是言听计从的。

    杜蘅扯出苦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