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远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踏歌远行-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多久,杜蘅便听见她的马背上的公子哥,呻吟了一声,突然弓起身来,像是要吐什么似地。

    吓得杜蘅连忙喝住马,将将停稳,便将公子哥推下了马背。

    闻起的嘴角抽了抽,也慢慢地停下了马,扶着他马背上的随从下了马,任其躺在地上。

    杜蘅有些不知所措地下了马,“师傅,师傅,他他,他要吐了。”

    “他是被你摔晕了吧,还能吐出来?”闻起一脸面无表情地说道。

    那个躺在地上的公子哥随从阿昌,却慢悠悠地睁开了眼睛。

    “你们···是何人?”指着闻起和杜蘅两人,惊恐地问道

    却看见自家少爷,倒头在地上不醒,也顾不得许多,连忙爬过去,慢慢地扶起他家少爷,“少爷,少爷”,他把少爷的头抬起来,却见一脸泥土混杂着血迹的少爷,微微有些愣住,“少爷,你别死啊!少爷,你死了,阿昌怎么办?”

    杜蘅有些烦躁,他家少爷变成这样,也算是她的错,可是好歹还是他俩的救命恩人。

    “喂,他还没死呢,你哭什么?”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抓少爷和我?”阿昌带着哭腔问道。

    “什么叫做我们抓着你们?是我们好心救出了你们!”杜蘅有些不满地甩了甩马鞭,“真是不识好歹,连好人和坏人都分不清。”说完也不理那主仆两人。

    “阿蘅,我们休息一会儿吧,等这小少爷醒了,我们再上路”,闻起摸摸肚子说道,“有些饿了呢。”

    “阿昌是吧,扶着你家少爷,跟着我们,别走丢了。”闻起贴心地提醒了一句。

    闻起说完,便和杜蘅牵着马向前头走去。

    阿昌看了看周围,朦朦胧地,稍微权衡了一二,还是决定跟着闻起和杜蘅两人,他算是认出来了,他们两人不是昨日劫走他们的那群人,或许真是救了少爷和他的人,咬咬牙,用衣袖帮少爷胡乱擦了擦,扶着少爷就跟上了前面两人的背影。

    闻起找了一块避风的地方,可以略微休息下。

    杜蘅从包袱里拿出昨日备好的干粮和水,分别递给了闻起和阿昌。

    阿昌默默地接过食物,吃了起来。

    杜蘅叹了口气,好不容易昨天吃上了一顿热汤热饭,今天又回到了原处,盯着手中的干粮,恶狠狠地咬下去。

    闻起吃饱了之后,便闭上眼,静坐休息。

    杜蘅则坐在阿昌旁边,询问阿昌。

    “你们怎么会惹到那帮野蛮人?”

    阿昌瞬间脸有些扭曲,“我也不知道啊,他们一上来,就冲着我们要什么东西?”

    杜蘅有些诧异,这人还通匈奴语?

    阿昌看到杜蘅的脸上神态诧异,连忙低下头掩饰一般说道:“少少爷说,那些人说我们偷了他们的东西,可怜天见的,我们从前根本没有见过他们。”

    杜蘅半信半疑道:“或许他们是抓错人了吧?”并默默地转移话题,“你拿水给你家少爷清洗清洗吧。”

    便不再说话,与闻起一般。

    阿昌看着这样的两人,有些失语,又有些回避,默默地帮少爷擦干净脸。

第四十章 清醒() 
没过多久,天便开始大亮了起来。

    闻起睁开眼睛,看向那主仆二人,又看了看天色,站起身来,随手在那个公子哥身上一拍。

    这一拍发出的声响,把杜蘅和阿昌都给惊醒起来了,杜蘅有些迷茫地看着闻起,阿昌却像是受到了惊吓似地,拖着他的少爷挡在自己身前。

    闻起默默地盯着他。

    阿昌不敢抬头,他已经露了太多破绽了,只能默默地回抱住他的少爷。

    一会会儿功夫。

    阿昌便发现怀里的人先是动了动,然后睁开了双眼,用一双纯净的眼眸看着他。

    杜蘅看着公子哥醒了,很是高兴对公子哥说:“你醒了啊?”

    公子哥听见杜蘅的声音,转头便看见杜蘅明媚的笑容,受她感染,刚想笑一笑,却抽到了脸上的伤口,笑不出来。

    杜蘅倒是看到这样的公子哥,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是受到了惊吓才把他推下了马。

    “你叫什么名字?”杜蘅兴致勃勃地来到两人身前,对着阿昌怀里的人说。

    “在下林半夏,敢问姑娘芳名。”

    “我叫杜蘅,他是我师傅。”杜蘅指了指闻起回道。

    “多谢姑娘和老先生救我俩于囫囹。”

    杜蘅好似很是喜欢这个少年,傻笑道:“好说好说”,又继续问道,“你们是因为什么被抓的?”

    林半夏有些脸红:“我也不知道,我和阿昌走在路上,打算寻一家食馆用午膳,没想到那些人像发了疯似地,说着一大堆话,说来惭愧,我没学好匈奴语,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他们便把我们打晕抓走了。”

    杜蘅听了林半夏的话,微微眯起了眼,这两人话说的可是完全不一样啊。

    阿昌听了少爷说的话,暗暗有些心急,刚想接着少爷的话说下去,却又听到少爷说道。

    “也不知道那群人到底说些什么,便把我们关进了柴火间。”

    “你家阿昌说,那群人说你们偷了他们的东西。”杜蘅状似疑惑地说道。

    “什么偷东西?他们说我偷了东西?”林半夏刚说完,才想起杜蘅说的是,阿昌告诉她的,那群人因为他们偷了东西才来抓他们的,这话的意思是,阿昌听得懂那群人说的话?

    阿昌刚听杜蘅说完,便暗暗恼怒,焦急地说道:“少爷,我是零星听懂了几个词,并不能完全确定他们说的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

    “你怎么不告诉我?”林半夏质问阿昌。

    阿昌心里想,告诉你,你也拿不出那东西。

    阿昌面露难色。

    看见这样的阿昌,林半夏也说不出什么话,也不想多说什么,他一直都知道阿昌有自己的小心思,只是···

    “多谢先生和杜姑娘相救。”林半夏抱拳相谢。

    杜蘅挑了挑眉,算是接受了他的道谢。

    一时无话,便听见林半夏肚子传出来的叫声。

    杜蘅轻笑出声,将包袱中的食物和水递给他,让他填饱肚子。

    林半夏有些不大好意思,脸微微发红地接过食物和水,就算肚子十分的饿,也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吃了起来。

    阿昌不屑一顾。

    杜蘅倒是又呵呵地笑了起来。

    林半夏听闻杜蘅的笑声,先是一停顿,之后更加快速地吃起来。

    待林半夏吃饱。

    闻起和杜蘅起身,准备离开。

    “我们准备去西面,就此别过。”杜蘅觉得阿昌有问题,不想留个不确定因素在身边,遂想就此分别。

    但林半夏却觉得,跟着杜蘅和闻起,会更安全些,也许还能摆脱阿昌。

    “杜姑娘,我们刚好顺路,正好带上我们一程”,林半夏有些请求地望向杜蘅,希望她答应。

    跟着他们走,自身就会更安全一些,阿昌已经越来越脱离了他的掌控。

    杜蘅望向闻起,见闻起微微地点了点头。

    遂同意。

第四十一章 西去() 
杜蘅将自己的马让给了林半夏他们,自己与师傅同乘一匹。驾着马朝着太阳相反的方向奔去。

    身后的林半夏赶忙骑上马,回头把手递给阿昌,示意阿昌上马,阿昌盯着林半夏的手半响,才借着他的力上了马。

    走在前头的杜蘅和闻起两人已经慢慢消失在远处。

    林半夏不敢耽搁,连忙驾马赶上。

    “留下林半夏,是对还是错?”杜蘅小声地问自己。

    “是对还是错,过不了多时便能知晓,何苦自寻烦恼?”闻起犹如古井般的声音响起。

    杜蘅顿时默然,有时候想太多了,反而是受罪,也不能改变什么,不如,活得痴痴傻傻,更是快乐自在。她摇了摇头,像是想把刚刚对林半夏和阿昌的分析算计甩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这么简单。何况她不是一个人,还有她师傅呢,总不至于吃多大的亏。

    很快便听见后头跟着的马蹄声。

    林半夏从没这样骑着马在这黄沙漫漫里奔腾,虽然还有个阿昌在身旁,也抵不住他渐好的心情。他想知道什么是大漠孤烟直,什么是长河落日圆,所以偷偷跑了出来,不得不带上阿昌,总得给某些人一个安心,各自相安最好。他知道这样的自己或许太过自私了,可是他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的,就算···就算是埋骨他乡,总比一辈子也出不去那座围城的好。

    慢慢开始升温,阿昌坐在马背上越来越烦躁,千辛万苦弄出来的东西还在楼兰城内,可是他却背道而驰。

    终于等到杜蘅要休息了。

    他才状似无意地询问:“我们这是要去哪啊?”

    杜蘅本不想搭理他的,却看见林半夏也是一脸好奇,有点心虚的她,不想直接的漠视,遂有些像逗孩子一般看着林半夏道:“我也不知,走一步是一步,遇见城池,便进去逛逛好了,若是逛遍西域三十六国,也不算白走一遭。”

    阿昌翻了个白眼,自己嘀嘀咕咕,“走遍西域三十六国,可真是说笑呢”,顿时有点想离开的冲动,但是看着林半夏的兴致,十有八九他会跟着他们走,自己不能做他的主,也不可能撇下他的。可是把时间耗在这些地方,又十分不值。阿昌现在也有些两难,只能私下里劝着林半夏,哼,真是少年不知愁,亏得老爷放心不下他。

    林半夏听着杜蘅说完,眼睛顿时亮晶晶的,直拍手称好,“我从小便想走遍大江南北,今次有幸来到西域,并能在西域碰到两位,真是平生一大喜事。”

    杜蘅呵呵一笑,“你多大呢?还平生一大喜事,你这喜事等着娶媳妇再算上一件吧。”

    林半夏瞬间红了脸,“我···我看着你比我还小呢。”

    杜蘅一副不想和他争论的样子,真是把他当成了孩童。

    林半夏却唱起了,他原来跟着他院子里丫鬟学的山歌,清越的声音,回荡在漫漫黄沙里。

    是一首男女求爱的山歌。

    杜蘅老脸一红,自己被调戏了。

    闻起却难得有情调地在一旁合起节奏来,杜蘅也不是多计较的人,跟着舞动起来,跟着歌声律动。

    直到林半夏老了,仍然记得那黄沙漫天里,杜蘅那随意一舞,不是火红的衣,是如圣洁的冰山雪莲盛开在他心中,只是他知道的太晚了,晚到将她拱手让人之后,才知她在他心中藏得有多深。

第四十二章 路上() 
此时的林半夏为着杜蘅痴迷,他从未觉得一个人可以,美成这样,虽然舞不成舞,但却把每一个动作的精华都表现了出来,恰到好处的美,跟着心中所感而动,一点都不矫揉做作。

    一曲过后像是至交好友的亲密相谈,十分的热烈且迷人。

    稍作休息之后,一行四人慢悠悠地骑着马,继续行走。

    林半夏还沉浸在刚刚的舞动里。

    就连阿昌这样的,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就舞律这块,现在也是挺钦佩杜蘅的,一曲抓人心啊。

    杜蘅觉得林半夏虽然看着挺年幼的,其实满腹经纶,比起姚明治来,读的书应该不在姚明治之下,只是缺少的是姚明治那份为人处事的经验与阅历,这种东西世家多加培养,说不得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任其发展,可能到最后也只是一个只会读书不通俗物之人,也不过是在吃喝等死。特别是身边还跟着一个像阿昌这样的随从,稍稍一引诱···哎,世间事,说不清,道不明,一切由心,一切随缘。

    闲来无事,杜蘅便想逗逗林半夏,总是觉得林半夏很像自己的堂弟,十一岁的岑踏还,诗书经纶样样皆通,只不过上头还有两位兄长压着,一副纯真模样。

    “阿夏,我能这样叫你吗?”

    “那我便叫你阿蘅。”

    “不”,杜蘅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林半夏脸微微红了起来,似乎有些尴尬的样子,才继续说道,“你应该叫我阿蘅姐姐,阿夏小弟弟。”

    林半夏微微激动起来,“我我我,谁说你比我大?”

    杜蘅看着红着的脸的林半夏,‘哈哈哈’大笑出来。

    闻起也微微扯了扯嘴角。

    阿昌看着林半夏这幅模样,觉得真是大爷像林半夏这样的年纪时,早已练就出一副面目表情、处事不惊,甚至让人不敢看着他的眼睛,而半夏少爷就像被保护的很好的公子哥,这也就是老爷为什么会默认让他出来走一趟的原因了。

    林半夏更加红了脸,叫了一句:“阿蘅。”心里想,这没什么好争论的,是自己要跟着他们的,自己是大男子,怎能如此同女子斤斤计较,但是那姐姐二字是万万叫不出口的。

    杜蘅慢慢收声,顺便瞥了阿昌一眼,“阿夏,你带着阿昌就这样来了西域?”

    “是啊。”

    “西域这豪强诸多,你们一路走来,没碰见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林半夏没反应过来,“不过倒是一路上见了很多事,才知道柴米油盐,平常百姓,真是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杜蘅想,莫不是这些事都被你身边人摆平了吧?一路走来,也不是很太平的。

    “你是哪里人?”

    “我家在楚地。”林半夏一点点防备都没有脱口而出,没有注意到阿昌在身后,想拦没拦住的懊恼表情。

    楚地?这时候的楚地也大略是在湖北一带。

    “我是江浙的。”杜蘅也不忌讳的说出了母亲大人的家乡。

    林半夏很是欣喜,“我可想去江浙了,那可是名闻天下的才子之地,你怎么会和你师傅出来啊?”

    “我,我父母皆亡,跟着师傅狼藉天涯。”杜蘅略显愁苦的说道。

    闻起就听着杜蘅瞎掰,真是与人说话真真实实,虚虚假假,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杜蘅被教育的很好。

    林半夏一脸抱歉,不知该怎样说。

    阿昌却不以为然。

第四十三章 说话() 
杜蘅却是看似很随意的揭过去了,“师傅和我从江浙那一带,一路过来,倒是风景十分的好,也有很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