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娇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陆氏娇娘-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们都说蒋小姐是狐狸精转世,将林大人迷得不要不要的。”

    陆娇娘却想着,这林大人遇见前面的爱妾时,只怕那爱妾和蒋慧南现在差不多大,两人相貌又有着几分相似,林大人才会痴迷。好在那爱妾已死,就是再好也只能相思不得,刚好将一腔爱意转到蒋慧南身上。只是那留着的一双庶出儿女是个麻烦。

    陆娇娘自己就是庶出,自是明白其中的苦楚。林大人的一双儿女自幼就是在没有主母的后院长大的,只怕蒋慧南这个主母更不容易做。罢了,是福是祸都是她自己选的,林家比起蒋家更有权势,蒋慧南能嫁过去,又有哪个不称赞她命好呢?

    。。。。。。

    于氏也是天没亮就起来了。

    昨天金嬷嬷连夜给武忠侯府送了帖子,武忠侯先回了话,让她今天清晨去见老祖宗之前,先去外院找他。

    能查到陆远山在猫耳胡同置了宅子,私藏于梦婵在那里,全靠了她这个便宜舅舅给的斥候,前些时间上京人心惶惶,也全靠他给的护卫才撑过去的。于氏大半夜,特意开了库房,挑了些东西,今日带去随礼。

    于氏同她舅舅并不熟,两人坐在书房中对坐,却都没有说话。

    “娟儿,你还是太莽撞了。”武忠侯半响才说了一句。

    “舅舅觉得娟儿要怎么做才算是合适呢?”于氏反问道:“是要高高兴兴将嫡亲的妹妹迎回家,打碎牙往自己肚子里吞才算是不莽撞么?”

    “她在明面上已经是个死人,你偷偷接回去,扔到后院不就好了。又和陆远山缓和了关系,又的了面子。”武忠侯板着脸说道:“何必下死手。”

    “舅舅,你以为我将她打杀了么?我还没丧心病狂到这样的地步。”于氏笑着说:“并且,我从来不认为死是对人最大的惩罚。我原本只是想毒哑了,找个人牙卖到个穷乡僻野去。不想,她另有奇遇,去哪里?我只能说是岚山郡主将她接走了。”

    武忠侯长出一口气,说道:“这就好。娟儿,都说后宅之中杀人不见血,我却是不希望见到满手沾满血污的娟儿。”

    于氏笑了笑,没说话。

    武忠侯接着说:“可惜陆远山那厮摔断了腿,要不然我定会支持你同他和离。老祖宗前两天还和我吵,说不管陆远山怎么样了,都要我让你接回来。”

    “谢谢舅舅愿意接娟儿回来。”于氏行了个谢礼,说道:“其实,陆远山的腿,是我求岚山郡主找她的私卫帮我做的。”

    武忠侯前面还欣慰这个外甥女做事果断,又心存仁义,是个知礼的。

    “这,真是糊涂。陆远山若是没事,你立马就可以跟他和离。看看现在,将自己推落这样个地步。”

    “舅舅,你听我说。”

第九十七章 劝说() 
“舅舅,你听我说。”于氏平静的直视着武忠侯说道:“难道舅舅认为和离就是最好的选择么?”

    “难道不是么?”武忠侯说道:“你既然过得不舒服,就回侯府来住,有何不可。”

    “谁说我过得不舒服,最近这几个月来是我这几年过得最舒服的日子。”于氏说道:“唐老夫人有丫鬟伺候着,我多付月例银子,自然有人抢着照料。后院里养的那几个姨娘,清闲了多年,现在也算是有用武之地了,她们每日都劳累的不行,连吵架都没了力气,后院好久没这么清净了。”

    按着舅舅的意思,我和离后,就待在侯府的小院子中孤独终老。看着他陆远山继续怀抱美人,做他的四品官。即便是我能将嫁妆都拿了回来,丢失的这几年怎么算?我已经是生了两个孩子,舅舅不会以为到了我这个年纪,还会再嫁人吧。”

    “嫁人有又何妨?”武忠侯说:“陆远山那边自有我去处置他。”

    于氏反驳道:“我不认为只有和离这一条路走,我还有儿子和女儿,我和离了,他们怎么办?是留在陆家,还是跟着我回来?再说,我就算是和离了,也该是回临安于府。”

    我于梦娟不是躲在舅舅身后的小姑娘,陆远山对我不仁,我自然要还他不义。要亲自动手,才更有乐趣。现在我是陆家的主母,钱财都由我掌控,儿女个个由我教养,我自然是再舒心不过了。”

    “好,你过得好就好。”武忠侯无奈的说道。“老祖宗也该醒了,我陪你去见她老人家。陆远山的事,老祖宗还不知道,你可别说漏嘴了。”

    于氏应下,两人缓步来到后院。

    快到时,武忠侯提醒道:“老祖宗最近身子越发疲乏,你拣些开心的事情说,别让她老人家太过担心。”

    说着,两人到了武忠侯老夫人郑氏跟前。

    郑老夫人虽穿戴整齐,却没有下床,只是坐了起来,拿了靠枕依在身后。

    于氏见她仿佛像是比上次又瘦了些、老了些,顿时泪流满面。郑老夫人抓住于氏的手,说道:“孩子,真是苦了你啊。是我害了你,当初我就不该让你嫁给那陆远山,看他那尖嘴猴腮的脸,就知道是个没有福气的。”

    于氏听了一愣,外祖母怎么知道陆远山出事了?

    武忠侯在后面连忙解释道:“母亲,陆大人那是飞来横祸,怪不得别人。”

    “那是他命太薄!福气大了就会受不住。”郑老夫人满心后悔的对于氏说:“当初你就是看那小子皮相好,被他迷了眼。我不该心软的,应该狠下心就不该答应就好了。”

    “外祖母。”于氏抚摸着郑老夫人的手,轻声说:“我过得很好。外祖母,你看,以前远山经常不回家,我找都找不到。现在他想出去都出不去了,我们能相处的时间就更长了。”

    郑老夫人点着头听着于氏说话,她的手很瘦、骨节宽大,于氏掉了泪,一遍遍摩擦着郑老夫人的手说道:“外祖母,我想你了。”

    切切之语、丝丝入心。

    旁边伺候的丫鬟都感动的偷偷掉泪,祖孙两人默默相望,相视泪流。

    武忠侯本就是个不善言语的,此时更不知如何劝起,直在后面心急如焚,却没有法子。

    好在武忠侯夫人孙氏带着两个孩子也来请安,一进来见屋里哭成一团。忙打着岔,又将女儿和小儿子推出来请安讨郑老夫人,才慢慢劝解止住。

    等人都散去,于氏坐在郑老夫人床头脚踏上,问道:“外祖母?上次我来带来的天水一色,你说以前在云南时见过类似的颜色?”

    “嗯,我的确是见过。上次你走后,我才想到库房还有个盒子,里面的东西和那天水一色说不定还有些渊源。”

    郑老夫人就让丫鬟去库房取个盒子,“怎么你想开染布坊么?”

    于氏笑道:“不过是闲暇时用来打发时间。”

    不过一会,丫鬟捧了个木雕镶银盒子回来。

    郑老夫人让于氏拿着,说道:“打开看看。”

    于氏将木盒打开,里面是个密封的土瓷罐。

    “这罐子里面都是虫卵。”郑老夫人说:“在云南,那罕见的颜色就是用当地特有的一种虫子身上的粘液染得。这罐子里就是那虫子的虫卵,说是这虫卵放三五十年后还能存活。你拿回去,先放几片生肉进去,养一段时间就会有幼虫生了出来。”

    “外祖母,那布料真的是用虫子的尸体染出来的。”于氏想着那绚丽的颜色居然是这么得来的。

    “反正我是费了大力气都没染成。你回去试试吧,说不定染布还要其他手法,只是我不了解。”

    这东西原是云南土司夫人送给太后的,平日里我喜欢研究新样式的布料,出嫁的时太后特地又赏给我的。”郑老夫人说着:“等我离了宫,做了这侯府夫人,到是花了一段时间去养它,可惜虫子虽然养成了,去怎样都染不出颜色,别说成品的布料了,就连一个线头都很难上色。后来我怀了你母亲,就又留了些虫卵在这罐子里,放库房了。”

    上次你送来布料,我见有人染成了,又起了心思。可惜年纪终究大了,没精力了。现在,我把它给你。你不是认识做出布料的那个小姑娘,那人是行家,比放在我这里强。”

    外祖母手中果然有天水一色秘方,那弄垮于家的就是外祖母了。

    于梦婵的故事里,并没有提及外祖母。

    于氏捧着木盒边走边想,她看外祖母精神不济,还是回去再翻翻那些纸片,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线索。

    要是都没有,就再去求求岚山郡主,让她帮忙去问问于梦婵,问问她,外祖母是什么时候走的,也好防患未然。

    这样想,于氏加快了步伐,走的更快了。刚坐上马车就喊道:“快回府。”

    范嬷嬷想去接过于氏怀中的盒子,被于氏拒绝。她一路抱着盒子回了陆府。

第九十八章 成长() 
于氏回到府中,自然另有一番动作。

    陆远山腿上的伤口终于赶在夏天前愈合了,就是嗓子还是一直说不出话。

    府里请许多大夫来看,不明就里,都说是伤了喉道,多养几年慢慢会好起来,至于什么时候能开口说话,却是谁也不敢保证。

    陆远山少了条腿,又口不能言。似乎根本不接受这样残缺的自己,日渐萎靡,整日关在屋里,连院子都去。

    坠马那天跟在他身边伺候的随从,全被唐老夫人打了板子,扬言要卖了出去。后来还是于氏开恩,没有发卖,只是打了板子,便各自让家人接了回去。

    现在陆远山在内院养着,自然是不用再安排小厮进来,只是请了些体壮的婆子进来,平日里贴身照顾的,还是几个姨娘。

    要是哪个姨娘伺候的稍有不适,陆远山便直接拿了东西往她们头上、身上扔,照顾他的姨娘们苦不堪言,陆远山住的小跨院都没丫鬟愿意去当值。

    于氏有事情要忙,便将陆府里除了唐老夫人和陆远山院子,其他的琐碎家务事就交给了陆娇娘。

    于氏原本就治家有道,陆娇娘就照着旧例来办,倒也是没出什么差错。

    。。。。。。

    “小姐,找到了。在这里呢?”秋雁站在梯子上,挥舞着手上的物件。

    “秋雁姐姐快下来吧,别摔了。”秋霞在下面扶着梯子说。

    “给你先接着,上面还有好些其他花样,我再翻翻看。”秋雁弯腰将手里的木模子递给秋霞,又翻看着其他的。

    “有没有鲤鱼的?”娇娘也在下面仰着头问。

    “有。还有,这个是。。。兔子!?这个是。。。猴子??”秋雁一边翻,一边嘟囔着。

    “秋雁,你别翻了,将上面模子挑好看的都拿下来。”陆娇娘从旁边找了块包袱布铺在地上,将秋雁递下来的模子都包了起来。

    主仆三人说说笑笑的去了厨房。

    三丫和四喜两个人早就在厨房等着。

    “小姐,快来,已经将鱼肉都打好了。模子找到了么?”三丫两只手上还裹着肉泥。

    四喜打来了清水,将模子全都用丝瓜瓤清理干净,又用棉布将浮水抹干才拿了过来。

    “小姐,怎么拿了这么多?我用了两条鱼才剁出这点鱼肉泥出来,太多了,只拿两个过来就行了。”

    陆娇娘挑了两个模子递给三丫,一个是荷花样子,一个是梅花的样子。

    三丫小心翼翼的将鱼肉填进模子,再倒出来,鱼肉黏滑,总是不成形。

    秋雁站在旁出着点子,指着灶上铁锅说道:“看看先放在水里煮熟会不会好点。”

    四喜早就将锅里的书烧沸了,三丫就照着秋雁说的办了。

    鱼肉连着模子一起扔到了锅里,四喜蹲在灶口填着柴火,不一会,模子里的鱼肉就泛白了,三丫捞上来,熟了的鱼肉和模子黏连的更紧了,连倒都倒不出来。

    “哎,又失败了。”秋雁叹了口气。

    三丫笑着说:“四喜,换小锅,我们煮鱼丸汤喝。”

    四喜拍了拍满是灰的手说:“不喝了,已经连喝三天了。小姐,我们今晚吃甜粥好么?再喝下去我就要吐了。”

    “好,就吃甜粥。”陆娇娘也连喝了三天的鱼丸汤,早就腻味了。

    原来,前几天陆娇娘吃鱼丸汤的时候,想起了在蒋家吃过的荷叶汤,要是用鱼肉做出荷叶,在煮成汤,不就更好。

    起了心思,刚好近来也没事干,她们主仆几个就开始动手了,前两天找不到合适的模子,一直在用厨房里的勺子压出来,结果一下水就散了,一点形状都没有。

    素霜听见她们说要做些花的形状,告诉她们库房里有几套花的模具。这几个人又忙去翻库房,可惜,这些模子也没有用。

    “小姐,小姐。那剩下的鱼肉泥怎么办?”秋霞跟在后面问道。

    “今晚给大家添菜吧!我这边就不要了。”陆娇娘头也不回的走了。

    当晚,陆府上上下下餐桌上都摆了份鱼丸汤,哦,陆娇娘院子里没有。

    于氏皱着眉头,问道:“怎么上了两份汤?”

    金嬷嬷在一旁回话,“大小姐不知道在琢磨什么新菜式,今天做绿豆糕的模子去做鱼泥,最后做了碗鱼丸汤给府里的人尝了尝。”

    于氏眉头舒展了些,笑道:“给我舀碗尝尝。”

    于氏自从从武忠侯府回来,就没露出过什么笑脸,每日都将自己关在书房中写写记记,要不然就是给岚山郡主或者临安那边寄去几封信。

    天气渐热,又渐冷。

    陆娇娘春天研究菜式,夏天品品西瓜,秋天吃着螃蟹,过得倒是逍遥自在。

    蒋慧南的婚期终于定下来了,来年三月十二,百花初开,宜嫁娶。

    陆娇娘赶在过年前,去了一趟蒋家,送了套闪闪夺目的红宝石头面当做添妆礼,这是她和于氏一起挑的。

    自从蒋慧南定了亲事,就一直留在家中备嫁,算起来,她们两人也大半年没见了。

    天以入冬,门帘换成了夹棉的,陆娇娘和蒋慧南待在暖房里。

    “到时候,你一身红衣,在带上这套头面,让林家的人看看,谁才是林家二奶奶。咱们可不能输了气势。”

    “娇娘,我还以为你会送我个荷包呢?”婚期将至,蒋慧南都似乎成熟了不少。

    “慧南姐姐是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