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娇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陆氏娇娘-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完总帐,陆娇娘又陪同于氏去了后院库房。

    “这间库房存的都是换季的东西,平时只是对一下出库入库的流水。碰上换季的时候就会烦琐点,冬天的火盆,夏天的冰盆这些都是简单的,家里几个主子,需要多少都是有定数的。房间内的摆设才是大头,哪些要收回来,哪些要摆出去,什么季节用什么样的瓶子这些都是要按规矩来的。”

    陆娇娘支起耳朵,眼睛都不敢眨的盯着于氏,生怕眨眨眼睛就漏了一句。

    于氏笑道:“别着急,年前你先跟着我,只要看着就行了。等年后,你再跟着素雪她们慢慢学,不过是七八岁的丫头,等学个几年,到十一二岁就能掌管大局了。到时候,我也能享清福了。”

    金嬷嬷接着说道:“再等几年,大少爷就要娶妻了,到时候夫人才是真的享清福。”

    “说着说着,我也成了老太太了,这日子也过得太快了些。”

    说笑间,于氏随便抽了几样贵重物品,金嬷嬷和素雪上前查看。

    “你也要培养几个心腹,后宅的事情那么多,一个人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于氏牵着娇娘的手说:“心腹不能只是一个、两个人,要她们相互监督,这样才不会架空你。”

    “谢谢母亲提醒。”陆娇娘知道母亲是在教导自己,用心的听着。

    “我看你身边的秋雁也大了,她自己有什么打算么?”于氏突然对陆娇娘说起她的丫鬟。

    秋雁已经十五了,这个年纪很是尴尬,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要是陆娇娘再年长几岁,等出嫁时还能将她带上,可惜陆娇娘现在不过七八岁,秋雁确实等不了了。

    让她现在嫁人?秋雁不是陆府家生子,是于氏从临安于府带过来的,于氏娘家出来的丫鬟,又直接当了陆娇娘院子中的一等丫鬟。平常的小子都不敢高攀,秋雁也没正眼看过旁人。

    “我也不知道她的打算,母亲,等我回去问问她再说?”陆娇娘思量着说。

    “也好。你看看她的意思,若是她还存着先前的打算,你要早告诉我,我也好早做安排。”于氏吩咐她说。

    陆娇娘愣了神,秋雁还想着当姨娘么?

    这边,金嬷嬷和素雪也已经查看好,回来禀告,“只有个夏日放瓜果的角槲底部有了裂痕。账册上记着,原是放在施姨娘的厅堂的。”

    “这角槲是哪年进府的,到现在用了几年了?”于氏问道。

    “这?奴婢再去查看。”素雪没想到于氏还问这些,根本没来及查看。

    金嬷嬷开口说道:“这角槲,奴婢到是记得,好像是老爷高升那年,老爷的旧同僚送的贺礼。当时,还是我去前院帮忙时收的,只是记不得是哪家了。”

    “恩。”于氏点点头,“这角槲只用了两年就坏了,只怕是人为的了。素雪,你记下来,这角槲等到明年春天还送回施姨娘那里。”

第七十六章 诉苦() 
陆娇娘又随着于氏去查看了厨房、内库,忙了大半天,才空闲下来,坐在炕上喝茶。

    “母亲,管家原来这么累。”娇娘端起炕桌上的菊花茶,自从冬日火炕烧起来后,丫鬟就在屋里常备菊花茶了,清火去热。菊花茶里放了冰糖,陆娇娘喝了一大口,甜甜的,嗓子都舒服很多。“原以为管家只是看看账本,没想到还要查账对库存。”

    “等你熟悉了,就会觉得简单了。平常我也就是对对账本,很轻松。倒是整日困在后宅,要是再不找点消遣岂不是会闷死。”于氏温柔的看着娇娘,笑着说:“今天也劳累了半天,等喝完茶,你就回跨院歇息吧。晚膳也不要过来了,若是觉得无聊,去找吕姨娘说说话也可以。我同你父亲关系不和睦,你父亲迁怒于她,偏偏她看待你父亲比天还重,若冲你发火你也忍着点。等过了这段时间,我下帖子请慧南来陪你,你们小娘子去庄子上泡温泉去。”

    于氏并不反对陆娇娘同她姨娘亲近,反而常常让娇娘去西边看看她姨娘。

    “母亲,我才不会和姨娘生气。”陆娇娘歪着头、眨着眼睛说:“只是我答应送给慧南姐姐的帕子还没绣好呢,要赶紧回去赶工才是。”

    于氏又吩咐着不要绣太长时间,免得伤了眼睛,让婆子送了娇娘回去。

    陆娇娘走了没多久,金嬷嬷进来回报说:“夫人,老爷回来了,先去了账房,没支到银子。再去了趟老夫人那里,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气冲冲的走了。”

    于氏听了金嬷嬷一席话,沉默了半响,说道:“那今天的晚膳,你去吩咐厨房,我这边只摆碗鸡汤面就好了。”

    金嬷嬷应下,于氏又补了一句。“顺便给娇娘添碗枸杞鸡汤,最近也把她累的不行。”

    “这样,给大少爷和小少爷也各送去一份吧。”金嬷嬷提议道。

    “然哥儿那里送去一份,逸哥儿就算了,他生的越来越胖,晚上还是不要多吃。”于氏吩咐道。

    临到了晚膳的时候,陆远山却没有来,反倒是唐老夫人让人请了于氏到她屋里去用膳。

    于氏挑挑眉,此举倒是出乎她的意外,依着她对陆远山的了解,今日陆远山在外院账房没支取到银子,定会为之大怒,接下来所做之事,必然是先去找母亲唐老夫人告状,再来和她大吵。

    想着这里,她轻轻抿了抿嘴,若是陆远山未升四品前,还有可能忍下怒气,好生和她商议。现在陆远山已经将这大理寺少卿的位子坐牢了,怕是没有以前的耐性了。

    陆远山让母亲唐老夫人出面,是于氏没想到了。不过,她也是不怕,刚好可以看看自己的好婆婆要怎么说才是。

    “换件家常衣裳,将我今日的晚膳送到老夫人那边。”于氏对素雪说道:“哦,吩咐厨房鸡汤面上不能有油星,多放些青菜,少放些面。”

    素雪应下,挑了身半旧的家常对襟薄袄,将于氏头上的珠钗取下两支,又去备了个几年前做的素锦披风。

    几人穿过垂花门,来到老夫人院子时,晚膳已经都摆好了。

    于氏忙净手,去给唐老夫人布菜。

    “好了,就我们娘俩,没有外人,你也坐下吃。”唐老夫人说道:“不然白养着这些丫鬟,要她们干什么!”

    “谢母亲。”于氏装作没听懂婆婆的话外音,听命就直接坐下了。

    唐老夫人看着于氏只用一碗素面,便说:“怎么能如此节省,让厨房再送几个菜来。”

    于氏拦着说道:“是我这几日吃不下,吩咐厨房不要送菜的。母亲茹素,我来母亲这边当然也要和母亲一样茹素才是。”

    “好孩子,你有心了。”唐老夫人欣慰的说道。

    食不言、寝不语。

    等用完晚膳,上了漱口茶,唐老夫人才又开口问道:“然哥儿最近功课怎样?”

    “听黄先生说,然哥儿虽然天资薄弱,好在能吃苦,功课学的还算扎实。”

    “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他祖父当年也不是天资卓越之人,后来也算是学业有成。”

    “母亲说的是,黄先生也是如此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能踏实下来学才是正道。”

    唐老夫人挥手让房内伺候的丫鬟都出去,才问道:“听说你不让外院账房给远山支银子了。”

    于氏心道终于来了,她不紧不慢的说道:“是的。只是不让支取大额的银票了,日常支出还是一切如常。”

    “临近郑太后七十大寿,听说皇上这次要大办,还特意请了各个封地的王爷都回来尽孝。远山的顶头上司,大理寺卿薛大人特意将寿礼的事情交给远山去办理,他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银,最近你就不要在钱财上拘着他了。”

    于氏抿抿嘴,正色说道:“陆府的规矩是母亲传下来的,梦娟不敢轻易破例。”

    唐老夫人见她这样,继续说道:“皇上有意升薛大人为抚台,替他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薛大人承诺会像皇上推荐远山接替他做大理寺卿。”

    于氏抬了抬眉毛,哦,还有这好事,难怪陆远山这么着急要银子?

    “母亲,老爷已经任大理寺少卿两年有余,陆府从没有收过他一分一厘俸禄,陆家中馈是母亲你传到我手中的,几家店面,几家庄子你老是一清二楚。我在陆府这几年,院子中从我开始,下到粗实的婆子丫鬟没有一人拿陆家的银子。连带着然哥儿、逸哥儿、吕姨娘、娇娘,她们四个人也都是我自己的嫁妆银子养着。”于氏直勾勾的看着唐老夫人,说道:“老爷告诉母亲是为了备寿礼,怎么我反而听说老爷最近流连青楼,依然成了新进花魁的入幕之宾。”

    “当然,老爷喜欢谁是他的事,我并非反对。要是老爷愿意将花魁接到家里来当妹妹,我自然是欢迎的。怎么说进了陆府的门,就算是我们陆府的人了。可平白拿钱去填青楼这个无底洞,我可没这么好的气性。”于氏接着说道。

第七十七章 夫妻() 
“他敢?”唐老夫人怒道:“他要是接什么青楼女子回来我第一个不愿意。”

    她见于氏脸上没有丝毫嫉妒的神情,仿佛陆远山对她来说不过是个无关闲人,不管是纳妾还是逛青楼都与她无关,只有涉及到银钱她才会过问。

    “你也是太过纵容他了,你是正房,大度些是没什么,可也不能大度成这样。”唐老夫人怒其不争的说道:“亏我前面还帮你送走了两个姨娘,倒是我多事了。”

    “谢母亲,我原想着那两个姨娘是从小陪着老爷的。老爷若是不说放出去,我是怎么都不敢提的。”

    “不过是两个丫鬟罢了,哪有什么情深。”唐老夫人坚定地说道:“那青楼他只是逢场作戏罢了,你切安心,不会接到家里给你做妹妹的。我的儿子我了解,他去青楼只是应付同僚,绝不会和花魁有纠缠的。”

    于氏本想给唐老夫人解释说,并不是接受不了青楼的女子。

    家里现在四个姨娘,一个是她的陪房吕姨娘,陆远山对自己反感后,连带着不喜欢吕姨娘,冷落她很久了。

    一个原是卖豆腐的寡妇杨姨娘,性子泼辣爽利,陆远山原来倒是挺喜欢这性子的,只是这几年杨姨娘年纪渐大了,没了争斗之心,过起了收心养性的日子,也不去争宠,自然也淡了。

    第三个就是原先的杜冼马送的施姨娘,可惜只是个花瓶,空有一副好面孔,内里全是草包,只会惹祸事。自从杜大人被撤了太子冼马一职后,见到她就惹陆远山心烦,没过多久陆远山就不怎么理她了。

    最后这个,就是刚抬的董姨娘了,原来是陆远山书房伺候笔墨的丫头,有几日陆远山公务繁忙就宿在了书房,一来二去,两人成就了好事。这丫鬟也不知道是年纪小还是天生笨,怀了两三个月的身孕自己也不知道,等小产后才被管教婆子发觉报了上来。后来才知道是和老爷有了首尾,于氏怜惜她丢了孩子,直接给她抬了姨娘。

    于氏想着,这府里倒真是还缺了个能弹会唱的。

    “母亲,你是觉得府里的姨娘太多了么?要是老爷同意,放出去几个也是可以的。只是,老爷而立之年,就放姨娘出去,也不太好吧。”放大量姨娘出府的也不是没有,只是很少见。

    “我没说要放姨娘出去。”唐老夫人听了于氏的提议,哭笑不得,她觉得和于氏说话像是对牛弹琴,于氏像是根本听不懂她说的话似得。

    “你回去再好好想想吧,今天我拿了一千两体己银子给了远山,这银子算是我补贴给他的。”

    “谢母亲。”

    这已经是今晚于氏第三次说谢母亲了。

    唐老夫人听得耳朵都出茧子了,她要的又不是这话,她想要的于氏还能不明白么,不过是懂装作不懂而已。她也累了,不想和于氏纠缠下去。

    “回吧!也辛苦你了,管这家,还陪我这个老婆子聊这么久。”唐老夫人喊丫鬟进来送夫人出去。

    于氏又行了礼,素雪帮忙披了披风,出了门。

    “夫人,要不要给账房说?”金嬷嬷问道。

    “说,给冯账房说,没有我的牌子,陆远山一文钱也不能支。”于氏怒冲冲的说道。

    金嬷嬷紧锁着眉头,说:“夫人,这样逼急了老爷不太好吧。”

    “没事,就这样说。”于氏脸色平静了下来。“等不了两天,他就会来找我了。”

    这次果然如于氏所料,第二日早膳时,陆远山就气汹汹的来到正厅。

    进门便喊道:“于梦娟,你是什么意思!”

    金嬷嬷和素雪见状,悄悄地带着丫鬟们退出去了,金嬷嬷亲自守在门口,不让其他丫鬟靠近。

    “原来是我们陆大人来了,妾身给陆大人请安。不知道陆大人用了早膳了没有,这桌子上有没有大人想吃的,若是不满意,妾身再去让厨房去做。”于氏嘴里说着恭敬的话,却坐在桌前连动也没动。

    圆桌上说是摆着早膳,也不过是一碗白粥,两个包子。

    陆远山往桌上撇了一眼,硬着口气说:“给我拿五千两银票。”

    “上京一个三进的宅子,只要不计较位置,五千两也能拿下来了。”于氏慢条斯理的喝了口粥,不紧不慢的说。“近三个月来,你从账房支走了三千六百两,昨天你又从母亲那里取走一千两。不知道陆大人要买什么样的寿礼,妾身自小也见识过不少珍宝,眼光自认为还是可以,要不要帮陆大人鉴赏鉴赏呢?”

    “是周商时期的古鼎,我找人看过了,是真品。已经付了定金,三千两,还差五千两。”陆远山焦灼的说:“今天就要付尾款,不然就卖给另家了。”

    于氏笑了笑,夹了个包子,说道:“吆,陆大人都付了定金了,还能卖给别人。那这个生意不做也罢。”

    陆远山好声好气的说了半天,他在旁边搓着手,急躁的走来走去,于氏还在从容不迫的吃着包子。

    “你到底给不给,不给就不要管陆家的中馈了。”陆远山发怒说。

    “好啊,”于氏也提高了声音,“你干脆将我休了算了,你以为你是陆家的大少爷么?陆远山你想清楚,没有我于梦娟你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