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娇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陆氏娇娘-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雯珊眼泪在眼眶里打个转,还没掉下来,就被她用帕子沾净,她失落的坐回石凳上,用强作镇定的招呼娇娘吃茶点。

    陆娇娘看着她情绪低落,心不在焉,拿着绿豆糕说成红豆饼,思来想去,想劝说两句,却不知该怎么劝,最终什么话都没说。

    。。。。。。

    保寿堂,几人谈完琐事。于氏让丫鬟将天水一色取了出来。

    “外祖母,你看看,这锦缎颜色怎么样?”于氏对着郑老夫人和岚山郡主说道。

    “好啊,梦娟,你从哪弄来一整匹天水一色?”岚山郡主吃惊的问道。

    郑老夫人眯起眼睛,仔细的盯着看了一会,又伸手摸了摸,问道:“这就是那有名的天水一色?”

    “是啊,外祖母。”于氏得意的说:“陶珂,这天水一色只怕整个上京只有这一匹了。”

    岚山郡主摇摇头,“宫里可能还有一两匹,宫外估计是没了。”说着她羡慕的问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难道临安有卖的。”

    郑老夫人又让丫鬟将布匹拿到眼前,仔细查看着。

    于氏调笑着说:“那你去临安买啊!”

    岚山郡主讨好的说道:“好梦娟,告诉姐姐你在哪得来的?姐姐我也弄上一匹,回去气气我那个叔祖父的小妾。上次花会,她穿着一身天水一色做的留仙裙不请自来,真是气死人了。”

    “怎么你开的花会,她一个小妾也能到场?”于氏问道。

    “还不是我那个小叔祖父,居然给她申请了个侧妃,封号为水,她自称水夫人呢?”岚山郡主想到这事就气不打一处来,“生怕别人不记得她是从万花楼出来的。”

    “今年是不行了,我也只得了这一匹,这是要给外祖母的。等明年吧,到时候我给你送过去。”于氏思索道:“我那里还有两个素扇面,给你送去,先解解馋。”

    岚山郡主虽然想要,也不好夺长辈之好,只好让于氏保证明年一定给她。

    两人说说笑笑,郑老夫人说道:“陶珂,我都是老太婆了,还要这花色赶着出风头吗?你喜欢就拿去吧。”

    岚山郡主推辞几句,郑老夫人执意要送。

    长者赐不可辞,岚山郡主推辞不掉,也就接下来了。

    三人又说了些闲话,岚山郡主是来帮长公主送帖子来的,下月十二是长公主五十寿辰,虽宫里的太后还在,但下面也是有子有孙的人了,这次准备好好办一场。

    郑老夫人以前是太后的贴身丫鬟,长公主小时候还喊过她杏花姨。这次让岚山郡主帮忙送帖子,也不算失礼。

    郑老夫人收起帖子,表示一定会参加的。岚山郡主抱歉的看着于氏说:“不知道你也回来了,我回去重新给你下帖子。你到时候可一定要去,那天咱们姐妹好好聊聊。”

    于氏笑道:“难道你那天不要做孝子贤孙,还有时间和我聊天。”

    岚山郡主甩了甩手帕,说道:“那天自有我嫂子去管,我一个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难道还不能歇着?还要我去管这些琐事,你只管放心,到时候,我带你好好逛逛公主府,前段时间刚好才翻新过。”

    于氏笑着答应了下来。

    岚山郡主便告辞了。

    等袁雯珊知道的时候,姜三少爷早就被岚山郡主揪着回去了。

第五十五章 私密() 
用过午膳,于氏就告辞了,郑老夫人与她已有一年多未见,想留她多住几天,又深知于氏也是做媳妇的人,上有婆婆管束,下有子女要照看,中间还有四五个妾侍烦心。

    “娟儿,若是你看这那些莺莺雀雀心烦,就和姑爷说说,打法出去算了。”郑老夫人贴心的向于氏提着建议。

    于氏知道外祖父一生没有过别的女人,从年幼就开始心仪外祖母,到后来成功将外祖母娶回来。外祖母被外祖父宠爱了半辈子,最看不惯姨娘小妾之流,可惜她没有外祖母命好,要是没有点自知之明,怕是会混到母亲的下场也说不定。

    “外祖母,你不了解陆远山,还不了解你一手带大的亲外孙女么?”于氏不想让外祖母过于担心,轻松的说道:“要是没有我点头,他绝不敢将外面的人带回来的。”

    说着,便换了话头,“外祖母,你怎么将天水一色给了陶珂,那布料软滑透气,夏天用来做袭衣最好了,我只的来这一匹,就送来孝敬你了,你倒好,转眼就当人情送走了。”

    郑老夫人笑道:“你们都喊它天水一色,我以前没见过,今天仔细看了,才知道是原来是和云南那边苗族常做的蜡染的布料一样。”

    于氏也见过云南那边出来的蜡染布,疑惑的问道:“云南那边的布料我也见过,多数以土布为主,倒是也有棉绸和府绸,不过都是蓝靛蓝色的。还没见过这个颜色的。”

    郑老夫人点点头,说道:“的确,这种颜料出自那边一种少见的植物,整个云南都不常用,只有少数几个族的族人才知道。我也是在以前跟着太后去云南机缘巧合才碰见的。”

    于氏想起了圣上年轻时曾被前朝哀帝贬到云南,便问道:“莫非是太祖帝刚成亲后的事?”

    于氏还想问这植物是个什么样子?

    郑老夫人显然不想多提当年,便说道:“就是那时。不过这种植物难得,那边人也不过是染了线,再和其它颜色的染线织成布。到没想到有人将整匹布料都染了这个颜色,倒是惊艳。”

    听郑老夫人这样说,于氏想起那个董春燕英姿飒爽的身影,笑道:“是个飒爽的小娘子,等明年,我带她来见你,你一定会喜欢的。”

    等于氏等人告退后,郑老夫人让丫鬟去库房翻出了一个木雕镶银盒子,小心翼翼的将木盒打开,里面竟然是个灰不溜秋的土瓷罐。郑老夫人思索半晌,终究还是没打开罐子,又将木盒封了起来,放回库房了。

    一晃就过去了大半个月,陆府里变动很大,先是陆知然搬到了外院,为了这事唐老夫人生了几天的闷气,最后于氏答应让逸哥儿每天都由奶妈抱着去主院几个时辰,唐老夫人才重露出笑脸。

    一直当库房用的小跨院也收拾出来了,于二小姐于梦婵带着两个丫鬟一个婆子搬了进去。她一个未嫁姑娘,一直住在于氏的西厢房也不好,虽然陆远山常住在姨娘那里,每逢初一十五为表示尊重,还是会在于氏这里歇着。

    逸哥儿也从于氏屋里搬了出来,和奶娘陪着住到了东厢房中,于氏又给配了两个大丫鬟,两个二等丫鬟。

    陆娇娘又搬回了西厢房中,带着素霜和秋雁两个贴身大丫鬟。她奶娘王嬷嬷和冬草,也跟着从临安回来了,回来后连内院都没进,于氏直接让王嬷嬷在外院帮忙管着从临安来的一众丫鬟,这些丫鬟至少要在外院养上三、四个月,才能进内院,就这还要看运气,也有那一直呆在外院的。

    等到长公主生辰这日,于氏留了几个子女在家,只带了于梦婵便赶去了公主府。

    逸哥儿由奶娘抱着去唐老夫人那,偌大的院子只剩下娇娘这个小主子,下人们也似乎少了很多。

    天气还没热起来,里屋的陆娇娘却练字练的满头大汗。

    “小姐,歇歇再习字吧。”秋雁给娇娘打着扇子说。

    陆娇娘不肯停笔,她上辈子到十几岁才开始认字,识字量充起能看个话本,还是插图多与文字少的那种。她一直都羡慕学问多的人,这辈子自己有了机会,她宁愿多吃苦头,也要好好练字。

    于氏答应她了,给大哥陆知然请老师时,会问问老师愿不愿意给她启蒙的。于氏让她先练好字,到时候才能打动老师。

    陆娇娘便每日上午下午各练字半个时辰,素霜是伺候过大少爷陆知然的,当时陆知然每日练字时间更长,素霜没觉的有什么不寻常。倒是秋雁觉她太过辛苦,却不敢在她面前直接劝说,去了母亲刘嬷嬷跟前抱怨两句。

    刘嬷嬷跟着于二小姐于梦婵搬到了小跨院内后,于二小姐便把她排斥在外,日夜身边都留着另两个丫鬟陪伴。刘嬷嬷没法子,只好常去找女儿秋雁说话,也算从多方面了解情况。

    刘嬷嬷听秋雁说娇娘日日都准时练大字,对于氏和娇娘更林然起敬,只道说:陆府家教好。

    原本以为于氏要到傍晚才会回府,谁知刚过午膳没多久,于氏便气冲冲的带着于梦婵回来了。

    “你到底在想些什么?我路上不是提醒你过了么?有几家人只要寒暄两句就,你啊倒好,巴巴的自己贴上去,恨不得将祖宗三代都告诉人家。”于氏坐在正厅椅子上说,金嬷嬷在一旁帮她顺其。

    于梦婵一副无所谓的状态,她今日刚和三王妃娘家的姐妹搭上关系,那两人对她新做的头饰很是好奇,她便说要帮她们画新的头面样子,下次碰面再给她们。

    金嬷嬷见于梦婵不知轻重,便劝道:“二小姐,你不知道今日同你故意要好的那两姐妹是谁家的姑娘吧!”

    于梦婵当然知道,还是她故意接近她们的。那两姐妹都是三王妃的幼妹,她记得后来三王爷登了大统,两姐妹中小的那个还被接到了宫里,直接就封了个昭仪还是昭荣的。

第五十六章 反目() 
于氏稍稍平复一下心情,说道:“你远在临安可能对上京几大家族还不够熟悉,我就单和你说说这章家。章家以前出过个皇贵妃,现在的大姑奶奶几年前嫁给了三王爷,三王爷封地在辽地,是几个有封地的王爷中离上京最近的。”

    原来这三王爷是太祖帝最喜欢的二儿子的遗腹子。当年太祖帝准备传位给二儿子,谁知他二儿子福薄,还未成亲便暴病身亡,只留下府中一有孕侍妾。

    满十月后,生下一子。当时的皇贵妃章氏痛失了爱儿,就将这孙儿抱到身边养了起来。太祖帝很是喜欢这个孙儿,还常常抱到金銮殿去。

    当时还有谣言传出,说是太祖帝要传位给他,让他直接做皇太孙。

    不过一切谣言都随着太祖帝驾崩,传位给当今圣上后烟消云散。皇贵妃章氏殉情陪葬,当今圣上心念兄弟情谊,特例封自己这个侄子为王爷,还赏了辽地作为封地。

    当今圣上的生母原只是宫内普通的宫女,偶然被太祖帝临幸,后来还是念着生子有功才被封为小小的才人。不过当今圣上从还在襁褓中就由郑太后亲自抚养长大,太祖帝心目中理想的接班人不在了,剩下的两子中,大儿子贪恋后宅,堪无大用。能继承这皇位的,也只有这个在郑太后身边长大的小儿子了。

    太祖帝在位时,郑皇后同章贵妃明争暗斗,郑太后始终处在下风,不过是因为郑皇后无子,而章贵妃生了个好儿子而已。太祖帝甚至想过直接立了章氏为后,好在被当时的武忠侯袁仁杰劝住,立了原配郑氏为后。

    郑太后生长公主时伤了身子,后来虽然抱养了个宫女生的庶子在身边,却是比不上章贵妃的亲生子。

    随着太祖驾崩,当今圣上即位,代表着郑太后的胜利。

    当年郑太后和章贵妃不和,是众人皆知的事。

    章家现在的靠山全无,夹着尾巴过了好几年。

    而武忠侯府一直是站在郑太后这边的,自从当今圣上即位,就风光至今,于氏身为武忠侯府的外孙女,有与岚山郡主交好,自然会被别人自动划分到郑太后这边。

    现在她的嫡亲妹妹竟然眼巴巴的在众人面前去巴结章家姐妹,当今圣上身体赢弱,多年来也只有一个儿子,虽然早就立为太子,也没传出什么超众才华。

    章家早已没落,今日之事要是被有心人看见,只怕会引起多方遐想,难道章家又要起来了?武忠侯府都要赶去巴结?不知会传出多离谱的话,只怕会直接中伤当今圣上及太子。

    于梦婵听于氏说了这些后,暗想:上辈子,三王爷能荣登大统,还是靠着郑太后。要是按着你这说法,郑太后和章家这仇,郑太后怎么会保举自己仇人的孙子?不管怎么说,知道笑到最后的是三王爷就够了。要不是趁章家现在还在低谷中好结交,难道要等他家女儿当了皇后才去交接?

    她看着于氏说道:“我们不过是闺中的交好而已,大姐不要多虑。”

    于氏见她死不悔改,苦口婆心劝道:“闺中交好也不用她家,章家姐们现在不过十一二岁。今日去的还有皇后娘家吴家的小娘子,你们几个小娘子年纪相仿,在一起岂不是更好。”

    于梦婵听她这样说,便知道于氏的打算,大叫道:“我是不会嫁到吴家的,你不要想着将我买了替你还人情。”

    于氏面露尴尬之色,她确实是有这种打算,吴家是郑太后这边的人,同武忠侯府走动频繁,两家也算是世交了。

    自从当年郑太后做主聘吴家女为皇后,吴家跟着水涨船高起来了。将于梦婵嫁到吴家嫡枝肯定不成,但是从旁枝中找一户家境富裕的也不算难,有着皇后娘家的招牌在,也算是不错的人家,于氏自认也算给临安那边交差了。

    现在被于梦婵当场点破,这亲事自然不能再说下去,于氏讥讽的说道:“你面子倒是大,皇后娘家都不愿意嫁,你以为上京还是临安城,能随你挑么?”

    金嬷嬷见两姐妹快撕破脸皮,连忙出声打着圆场。

    “二小姐先回房歇歇,好好想想大小姐的苦处,等大家都平静几日,再论后面的事。”

    于梦婵一听,也讥讽道:“怎么,把我当成你家那些姨娘了,我告诉你,于梦娟!我是于家二小姐,我看你敢不敢关我。”

    于氏见她发起火来,反到不气了,笑着说:“我这就写信回临安,看看临安那边满意不满意我给你找的婆家。”

    前面回来时,金嬷嬷就将房间里丫鬟婆子都赶了出去,现在也不好再叫进来,只好亲自扶着于梦婵,半退半拉的将她拉出正房,交给等在门口的观琴和品书。

    于二小姐一回到小跨院就让丫鬟收拾行李,吵着要搬出去。两个丫鬟也不知所措,请了刘嬷嬷来劝,刘嬷嬷半是胁迫半是劝说,终于使于梦婵打消了这个想法。刘嬷嬷不干耽搁,忙求人写了信,寄回临安。

    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