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科技系统-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前广大的中国代工厂面临的困境就是没有自主的核心产权,如果他们有像星空科技这样的科技,他们早就一飞冲天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到和比亚迪一样,有些人就是剩饭吃多了,所以不想自己去做饭了。这不得不说是这些代工厂的悲哀。

    他们的生存必须要看别人的脸色。

    合同很快到了各个老板的手上,内容很简单,就是星空科技提供部件的参数,让各个加工厂制作,相对于苹果来说星空科技还算宽容了,星空科技给他们的利润比苹果的标准高一些。

    但这个利润也不过百分之二,看到这个分成比例,各个Boss的脸色也不是很难看,这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个待遇算好了,如果面对一些苛刻的公司他们没有办法,毕竟要赚钱,星空科技的这钱好赚多了,但是商人,总是要讨价还价的。即使他们获得的好处比以往的要多,他们还是想要更多。

    就是这样有的人还想压压价格,比如台湾的那位郭总。看着这个分成的比例,郭总自然看出来星空科技是新手,可能是第一次找代工,价钱压的不是很厉害。于是他就做了这个出头鸟:“叶总你好,我想这个分成比例是不是低了一点?”

    叶文自然对这方面都了解过了,对于这个比例自然是把握过的,如果不是张阳说了分国内企业多一点,她才不会这样做,当下就没好气地回答:“低了一点?低了多少?”

    郭总当做没有听到叶文语气里面的异常:“低了百分之零点五左右。”

    叶文笑了,有的人你给他三分颜色他就想开染坊,对于代工企业多一家少一家,根本无伤大雅。没有说话,直接让人把郭总请了出去。

    旁边坐着的几个老总脸上露出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本来几个人就是老对头了,这个时候看着郭总被请出去,他们也是很开心,盘子上分蛋糕的人少了一个。

    而后排的人很高兴,他们心里想的就是,再怎样现在少了一家大企业,他们还是可以分到一点汤的。

    同样叶少彬也是这么想的,这次的机会是叶文给他的,他们同是叶家的人,自然是要照顾一下。

    有了先前郭总的例子,在场的老总没有人对这份合同再有什么意见,或多或少都分到了一点订单,他们也是心满意足了。

    对他们来说现在重要的是尽快回去,然后开工,时间就是金钱。

第二十五章 团聚琐事() 
春节快要到了,无论再怎么忙碌,离家再远,人们都会回到家里,过上一年里最大的节日。

    张阳也不例外,星空科技公司里面除了常备的人员之外没有再多的人了。

    回到家之后,张阳放下在实验室里面说不出来的疲惫,张阳想过了,即使超级科技系统里面的科技直接可以提取,但是还要将这些科技和现在一些研究接轨。

    所以在发布会结束之后,张阳依旧很忙碌,但他是这样一个人,无论怎么样累,无论在外面受到怎样的伤痛,回到家都能用一副笑脸面对自己的家人。不把自己狼狈的一脸给家人看到。

    张阳父母的思想是很保守的,耳濡目染之下,张阳的思想相对同龄人来说也是保守一些,这不得不说张阳小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了。

    张阳小时候属于那种老师面前的乖学生,结果有一次被高年级的同学欺负了。最后那同学被老师问起,支支吾吾说因为他心情不好,张阳在他旁边玩的时候笑的很开心,让他很不爽,就被张阳鼻血都打出来了。

    结果张阳回家之前把脸上的血迹摸干净,不想让家长担心。不过最后还是被父母发现了,要不然张阳回家的时候奇奇怪怪的,而且一直捂着鼻子干什么呢?

    这就是传统中的老好人吧,不过过了这么多年,张阳的性格变了好多。至少他知道被别人欺负当然不能忍气吞声,要做的就是狠狠还击,即使无法击败敌人,也要狠狠地从他身上撕一块肉下来,让他感觉到疼。

    历史上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一味求和,即使如同清朝一样卑躬屈膝地苟延残喘,帝国主义照样要从你这里拿走更多的东西,因为清朝还有更多的,强盗们想要更多的。

    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是很好的,成清香(以后就用张母代替)见到张阳回来,马上开始问东问西了。“儿子,冬天那边冷吗?“”学习怎么样?要努力。“”用钱用去就行,不要那么节省。“

    以前张阳总会觉得老妈怎么这么烦呢,我都回答不止一遍了,又来问同样的问题。但现在张阳不会这么想了,他现在感觉到的就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温暖。

    父亲张浩然同样问了张阳一些学业上的问题,相对张母有些絮絮叨叨,张父就没问那么多了。

    两人关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张母关心的大多是衣食住行方面,而张父关心的更多是学业前途方面。

    晚饭的时候张母做了一桌菜,虽然只是一个个家常菜,红烧肉,炒土豆,青豆煮肉,这些都是张阳喜欢的,张母都把这些记在心里。

    张父苦笑道:“如果不是你回来啊,你老妈抠门的很呢,菜都不多买。”

    张父的话里没有抱怨的意思,只是实话实说。不过还是被张母瞪了一眼,显然张母不想让儿子知道这样的事情。

    张阳有些生气,他再三和他的父母说过了:”对自己要好一点,饭菜不要那么省,他自己有手有脚的,他的生活他自己面对,父母这样省一点钱给自己又是何必呢?“

    不光如此,张阳还讲了些道理:”省一点菜钱,搞得自己营养不良,如果生病了?那看病的钱和这点菜钱能比吗?“

    但是张母依旧”我行我素“,张父拿她没有办法。

    这个时候张父继续说了:“现在生意不好做,前些天有人说股票好做,你老妈跟了好多进去,这几天股票又是暴跌,又好几年白做了。”

    张母也有些不好意思,叹了口气说:“前些天打新股,赚了一些,现在这么一下跌,全部都赔进去了。”

    2015年可不是牛年,在牛年,一些新手还能随着大流赚些小钱,2015年底的那次大跌,一些老手都是掉在坑里面爬不出来了,更不要说张母了。

    当然2015年底股票暴跌的时候,对贾维斯不一样,它反而是趁机大捞了一把。

    张阳说不出什么来,在他看来股票这个方面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难道因为这区责备他的父母吗?他们起始的心愿也是为了张阳好。

    张母本不愿意把这件事和儿子说,既然张父说出来了,她安慰儿子道:“儿子你放心点,爸妈这点能力还是有的,虽然有些累,你读书不要有压力,到时候考个研究生。”

    张阳父母总是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即使他们工作很累,也不愿意儿子马上就出来工作,宁愿他再读几年的研究生。

    张阳有些想要坦白一切的想法,但还是忍住了。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张阳的亲戚上,当然主要说的还是钱的事情。

    张阳对于他的这些亲戚都是嗤之以鼻的,除了大表姐和三舅舅一家人,他对其他的亲戚都没有什么好感。

    张父也是愁眉苦脸的:“家里造房子借了银行和你三舅舅不少钱,现在虽然还清了,但还要留下一些钱来预备一些紧急情况嘛。”

    毕竟国内因为一个人生病导致全家的经济危机,是很常见的事情,张父也是愁,不光生病要钱,买房子要钱,买车子也是要钱,要钱的地方太多了,自己赚钱完全抵不过花钱的速度。

    张母接着张父的话说:“还不是因为你借给你朋友五十万,她到现在还没有还,要不然我们家至于和银行借钱吗?“

    对于这件事情张母有很大的怨念,不要说这钱借给张父的朋友,到现在连利息都没有还,而且他们老是为了这件事情而费心。

    张父张母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也不知道做这样的苦力活还能持续多久。

    这钱都借出去三四年了,每次去催她总是有各种的借口,华英(借款人)还是不断给张父说好话,张父是个耳根子软的人,于是这钱就一天一天地给她拖下来。

    张父虽然有点愁,但还是相信华英会把钱还给他的:“不是说再过几天还吗,到时候就有消息了,等等吧。”

    “就知道等,多少时间给她拖下来了?”张母对此满腹怨气。

    张父张母也从来没有想到走法律途径拿回这笔钱,在他们的眼里虽然华英拖欠了这么久,但还是他们的朋友。

    张阳对于这个事情没什么办法,他现在想把自己做好,找个机会和父母交代一切。

第二十六章 爸妈,该我养你们了() 
几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张父张母过得不是很愉快,他们都为这笔”巨款“而发愁。

    这个钱是张阳父母辛辛苦苦几年功夫才赚到的,每天起早贪黑,能省的地方就省。但是这笔钱却因为张父借出去,而一直握在别人的手里。

    只有像张阳父母这样的人才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把钱欠那么久?在他们想来,如果欠别人钱不还是一件很难受的事,就像一个人身上上了枷锁,会浑身难受。

    张父张母把每个人的道德底线想得太高了,这天张父再次拨通华英的电话,问起他的那五十万元:“华姐,那五十万什么时候还我啊?”

    说来也是可笑,张父还斟酌了一下他说话的语气,生怕华英听起来他不高兴。

    要说这个社会可悲的地方就是,”借钱的是大佬。“

    如果是一般人恐怕早就不把这个什么华英当做姐了。

    “还什么钱?我什么时候欠你钱了?”没见过的人恐怕无法想象华英说话的语气,似乎她真的没有借别人的钱一样。

    “怎么没欠我钱?你都在我这里打欠条了,白纸黑字的。”张父也是急了,这可是他给儿子留的钱啊。

    “又不是我借你的钱,当初和你说了,我只是一个中间人,这个钱是别人借的。”华英说的话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一点不在乎是她亲手把这些钱从张父手中拿走的。

    她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你从别人手里借钱,然后自己把钱借给别人了,然后别人不还钱,你就不用还钱了?

    “我不管你这个钱用到哪里,钱是你拿走的,不找你要找谁要?”张父不明白了,为什么华英翻脸无情?他这里借据都有,而且上面的名字就是华英的名字。

    “不和你说这么多,要告你来告好了。”

    似乎感觉到理屈词穷,华英直接挂了电话,她自认为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不光是张父,就是坐在旁边的张母也很气愤:“我就说不要借钱,什么好朋友,钱借出去就没有换回来过。”

    张父是爱老婆的人,成为一名所谓的“妻管严”,因为他和华英的关系好,张父知道妻子不会同意借那么多钱出去,所以这五十万是偷偷借给华英的,为此张父承受的压力不少,没想到这个“好朋友”现在是这么对他,拍拍屁股走人了,更不要说钱这个事情了。

    然后张母就开始说起以前张父的“前科”,这些事情张阳都不知道。

    以前有一家和张父做生意的人,在张父那里借了一万元,张父自然了解他们的情况。然后张父瞒着张母借了一万元给他们,那个时候的一万元可不比现在的一万元。

    张父朋友后来把一万元原封不动还回来了,然后张父又看他们生活条件不好,又把这一万元借给了他,结果没几年,张父这个朋友过世了,

    再去找这一万元,就没有这回事了,张父的朋矢口否认有这么一回事。

    再然后,没有然后了,一万元?找律师?还是找收债的?

    就是因为这件事,张母老是数落张父,张父自然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每当张母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张父总是沉默不语。

    不过张阳也很好奇,为什么这个华英连表面上的文章都不做了?查了一查,张阳恍然大悟,也是明白了为什么做律师为什么无论在哪里都这么吃香了。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家训“不可习学吏事,为人写状害人,以干阴谴。”这里的写状就是现在律师干的工作了。好像美国的辛普森案,律师能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败的。

    贾维斯分析了一些案例,结合我国的法律说:“当初华英从张父那里把钱拿走的时候,她考虑到了可能拿不回钱的情况,借条写的很简单,只有借款人,金额,还款人。甚至连还款日期都没写。”

    并且黑入了华英的手机,分析了她的一些聊天信息。

    “以低利息借走五十万,然后去放高风险的高利贷,了解到借款人还不了钱之后,她转移了所有的财产。“

    ”如果去告她的话,最多让她坐几天牢罢了,钱应该是找不回来了。“

    华英一直在拖延,只不过等着财产转移完毕罢了,父债子偿不符合法律规定,告她没有什么用处,她的财产无法偿还高达五十万的债务,实际上就以一种近乎无赖的方式把钱的利息变成了她的财产。

    ”根据调查,他们家庭的财产还是能够偿还这五十万,但因为这些资产不在她的名下,所以按法律的方式来走钱是要不回来的。“

    听到贾维斯这么说,张阳也是无语,接着就是愤怒。如果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家里无权无势,这些钱?怎么要回来?你借走的钱我怎么知道你借给别人?你借出去的风险要我们来承担?

    难道这个社会这些无赖,骗子,比老实人要活的更加滋润?一股深深的恶意从张阳的心里升起。

    父母还在争吵,好好的一个年就为了这么一件事情反复折腾,张阳不打算隐瞒他的身份了。

    “老爸老妈,不要为了这么一点钱吵了,我能挣钱了,今年我就赚了几千万了。”张阳直接和他们的父母说了,糟糕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怕对他父母的打击太大了,在他看来真不用为了这么一点钱而折腾自己。

    “什么?你不是在上学吗?哪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